当前位置 首页 继室子的为官路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更新

《继室子的为官路》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更新

作者:戚华素 字数:5057 书籍:继室子的为官路

  以下为购买比例未达到的防盗封, 将会在时间到后解除封印么么哒谢侯真就是坏人吗?

  沈平安从门外郑山长等人迎接周老爷子开始, 就像个小尾巴一样坠在后头, 也没人去赶他。如今众人都进了郑山长的书房落座,一屋子大儒济济一堂,沈平安自然只能站在自己老师身后, 只带耳朵不带嘴巴。

  可沈平安也是人, 也会自己思考。这三年打谢侯来了蜀州, 不管是否真心,朝廷各项政务军务都向蜀州倾斜了几分。虽然蜀州几乎就是谢侯的一言堂, 但人家军政农务都做得有声有色,连着蜀州最难做的山寨沟通,也叫他以强大的武力做成了。

  沈平安不止一次的听家中长辈感叹,自打谢侯到了蜀州, 不仅少了土匪,连着蜀商在外的名头都响亮了不少。蜀州自他接手时还是下州之地, 三年后的现在,已经隐隐有了中州之势。沈平安觉得, 只以亲属论谢侯的阵营和人品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 可时人如此,任人唯亲,同脉所出者, 身上天然就带着相同的印记。沈平安有些出神, 若是自己真的走了科举路, 又会被看做哪一脉呢。

  自郑山长等人解释清楚之后, 场面在周老爷子毫无表示的情况下终于冷清下来。

  周老爷子叹了口气,拍了拍自己抱在怀里的谢笙道:“小满,去给郑山长他们打个招呼,日后见了,也有几分香火情。”

  谢笙点点头,依言跳了下来,对郑山长,连着那几名大儒一并行了个礼:“学生定边侯嫡次子谢笙,拜见诸位先生。”

  定边侯嫡次子?在场有几位大儒看着小小的谢笙心里一动,而后又看了一眼上首的周老爷子,心中都有些悔意。

  当初定边侯为他次子苦寻名师不得,这其中便有真正拒绝了的几位。如今谢笙真的寻到了老师,还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周大人,这几位心里自然是百感交集。自然其中也不乏真正为谢笙的灵透聪敏而心生喜意,遗憾错失良机的。

  郑山长几位,则是从谢笙自报家门开始,就明白为什么周老爷子会让谢笙给他们行礼了。有些话周老爷子不好直说,却能够借着谢笙来表达他和定边侯府,或者说定边侯之间的良好关系。

  郑山长想明白了周老爷子要说的话,再看向他时也不禁赧然:“学生自以为聪明,没想到竟是自作聪明一场,还望周先生勿怪。”

  郑山长仍然保持着学生的身份,对于周老爷子的称呼则偷换成了先生。

  周老爷子还真没有要给自己再收徒的打算,便只道:“我如今只做小满的老师,你们叫我一声周先生倒也无妨。”

  郑山长见状只得无奈应下,复又叫谢笙起身。他原本是想邀请周老爷子来蜀州书院讲学,可看如今这样的情形,想必是不能成了。

  谢笙才安安静静回到周老爷子身边,就听见郑山长对沈平安道:“阿平你带谢少爷出去玩一会儿。”

  定然是有事要说了,谢笙其实也想留下来,但在周老爷子毫不理会的态度之下,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毕竟这是蜀州书院,不比家里。

  谢笙撇了撇嘴,乖乖的同沈平安走在一起。

  等到出了门,沈平安看了看左右,才劝谢笙:“他们大人就是这样,总以为我们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明白,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得很呢。”

  见谢笙仍提不起兴趣,沈平安想了想道:“要不我带你到处走走?不过如今正值夏日到处都热着……”

  “方才我们遇见的那个赵青云的师傅余大儒呢,他在哪里?”谢笙突然道,“我倒要瞧瞧是什么样的人竟然敢说出我父亲亲自上门求他的话来。”

  谢笙这么一说,沈平安立刻卡壳了,这才想起方才听见的,谢笙说他自己是定边侯府二少爷的话。定边侯就是余大儒传闻里被他回绝了的人,而谢笙,便是那个被余大儒贬得一文不名的二公子。

  “不是,这,我,”沈平安一时语结,“要不我还是带你去看看别的吧,那个余大儒古怪得很,自打他来了之后,也就上过几堂课,就被我老师荣养了起来,还不许他随意出书院。要不是赵青云就是本地学子,不回家也说不过去,恐怕连赵青云也要留在书院里呢。”

  “你就这么随意的和我说,就不怕你老师责怪?”这样的事情,一般都属于机密才对,怎么沈平安像是对自己毫无戒心一般。

  “倒也不是,”沈平安犹豫了一下道,“一个是我老师说了,他会邀请你老师在书院里讲学,若是成了,你也算是我们书院的弟子啦,这件事情基本上在书院内部也不是什么秘密。另一个是……你的父亲谢刺史是个很好的父母官,我私心里并不希望他的英明被这样的人泼脏水。”

  这还是第一次,谢笙听见有人喊谢刺史,而不是谢侯爷。也是第一次,他离开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圈子,看到别人对谢侯治下的满意。

  “多谢沈兄,”谢笙似模似样的给沈平安行了个礼,即便谢笙如今也还是想要去寻那余大儒的晦气,也断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了,“方才我在进门之时,发现书院里有个池塘,不如我们去那边乘凉吧。”

  池塘?虽然这话没错,但沈平安还是摇摇头,抛开了刚才的事情,故作神秘的对谢笙道:“那可不是什么池塘,得叫湖的。”

  “池自来便有湖的意思,虽是人工开凿,到底水聚于陆上,称一声湖也没什么不好。”

  谢笙没理会沈平安的狡辩,只随着他慢悠悠的走着,也拒绝了他抱着自己走的提议。

  谢笙两人走到那湖边时,便可见湖面莲叶田田,只是从荷叶枝蔓间,谢笙眼尖的发现了先前那个叫沈青云的学子,以及他身边做足了姿态的中年人。

  沈平安比谢笙更高一些,自然看到那两人也就更早一些,他以为谢笙还没瞧见,便忙道:“这边全是荷叶,连花儿都没一朵,也没什么景致,不如我们去看后院的榴花吧。

  “如今都快要结石榴了,哪里还有多少榴花?”谢笙故意做出一副天真的模样,“咦,那边不是沈兄吗,那他身边的……”

  “正是你想见的余大儒,”沈平安面色发苦,对谢笙道,“我可真没骗你,余大儒虽然荣养起来了,可还是好吃好喝的养着的,因为已经限制了他离开书院,我们自然就不能再限制他在书院内部走动了。”

  “我也没说不信,何必如此着急的解释,”谢笙笑眯眯的说了一句,瞧见那个余大儒往这边看了过来,便直接转身,“也罢,我也不叫你为难,我们回去吧,我走得慢,若要回去,也得不少时候呢。”

  沈平安这才松了口气,随谢笙转身,还没走两步呢,就听见身后有人追了上来。

  “沈兄,你这是要往哪里去?莫非是方才说了那样不好的话,所以看到我老师便心里愧疚,不敢见他了吗,”许是因为跑的急,这声音里还带着轻微的喘息。

  不用看人,沈平安都能猜到,定然是赵青云追上来了。从来没有一次,沈平安像这样讨厌过赵青云的举动,恨不得赵青云能直接消失不见。

  等沈平安和谢笙转过身去,赵青云面上更有些异样的兴奋:“瞧瞧这是谁,沈兄你身为院长弟子,怎么也违反了书院的规矩,带了外人进来?”

  “谁带了外人?”那余大儒一身青色儒衫,留着长须,不时用手抚须,含笑点头,若只看姿态面容,倒真容易被他唬过去,以为他是一位才学高深的持重之人。

  “余大儒,”不管甘不甘心,沈平安到底还是向着余大儒行了礼。

  余大儒笑着受了,这才看像一旁一动不动的谢笙。

  赵青云见状,忙出口道:“还不快见过余大儒,你跟着沈平安私进书院也就罢了,难道看到师长都不知道行礼的吗?”

  “他是我哪门子的师者,也配?”谢笙轻蔑的看了两人一眼,“我可从来没听说过蜀州还有一位余大儒,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李氏又回到周夫人身边坐下,挨着周夫人,亲亲蜜蜜的拉着手,“我在蜀州事事顺心,竟比在侯府还自在。唯有不能见家人一条,让我心里难安,愧对父母。好在姑姑你来,才解了我的相思。姑姑你可要应我,只安心在我家住着,可别去那劳什子的书院里。”

  见李氏难得撒娇,又总算是说出心里话来,周夫人一时欢喜得紧,忙搂了她道:“都是做娘的人了,还这么爱撒娇,前日收到信时你姑父就同我说了,他喜欢小满和大姐儿得紧,再不会去那什么书院的。何况那些人也不过就是看重你姑父曾是尚书的身份,又是被太尉陷害。日后皇上夺回权柄,必要再度起复你姑父。一个个的都想在这时候给你姑父施恩,也不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全当你姑父是个傻子呢。”

  李氏娘家,甚至是娘家相关的人家,都是坚定的保皇党,唯有婆婆定边侯老夫人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太尉身边。打从嫁进侯府,李氏就担心着日后娘家和夫家不在同一立场上要怎么办,故此日日夜夜不敢和娘家姻亲故旧来往过于频繁,即便有老夫人压着,也从不将当初的手帕交牵扯到这些事情里头来。

  之后时日长了,李氏看出谢侯不亲太尉,才渐渐明白了些。直到此次周氏夫妇前来,定边侯正式表明立场,李氏才彻底放下了心中大石。

  “果真?”李氏笑了起来,一时又促狭道,“却不晓得姑父和小满他们如何了,我倒想瞧瞧那些大儒看见小满时的模样。谁叫他们当初连见也没见过小满,就一口否决,如今叫他们也后悔一回。”

  谢笙和李氏不同,他对那些拒绝了自己的大儒没多少好奇,只对这个在外头给谢侯泼脏水的余大儒很有些不满。如今这人站在自己面前,还想着要在自己面前抖威风,谢笙难道还要忍他不成?

  谢笙说从没听说过这话也不算错,可那余大儒和赵青云却是一副你没长见识的模样看着谢笙。

  那两人同时骄傲的抬起了头,那余大儒更是恨不得能拿鼻孔看谢笙。

  赵青云脸上带着得意:“你才三岁,能知道这世间的所有事情?我老师的名声,可是连我们蜀州刺史定边侯都听说过的,三个月前,他还听说我老师的名声,特特为了府上二公子进学的事情,来求我老师收徒呢。”

  “哦,是吗,”谢笙极为配合的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

  “那可不,”赵青云说得越发起劲,“其实就算谢府二公子是个傻的,我老师也不是不能收下,偏偏自来勋贵与文人之间差距有如鸿沟,若是我老师收下了他,便有如文人之间攀附权贵的小人。可惜了,谢侯爷自任了蜀州刺史之后,不少百姓都爱戴他得很。”

  沈平安听着赵青云说的这些话,忍不住扭头不去看他们,因为他已经注意到谢笙脸上饶有兴致的表情。沈平安虽然做事情莽撞了些,却也从小被耳提命面,不能传上位者话,不管好坏,入了耳便不能出口。

  若说在见到谢笙之前,沈平安还担心,谢侯是不是真的曾被余大儒在外传的谎言所欺骗,可在知道谢笙的身份、看到郑山长等人如此尊敬谢笙的老师之后,沈平安以后都只会信那一句,谣言止于智者。

  想想之前满书院都信了这个传言,以为余大儒真是什么隐士学士,沈平安就觉得丢脸得紧。如今想想,也正是他授课之时暴露出来的真实水平被察觉到,才会被勒令停课的吧。其实也不怪郑山长等人没有仔细探查,只听乡间传言就请了这个余大儒回来,实在是蜀州多名士,但真正的名士却甚少出山,他们宁愿单独带弟子,再彼此之间切磋交流。

  说白了就是,书院太多人,限制太大。不符合我想做什么做什么的风范,所以你别拉我入坑,我也不带你玩。

  当初蜀州书院就以为,余大儒正是这样的一位名士,毕竟他的外表实在是唬人得很。

  “是了,我家里也说谢刺史是一位好官呢,”谢笙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夸赞着自己父亲,转眼谢笙又带着疑惑和催促,“听说谢家二公子也和我一般大小,只是你们又没见过他,怎么知道他是个傻的呢。”

  “你这小孩,问这许多做什么,”那余大儒此时开了口,“我没见过,自然是有人见过的。”

  “正是,”赵青云立刻补充道,“我老师有一亲人就在侯府后头的巷子里居住,他们府里的小公子自生下来,就是个傻的。不然那侯夫人也不会才过了满月,就匆匆上了来蜀州的路,还不就是怕待到了抓周,那小公子连走路都不会,被人耻笑吗。”

  “我呸,你可积点口德吧,”沈平安忍不住辩驳道,“一个月的孩子能看出来什么,何况侯夫人根本就是因为思念侯爷,担心侯爷后院无人主持中馈,才在那样的情况下匆匆赶来。当初谢侯爷才到蜀州的时候,蜀州那样大的动荡,莫非你都眼瞎了不成?”

  “做什么大惊小怪的,”余大儒没好气的呵斥道,“这就是你和师长说话的态度?商家出身就是商家出身,下等人的胚子,也养不出什么好人。”

  “你!”沈清平见余大儒说话间竟然带上了自己的出身,看轻自己的家人,就要忍不住。

  谢笙拉着沈平安往后退了一步,虽然他心里现在也火气大得很,可现在还不是时候。方才那言语中所言,余大儒住在侯府后街的亲人,到底是谁?要知道,像公侯府邸,住在侯府后街的,不是侯府的下人,就是在京的族人,再没有普通百姓的道理。

  “你这样大的年纪,还不如一个三岁小孩懂礼,”余大儒轻蔑的看了沈平安一眼,很是高高在上。

  “我在蜀州生活了这么多年,还不曾去过京城呢,更别提侯府了,”谢笙天真的问道,“余大儒你既然有亲人在侯府后街居住,凭你的本事,应当是被请进侯府中去过的吧。”

  “那是自然,”在说道进入侯府的时候,余大儒挺得笔直的脊背突然缩了缩,脸上带着几分卑微,“侯府的老夫人不愧是太尉的妹妹,端方大气,实乃京中夫人之楷模。”

  “是吗,”谢笙心中已经有了猜测,这个余大儒,身上真的有功名吗?

  “沈兄,我们出来这么久,老师他们也该着急了,我们便先回去吧,”谢笙向着余大儒点了点头,“多谢余大儒陪我说了这许久。”

  因谢笙使劲捏了两下沈平安的手,沈平安听了谢笙这话,抱起谢笙就跑。

  赵青云反应过来还想去追,却被余大儒阻止了,还骂道:“他算什么东西,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你为农家子出身,不晓得比他好了多少,做什么要和他较劲。还不去将我方才教你的书籍背上两百遍!”

  沈平安抱着谢笙一口气跑出了老远,才有了喘口气的时候,等走到郑山长书房外,沈平安本想拉住谢笙,叫他等等再进去。却瞧见了谢笙冷淡的脸色,那撇过来的一眼,叫他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老子恼火的时候,便不敢去拉。

  谢笙进去时,郑山长等人还在劝说主位上兀自饮茶的周老爷子,这些大儒正各出奇招,连脸面都舍下了,却撞上谢笙进来,只能暂且收了。

  “谢二公子好大的规矩,”那人本是讽刺,没想到下一刻谢笙说的话让他们都坐不住了。

  谢笙对周老爷子长施一礼,道:“老师,还请您将出门前父亲交与您的传信烟花借我一用。这蜀州书院窝藏我定边侯府逃奴,散布谣言,毁我父亲声名,必得一并拿了,好好严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见郑山长等人都即刻站了起来,谢笙抬了抬下巴,学着那余大儒的高傲模样道:“今日出门前,我爹叫我带了五十精兵,郑山长你们若要留我,他们便能立刻踏平了蜀州书院!”

  才刚刚进门的沈平安听见那话还觉得心里一抖,等看见谢笙的动作,想到谢笙对自己说的,学习大人举止的话语。再一眼认出谢笙这学的是谁后,他竟连那几分紧张都去了干净。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谢笙上一句话的口气是和谁学的?谢侯爷?

  古娜说完停了停,又想了想:“不对,那个小的是寨子里的。”

  约莫是在寨子里又成了家,才会有明明一家子,小的是寨子里的人,大的却不是的情形。

  谢笙点点头,也没深究,只同古娜道:“你阿妈心地真好。”

  “那是自然,”古娜就像是自己被夸了一样,高兴的道,“我阿妈是这个世上最好的!”

  谢笙跟着古娜往前行去,不过一会儿,就遇上了那两个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