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真路传奇 第六章 新年新装

《真路传奇》第六章 新年新装

作者:呐蚪 字数:2909 书籍:真路传奇

  神像内只有一床破棉被,三人一直共用。可是今晚,百里轩却将棉被推给了周大昆与梅小山二人,自己裹着一块盖头。那正是白天从王三家里带来的那奇怪盖头。百里轩已然发现,这盖头是个御寒的好东西,触手生温,揣在怀中暖烘烘的,如今裹在身上,浑身上下都觉得非常温暖。

  入夜不久,约戌时左右,三人均尚未入睡。这时,庙门“喀嚓”一声被人踹开,有人走了进来。接着,庙内亮起了暗弱的火光。

  “咦,那周小子一伙人呢?不是住在这破庙里吗?怎么不在?”泥像中周大昆等三人一听,就知道是丁长顺的声音,“唉哟!咱哥俩今天走了什么霉运?被周杰那帮小屁孩打了一顿。周小子他们不在,今晚得饿肚子了。”

  接着就响起王三的声音:“歇歇吧,我挺不住了,腿上、胳膊上被狗咬伤了好几处,痛得要命,没劲再找周小子。家里到处潮湿,连被褥都没了,不能在那里过夜,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凑合一宿吧。唉哟……,那狗日的周杰,小王八糕子,盼着他今晚吃饭噎死。”

  “咿哟……,妈的,那狗娘养的一定不得好死。嗯?下午怎么没见周小子拜的头儿来,莫不是周杰就是周小子说的头儿?”丁长顺问道。

  “怎么可能呢?周小子只是一个小叫花子,周杰见到他时,还不是驱狗咬他?”王三冷得牙齿一阵“咯咯”响,“被子里的那张兽皮,定是被周杰小王八蛋拿走了,怪可惜的。那不知是什么兽皮,冬暖夏凉的,绝对是个好东西!要是还在就不怕冷了。”

  “是啊,家里被周杰那小王八蛋糟蹋得不能住了,那兽皮也甭想再要回来。”丁长顺回应道,“那兽皮是个好东西。不过现在想来还有点奇怪。你说,前两年咱们在大马川的山洞里,看见那个死老头儿,他身上就裹着那张兽皮。看他身上没有伤,那种死相,象是冻死的,可兽皮暖和得很,他裹在身上怎么会冻死呢?”

  “谁知道呢?听说武功高强的人,还能将人打成内伤,外表什么伤都看不到。说不定那老头儿,就是被人打成内伤才死的。咱哥俩那时碰到死老头儿,也不算晦气,他身上除了一些碎银子外,还有那支黑笔,金玉堂典当行的掌柜,竟肯出二十两银子收了。咱们不识货,估计那支笔才是个好东西。看那老头儿也不是穷人,怎么会死在山洞里?哎呀,别说这些了,还是说说我们以后怎么过吧。”

  “被周杰那帮小屁孩打,在那些街坊面前,咱哥俩彻底没脸了。家里是不能住人了,否则下次再碰上周杰那小王八蛋,说不定又要挨打。我看通川镇是不好再待下去了,不如我们再去大马川府城混一段时间?”

  “嗯。你说得对。”王三应道,“幸好你我腿脚上的伤,都是皮外伤,不算太严重,还能忍着走路。睡吧,休息一晚,明天腿上疼痛,估计会好点。明天是大年三十了,我们明天就走。”

  丁长顺应了一声,泥像中的周大昆等三人,就没再听到声音,估计外面的两人睡了。怕惊动了外面的人,他们三人都不敢出声,渐渐的在不知不觉间,也都睡着了。

  第二天天光大亮,百里轩第一个醒来,从泥像两只眼中漏进的亮光,已让他能看得清周大昆和梅小山。可是自他醒来后,一直没听见庙屋内的动静,不知那王三和丁长顺走了没有,所以,他也不敢从泥像中爬出来,甚至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半近半个时辰后,周大昆、梅小山相继醒来,见百里轩朝他们示意禁声,二人明白其意。

  过了好长时间,泥像中的百里轩等三人,终于听到外面王三的声音:“长顺,脚上伤痛好些了吧?我们得走了。”

  “唔,唔。”丁长顺显然刚醒,回应得含含糊糊。接着庙屋里响起脚步声,渐渐远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百里轩等三人才爬出泥像,来到庙屋中。周大昆一出来就哈哈大笑:“哈哈……,这两个瘟神终于走了。还是小轩有办法,不但为我们,也为镇上人做了一件好事。”

  “是呀,呵呵……”梅小山附和着,看向百里轩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解除了王三、丁长顺这个忧患,百里轩心里虽感到轻松一点,但此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到底是读过书的,多少吸取了一些圣贤书劝人向善的要义,加之其父本就是百里坡的一族之长,平时乐善好施,百里轩从小就受其熏陶,心地善良。此番借他人之手教训王三、丁长顺,虽说对方咎由自取,但他们也是可怜人。如今被教训得境况甚惨,百里轩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况且,那种背后使绊子的阴招,并不光彩。

  想到人性善恶难分,多有利欲熏心之辈。他们好不容易攒一点银钱,但钱能消灾可也能招灾,他们三人又无靠山,这次是王三、丁长顺,保不定下次另有别人再来欺负他们。经过这次的事情,百里轩倒是多了忧患意识,考虑事情全面了许多,其心智真不比成年人差多少,也算是个异数。

  周大昆见百里轩神情庄重,未露丝毫喜色,说道:“小轩,怎不见你高兴呢?又在想什么事?那两个瘟神被赶走,我们以后麻烦就少多了,你还在担心什么?”

  “没,没想什么。”百里轩摇了摇头,“走,我们去锦绣楼成衣铺买衣服去。过年了,最近一些天,乡下猎户不会上山打猎,我们也好好过年,然后再细致盘算一下贩卖野味的事。”

  锦绣楼成衣铺里生意红火,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店中跑堂的伙计很有眼色,象周大昆、梅小山这样,穿着破烂的小叫花子,是不让进门的,只有百里轩一人能进入铺里买衣。

  百里轩当然不会买上等好布料,那不合他们三人身份,还很扎眼。他买了三套非常普通的灰色粗布短衫,也给自己也买了一套。他平时穿的那套衣服,可是绣织绸缎布料,有钱有身份的人才穿得起的。以后做小贩,要与周大昆、梅小山常走在一起,他再穿那套绸缎衣服太不合适。每人一套衣裤,包括头巾、腰带、长腿袜子和布鞋。全都买齐,三人才回转破庙。

  周大昆、梅小山回来后,兴奋无比,迫不急待的要换上新衣。虽是腊月寒冬,他们跑到镇南四马桥下,就着川溪边梳洗头发,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待到近午时分,三人终于穿扮完毕。他们都换上了新衣,头顶上一样的淡蓝色头巾束成一个发髻,腰间系着布带,长腿袜一直系到膝间,一样的新布鞋。个个显得清爽、干净、利索,相比以前,自然是另一番景象了。

  周大昆个头最高,平时饭量也大,身体比较壮实,加之他浓眉大眼,容貌较好,三人走在一起,他显得最为抢眼;梅小山五官端正,虽然瘦小,但梳洗过后再穿着新衣,形象也很不错;百里轩最为精神、灵动的是那双小眼,只是他思虑较多,一向沉默寡言,低眉垂眼,表情庄重,三人之中,他反而是最不显眼的一个。

  正月新年里,百里轩等三人去镇上游逛,那些熟识的街坊们,见两个小叫花子如今旧貌换新颜,很是好奇,免不了一番议论;街上的孩童见到他们三人,也不再排斥、耻笑了;就连顺通镖局的少爷周杰和一帮顽童,也觉意外,没有再驱狗咬他们。这似乎让周大昆和梅小山二人,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自然非常欢喜,仿佛一朝跃过龙门,身份高了一大截,再也不是人人轻鄙的乞丐了。他俩现在走路也挺起了胸膛,透着几分神气,不象以前那样总是缩头缩脑。

  新年里,通川镇大街上,人一直很多,更多的是玩闹嬉戏的孩童,显得格外热闹。不时有烟花爆竹燃放,助推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百里轩等三人已有定议,不再重操旧业。对周大昆、梅小山二人来说,这个年过得相当欢愉,他俩人几乎天天都要到镇上玩耍。有时百里轩不想上街,待在庙中看那奇怪的盖头,周、梅二人也不消停。那盖头上的古体字,他们一个不识,更没有兴趣,怎有耐心陪着百里轩?远不如上街玩耍快乐。

  正月初十以后,镇上人议论最多的,就是元宵灯会。这种元宵灯会由镇衙门主办,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平常的元宵节,镇上家家户户门楣上挂上几只花灯而已。而到这种元宵灯会时,衙门前的镇西街,整个一条街道两边的树枝上,都会挂上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彩灯供人欣赏。灯会的一个亮点就是猜灯谜,由通川学堂的孔老先生主持评判。届时,在镇西街道正中,会设一据点,由孔老先生坐镇,周围有一群衙役维持秩序。任何人都可以猜花灯上的灯谜,向孔老先生报谜底,只要是第一个猜对者,便获得一定的奖励。当然,奖励的厚薄与灯谜的难易有关。灯谜以字谜多见,也有实物谜,据说,这种猜灯谜活动,是衙门探悉民间人才的一种手段,是保荐当地读书人的考察内容之一。

  周大昆、梅小山带回元宵灯会的消息,让百里轩精神一振,在他家乡的莲花镇,也有这种元宵灯会。他对这种灯会的情况有所了解,曾经就在一次灯会上,赢得过小神童的美誉。

  百里轩心思活络起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引起镇差大人注意他的机会。这或许还有可能让衙门出面,将他送回家去,就是不送他回家,待他成年后,也可能得到镇衙门的保举。就算这些都不能达成,最差的回报,他也能籍此获得一些奖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