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盖棺论盗 第034章 救命之恩

《盖棺论盗》第034章 救命之恩

作者:关外散闲人 字数:2549 书籍:盖棺论盗

  张春堂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气盛,一听说是盗取日本人的商会,便一口应下。

  李景生见张春堂答应,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没过多久,两个人便选了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悄悄潜入了日清贸易商会。

  多了一个帮手,自然大不相同。

  张春堂根本没费劲就打开了当时号称最先进的密码锁,可当两个人打开日清商会仓库的大门之后,两个人彻底傻眼了。

  迎入眼帘的根本就不是货物,而是密密麻麻的各式枪支和成箱的弹药。

  原来日清贸易商会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会,而是日军高层偷偷派遣的军事间谍。

  两个人来之前根本就没有准备,本来以为里面是金银细软和值钱货物,没成想却是成堆的枪支弹药。

  这些枪支弹药倒是也能卖钱,但是奈何两个人根本搬不走!只能看着这些东西干瞪眼。

  这时候就看出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差距!

  张春堂本以为既然搬不走就回去算了。但是李景生可不这么想,抱着贼不走空的心态,又去日清贸易商会老板藤原一郎的屋里溜达了一圈,最后从屋里顺出了那块“西铁城”的老怀表。

  李景生将怀表送给了张春堂,并说了一段话。

  李景生说:春堂,咱俩今天做的是义举,这块怀表便是鉴证,今天我将它送给你,只要日后你们张家有需要我燕子李三的地方,只管拿着怀表找我,我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张春谈收下了怀表,也记住了李景生的这段话。

  本以为这件事告一段落,没想到李景生仍然是贼心不死。

  没过几天,李景生又悄悄找到张春堂,这次商量的事还是日清贸易商会,不同的是此次不偷别的,专偷枪支弹药。

  张春堂有些犹豫,因为枪支弹药太过沉重,即使得手也不好运出去。

  不过李景生倒是信心满满,跟他说了句:山人自有妙计!

  张春堂见李景生如此自信,以为他肯定有什么好主意,便答应下来。

  结果当天夜里,张春堂就傻眼了。

  只见李景生从远处赶了两辆大马车,停在了日清贸易商会的院墙外,原来李景生所谓的妙计,就是将偷来的军火用这两辆马车运出去。

  张春堂听完这不靠谱的计划之后,顿时就不干了,心说这计划跟直接赶车进去往外拉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走墙,一个走,真当日本人是瞎子?

  但是架不住李景生的一顿苦劝,最终张春堂牙一咬心一横,他奶奶的,干这一票!

  可是他俩哪里知道,藤原一郎回到住处之后,就发现了怀表被盗,随后便暗中加派了人手,这一次他俩直接钻进了日本人设好的圈套之中。

  果然,两个人刚刚翻过院墙,就被埋伏在四周的日本人发现。

  燕子李三的名号自然不是吹的,一见行迹败露,赶忙拉着张春堂翻上了院墙。

  张春堂只是一个开锁匠人,根本没做过贼,上一次根本没人发现,所以做的得心应手,这一次行迹败露,心里面早就慌了,慌忙之下跳下院墙,没成想竟然崴了脚。

  李景生一把背起张春堂,就开始往胡同里面跑。

  若是李景生自己,凭借着高超的轻功,自然逃得掉。

  但是此时背着张春堂,什么样的轻功也施展不了,眼看着后面的日本人就要追上,李景生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他将张春堂藏在了一大户人家门前石狮子的后面,自己则跑去引开后面的追兵。

  张春堂藏在石狮子的后面,刚刚松了口气,却听见胡同的另一头传来日本人的声音。

  张春堂听着声音越来越近,眼睛一闭,心说完了,被抓住之后,不死也得脱层皮。

  就在这时,身后人家的大门突然打开,从里面走出一男子,张春堂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长相,就被男子拽进了院子,随后大门关闭。

  进了院子,张春堂借着灯光看清楚院落布局,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户人家的主人即使不是皇亲国戚,也肯定是王公大臣。

  张春堂猜的不错,救他的这个人正是爱新觉罗·载涛,曾经大清朝的钟郡王,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叔叔,也就是那伯伯的亲爷爷。

  此时的载涛虽然不再是皇亲国戚,却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议会议员,在军政两界拥有着巨大能量。

  原本载涛正准备休息,却听见外面声音大作,仔细听听,说的居然是日语,随即开门准备看看外面的情况,不曾想一眼便看到石狮子后面藏着的张春堂。

  载涛对日本人向来没有好印象,他深知日本人的野心,所以见到张春堂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救下。

  日本人追着追着,发现人没了,抬头一看,发现是钟郡王府,几经犹豫,还是没敢敲门,只好作罢。

  此时日本人虽早已为侵华做准备,但是还不敢大张旗鼓,对于当时的军政要员,也是能拉拢尽量拉拢,所以才没敢去钟郡王府里面搜查。

  张春堂在日本人走后,“噗通”一声跪倒在载涛身前,磕了三个响头。

  同时掏出燕子李三送的西铁城怀表,递给了载涛,并当场立下誓言:如果日后有事相求,只要拿出这块怀表,张家人一定肝脑涂地,倾力相助!

  老人讲完故事,我明显看到浑浊的双眼含着眼泪。毕竟已过百岁,激动情绪引起老人一阵干咳。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到访似乎是老人期盼许久的,因为我来时带着谜团,走时带走的却是遗憾,老人的遗憾。

  “真把自己当成刘关张了?”我在路虎车的后排小声嘟囔。

  此时我一直后悔将宝盒留在老人家中,并答应三天之后来取。

  “真他娘的缺心眼,谁能见财不起意?”我心想。

  我绞尽脑汁用最恶毒的言语攻击自己,试图嘲讽自己做的傻事。

  张春堂老人的故事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一诺千金,生死相托。

  “别傻了,谁他娘的还信道义?不看看什么世道!”

  我三十年的阅历和经验试图击垮我内心最后一道信仰,但是老人的眼泪让我守住了仅剩的防线。

  不信道义,我却被道义养大。

  我爹若没道义,那伯伯早就葬身狼口;

  那伯伯若没道义,我早就饿死街头;

  我若没道义,陆光离早就进了丐帮,虽然凭借他的身手可能会做丐帮帮主。

  事实狠狠的嘲讽了我的世故,让我认清在世上还有必须尊敬的东西,这东西叫做承诺!

  逐年提升的人均教育水平让国人变得聪明,但是聪明不是不信守承诺的理由。

  翻开书本,表面上看去都是仁义道德,实际上背面只写四个字——功名利禄。

  还记得高中班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有出息才能做人上人!

  人上人?

  靠读书?

  我看着车窗外的世界勾起一丝笑意,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英雄多出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读书没错,但千万别指望出息!

  带着功利心做事,重点不是“做事”而是“功利”。

  所有的书本装进肚子经过“功利心”分解消化,“仁义道德”全部变成排泄物排出体内,“功名利禄”成为养分滋养全身,最后作用形成“男盗女娼”随着身体的气体排出,混入充斥着PM2.5的空气当中,不显山不露水怡然自得。

  物质征服的不是本心,是贪念。

  真正的人上人是如老人般一诺百年,以至于让我感到自惭形秽。

  我躺在酒店的床上,脑子里将老人讲的事情重新梳理,结合自己的一些猜想,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爹留给我的盒子就是天禧宝盒。

  理由很充分,这世上只有一把九宫连环锁,就是当年张家先祖张鸿宝做的那把,后经张譬佑改动装进天禧宝盒之中给慈禧做了寿礼。

  其次,宝盒被打开过。

  其中的自毁机关肯定是后来装进去的,盒盖以及钥匙上的篆体字都是之后一并刻上的,如此说来可以推断,盒子里面的丝织品一定藏着秘密,而且极为保密,换句话说宁可毁掉都不让外人得到。

  什么样的秘密值得如此珍藏?我有些想不通。

  最后,从老人的嘴里得知天禧宝盒最终随着慈禧葬入定陵,而如今却成了我的家传之宝。

  假如老人口中的傅姓男子真如我所猜测,那么似乎只有一种合理解释。

  这种解释就是——我的太爷爷是个盗墓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