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败寇列传 熊虎草莽卷 西晋、汉赵——王弥传

《败寇列传》熊虎草莽卷 西晋、汉赵——王弥传

作者:可怜无数山 字数:6906 书籍:败寇列传

  西晋末年,时局动荡,天下糜烂!

  上至皇亲官吏,下至黎明百姓,几乎是无人不反。

  好像造反在当时成了一种很时髦的潮流一样,引得许多人前赴后继,争相模仿。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丙寅)东莱郡惤县(位于今山东烟台市龙口市北马镇古现村)县令刘伯根竖起了反晋的大旗,刘伯根自称惤公。

  刘伯根心里很清楚,老百姓最相信什么,什么就有号召力!

  老百姓不信朝廷,不信官,最信看不见的老神仙。神,才是老百姓最相信的!

  所以刘伯根利用五斗米教的名义拉拢了上万人的部队,完成了自己造反的第一个目标。

  这名气一大,就不怕没人来投靠,当时整个东莱郡的有志之士争相前来参加刘伯根的造反部队,其中,一位有志青年也加入到了刘伯根的部队。

  他就是王弥!三国曹魏名将王颀后人。

  说起他的祖先王颀,那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虽说是当了一辈子的官,但是却一直在太守这个档次徘徊,当年跟着毋丘俭讨伐高句丽的时候,担任的是玄菟郡(汉代辽东四郡之一,治所位于今辽宁沈阳)太守,后来又接替同僚弓遵的带方郡(位于朝鲜半岛,是由汉代辽东四郡之一的乐浪郡分出的一个郡)太守职位,再后来又改当了天水(位于今甘肃天水市)太守,曹魏禅晋之后,又被改封为了汝南(位于今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太守。

  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和自己喜欢挣死工资的爷爷比起来,王弥更喜欢富贵险中求的生活,虽然从小也读了不少的书,但是王弥可没从书里学到任何致富的经验,所以当时听闻同郡刘伯根的起义之后,果断决定散尽家资,带着同族的兄弟们和家丁投奔了刘伯根。

  至此,冒险家王弥即将开始他的冒险生涯。

  刘伯根听说王弥来投奔之后,非常高兴,当即封他当了自己身边的长史,并且还封王弥的堂弟王桑当了东中郎将。

  刘伯根造反的第一步就是进攻临淄(位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当时青州都督是高密王司马略,司马略当即征调刘暾担任大都督,全权负责镇压刘伯根的起义部队。

  刘暾,字长升,祖上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更为重要的是。

  刘暾和王弥还是同乡,都是东莱郡人。

  司马略派刘暾去征讨刘伯根和王弥的叛乱,除了有欣赏刘暾能力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刘暾和王弥有同乡的情谊。

  毕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可事实上,刘伯根和王弥并不买刘暾的账。

  刘伯根和王弥当时带着造反部队果断在临淄击败了刘暾的朝廷部队,逼的刘暾逃回了洛阳。

  或许刘暾自己都没有想到,昔日的同乡情谊,居然如此经不起考验。

  其实道理很简单。

  一个是寇,一个是官,价值观不同,再铁的情谊又有什么用。

  刘暾溃逃回洛阳之后,高密王司马略只好带兵退保聊城(位于今山东聊城市)。

  眼看着刘伯根的造反即将要席卷整个关东地区,朝廷只好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武器。

  王浚!

  王浚,字彭祖,出生太原,是太原王氏后裔。说起他的经历,多少有些让人不齿,此人不仅当过伪皇帝赵王司马伦的走狗,并且还仗着自己和胡族通婚的友好关系,公然联合鲜卑族和乌桓部落进入中原洗掠,为后来胡族乱华开了一个头。

  王浚虽说做事不择手段,但却有一颗赤诚之心。当年晋惠帝还都洛阳,王浚也是功不可没,所以在皇帝这里,王浚的口碑还算是不错的。

  王浚当时担任的职位是青州刺史和宁北将军,当时在接过重任讨伐刘伯根之后,果断选择重兵压制。

  王浚的做事比较狠辣,不杀贼首誓不退兵,在几番纠缠之后,王浚的所部斩杀了刘伯根,一时之间,起义部队群龙无首,不知作何处理。

  而在当时,能够继续带领这支起义部队走下去的,也只有王弥了。

  王弥并没有因为刘伯根被杀,而选择放弃抵抗,而是转入海渚,聚集残部,继续造反。

  当时他们在海岛上聚集好部众之后,果断选择进犯青州。

  而当时青州的刺史叫苟纯,这是一个咬人不松口的疯狗!不管是打仗还是用刑,就一个字!

  狠!

  当然,他的哥哥苟晞也是一个狠人,当年在兖州担任刺史的时候,就因为执法严苛,用刑残忍,被百姓称呼为:“屠伯”。

  兄弟两个一个比一个狠,难怪当时的青州百姓会发出“小苟酷于大苟”的感叹。

  碰上苟纯这样的狠人,王弥当时也没有想到,在率领部众进犯青州之时,苟纯率所部积极迎战,结果王弥军队大溃。不得已,王弥只好带着残部逃亡到长广山山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买卖。

  虽然被逼的当了强盗,但王弥并不甘心,于是他决定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丁卯)沉寂了大半年的王弥终于选择再度出手。

  当年二月,王弥聚集了大批的流民部众,自封自己为征东大将军,然后率军大举进犯青州和徐州,杀掉了当地的太守,成功打出了声势。

  听闻青州徐州动乱,朝廷也是大为震惊,当时司马越上表朝廷派公车令(负责宫门的警卫和接待工作,俸禄六百石)鞠羡担任东莱太守,希望可以镇压和阻挡王弥的起义部队。

  司马越推荐鞠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鞠羡也是东莱人。

  让东莱人管东莱人,于情于理应该都能平定叛乱。

  司马越自认为自己想的很周到,但是却忘了刘暾的前车之鉴。

  鞠羡带兵前去征讨王弥,结果不成想,王弥直接把鞠羡的部队给揍了一顿,并且还把鞠羡给杀了。

  这一次,司马越被结结实实打了一次脸。

  而在王弥看来,谁要是阻挡了自己的获取既得利益,不管是同乡还是亲人,统统可以杀掉。

  在击败了鞠羡的部队之后,王弥开始进攻兖州。

  这一次,王弥要面对的,是曾经把自己打回原形的苟纯的哥哥—苟晞!

  苟晞,字道将,此人不仅执法严苛,而且精通用兵,被当时很多人比作再世韩信和白起。

  王弥心理很清楚,苟晞可不是个等闲之辈,要想过他这关,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此,这一仗还没有打的时候,王弥就已经在心理上认输了。

  因为有之前在青州被苟纯吊打的经历,再加上久闻苟晞“屠伯”的名声,在气势和心理方面就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但王弥还是要试一试,因为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能不能打赢。

  在王弥带着部队于兖州和苟晞相遇之后,终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自己的设想。

  自己根本就不是苟晞的对手。

  这一仗王弥的部队被杀散大半,王弥没有办法,只好偃旗息鼓,选择退兵。

  “我还会回来的!”

  这可能是王弥当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因为他实在不想被这两兄弟轮番欺负,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戊辰)三月,王弥回来复仇了!

  这一次,王弥的部队声势更加浩大,进攻的区域也由原来的青州和徐州,延伸拓展到兖州和豫州,而且王弥军队所攻占的郡县,当地太守大都难逃厄运,短短数月,王弥的部队已经拥有了一支几万人的大军。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王弥了,而是一个已经彻底改头换面的狠人!

  苟晞在听闻王弥卷土重来之后,其实多少没有把这个手下败将放在眼里,所以苟晞当时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可人最自信的时候,往往也是最自负的时候。

  苟晞当时和王弥的万人部队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仗,一直不能攻克王弥的部队,到了四月的时候,苟晞终于被击溃,王弥成功完成了复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王弥不死,大仇终得雪耻!

  打败了苟晞的部队之后,王弥带兵攻陷了泰山郡(位于今山东泰安市)、鲁国郡(位于今山东济宁市曲阜市)、谯郡(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亳州一带)、梁郡(位于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陈郡(位于今河南周口市一带)、汝南郡、颍川郡(位于今河南许昌市禹州市)、襄城郡(位于今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带兵,然后兵峰直逼许昌。

  而他的目很简单,打过许昌,下一步就是打进洛阳,直接抄皇帝的老巢。

  王弥带兵杀入许昌之后,抢掠了很多府库里的兵器,扩充了军队的战备。然后开始集结部队,全力向洛阳开拔!

  朝廷听闻苟晞战败和王弥进犯洛阳之后,朝野上下也是一片人心惶惶,开始积极布防洛阳城。太傅司马越派遣司马王斌率五千卫兵拱卫洛阳畿内,安西将军张轨担心朝廷安危,便派北宫纯(名副其实的战神)等人带兵支援京师,并且洛阳城进入全城警戒状态。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戊辰)五月,王弥带兵攻入轩辕(古关口,位于今河南登封市太室山少室山之间),并且在伊北(位于今河南洛阳市熊耳山栾川县伊河之北)大败朝廷官兵,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洛阳大门开始进入全天紧闭状态。

  十九日这天,王弥带兵杀到洛阳城下,并且把部队屯扎在津阳门外,至此,王弥距离拿下洛阳,只剩下了几道门的距离。

  可也正是因为这几道门的阻隔,却让战局迅速发生扭转!

  当时除了司徒王斌的五千卫兵和北宫纯等人之外,还有司徒王衍率领的百官也在洛阳前线待命,二十一日的时候,司徒王衍和司徒王斌带兵率先对津阳门的王弥部队发起攻击,当然,王衍和王斌发动的攻击,只是给王弥部队的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

  西凉战神北宫纯召募了上百勇士作为先锋部队,依靠洛阳护城河的优势与王弥的部队进行周旋,结果北宫纯带领的几百勇士把王弥的十多万大军杀的大败。

  北宫纯之所以能有如此能力,是因为他的作战套路比较实用。

  他让勇士们在护城河边和城门下竖起盾牌,然后穿上铁铠,组成了一道让叛军无法逾越的铁墙。就是凭着这样的优势,北宫纯以少胜多,击退王弥部队。

  失败后的王弥在第二天带兵焚烧建春门向东逃窜,司徒王衍自然不会甘心放过败军之将,当即下令派遣左卫将军王秉带兵追击王弥叛军。

  王秉一路将王弥的部队追杀到了七里涧,逼的王弥只能是率兵仓促泅渡。

  当时王弥对手下的将领刘灵说了一番自己今后的打算。

  “汉王刘渊和我交情不错,投奔他怎么样?”

  刘灵当时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于是,王弥带着自己的残部,仓促渡过七里涧,然后到达轵关和自己的堂弟王桑合兵一处,然后率兵进入刘渊领地—平阳。

  当时的刘渊已经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在听闻王弥率兵前来投奔之后,刘渊也表示了自己的诚意。

  刘渊派遣侍中和御史大夫亲自到黎亭郊外去迎接王弥,并且还在迎接的诏书里面大吹特吹了一番王弥,把王弥吹得都快飞上天了。

  具体吹捧如下:孤(刘渊自己称自己)本来把将军(王弥)比作汉代的窦融,如今见王将军前来归顺,发现光把王将军比作窦融是不够的,你简直是再世的诸葛孔明和邓仲华(邓禹)呀,当年烈祖皇帝(刘备)曾经对诸葛亮说过,我能够得到将军这样的人,简直就和鱼得到水一样高兴啊。

  虽然话语并不肉麻,但是却处处透露出刘渊对王弥的期盼之情。而王弥在归顺了刘渊之后,也被刘渊授予了司隶校尉这样的重任,然后还乱七八糟封了一堆看着好看,但却没什么大用的官职。

  得到重用的王弥开始积极在刘渊这里发光发热,他先是被任派跟随刘渊的养子刘曜进攻河内(其实就是去抢东西),然后又跟着辅汉将军石勒进攻临漳等地,也算成功融入了其中。

  在加入刘渊阵营之后,王弥也交了几个不错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后来后赵的开国皇帝,人称“胡皇”的石勒。

  石勒,字世龙,羯族人,刘渊麾下最猛的大将之一。

  起初石勒对王弥尚且有几分好感,经常一起去打仗,可是后来因为王弥实力大增,石勒就有点开始嫉妒和忌惮了,特别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加让石勒忌惮王弥。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己巳)刘渊任命王弥担任征东大将军兼青州牧,都督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六个州的事务,并且和自己的儿子楚王刘聪一起共同进攻壶关,当时已经担任汉赵安东大将军的石勒,在这次行动中,只被任派当了前锋都督。

  不得不说,刘渊的这手牌打得真叫个好,如果光是让石勒做大的话,到时候怕是没法收拾,如今再来一个王弥,正好可以分一分石勒的权。

  而石勒也是一个有狼子野心的人,他自然也不甘心一直在刘渊的麾下做任人驱使的牛马,所以在私底下,石勒秘密创建了一个以汉人谋士为主体的组织集团。

  君子营!

  里面都是一些汉族谋士,其中包括谋主张宾、股肱刁膺、夔安、孔苌、支雄、桃豹、逯明等等。而他们聚集在一起只有一个目的。

  扶持这位羯族胡人登上权力顶峰。

  虽然这个谋士集团名曰君子营,但是里面的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真正的君子,因为君子从来不会算计别人,也不会帮着别人去算计。

  石勒自然也早就料到刘渊肯定不会放心自己,所以自己早就已经秘密安排了后路,只为了以后不受制于人。

  而当时刘聪和王弥带兵进攻壶关(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壶关县),却遭遇了晋朝大将刘琨手下的护军黄肃和韩述的抵抗,刘聪在西涧诛杀了韩述,石勒也在封田斩杀了黄肃,大震汉赵声势。

  后来太傅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和将军施融、曹超带兵去对抗刘聪和王弥,当时王旷想要长驱直入追击刘聪和王弥的部队,结果却遭到了将军施融的反对,认为他这是犯了兵家大忌。

  但执拗的王旷却认为施融在故意给自己添堵,所以当众否决了施融的建议,施融见王旷不懂兵法,不知禁忌,也只能仰天长叹。

  “王旷这个王八蛋就知道曲意逢迎,根本不懂兵法,看来我们这帮人都得栽在这个蠢货手上。”

  王旷当时不顾麾下将领的反对,果断带兵跨过太行山,长途奔袭,杀到长平城(位于今山西晋城市高平)下,结果因为战线太长和连日劳累,导致战斗力骤降,在和刘聪、王弥交战过程中,被彻底击溃,施融和曹超全部战死。

  至此,刘聪和王弥开始无所忌惮的进攻屯留(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和长子(位于今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屠杀了一万九千多颗首级,逼的上党太守庞淳只能献出壶关投降。

  当年十月,刘渊又派王弥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刘聪、刘曜、刘景带兵五万,进犯洛阳。

  这是王弥第二次带兵进洛阳,比起第一次的惨痛失败,王弥心有余悸,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轻敌冒进。

  但是刘聪却走了他自己的老路,在十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刘聪带兵屯扎在洛阳西明门下,当时刘聪的这支部队中有大司空呼延翼和征虏将军呼延颢做支援,结果在夜间的时候遭到了西凉战神北宫纯的偷袭,呼延颢被杀,逼的刘聪退守洛水。

  而更让刘聪气愤的事情还在后面。

  大司空呼延翼被部下所杀,一下子刘聪失去了两条重要的臂膀。

  刘渊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劝刘聪回兵,但是刘聪执迷不悟,本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发誓要拿下洛阳才回去。

  结果不仅洛阳没有夺下,反而还把自己的兄弟哀王刘厉和冠军将军呼延朗也给搭了进去。

  王弥当时劝刘聪,要他返回平阳(位于今山西临汾市),多带些粮草过来,然后自己带兵到兖州、豫州一带待命,到时候再伺机而动。

  但刘聪觉得很没面子,因为自己刚刚在父亲刘渊那里吹下牛皮,还发了誓,要是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恐惹人耻笑。

  打也打不赢,退也不好退,刘聪现在很尴尬。

  还好当时汉赵的官员宣于修之向刘渊上表,阐明了晋朝气数未尽的理论,这才让刘聪有机会返回平阳。

  刘聪是回去了,但王弥还没有离开。

  王弥当时南出轩辕,碰到了很多逃难到颍川、襄城、汝南、南阳的难民,纷纷将这些难民拉拢进了自己的部队。

  而这些难民也特别搞笑。

  他们本是一群流离失所的人,却因为流落到这些地方之后,遭到了当地百姓的歧视和反对,因而心生怨恨,在王弥带兵路过这里之后,这帮人杀掉了当地的太守,纷纷响应王弥的部队。

  这是一帮因为地域黑而加入造反部队的流民,对于他们来说,尊严有些时候比吃饭还要重要。

  接纳了这批流民之后,王弥部队的规模再度扩大。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庚午)石勒带兵拿下白马(位于今河南滑县白马古县),王弥打着两万多部众前去汇合,商量着共同劫掠徐州、兖州、豫州等地。

  当年十月,始安王刘曜联合王弥和王粲合兵四万多人,再度进攻洛阳,晋怀帝听闻这个消息后,寝食难安,赶紧把苟晞征调过来,命令苟晞督帅各州郡共同讨伐。

  可问题是,苟晞当时也是进退两难。

  王弥当时听从了刘暾(刘暾后来归降了汉赵)的建议之后,推荐自己手下的左长史曹嶷担任镇东将军,率兵五千返回青州,另外还把徐邈、高梁等大将也征调给了曹嶷。

  王弥派曹嶷回青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迎接自己的家人,另外一个就是募兵。

  曹嶷势如破竹,先后拿下了琅琊、大梁等很多地方。当时苟晞的弟弟苟纯见曹嶷的兵势强盛,只好选择闭门不出,而苟晞听闻兄弟被困,也是急得火上房,只好带兵前去救援。结果来来回回打了好几次,苟晞终究还是不能力敌曹嶷的部队,最后只好弃城逃奔高平(位于今河南滑县高平镇)。

  为了能彻底拿下洛阳,已经当了皇帝的刘聪调派大将呼延晏带兵两万七千人进犯洛阳,然后与刘曜、王弥、石勒的部队进行汇合。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辛未)六月十一日,王弥和呼延晏攻克宣阳门,进入洛阳南宫,赶赴太极殿前,纵容手下士兵大肆抢掠宫廷,晋怀帝闻讯,出逃华林园门,结果被王弥部众捉获,幽禁在端门之内。

  王弥算是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宏愿,不仅成功打入了洛阳,而且还俘虏了晋怀帝。

  但是,王弥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其中就包括刘曜。

  当时攻入洛阳的时候,王弥比刘曜早了一步,刘曜便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再加上王弥还向刘曜提议,让新皇帝刘聪迁都洛阳,但是刘曜却否决了王弥的建议,执意烧毁了洛阳。

  结果,王弥有点看不下去去了,开口骂了刘曜,而且还骂的特别难听。

  而刘曜见王弥如此辱骂,不由得也渐渐和王弥生出了仇恨。而王弥也觉得刘曜实在不成气候,于是自己带兵屯扎到项关一带。

  当时王弥的老乡刘暾见王弥得罪了刘曜,料定以后必然会被刘曜穿小鞋,所以便向王弥提了个建议。

  “王将军,如今你得罪了始安王,怕是以后没什么好果子吃吧?倒不如你现在带兵割据青州,静观时局变化,伺机而动,将军以为如何?”

  王弥听了刘暾的建议之后,觉得有些道理,但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自己当时为了迎接家人,一家把大部分亲信将领给了曹嶷,如今曹嶷在青州做大,他还肯给自己当马仔吗?

  这个问题对于刘暾来说,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在刘暾看来,王弥真正的对手不是刘曜,而是镇东将军石勒,因为石勒的势力远远超过了刘曜,倒不如和曹嶷联合起兵,先干掉石勒这个绊脚石,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对付刘曜等人。

  王弥当即派遣刘暾带着书信到青州联络曹嶷,同时自己邀请石勒一同进攻青州。

  好一个瞒天过海的计谋。

  可是老天却和王弥开了一个大玩笑。

  当时刘暾带着书信走到东阿(位于今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的时候,石勒的骑兵截获了刘暾带给曹嶷的书信,石勒得知王弥要联合曹嶷杀自己的时候,一怒之下,秘密杀掉了刘暾,并且派人封锁消息,不能让王弥生疑。

  而当时王弥还被蒙在鼓里,直到后来才得知计划败露,但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计划败露之后的王弥,开始打起了别的套路牌,在听闻石勒擒获了苟晞之后,王弥送去贺表,希望能跟着石勒混,而石勒也清楚王弥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所以并没有答应他的这个请求。

  但是石勒的第一谋士张宾却建议石勒,要想干掉王弥,就必须先学会接纳这个敌人。

  只有接纳敌人之后,才有机会下手。

  当时王弥带兵攻打乞活军刘瑞,一直相持不下,王弥当时急忙向石勒求救,石勒起初不想救他,但是听了张宾的建议之后,果断出兵救援王弥,这使得王弥对石勒彻底失去了戒备心。

  敌人的武装和爪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敌人没有警戒心。

  王弥算是彻彻底底对石勒放心了,但石勒却是越来越提防王弥了。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辛未)石勒宴请王弥到己吾(位于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西南)赴宴,王弥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临走之前,自己的长史张嵩苦苦劝阻,告诉王弥这是鸿门宴会,去了肯定丢命,但已经鬼迷心窍的王弥就是不听,执意要去赴宴,结果在席间喝的大醉的时候,被石勒越席而起,亲手斩杀。

  杀了王弥还不算,石勒还吞并了王弥的部众,并且为了打消皇帝刘聪的怀疑,诈称是王弥谋反,自己为了平定叛乱,只好不得已杀了他。

  石勒的这套说词无非就是为开脱杀人罪责找一个借口,而刘聪也知道石勒是什么样的东西,所以碍于石勒的势力,只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就这样,一代草莽王弥背着叛逆的黑锅永远离开了人世。

  作为一个乱世之中的冒险家,王弥敢于搏时代浪潮,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最终虽身殒被杀,但终不悔奋斗一场。

  人生只有一次,怎么去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