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种运之眼 第三十八章 来信与年味儿

《种运之眼》第三十八章 来信与年味儿

作者:却道秋 字数:1919 书籍:种运之眼

  这么召见一通搞,也差不多午饭的点儿了,松寒不愿意留在太尉府和陈潜吃,还是愿意回家里陪着小梨妹妹吃。

  靠着小梨妹妹温柔的胸膛,让小梨妹妹喂着自己吃,别有一番风味。啧啧啧,万恶的地主阶级就是这样的。

  走出太尉府,松寒发现门口有家里的下人在等他。

  “少爷少爷,安和老家来信了,老爷叫您快回去。”

  “好勒!”听到家里来信,松寒的脚步都变得轻快,好像天空入怀,晴朗云外。在这时候,松寒才像一个青年人的样子,有着对家里人的思念,有着对故乡的向往。

  重生十几年,不知不觉当中,松寒已经对安和郡,对武定城有了依恋,还有这里的亲人,一个个代替了过去的印记,重新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

  回家路上人拥挤。

  一路上松寒充分发挥了自己巅峰练体武者的实力,使用大跳、飞檐、走壁、翻滚、滑翔等等武者必学的科目,躲避了十五个美女的香吻,两名大妈的拥抱,还有二十余名士子的拖拽。

  出了一身汗,松寒终于跑到了家门口,也不敲门,直接飞身而入。

  这是松寒日常的一幕场景,也不知是谁透露了松寒的住址,还有人给松寒画了像,四处传播,搞的松寒现在东躲西藏,回个家都好像逃犯一样。

  在书房和管事们吩咐生意的老爹对此早就是见怪不怪,早就习惯了有这么一个成名的儿子。现在出去谈生意,合作伙伴都让他帮忙带一份儿子的墨宝,要知道现在松寒的一幅字豆值几百两,天天就有人在松家倾倒垃圾的地方捡废纸呢!

  看见松寒进来,赶紧走出房门把手里的几封信塞在他手上。

  “你娘还有妹妹来的信,对了,还有你舅舅,还有你表姐。”松川露出一副你懂的的微笑,回到房间里继续吩咐事情。

  松寒赶紧的冲回自己的房间里,急不可耐的把所有的信件都拆开。

  松寒最先看的是娘亲和妹妹的,娘亲还是嘱咐身体,问一问近况,让松寒和松川别担心家里,舅舅会照顾好松家在安和的人。让松寒也别太拼了,娘不在乎他有多少成就,只要他活得开心就好了。像上次和穿堂风战斗那样的事切切不可再有。

  娘总是非常关心孩子的,天下母亲无不如此,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对松寒的担忧和期望。

  看着娘的信,松寒的眼泪几乎都要流出来,在外的游子就像风筝,风筝线永远在妈妈那里,那就是妈妈的思念和关怀。

  打开三个小妹的信,松寒才稍微开心了一点,叽叽喳喳的三个小丫头连信中都体现着吵闹。

  一个个都炫耀着自己学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催着哥哥早点回来给她们带东西。松寒失笑的摇了摇头,这三小只,还是这样的不靠谱,也不知道以后让谁来管着。

  看完了妹妹们的信,松寒的心情好了一些,又打开了舅舅的信。

  舅舅的信就比较的正式,字里行间洋溢着兴奋。因为终于当上了武定的县令,作为中等县的武定,县令也是七品的官员,有了这么一个身份,李家在肃州的实力又会扩充。

  李荣感谢了松寒和松川对他的帮助,还暗示松家的生意会在武定城进一步扩充,甚至几乎掌握全城的命脉。看完之后,松寒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后方发展的很好,这是一个好兆头。

  最后,松寒把表姐的信放在最后读。李晴,作为松寒到目前为止最爱慕的女人,松寒决心要明媒正娶的女人,松寒对她的情感是很复杂的。

  见到表姐的时候,松寒心里那些对女人的龌蹉和色心全然不见,有的只是爱慕和亲近之情。李晴在松寒的眼里总是仙气飘飘的,总是心里永远的白月光,不会褪色。

  ......

  打开信,里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小寒,我想你了。”

  松寒心脏感觉被猛地一揪,表姐不是京城和自己鬼混的那些名妓,一个个文采斐然。

  表姐虽然出身于世家,但由于李荣的传统观念,仅仅只是识字而已,但是这样的没有任何文采,没有任何文饰的话语,却能一下子抓住他的心脏。

  立刻的,松寒提笔回信:“表姐,我回来,我们就成亲。”

  ......

  写完给家人的信,松寒走出房门,轻呼一口气,缓一缓思乡的抑郁,还要在京城过一年多呢,现在可不能毁了自己奋斗的意志。

  松寒在自己府里走一走,倒是发现下人们都很忙,在府里张灯结彩的。松寒这才恍然有觉,已经快到新年了,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只是沉浸在练武里的松寒才刚刚意识到。

  其实要是他能够出门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已经开始大肆购置年货,准备在不工作的假期里,在家里大吃大喝,养肺养胖十几天。

  要是过了这个新年,松寒也十七岁了,还是一个正在长身体阳光大男孩。但是其实他的事业已经在这一年开始起飞。等年休沐日一过,讲武堂就会开学,十个月的培训之后,松寒就会下放到地方任职。

  答应秋山君的行动也就要开始了,自己的霸业很可能就会在自己任职的地点开始。

  但是秋山君总是说大齐已经命不久矣,但是除了边关糜烂,这大齐的中心还是一片盛世景象,也不知道秋山君说的“转机”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呢?

  不过很快,松寒就意识到了转机在哪里。

  ......

  大齐景隆十八年,南方阳州有“青天教”叛乱,由于青天教已经在阳州以及周围郡县传了几十年教,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

  就在新年前十五天,一举发动,口称“青天高悬,澄清玉宇”,在短短就糜烂郡县,而且情况还在不断的恶化。

  等消息传到京都的时候,阳州州府正在被围困,刺史千里加急派人到京城求援。一进城门,京城这种舆论快的飞起地方,第二天就全城都知道了。

  不过虽然议论纷纷,但是京城的人民下意识的就觉得,阳州离自己好远,而且作为天子脚下的人民,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没有人相信的。

  就这样,大齐风风雨雨的走进了景隆十九年,过年的气氛还是一样的热烈,但是只有松寒知道,这盛世的背景下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阴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