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四十三章 将星和将领

《红楼重生之代玉》第四十三章 将星和将领

作者:鸡丁爱马甲 字数:2714 书籍:红楼重生之代玉

  为卓家立下大功之后,阿憨大获得了卓家的鼎力支持,从此在凌琳城商业扩张再无阻碍,一路绿灯。以此为据点,周边商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蝶笑花从京城也有信来,道是旁无什么大事,不过余府世子余和瞬的病终于好了。崔珩将余和瞬封为未城知府,即刻上任。

  对朝廷地理略有了解的人,可以知道,这是对北边战场的有力支援。因未城就在朝廷的西北部。战事只要稍稍扩大,就会危及那里。而北胡想必也会打那里的主意。那里的地方官员守得住,前线战场就减少了后顾之忧。前线如果不幸溃败,后方如果能迅速消化败军、组织防守与反攻,就能有效避免一溃千里的情况发生。

  而对朝廷人事关系了解比较深入的人,更可以知道,这是崔珩对武官势力的一次有力调度。

  余秋山作为边疆的定海神针,赐封宝景侯,在武官势力举足轻重,与郭家势均力敌。郭家主要的职责范围是国内、尤其是京城,行事风格低调,深孕皇上的信任,而民间声望不高。余家职责在边疆,有点什么事儿就容易演化成大事。民间对他的认知度也非常高。崔珩使用他们,就像使用一柄双刃剑,非常小心。

  余秋山的年纪大了,谁都知道,他不可能一直这样为国效力下去,总有退下来的一天。谁能继承他的位置?举足轻重。

  余和瞬诚然是他的世子,在战场上屡建功劳,但可惜是个傻子。而余秋山与余夫人的关系在这几年里,也渐趋微妙。

  余夫人以前曾经是个女山大王,浑名濯仙袖,与余秋山不打不相识,受了招安,得封诰命,从此陪余秋山跨鞍披甲南征北战,打得一手好镖、使得一口好剑,怀着阿逝还领娘子军驰援受困夫君,打场硬战,扭败为胜,替朝廷夺回千亩疆域,代价是差点没把阿逝流产在战场上,最后虽母子生还,阿逝的脑子大概还是从那便受了伤,以至于长大成了傻子,余夫人则身体一直虚弱,不得不告别沙场,在京中静养。

  余秋山替朝廷镇守边疆,与夫人聚少离多。在余夫人之外,自然难免有其他女人帮着照顾他。如今宝景侯府里的几位小姐公子,除了余和瞬之外,其他都不是余夫人生的。这就很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了。

  这些年来余秋山也在考虑退休享福的事儿,跟朝廷透过几次风声。朝廷态度是很坚决的:坚决拒绝现在就让余将军退下来、坚决请求他再干几年。但崔珩也不得不考虑后续安排了。

  目前军队上还有一些精壮将领,有的很得余秋山真传、有的则与余秋山闹意见,总的来说崔珩乐意看到多元化的格局,不管在文臣还是武将之中。余秋山真的退了,朝廷的前线还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缺乏余秋山这样重量级的将星。同时听说余秋山想请求朝廷给他换个世子,把傻子余和瞬换下来,把余秋山偏爱的其他庶子换上来承爵。这请求虽然没有正式上呈,但崔珩知道是余秋山的真实心意反应,而且他知道余夫人也知道。这就比较棘手了。

  考虑到余夫人的功勋、目前在军队和民间还拥有的号召力,崔珩绝不愿意她受毁灭性打击。他更不愿意余秋山夫妻反目。但是强扭的瓜不甜,他也不能逼余秋山维持这个世子、与发妻相亲相爱相敬。他只好配合余夫人,尽量维持他们的家庭稳定。

  这一年谢云剑的冉冉生辉,给崔珩解决了大麻烦。除了根除唐家这一场大功劳不谈,战事起时,崔珩也有将星可以派遣了。

  对!将星和将领是不同的。

  将领的意思是,你知道打战是怎么回事。派一大群人给你。你能管得下来。你能带他们去打架,而不至于像脓包似的一触即溃。

  而将星的意思是,像星星一样熠熠生辉。在黑夜里,人不知不觉就会仰视它。道路再崎岖,有它就有方向。它能鼓舞人、取信人。

  将领培养起来比较久,往往从小兵、伍长、什长一路走上来,出身条件好的也不过是把最低的几级跳过而已,不能一步到位。再牛的父亲也不敢立刻把他放到将领位置上,怕把他搞死了。总要一步步锻炼上来,才能撑得住。然而路程虽远,耐着性子走过来,只要不是太蠢或者太倒霉,总归能走到位的。所以不管哪朝哪代哪一年,将领总是一抓一大把,应该不会缺乏的。

  将星往往出现得非常迅速,一战、或者几战成名,立刻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必定天赋异禀,还必定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大家不由自主就会被他吸引。

  在边关出战事时,崔珩需要的不只是将领,更是将星。

  崔珩想不想打胜战?当然想。其实合格的将领们也能完成边关的胜利。但是崔珩作为皇帝还不是山大王,他需要考虑的不只是战场局势,还有政治斗争、民心民望。

  你想,如果边关是打胜了,但是税赋加得人民都很苦,大家抱怨很多,像皇帝宝座下的干柴渐渐加温。外人没打进来,干柴自己烧起来了,皇帝这位置还坐不坐得稳?

  你想,如果边关是打胜了,但是文官都不知道将领们打得有多漂亮,就觉得像派出一队苦力把墙重新砌了一遍似的,没太多可称颂的,也没太多可尊敬的,于是也就不太放在心上,还老顾着他们争权夺利那一套,甚至在扯皮的过程中侵吞了军方应得的利益也不在乎,这得有多糟糕?

  你再想,如果边关还没有胜,情况比较胶着,形势甚至可以比较危急,大家对那帮子苦力没抱什么希望,总着着哗喇喇要大厦倾了,也不知道有啥柱子是顶得住的。于是大家能跑就先跑,皇帝想叫都叫不住,这得有多悲摧?

  这种时候,崔珩必须要将星啊!

  边情一起,将星奔赴,大家都觉得,这下子好啦,先就不害怕了。在将星的号召力下征召壮丁啊民伕啊物资啊粮草啊什么的,百姓也比较乐意。这道理就跟追星族似的。叫你交税你不乐意、叫你捐款你不乐意,来个明星唱首歌,你就愿意掏腰包了。于是前线需要的人力物力就好筹多了。

  等将星打了胜仗啊,人们的欢呼也会更响亮,就像看了舞台上明星摆了个漂亮POSE似的,倍儿爽!凝聚力也会更强。皇上要给军队抚恤啊、赏银什么的,文官集团也不那么敢扯皮了。

  坏处是将星容易凝聚起太高的民望、太牛逼的军事力量,万一要给皇上逼个宫什么的,皇上也惨了。

  当然,逼宫什么的,不必非要将星不可,就算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将领,集够了军队,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要田地要银子要女人去啊!那么贪欲就弥补了将领们个人魅力的不足,叛军还是会哗啦啦席卷而来,皇上又惨了……

  当个皇上容易吗!(此处应有无数穿各种款式皇袍的人捶胸咆哮怨念。怨念+1……怨念+X……)

  崔珩可不希望自己不得寿终,成为那群怨念大军中的一员。他很注意军方的安全问题。

  既然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军队,而军队的力量又不能完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那么将领还不如将星的好。

  因为将领没有将星那么好用,而且一样有可能造反,而且因为存在感太低,造反了他还未必能发觉。所以他偏爱将星。

  将星要用时就能拉得出顶得上啊!将星那么醒目,有造反的苗头,更容易被他发现啊!将星可以把其他普通将领都吃得死死的,所以他都不用担心别人,只要盯准了将星就可以啊!将星既然个性十足,另一个副作用不是容易得罪人,所以万一崔珩他需要干掉将星,只要把将星的仇人找到,都不用他自己费心,仇人们就会很高兴的罗织罪名把将星搞到没有翻身机会啊。

  谢云剑的出现,让崔珩觉得太合适了。但崔珩使用云剑的过程,并不像后来某些文艺作品表现的那样:君王正在犯愁,将星BIU的一下降落在京都,并且放着光,于是君王就兴高采烈的起用它,将星也就瞬间发光发热了。

  不不。不是那样的。即使再天才,也不可能这样“BIU”的一下的。

  事实上,打云剑还小,崔珩就听说过他了。这都是因为云剑有谢小横这么个好爷爷。所以说门第还是重要的。

  当然,如果只有门第,没有真材实料,或者像谢大老爷、谢二老爷两兄弟一样,在不大不小的衙门、不高不低的官职混日子,也不是不开心的,或者就像云柯那样,自己圆润的滚出去了,居然也不是不开心的……咳咳,离题了。打住。

  总之云剑的才华,让君王早早就注意到了他。但那时,他毕竟还小。这种注意,也没有太大价值。(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