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重生之代玉 四十四 京城地位

《红楼重生之代玉》四十四 京城地位

作者:鸡丁爱马甲 字数:2677 书籍:红楼重生之代玉

  这位被换掉的太傅正巧是亲唐家的。而给七王爷换上的新老师则是平民出身……呃,这一定是巧合。一定的!

  谁叫太傅这次确实失误了呢?要知道,崔珩要派七王爷出去,主要是为了表示一下皇家立场。崔珩自己不能亲自去,而七王爷是皇族子弟里最受宠的。他去了才能充分表现出皇上的真切关怀,灾民们才会非常非常的感恩戴德嘛!哪怕死了还嘱咐子孙:“皇上也不容易,你们要为国效力、为皇上分忧。”要是换了别个什么官员,能有这么强大的效果吗?太傅连这点都不能及时指出,还让七王爷真的到宫里求情逃差使去了,被换下去也不冤。

  唐家大佬听说太傅这次失误,也非常生气:“他是老糊涂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您这么明断!”小大佬也很感慨,顺便拍拍马屁。

  唐家大佬问:“谢大郎指到什么地方当官去?”

  小大佬道:“画城。”

  “画城?!”唐家大佬愕然。那在大陵的西北边,靠着边境,名字如画,其实遍地乱石,水源稀缺,绿意星星点点、难得一见。京城人对那里再不熟,也知道一句谚语:“漪牛肚子里讨水!”漪牛就是画城的特产,身材矮小,最能耐旱,水量颇豪。寻到了水,可以一次放饮十瓯,然后累月不饮也照样生存。据说它那大肚子,长长的拖到地上,里面都是水。但你若宰了漪牛、把它肚子剖开,里头也不见水囊,但见大团大团如海绵状的物质,要挤水是挤不出来的,得生了火,慢慢烤,水气才能蒸腾出来。所谓“漪牛肚子里讨水!”,就是形容一件活儿难办、磨时间,又或者嘲讽谁小气。钱入手,如漪牛饮水,再要取出来就难了。

  谁没事跑到画城去?充军去么?

  “这也是谢大郎自己年少气盛。”小大佬解释道,“他当年游历边境时。经历了一场小冲突,立了一小功,还收了个仆人,真当国家兴亡,他匹夫有责。他自己请缨要去边境镇守。”

  唐家大佬笑了:“这是好事。咱们得给他送贺礼。”

  “贺礼也比不上七王爷的。”小大佬道。“里一身外一身,上的下的使唤的,恨不能整个屋子送全了。”

  唐家大佬一哂。

  “栋勋将军这次可得吃谢大郎的醋啦!”小大佬又道,“谁叫人家可以到边境去建军功,他去不了呢?”

  是啦,栋勋将军要守京城,外头哪儿都走不了。对于有志气的武将来说,这可真够丧气的。但谁知道小大佬说的不只是这一瓶醋。

  “别开玩笑了。”唐家大佬道,“京南道还是照应着。新进士们都过了帖子了?”

  “是。”小大佬就拿那些拜贴来给唐家大佬看。

  原来新科进士们,要拜了考试时大笔一挥取中他们的老师。这叫“拜座师”。从此这位取进士的老师。才是官场的一杆旗帜啦!你要跟某某人是同乡、一起读书、一起追过小姑娘的,就是进士不是同一年同一个人取的,在官场你们不算同门。你要跟某某人是南北两个地方长大、说的话音都鸟语花香打不着一起、考场时更是分开坐着谁也看不见谁,偏偏那年你们是同一个座师取着了,你们一起去拜了座师,叙了同门之谊,从此就是师兄弟的情谊啦!升官发财,全都要互相关照的。要是给座师和师兄弟下了损手,那就是叛徒!唾沫星子不啐死你。

  座师就有这么重要。皇帝对这层关系有点膈应,却消解不掉。

  唐家大佬这次倒没作考场老师。连挂个名都没有。但谁不知道他才是背后的大佬呢?甭管是不是他取的,都得上个拜帖、送个礼、说句客气话、拉上关系。小大佬特意把其中一张帖子放在最前面:

  旭北道锦城谢云剑。新科探花郎。

  连这么傲的谢云剑,把七王爷当一只小狗狗般教训的,也要乖乖给唐家大佬上帖子。

  “倒也懂事。”唐家大佬点点头。

  “宴会也盼着您出席呢。”小大佬道。说的是进士们的谢师宴。想请唐家大佬坐首席。

  唐家大佬摇手:“你也老大不小啦,该看穿啦。担那些虚名儿干什么?”

  小大佬应着,就出去办事了。众进士摆的谢师宴在京城朱雀大街延喜门外有名的酒楼。吃过这一顿,大家各到各自的官任上了。当下便见路上络绎的车马不绝。晚上才开宴呢,从早起报信的送货的串门的都走起来了。这才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有一辆半旧的马车。安安静静从这些得意的人马旁边过去。

  那些新车怒马上骄横的车夫们,看看这辆半旧的马车,却往旁边让一让。

  京城人物的地位,往往不是由新泼的油漆、新打的金饰来决定,却从这一看、一让中体现出来。

  车中人在京城走了一辈子,也曾饮过樱桃宴、也曾进出延喜门,侍过两朝皇帝,多少崔姓子弟跟他有师生之谊。

  他是太傅。

  被崔珩一怒之下解了给七王爷当老师的尊衔,他静悄悄的回家去了。经过大街,穿进小巷,进了他自己家门口。

  进的是腰门。

  他家的大门八扇朱漆、石狮拱卫,极气派,接待过帝王、也迎送过亲朋,唯独没有单单迎接过他自个儿。

  他要是自己走,也就是进腰门。那门挺旧的,看来跟他的轿子差不多;尺寸也不大,就堪堪能走个轿子。

  他轿子进去,一道门那里下轿。用惯了的下人服侍他过二道门。到三道门,他夫人就迎在那里了。

  天威之怒,闺阁里已经得了讯。见了面,却也不问什么。他夫人就领着婆子给他换衣裳、递手巾揩面。

  老夫老妻的,一个照面,也不必说什么,就领会了。太傅今日受圣斥,不说很有脸面,至少也不是太糟糕的事。

  家常咸菜炒茭白,一碗新熬的稀粥,是太傅喜欢的点心。下人退去了。太傅夫人跟太傅面对面坐着,可以拉拉家常了:“现在蔬菜也贵了。说是要救济京南道,一大车一大车的尽往那边拉了。”

  “也是应该的。”太傅很香的吸啜了一口稀粥。

  太傅夫人又道:“今天门庭倒是清静,就是菜园里送来了一盒新鲜的樱桃,上一季的蔬果价我叫帐房跟他们划了。”

  太傅府的蔬果不是出去买的,而是定点供应。也不用一笔一笔的付款,那等小家子气。每送一批,记个帐,一季完了,总共结算一次。其实就算一年一结也没什么。太傅夫人不乐意拖延,所以是一季一结。每季也并不是踩在尾巴上赶着结掉的。往往是新的一季开始了,供应商有精致的当季水果孝敬,这是不入帐的,纯为表表孝心。太傅夫人笑纳了,便叫帐房与供应商对帐,帐目无误,即行支付货款,两相划销。

  这些事情全是太傅夫人管。男主外女主内嘛!管完了,她就知会太傅一声。

  至于新鲜的樱桃,依惯例,就算太傅不太爱吃,也要给他摆一摆的。不过他在喝粥啊、吃饭啊什么的时候,不用水果。依例,他夫人会过一会儿再给他摆上来。这也不用赘述了。

  太傅夫人今儿给太傅说这些事,倒不纯为了知会帐目与水果,只是让他知道:唐家的人并没有上门来。

  没有上门,已经表示了一种不满的态度。如果是毛头小伙子,那岂不吓得屁颠屁颠过去请罪求见了。太傅却毕竟是太傅,神色不动的喝完了粥,道:“哦。”

  太傅夫人看见太傅的嘴角掠过一丝笑意。她心里一宽。

  太傅道:“这粥果然还是配着夫人的家常炒菜,见得香。”

  太傅夫人含笑点头致谢。

  太傅又道:“看要起风了,离得远些倒是好的。”

  这老狐狸!见云剑在军方领资源,道是要赴边城;栋勋蛰伏不出,道是拿他打趣的太多了,他不堪其扰;崔珩把七王爷踢向南边去,道是天家抚灾非用他不可。太傅就嗅到鱼腥味啦!再跟不久前的建王府、修琢持殿等事综合起来一看,**不离十。

  臣子要揣测皇上的心意,难。揣测了要避祸,更难。避了祸还不让皇上觉得这臣子是事先洞察了圣意而后滑溜溜的趋福避祸,难上加难!能完成最后一段动作的,官印庶几可保一世太平,高枕无忧了。

  太傅安然的往后头一靠,双手合在肚子上。这是他极放松的姿态。

  太傅夫人招呼:把蔷薇花露点一盏子茶来。

  春风吹抚,似有情人的眼波。太傅道:“我想起一个人来。”

  太傅夫人听着。

  太傅道:“便是与我同为学士、同为帝师,庄敏十年他致仕还乡的。”

  太傅夫人知道是谁了:谢小横。

  怎么好好的想起他来?是啦!他大孙子云剑考出来啦!这大郎云剑跟二郎云书可不一样。云书是个好孩子,但器量也就在这里,看得出来,今后必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若没有行差踏错,中年以后逐步成为朝廷得用的一块基石,最后荣归故里,了此一生。真是一眼看得到头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