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重生之代玉 二十七 书寓女先生

《红楼重生之代玉》二十七 书寓女先生

作者:鸡丁爱马甲 字数:2574 书籍:红楼重生之代玉

  小大佬冷笑,指着这几个空着的名字道:“就算到了,冲这等懈怠,料他们也中不得功名。”旁人连声附和。

  忽有人连滚带爬的要进来,面如土色:“坏了!”

  第一道门的人打算拦的,一看这个人,认识,不敢硬拦,陪笑道:“老哥,你这么进去,不合适吧?”

  这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脚步放慢了。第一道门的人追问:“出什么事了老哥?”

  这人也顾不上细说,只道:“坏水了。”还是往里走。第二道门只好拦他了:“老哥!嗐,老哥。这样子怎么好见主子们?这边来换身衣裳,理理头巾?”

  “怎顾得上!”这人道,“你们可知京南道决堤坏水了?”

  第二道门唬动颜色,哪里还敢叫他换衣裳,就放他进去了,还想着问:“淹掉多少地了?”这人已经进去了,一口气往里,见了里头近侍。近侍也不敢怠慢,连忙报小大佬知道。小大佬都快上轿了,骇一跳,折回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这人衣裳上的灰好歹已经掸了掸,头巾也扶正了些,叩地报小大佬知道:京南河道暴涨,堤岸吃不住,已经溃堤。

  小大佬骂道:“年年知道要春汛,年年修堤,年年吃不住!”

  这人知道不是骂他的,眼泪却滚出来。

  小大佬奇道:“你——”旁人却有知道他家乡也在京南的,觉得不好。小大佬也觉着了,脸色一峻,问:“这回淹了多少地方?”

  这人哭了出来:“两岸十里八乡没了顶了!连——”也知道哭得失仪,就赶紧拣最厉害的说:“这次京里发过去剿贼的俊章营也全给淹了。”

  周围一圈的人都失色。小大佬脸一沉,喝道:“胡扯!”

  这人眼泪还没哭完,被吓回去了。

  小大佬手往背后一别,踱了两步,问:“京里带过去的这一营,往少了说。也有七八百人哪?”

  “爷说的是。再加烧火牵马挑担的,总有冒千的数。地方上还发了两千协助。”

  “是了。这么些人,全给淹了,多大的水?你倒能近前看准了?你是泥鳅变的?”小大佬冲着报信的那人冷笑。

  报信的这人只好承认。他是没在现场一个个数多少人冲走了,但他亲眼看见那水了!好家伙,白茫茫的一片水皮子啊,俊章营的营地全在水底了,上头还飘着些旗帜啊靴子啊什么的。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有民宅里的,也有各样死了的人,还有鱼就在下头啜着死人皮肉吃……

  “行了。”小大佬打断,道,“这样大水,岂能无预兆?”

  “倒是有雷鸣般响声,只是大水下来的快,所以……”

  “好了。”小大佬再一次打断他,道:“俊章营中皆我好男儿。听到预警,想必是奋身而起,替朝廷效力,抗灾救民了!”

  “这……”报信的这人想说,就算俊章营中那些“好男儿”们有这贼心——不是,有这报效的心——也得有这么快的速度,能保全了自己,这才能帮着救人不是?

  小大佬一问快似一问:“你不知道?那边联络中断了?”

  “爷说的是。”报信的这人想说,真好大的水啊!除了祖辈听来的,河床改道那次。再没见过这样的水了。河堤一年一年往起修,总比从前结实,虽然年年有小溃口,等水过完了还往上修。都知道溃了水大家遭殃。谁敢和烂泥往上糊呢?当中必然也有贪白污的,终归结了末那堤岸是可靠的。谁知轰隆就垮了?整条河水往外崩啊,跟那里闹了一片海似的。也是堤岸经年修得太高了,四野乡村地势都比河面低,一淹一个准。如今急流还在那儿湍着,上头冰水泥沙全没过完。有几条船。结实的,船老大水性好的,勉强在那儿救急救人,也传些消息,间间断断的,谁知道个确儿呢?

  小大佬抚掌恻然道:“这么一说,救灾的一时也进不去了。却总得预备起来,一有办法就救进去。里头咱们既然进不去,就指望着地方上的官员兵丁,还有被困在里头的俊章营兄弟,能上体皇上仁心,帮着救抚黎民百姓了。”

  报信的直眨巴眼。旁边聪明的师爷,已然听懂了,附和道:“不错!第一是预备物资,第二是尽快跟俊章营兄弟并地方上取得联系。现在情况不明,却不敢先惊了皇驾,只好先把已确实的消息报上去。”

  “先生提纲挈领。”小大佬赞叹道,“便按这个写折子罢。”

  师爷去舐墨试锋,且提醒小大佬道:“俊章营虽非太子的亲兵,追根底,这次也碍着太子,终须通个气儿的是。”

  小大佬醒悟道:“亏得先生说起。”便叫人准备礼物盒子,往函樱巷里去。

  京都古城,地名都有来头,石狮巷里没有石狮、函樱巷里没有樱花、掐耳朵眼胡同里没有耳朵,究其原,都是有个故事在的。故事里的信物淹没了,故事可还流传下来。

  譬如这函樱巷,说的是某朝某代,有个书生赴京赶考,借寓娼家——说话的,你差了,人家考试去呢,住个饭店旅舍也就算了,怎么睡到娼妓家里去了,这还是安心读书的人吗?唉,看官,一瞧你就是穿越来的,不知内情。原来俺们古代,旅馆业这不是不发达嘛?小旅店臭虫蚊子结伙,不是长袍相公们适宜的居所,大旅舍多给点钱,伙计兴许能帮你收拾得干净些儿,终比不得自己家里主母安排着做惯的嬷嬷丫环们,何况毕竟人杂声聒、来往纷扰,不是念书的地方。因此又有经营院子的,就是把整个院子包租,伙计也管粗活,细使唤还得另外雇人,这样住得是舒袒,开销也大了,只适合整户人家过来外地人。

  那末看官你说,就个孤身男子上京,盘缠有那么点儿,不算顶丰盛的,平常在家里却娇惯得很,从半夜夜宵放盐还是放糖、到中午窗帘子是全放下来还是半卷,都要动一点“莼鲈之思”,动点酸笔墨、洒点思乡泪的,这么个人儿,还要叫他专心攻读到考试那天,他是住什么地方才好呢?

  有人住寺院去,佛门净地,图个清净!素斋且也洁净,说不定遇见个风雅僧人,还能论论诗文。再说不定有个别的什么文人来游寺,还能攀上交情。缺点是整天吃素,不敢动荦,动荦也只好自己到山下开斋,遇见那好吃肉的主儿,得憋烦坏了,再则是和尚帮着打点铺盖针线,终究没有丫头嬷嬷细致,偏生寺里又是不好进女眷的。就是头猪,都不敢养母的,怕带累一寺清名,成了笑柄,日后开不开去,别提招香客与留宿信众了,这岂不是因小失大么?因此别处野寺不敢说,至少大陵朝里满京城的寺庙,就没有敢胡来的。若是娇养的孩子,就不爱住这地方。

  那就只好住进人家家里去了。这家得是做惯生意的,才能不仅欢迎外地陌生人住进来,还欢迎陌生人的朋友在这里会客。这家里得有女人,才晓得嘘寒问暖,调些羹羹水水、做些连连缀缀,更能帮忙搭配一下扇儿帽儿什么的。这女人最好还懂些文人的勾当,这才能告诉外地人,什么书到哪儿买合适,什么墨又是哪个铺子调得精,若是你新写的诗作她能念出来,还能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那就更妙了。当然,最后的最后,这女人不丑,会让你新交的朋友给你一定程度的羡慕嫉妒恨,必要时,她也不介意陪你睡一次,这就完美了。

  请问,符合这一切条件的,除了娼家,还有哪里呢?

  倒也不是顶出名顶当红的名妓,但是品貌舒服、言语体贴、姿态柔顺,家里还有帮衬惯了的老妈子、机伶劲儿经受住了考验的小丫头、厨艺得到前人们肯定的厨子——说不定还是您的本乡,那口味就更合适啦!这种家居型的娼妓,生意不算顶好,却要自己应付一家子开销,整天拉客人来岔开腿做事呢,又太累,招个客人常住倒也不错,权当做了临时主妇,又体面、又有固定收入,也不影响以次数计费的生意,岂不好呢?

  更何况,要是有讨厌的客人撒泼、又或当地无赖闹事,她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嘘”一声:“轻些,我们院里可住着应试的少爷呢!”闹事的一盘算,应试的少爷虽然并不一定当上大官,可万一当上了呢?犯不着得罪不是?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又是额外的好处。

  因了这个,多年下来京城留宿外地读书人的娼家,就越来越多了,渐渐成了一门行当,人嫌“娼家”难听,就改名为“书寓”,里头的书寓女主人,也有尊称为“女先生”的。照理说女先生温存,外地学子寂寞,日夜相处一起,如同水土气候都合适的温床,难免滋生出风流韵事。实际上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