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重生之代玉 一 天家风格很含蓄

《红楼重生之代玉》一 天家风格很含蓄

作者:鸡丁爱马甲 字数:1772 书籍:红楼重生之代玉

  春天来了,花都要开,蝴蝶都跳起舞来。名媛们则翩翩往京城聚集。

  所以说何必大张旗鼓搞什么“选秀女”!只要放出风声,开个含蓄的茶会,再把“内幕消息”惠而不费的向某些人士透露一下,自然就长着翅膀飞出去,然后想上进想巴结的就自掏腰包上京,等着备选了。

  不过,这次要选的是太子妃,正妻!至少也是有个名份的,不是前途渺茫的“秀女”可比。名门望族、土豪乡绅们对后者躲避不及、对前者则青睐有加,也可以理解。

  谢家的女儿也上京去了。若云蕙没有出事,现在说不定也能驸骥尾赴京一游。如今却只剩下云舟。

  林代想去的话,倒也可以去。能不能进太子的茶会在所不论,至少到京城,与其他仕女们交流一番,说不定认识个王爷将军什么的,比锦城认识的高贵。

  但她要认识那么高贵的人做什么呢?

  “嫁人啊!”邱嬷嬷都急了。

  “王妃、将军夫人,又不是一定开心。”林代道。

  邱嬷嬷语塞,想了想,又道:“荣华富贵!”

  林代道:“我们自己会赚钱。够吃用就好,干嘛非陪个王爷睡觉来赚钱?”

  邱嬷嬷骇得面如土色:“姑娘!”这话实在太粗俗。

  “话糙理不糙。说开了,总比到时候憋屈的好。”林代又道。

  邱嬷嬷再次语塞,出来想找个人商量,若要找邱慧天,想必是没用的。这小子只晓得听姑娘的话。再说,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跟个小子商量,总觉得亵渎了……虽然姑娘原来的粗话就已经够臊人的了——为这个,就更不能传给邱慧天听了!好比姑娘如果自己撩了裙子,她难道还特意给个小子看不成!

  邱嬷嬷想跟洛月商量,又自己知道洛月其实是没什么用的。跟双双商量么?那小丫头跟英姑走得近!邱嬷嬷跟英姑还是心存一点芥蒂的。上次她给姑娘下跪,来逼姑娘听话。结果被姑娘反将一军。虽然姑娘最后也还是跟蝶笑花断了……唔,过程总有点诡异。现在英姑看见邱嬷嬷都似笑非笑的,让邱嬷嬷有点闹心。

  到底要不要跟英姑商量呢?邱嬷嬷下不了决心,但还要去谢家学塾接易澧下学。谢家最近很热闹。才过完年,把该应酬的应酬一圈,云剑要赴京赶考了,云舟也一同去,讲是讲说拜访京中几位熟识的女眷。但实际上,如谢含萩开心的说法:“咱们家又要出个娘娘了!”

  倒不是皇宫内院的娘娘、也不是太子妃这样子的娘娘,倒是皇帝的弟媳,王爷的正妻。而且还是当今风头最健的王爷!

  须知京城里有女官特意来问,谢大郎什么时候启程赴试?又问,四姑娘也一并来罢?

  这说明什么?傻子也知道了!

  雪宜公主看中了谢云舟,七王爷肯定也没拒绝。云舟这一去,是未过门的媳妇去面试了!

  只要是面试,难免有被刷下来的担忧。然而当今天子的风格,不会这样戏弄人的。既然叫了去。总有很大的成功把握,纵使不成,也会有个交代。就像组织选拔人才,要选举,除了正选之外,其余叫来陪跑的,也算是人才后备,日后必有重用。

  怎叫谢家不面上生辉!

  天家风格却是含蓄,那女官没有公然给云舟面上贴金,到锦城后先问的乃是正事——

  王爷府修得怎么样了?屋瓦装得怎么样了?

  在太守呕心沥血的支持、还有云舟及背后的谢家努力帮忙下。能坏吗?

  但奇怪的是谢小横并没有做出大量的财力支持。照理说吧,云舟要嫁七王爷,八字已经有了一撇,这是王爷府。以后说不定就是云舟住的地方,谢家自掏腰包锦上添花是理所应当的。可谢小横就是没有多掏钱。

  知道的就说:谢家果然没什么钱!谢家号称世代书香,读书人却还有个毛病叫君子固穷,谢小横之前的谢家并不算有钱,谢小横做了帝王师,谢家算发达了。但并没有暴发,谢大老爷与二老爷不算什么发家的人才,第三代又还没接上,本来就有人议论说谢家是外强中干了,这一次果然验证他们的想法——天家都看上了四姑娘,谢家竟然掏不出钱给未来的姑爷孝敬一座王府!

  张绮儿简直要笑话死谢家了。

  她恨不得去跟天家说:不要娶什么穷酸谢家了!娶我,娶我!

  可惜京城太远、来锦城传信的女官地位太低、皇宫的城又太高,不然张绮儿可能还真会说这种话的!

  但也有人怀疑:谢小横在山里的道观还是不错的嘛。真会没钱?

  嗐!就有懂行的说了:山里建房子,地皮几乎免费,也就耗点建材人工钱,值不得什么。养的那些个道姑么,还帮着种地、养鱼、炼丹,也都在上流社会中卖点钱呢!虽然也不至于靠这个盈利,不过总算贴补很多,开支并不大。这并不能说明谢小横有钱。

  于是谢家在人们眼中正式成为穷鬼了——嗯,至少是清贫人家。

  笑他们的人却并不多。

  张绮儿这种人可能听说人家没钱就笑坏了肚子。而在相当一部分有品味、有学问的人眼中,谢家地位却反而更高了。因为学者中的清贫,却说明了道德的高尚!没有乱搂钱!他们暗暗点头:谢家真配得上跟皇家攀亲。岂止出个贵人?也配给王爷当正妻的。

  那一排排新铺上去的琉璃瓦,看来很可以荫蔽一位本地王妃了。

  却不知夜深人静时,为此而死的苦囚犯会不会在瓦缝里呻吟。

  传信女官当然也不会问死了多少人,但问唐太守,在银钱供应上可有什么困难?唐太守先是表忠心,然后支支吾吾地表示:困难嘛,当然也是有的。本钱要多少多少,而预算只有多少多少,所以……

  传信女官听了很骇异:本钱要这么多?前年琢持殿修建,是工部贾侍郎主持的,可不是这样子的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