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 第195章 高下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第195章 高下

作者:咸客 字数:3548 书籍: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

  沈远宁听陆氏说过许氏的那个弟弟,执拗,倔强的跟头牛似的,偏偏又在课业上又极是出息,没有丝毫背景,凭着自己的能耐考进了国子监。

  沈远宁一听陆管家说的,就知道那头倔牛生病了也不通知许氏,如果不是房东发现,大概就那么病死在那里了。

  想到他执拗的性子,到让沈远宁动了心思,出人意料地跟许氏一起去了东哥的住处。

  到了那个沈远宁眼里的“贫民窟”之后,东哥被房东灌了药,已经清醒了些,看到自己的姐姐与身边的男人时,抿紧了嘴唇,不发一语。

  后来沈远宁请了大夫,开了药,提出给东哥另寻一处住所,遭到东哥的强烈反对,沈远宁也就作罢。

  当提出让三泉给他找一个丫鬟来侍候的时候,东哥又拒绝了,沈远宁让许氏出去,单独跟东哥说了一番,之后东哥便没再拒绝。

  因为沈远宁告诉他,如果有一天东哥能高中,必定放他姐姐出府,但是这之前,东哥身边需要人照顾。

  东哥想了许久,最终同意了。

  本来纳许氏的时候,沈远宁就没多少感觉,如今他看好许东哥,既然对许氏无感,索性就做了个人情,想来这也是他们姐弟乐意见到的。

  沈远宁没想到的是,回去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

  许氏看他的怒气,也大概猜到了对面女子的身份,所以想着先走一步,省得沈远宁尴尬。

  不料沈远宁没有像她预料中的一样放她离开,而是侧头对她笑了笑,虽然那笑很是僵硬。之后就听他说道:

  “急什么,正好出来,逛逛灯会再走。”

  说完,没问许氏的意愿就拉起她向着那耀眼的一抹红走去。

  周承安看到韩玉瑾的笑容凝固,随后身子一僵,转过头,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便看到了沈远宁牵着许氏的手向着这边走来。

  不自觉中。周承安握紧了韩玉瑾的手。

  转眼,沈远宁就来到了眼前,笑语宴晏晏的跟周承安打招呼:

  “沈睿见过王爷。”

  周承安谦和地笑着。说道:

  “本王今日便装,世子无需多礼。”

  沈远宁看了周承安身边的韩玉瑾一眼,像是看了个陌生人一般,笑着对周承安说道:

  “王爷好雅兴。携美游崇安街。”

  “彼此彼此。”

  立在周承安身侧的韩玉瑾听了沈远宁的话,神态更是冷了三分。身体也更僵硬,周承安感觉的到自沈远宁出现那一刻,韩玉瑾所有的变化。

  心中虽然微微有些失落,却也知道韩玉瑾这样是在所难免。拉着她的手,感觉到她手心似有冷汗,便用自己的手婆娑着她的掌心。以示安慰。

  沈远宁还在与周承安说着话,许氏悄悄地打量着韩玉瑾。

  刚才离得远。只是远远地看着她明艳动人,尤其是那笑容,更为她的美艳添姿采。如今离得近了,她脸上没了笑容,反倒是冷若冰霜,她生得高挑,冷冷的面容,更衬得容貌极盛,炫目的令人睁不开眼。许氏想,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的气度。

  反观她身侧的那个男子,笑得如沐春风,两个人站在一起相得益彰,看着竟是那般的般配。

  韩玉瑾感觉到许氏打量的目光,便看了许氏一眼,正好迎上了许氏的目光,许氏神色一慌,连忙撇开了眼,韩玉瑾勾了勾嘴角,收回了目光。

  这时,人群里有人喊道:

  “摘月阁的灯挂出来了,大家快去看看。”

  此言一出,人群涌动着往摘月阁那边走去。

  沈远宁听了,唇边扬起一丝笑,说道:

  “王爷可有兴致一起去登那摘月阁?”

  周承安始终都是一派自然,云淡风清的点点头,拉着韩玉瑾率先走了过去。

  说起摘月阁,京城但凡是读过书的都知道,是一座以文会友的古楼。

  每年到元宵节这天就格外的热闹,因为这天京城的几个大儒会聚在这里,挑选一些得意门生。

  一共五层,第一层是各种各样的灯谜,第二层是连对,第三层是即景赋诗,第四层每年都有所不同,第五层便是那些文学大儒了。

  可想而知,随着楼层的增加,一层比一层更有难度。

  当年沈远宁未高中之前,跟同窗一起来过这里,对他来说,这样的文字游戏,多少都不在话下。

  开口邀请周承安时,心里确实是存着了攀比的心思,以前没做过这样的举动,却在今夜忍不住提了出来。

  韩玉瑾来的时间短,不知道摘月阁是个什么地方,以为是家酒楼,来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酒楼。

  沈远宁做了个请的姿势,等周承安带着韩玉瑾进去了,他才面色平静的走了进去,许氏看到到处都是人,怕再跟沈远宁走散了,忙上前跟紧了他。

  一楼的规则,猜对楼里灯谜二十个以上的人,才有进二楼的资格,输赢是看谁先上到五楼,许多人都已经猜出了许多,跃跃欲试的看着二楼的方向。

  一楼的这些,难不倒他们两个人,很顺利的就到了二楼的入口,与此同时还有七八个少年才子也都答了出来,进二楼的时候,他们面前挂了十二盏花灯,韩玉瑾听人介绍这是只为十二个人开放去二楼的路,先到先得的意思,韩玉瑾看了看,目前已有十人,韩玉瑾跟着周承安,许氏跟着沈远宁,并不做比赛的人数,十二盏花灯前各站了一个人,只要能通过自己面前的花灯,才能顺利的进入二楼。

  韩玉瑾抬眼看了一下周承安面前的这个灯谜,只见上面写道:

  牧童归去横牛背(猜一字)

  这是什么鬼东西?根本没有地方下手去猜。

  韩玉瑾抬头看着周承安,只见凝着眉,似是仔细的想着谜底,韩玉瑾知道这个谜底确实不好猜。今晚凡是周承安看过的谜面,就没有出现过让他凝眉细想的。

  韩玉瑾在心底为他捏了把汗,说真的,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地方,韩玉瑾是不希望周承安输的,侧头看了沈远宁的花灯一眼。韩玉瑾忍不住噗的笑了出来。

  周承安与沈远宁同时看了过来。不同的是,周承安是询问的眼光,沈远宁则是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沈远宁的谜面太简单了,并且还有点刁钻,哪怕是他答出来,估计心里也会气的吐血。

  沈远宁那边彩灯上的谜语是:

  汉子爱走南闯北。(打九个字)

  这个谜面的谜底对男人太有杀伤力了。尤其是出现在沈远宁的面前,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韩玉瑾觉得。换做是她,绝对不再继续了,那怕是输了,也丢不起这脸。

  然而韩玉瑾并不是沈远宁。不是她觉得丢脸,人家就会觉得丢脸的。

  只见他提起笔,面无表情的写下那九个字的时候。韩玉瑾还在感叹:这人心理素质真高!

  那谜底不是别的,正是: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韩玉瑾觉得。做出这盏等的,绝对是个女子,这奚落人的谜面,还真是让人觉得痛快。

  沈远宁答出来后,踏步就往前走去了,与此同时,周承安也也提笔在纸上写了个“升”字,在韩玉瑾还不明所以是,就有侍女带着他们往二楼走去。

  韩玉瑾轻轻的拉了一下周承安的衣袖,低声问道:

  “你怎么猜到的?”

  韩玉瑾想不通那个升字跟谜面有什么关联。

  周承安很是享受韩玉瑾的这个小动作,抓住韩玉瑾的手,歪过头跟她解释道:

  “看到这个谜面的时候我也头疼,不知道怎么猜,但是他们既然拿出来做了灯谜,肯定是有谜底的,我开始从头猜的时候,怎么都理解不了,干脆就把‘牧童归去’四个字先放下,看到横‘牛’时,就在心里把那个牛字横倒,发现那不是个字,于是又通读谜面,前面那句‘牧童归去’提醒了我,牧童归去不就是返回去嘛,再看到最后那个‘横牛背’的‘背’字,便想到是把牛字横过来,从背面看,然后就有了‘升’这个字。”

  周承安说完,看到韩玉瑾睁大着眼睛,巴巴的看着自己,心底便有些小得意,被自己爱着的女子这样看着,不得意似乎都有些对不住自己。

  “我还笨吗?”

  周承安调笑着她说,不过是想听她夸赞。

  韩玉瑾看他解的头头是道,本就打算夸赞他几句,听他问那一句,分明就是笑话自己之前说的话,佯装的沉下脸哼哼着说:

  “哼,谁还不碰着一回死耗子呀。”

  韩玉瑾志满意得的讽刺他,惹来周承安屈指敲了他的额头一下,宠溺的说:

  “调皮。”

  这一番举动,落在了沈远宁眼中,无疑是火上浇油。许氏跟在他旁边,清楚地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转过头也看到了周承安待韩玉瑾亲昵的举动。

  心里却想着世子爷这是何苦,人走都走了,这上赶子的跟他们同行,这不是自找罪受么。

  当然了,许氏并不敢真的说出来,只好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郁闷纠结。

  二楼的进口处,侍立着一个俏生生的丫鬟,在他们要进去时,那丫鬟拦住了他们,脆声说道:

  “钱老说了,对出此对的才能进入。”

  沈远宁知道那丫鬟所说的钱老是青山书院的院长,在北方一带名望很高,也是历年来摘月阁的主办人。

  “还请姑娘赐对。”

  沈远宁说的温和,那侍女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听了沈远宁的话,看了一眼身后跟过来的周承安,将钱老写的那副对联拿了出来。

  只见上面写道: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韩玉瑾读了一遍,这上联并不难对,单看怎样对的出彩,沈远宁看了一眼,就朗声对着那侍女念道: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那侍女听到后满意的点点头,沈远宁不自觉地看了周承安一眼,随后就听周承安对道: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韩玉瑾听了两个人对的下联,不分伯仲,只见那侍女也是满意的点点头,邀请了他们两个进来。

  二楼刚开始的那些对联,基本都是些简单的,就比如是“五月艳阳天;三春芳草地。”又或者是“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他们都对答如流。

  到后来,侍者拿来的对子就有些难度了,他们两个虽然对的速度慢了下来,却也工整的对了出来。

  韩玉瑾看了一眼沈远宁的,见他对的很是工整,在宣纸上整齐的写着: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回头看周承安的,只见他写着: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韩玉瑾暗赞一声,上联出的极妙,“冻”拆开就是“东”和两点,“洒”拆开就是“西”和三点,前后呼应,把两个字的意思都写了出来。

  周承安对的也是绝妙,“切”字拆开就是“七”“刀”,“分”字拆开就是“八”“刀”,一样的前后对应,工整绝妙。

  之后又见二人对了几个比较刁钻的,快接近三楼进口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侍者鱼贯而出,见到沈远宁周承安领先在前,便挂出了两个对子。

  沈远宁和周承安看到自己面前的对子,都凝神思考了起来。

  ps:

  小剧场:

  某客:气氛这么高涨,姑娘你不下手一试?

  玉瑾:小女子才疏学浅,不敢妄为。

  看官:装,接着装。

  玉瑾:......,好吧,姑且一试。上联:岁月静好,说甚海枯石烂。

  安王:时光如织,许你地老天荒。

  某客:肉麻...

  看官:得瑟...

  某沈:无耻!

  某沈姓男子悄悄地在心里写下自己的下联:

  云烟已过,回首沧海桑田。

  文中所用是古对,非原创,最后的小剧场里的肉麻对子,是某客送给大家调剂心情的。

  明天七夕,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将甜甜蜜蜜的肉麻对子送给大家,原大家生活美满,爱情如意。

  岁月静好,说甚海枯石烂。

  时光如织,许你地老天荒。(未完待续)(83中文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