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肩柔情 六十一 良好的开端

《铁肩柔情》六十一 良好的开端

作者:古代机械 字数:2230 书籍:铁肩柔情

  黑道与妓院,都是何晓军两世为人,在今天才接触的两个行业。因为在他的前世时,这两大现在一明一暗的行业,已经被和谐了。

  何晓军现在开出的摊档,以后就多会与这两个行业打交道,不是吗?妓院就在隔一条街处,码头、车站离他的生意也不远,所以,以后不管是妓院的妓女、嫖客,还是码头的苦力、船主,都会成为他的常客,他还不是与这两大行业打交道?

  让何晓军意想不到的是,他那白天基本就没有做过的生意,竟在晚上好了起来。

  妓院是在晚上的七点开业,七点过后,何晓军听到了对面的“醉香院”里,传出了留声机的靡靡之音,接着,就开始有男人从四面八方陆续走向那靡靡之音传出的地方。

  虽然,可能是小城的客源有限,出现在“醉香院”前的男人并不算人流如潮,但在“醉香院”开业后的一个小时内,它门前的男人就没有停过。

  那些进入“醉香院”的男人,形态各有各态。

  有的男人,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昂首进入“醉香院”,好像他才是“醉香院”的主人一样。

  有的男人,则与第一类的刚好相反,就好像做贼心虚似,弯腰缩颈,甚至大热天也戴一件帽子,生怕被人看见真容。

  还有一部分介乎于两者之间,行动闪缩,却也不是太掩饰。

  更有极少的一部分,比第二类怕人知道的男人更甚,这一类的男人也比第二类更狼狈些,他们不停地打量着四周与身后,好像生怕突然冒出什么让他惊恐的东西来似。

  何晓军的饮食摊档的生意,是在晚上近半夜的时候好起来的。

  本来,已经劳累了几天的何晓军,准备收摊休息时,开始有嫖客与妓女,成双成对地从“醉香院”出来,到他的摊档里吃东西。

  开出了摊档就是为了做生意,生意来了,又哪有不做之理?所以,何晓军与大牛不顾疲劳,连忙拉开了架子,忙碌了起来。

  摊档做嫖客与妓女的生意,一直做到了凌晨。

  虽然,这些嫖客、妓女,来吃东西也不过是个形式,他们吃的东西并不多,但由于人数不少,半晚下来,也把何晓军的食材储备给耗光了。

  何晓军心中知道,这些嫖客、妓女的生意,与红姨的功劳分不开,他暗中感激那才是一面之缘的红姨。并暗里决定,以后要给这个义气的老鸨,回报她今日的捧场。

  给最后的一对嫖客妓女做完生意,已经是凌晨的两点多。

  打坐练了一趟内功之后,何晓军也没有睡觉,直接开始了第二天的生意准备。

  先做好了明天的粥底,然后做好了明天汤底的准备,已经是凌晨的四点钟。

  再打坐练了一趟内功,就到县城平日宰猪的时间了,何晓军忙赶到了早市的屠宰店里,等着收购猪杂。

  当何晓军把收购的猪杂处理好,天已经开始放亮。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开市的市场时,选购、补充饮食摊档的食材。

  饮食店开张的第二天早上,终于有了人到来买早餐了。

  南方天气湿热,以致让人的肠胃平常都会呈温热状态,所以,大多数的南方人都喜欢吃早粥,以清肠胃。

  经过了昨天傍晚和晚上的生意之后,饮食店附近的居民,不少人已经嗅到了饮食店那独特的香味,而且,也见到了已经有人吃了第一个螃蟹,就从心里开始接受何晓军他们这突然冒出的生意,贪近路的方便,到他的摊档里买粥吃。

  南方人对粥很讲究,不像北方人那样,随便拿个过夜的冷饭,也用来熬粥。

  南方人的粥,一定要米好,熬得烂,汤要清而鲜甜,粥不能太稠。

  何晓军那用猪头骨为底,用小火熬了大半夜的粥,当然就达到汤清且鲜甜、熬得烂的标准。

  当天开始的几位顾客,尝过了何晓军那“猪下水”滚粥之后,都不禁脱口称好。

  当然啦,粥不稠不稀,本已够鲜的汤底,再加上了新鲜的猪杂后,就鲜上加鲜,而且,猪杂适口、味道独特,这些的因素加在了一起,还不是一碗好粥?

  尝过了粥好的顾客,都追问何晓军,这粥可有名堂?可有来历?

  何晓军对顾客的答复说,这粥来自省城,名叫及第粥。

  确实,省城有一种叫及第粥的名粥,而且,省城离宁城也不过是不到百多公里的路程。但由于那时的交通状况,要走这过几条大江、翻几座大山才能到达省城,所以,那时的人去省城比登天还要难上几分,又哪有多少的宁城人上过省城?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及第名粥”?

  趁顾客不多的当口,何晓军给今天光顾他饮食店的几位顾客,说起了这个及第粥的典故来。

  能傍上“名牌”对自己的商品销路有好处嘛,何晓军当然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啦。

  及第粥有多种民间的传说,其中两种与广东籍的状元有关,说到的人是明代的鬼才伦文叙和清代的状元林召棠。

  何晓军考虑到了伦文叙的大名更响,他的故事更是传说到了民间的四乡,于是,他就清了一下嗓子,把那个与伦文叙有关的“及第粥”典故,煞有介事地说出:话说,伦文叙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便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其家。

  每天送完菜后,粥贩便以猪肝、粉肠等猪杂滚粥招待之,权当伦文叙的午餐。

  后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还说,幸亏有此粥,他才有今日的高中。

  从此“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了省城。

  虽然是头一次客串说书,但由于下面的听众听得入神的鼓舞,何晓军也说得甚是流利,有声有色。

  故事说完,竟还博得了一阵的掌声。由此,见证了何晓军这次广告活动的成功。

  其实,何晓军做的这粥,虽然借鉴了“及第粥”的做法,但并没有按足“及第粥”的原料来做。只因,“及第粥”的原料中,只能用规定的三种猪杂,而何晓军却灵活变动,看自己的货下粥。唉,小本生意嘛,又哪有可能做到那么精细?

  不过,虽然是“山寨版”,但何晓军的粥却是用料十足,而且,也深得“及第名粥”的精髓,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冒牌。

  因为有昨晚那醉人的食品香味为基础,第一批的顾客回去向街坊一宣传后,马上就有街坊前来尝试那既不贵、又好吃的省城名粥。

  这个早上,络绎不绝的街坊,一时让何晓军与大牛这两个初入此行的人,忙个手忙脚乱。

  到了早上九点左右,何晓军昨晚熬了大半宿的、有百多碗量的那个粥底,眼看已经卖出了大半,而且,今天进货的猪杂,也已经卖了个七七八八。

  见到了此情形的何晓军,连忙抽个了空档,趁市场还没有散,赶紧进了批货。

  那年代的人毕竟不富有,所以,出外吃饭的人凤毛麟角,特别是在中午饭的时候,整个城里的人,几乎都回到了家中吃“住家饭”,所以,这个时候,是何晓军他们的淡市。

  趁这个空闲的时间,处理好了早上进的第二批货中的猪杂后,何晓军又拿出了也是早上进的第二批货中的猪头,把猪头骨剔了出来,做今天第二煲的粥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