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6 第 6 章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6 第 6 章

作者:秦诜 字数:3206 书籍:(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陈景书这回去京城只带了小厮兼书童的松烟,和大丫鬟菖蒲。

  吴氏原本还想要他多带几个,可被陈景书以人多了路上不方便为由拒绝了,再说了,到了京城陈孝祖那里也必定不缺照顾他的人。

  从扬州到京城,在现代的时候一天可以打个来回的路程,在这个时代却需要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折腾月余。

  不过反正没什么事情,每日伴着水声读书也别有一番趣味嘛,何况路上还有各地不同的风貌景致可以看。

  陈景书原本是这么想着的,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他在上船的当天下午开始出现了晕船的现象。

  现代的交通工具向来求稳,陈景书现代也没坐过船,路程远的,飞机高铁才是他的选择,哪知道在这个年代头一回坐船,摇摇晃晃大半日就把他给晃迷糊了。

  好在他晕船的现象并不严重,只是精神胃口稍微差一些,有菖蒲前前后后照应着,陈景书本人倒是没察觉到很难受。

  至少他没吐嘛!

  因此在同船一起上京的管事赵进新来问要不要在前面停一停的时候,陈景书很大气的摆摆手表示不用!

  事实就是,在晕了几天之后陈景书也逐渐适应了,本就不严重的情况完全消失,他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然后王撰找到了他:“既然已经康复了,每日的课就继续上吧,之前耽误了几天,得抓紧补上。”

  陈景书瞬间觉得眼前一晕:“先生!我突然觉得头晕,大概是晕船还没好利索吧,我回去躺……一会儿?”

  王撰也不说话,就那么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陈景书被看的有些心虚,道:“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只顾闷头读死书是不行的,如今难得出一趟远门,先生就许我松几天吧?等到了京城,我一定好好读书。”

  陈景书的相貌带着陈家祖传的清疏秀雅意味,然如今不过九岁,看着倒是多了几分稚嫩,完全抛开羞耻心的陈景书一双乌亮的眼睛盯着王撰,满含期待:“先生就答应我吧。”

  唉,还是个孩子呢。

  这么想着,王撰叹了口气:“那船上这段时日就先不写制艺了,不过也不可疯玩,如此……学作诗吧。”

  作诗并不是科举的重点考察内容,实际上只要制艺写的好,压根不会写诗也不影响科举。

  但到底与人交往时,说起来也是秀才举人的,却连首诗都不会写也不行。

  王撰想着,诗词虽不是正道,但也是文人雅趣,学一学也是好的。

  因诗词不甚重要,因此王撰自然不必如同教制艺那般压迫陈景书。

  王撰的学问确实很好,每路过一地他都能引经据典讲出当地不少名胜故事来,相关的诗词文章也念给陈景书听,因都是写美景美食美人的趣事,并一些作诗的要求和技巧,陈景书觉得这个有意思多了,就连王撰要他写诗他也不觉得辛苦。

  可惜王撰看着陈景书每日的诗文直摇着脑袋唉声叹气。

  哪怕是初学者,这诗写的也太惨不忍睹了啊。

  可看着陈景书的样子,也不像是故意写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他。

  王撰简直不明白了,这陈家大公子并不是个愚笨的人,读书的事情虽还有几分小孩子心性的贪玩,但平日里也算刻苦,那么几分贪玩也不妨碍了,何况他于读书制艺一道确实颇有天分,才学了半年多,写出的制艺就已经很有样子了,在王撰看来,只要陈景书这么稳定进步下去,说不得陈家真的要出第二个十一岁的秀才呢。

  可这么个学生怎么就在作诗方面那么令人绝望呢?

  船只一路走到了京城,陈景书也没能写出半行能看的诗来。

  王撰叹了口气,心想,诗写不好就写不好吧,反正科举又不看重这个。

  陈景书丝毫不能理解王撰的心情,他跟着陈孝祖派来接他的人一路去了陈孝祖在京城的府邸,先是在码头坐车,之后又换轿,直到府中内院陈景书才被许下地自己跑。

  陈孝祖比陈孝宗大了六岁,今年也有四十四岁,但他看起来要更年轻一点,且气质儒雅,只在下颌留了一点清须,看起来像个名人隐士多过像是大权在握的左都御史。

  陈景书连忙上前拜见请安,陈孝祖伸手拉起他,上下打量一番露出笑容:“嗯,长大了,我也有五年未见你了,还记得上回见你的时候你还只有这么点高呢。”

  陈孝祖伸手比划了一个身高道:“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就连你大姐姐都要出嫁咯。”

  陈景书道:“大伯比起当年倒是半点没变。”

  看起来完全还是三十多岁的人。

  其实莫说是三十岁四十岁,就算是五十岁,能做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也完全说得上是年轻了。

  陈孝祖问道:“家里可都还好?”

  陈景书答道:“都好,只是听说大姐姐出嫁,父亲和母亲因不能前来所以十分遗憾呢。”

  陈孝祖笑道:“我瞧着你还有话没说吧?”

  陈景书一愣:“大伯怎么知道?”

  他确实还有话没有说,但如今还没有半点话头露出来,怎么陈孝祖就知道了?

  陈孝祖看他惊讶又迷惑的样子得意道:“不然怎么就偏我做了左都御史呢?”

  陈景书噗嗤一笑:“是,父亲确实还有话让我带过来。”

  说到这里他面色也不由一肃,认真道:“父亲说,原本家具里头有不少用紫檀的,大伯何以特意传信要把除了老物件之外的其他大件紫檀都换了,只留几个中小件呢?”

  陈孝祖问道:“你父亲担心京中有变?”

  陈景书点头:“是,父亲说,若真有什么,请大伯千万以自己为重。”

  陈家就算没有陈孝祖做左都御史也一样不差,真有什么事情,当然是陈孝祖比较重要。

  陈孝祖自然听出了这话的意思,心中十分温暖。

  他弟弟虽然在科举做官方面不成器,但在其他方面倒真的是样样都好的,如今有什么担心也是头一个念着他好不好,万没有别人家唯恐不能从他身上捞好处的事情。

  陈孝祖道:“是有些事情,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我白小心一点罢了。”

  见陈景书一脸好奇,陈孝祖心想又不是什么机密,眼看着陈家下一代是要靠陈景书的,那么早给他说说这些事情也好,便解释道:“紫檀贵重,这也是你父亲多给你大姐姐用紫檀的道理,这是他的一片疼爱之心自然没有不好的,只是如今我朝立国已逾百年,宫中器具多用紫檀,再加上权贵们用的,这些年来,紫檀已经是有些不够了。”

  陈景书眨巴一下眼睛:“扬州好像没听说这事呢。”

  陈孝祖道:“又不是缺的用不上了,只不过是用的比较小心罢了,我尚且记得我当年在东宫为今圣讲课的时候,宫中若用紫檀,数量不多的只管去领了使就是,只要记录清楚明白也没什么,但这两年,哪怕用的少也得向上递条子,得批了才行,用量大一些的,更是报到圣人那里去了,这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显然是虽然还有,但已经需要紧着用的意思了。

  陈孝祖叹了口气:“原我也不必这幺小心翼翼,只是前几月却有人用了个大手笔,啧,圣人那里可不怎么高兴,不过没发作罢了,因此我才说嫁妆里的新做的紫檀家具不必太多,咱们这样的人家要说一件都没有也是不能的,只是不可太铺张罢了,再说了,我瞧着黄花梨红木的也不差。”

  陈孝祖爱黄花梨,尤爱鬼脸。

  陈景书在家时就听说过陈孝祖有一张黄花梨大书案,上头有两个位置对称的鬼脸,一个如蝴蝶,一个如蝙蝠,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大书案也成了陈孝祖的心头宝,当年刚被授了翰林院修撰便写信给家里要把这大书案搬来京城。

  不过……

  “能用紫檀用到让皇上都不高兴的,恐怕也不是寻常人家吧?”

  陈孝祖哼了一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还能是哪家?”

  一说这话陈景书也就明白了,他还不至于连贾家都不知道。

  不过能用东西用到让皇帝不高兴……厉害了,我的贾。

  当然了,为这事恐怕不止皇帝看贾家不顺眼,陈孝祖也不顺眼。

  陈孝祖只陈珞一个女儿,当然恨不得多给她添点好东西,如今却因为这糟心的贾家陈孝祖把陈珞嫁妆里的紫檀去了近半。

  你说气不气!

  气炸了好吗!

  陈景书安慰道:“我觉得黄花梨比紫檀更好看的。”

  陈孝祖被他这话逗笑,却也不说那个糟心的贾家了,开始问起陈景书读书的事情。

  只是心里头,陈孝祖却比谁都清楚,皇帝不满的可不止一个贾家,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紫檀的事情,只不过暂时没打算发作他们罢了。

  陈景书读书还是很刻苦的,陈孝祖问了几句自然也满意,道:“如此,过得几年做童生也不难呢。”

  陈景书立马笑容满面。

  读书这事,谁夸他都没陈孝祖夸他更令他高兴呀。

  这可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

  说过了读书的事情,陈景书又难免好奇几句陈珞要嫁什么样的人之类,他之前在家时候只听说是个武官人家,详细却不了解。

  陈孝祖这辈子最疼的就是女儿陈珞,陈珞还未及笄就有提亲者无数,可惜直到如今陈珞十七岁才出嫁。

  ……全是陈孝祖那看谁都觉得配不上自己女儿的臭毛病闹得。

  陈孝祖笑道:“是武靖侯家的小世子,人品才貌都是好的,家里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且那小世子一心在战场上搏功劳,倒也不是那口中说着你大姐姐,眼睛却盯着我这左都御史的人。”

  陈孝祖这个做御史的都挑不出毛病的人,陈景书估摸着是真的很好。

  想到这里,他不由眼睛一亮:“大伯,大姐夫的功夫应该很好吧?”

  陈孝祖一眼就看出他又在打什么奇怪的主意:“怎么?你想学武?”

  陈景书一脸正气:“君子六艺我才会几样?如今瞧着,我的御和射大约是有着落了呢!”

  当然,如果忽略掉他脑中幻想的八块腹肌威武雄壮贼爷们儿的自己,这话大约真的是有那么点正气的。

  不过在陈孝祖看来学这些也不算坏事,读书人也需要有个好身体啊,每年科举考场上身体太弱半途倒下的考生比比皆是,只要不影响学业,他自然也由着陈景书去学,因此便道:“你若是真心想学,明儿我打发人去给他说就是了。”

  陈景书喜道:“多谢大伯!”

  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半年后回去,他肯定能让黛玉刮目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