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49 第 49 章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49 第 49 章

作者:秦诜 字数:5053 书籍:(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陈景书倒是没想到, 除了他之外,皇帝还给新任太子派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陈景书的座师程鸿光。

  程鸿光年纪老大, 陈景书一眼看到他连忙上去搀扶, 并且口称老师。

  程鸿光看他一眼, 瞧见他身上的正五品官服倒是露出个笑容来:“年轻有为啊。”

  陈景书道:“不过是皇上错爱罢了。”

  程鸿光问道:“你之前见过太子没有?”

  陈景书摇头道:“学生入翰林院也不过数月, 哪里有幸得见太子。”

  程鸿光道:“你为太子左庶子,讲读教导,赞相礼仪, 规谏驳正, 这些都是要你做的, 依我看来,你做左庶子还太年轻了些,并不合适。”

  若是旁人听到这话说不定就要生气了, 陈景书却深有同感:“老师说的是, 学生也正为此事惶恐,做的不好, 自己丢脸也就罢了, 辜负了圣上和太子,这才是大罪了。”

  程鸿光听到这话有些惊讶的看了陈景书一眼,忽而笑道:“你能说这话, 看来也不是不能做这个的嘛, 圣上既然选了你, 便尽心尽力的去做, 不要想太多。”

  陈景书应是。

  自然,程鸿光那句不要想太多并不仅仅是劝慰陈景书的话,更是提醒陈景书,好好做好本职的事情也就罢了,不要在太子身上打主意。

  这是来自长辈的教导,陈景书知道程鸿光的善意。

  老爷子虽不打算收揽什么党羽,但陈景书毕竟是他取中的会元,要说心中对陈景书没有几分偏爱也是不可能的。

  这会儿担心他年轻,升迁又快,又格外受皇帝的看重,难免动些不安稳的心思,这才出言提醒。

  两人一路走到东宫,早已有内侍在此等候,知道是太子派来的人,两人告罪一声,便跟着那太监往内去拜见太子。

  太子赵载桓多年以来一直是个小透明的样子,虽是皇后所出,但皇后多年不受宠,且近些年身子也不大好,说不得哪日就去了,就连宫务都因此由宫中两位贵妃暂管。

  所以要说起来,赵载桓虽然是皇帝目前唯一活着的嫡子,但他平日里却真的是个小透明。

  陈景书不知道这样的环境会让赵载桓养成什么样的性格,是自卑怯懦,还是敏感易怒?

  陈景书和程鸿光两人大约是最后才到的,毕竟老爷子年纪大了,走路也难快起来,陈景书陪着他一起走,想早点到也不可能。

  今日是东宫属官头一回入宫拜见太子,从这一天起,东宫的整个机构便算是运转起来了,今日来的所有人日后都得以辅佐太子为己任。

  算得上是皇帝钦定的太子党了。

  十二岁的赵载桓看起来还有些稚嫩,面容清秀,身材却有些单薄,虽然一身太子朝服正装,但气势上依旧有些不足,倒是礼节气度方面却是不差的。

  陈景书想着,这到底也是从小在皇宫中养大的孩子,就算只学点皮毛,也胜过普通人家许多了。

  大家一起拜过太子之后,太子又给程鸿光这么个老人家赐坐,之后便是要太子说几句场面话,一般也就类似于大家从今天起就是一个锅里捞肉吃的小伙伴啦,或者我还是个小萌新,大佬们要常常教导我之类的话。

  所有人当中,地位最高的是程鸿光,太子说完之后,由程鸿光领头,大家再拜,并且表示绝不辜负太子的期待,一定好好辅佐太子之类的话,之后便往各处散去了。

  陈景书为太子左庶子,平日里也要负责辅佐教导太子的事务,不过真的要论起讲课,太子那里还有侍读和其他负责教导太子的老师,其中多有从翰林院选拔的。

  至于说程鸿光这样的,虽然说起来他也是太子的老师,但实际上谁也不会真的指望老爷子每日一大早来给太子讲课,让程鸿光来,不过是提升太子属官的含金量外加镇场子的,真要论起具体事务,还得下面的人去办。

  陈景书很快拿到了排班表,他每三日要给太子上一次课,分给他讲的内容是《春秋》。

  当然,虽然说起来是三日一次课,但陈景书可不是三天上一回班,平日里也是有其他事务要忙的。

  左庶子的官职不算低,下头也分管不少人,大家各有职责,比如专职教导太子礼仪的,专职教导太子读书的,四书五经各有人负责,又或者还有给太子伴读的,负责教导太子见闻,讲解政务的……人有一大群,这些都归左庶子统管,陈景书除了给太子上课之外,最要负责的就是这些了。

  说白了,他虽然算不上是校长,至少也是个年级主任了。

  自然,因为陈景书的年纪,下头对他不服气的大有人在,陈景书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以他这般的年纪,被他管着的就没有一个年龄比他小的,这种差距别说是给这些人做上司,就是做同事都要被轻视的,不过陈景书也并未太过在意。

  不服气是一回事,他犯不着非要全世界都给他跪下唱征服,哪怕背后骂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对于自己处境不满,却不知道努力,只会抱怨比他更努力,获得更高成就的人,这样的人难道会有什么出息呢?和这种人计较,那才叫闲的蛋疼。

  但不服气和故意搞事就是两回事。

  不服气可以不用管,但故意搞事添堵,那就一定要整治了。

  好在头一天似乎没看出什么不大好的苗头来。

  头一天太子那里讲的是四书的内容,这和陈景书没啥关系,何况他上任头一天,少不得要先熟悉一下自己日后的工作章程,除此之外,各处的其他人也是新到,总有摸不着头脑的各种问题送到陈景书这里来,陈景书根本不得空闲。

  好不容易把各处安排妥当,有了基本的秩序,这一天差不多也就过去了。

  陈景书当然不会吝啬,这会儿便请众人一起去吃饭,大家餐桌上聚一聚,再有几杯酒下肚,关系顿时亲近不少。

  第二天上午则是陈景书负责讲的春秋。

  陈景书先给太子问安,之后太子并两个伴读少年回礼,并口称老师。

  陈景书很干脆的忽略掉了后头一群太监宫女,总归太子出现的地方,想要没这些人也艰难。

  这是陈景书头一回这样单独面对面的与太子赵载桓坐在一起,单薄的少年挺直了脊背,努力展现自己的气度,眼神明亮的看着他。

  陈景书问道:“殿下昨日读了什么?”

  赵载桓道:“昨日周学士和冯学士各讲了孟子和大学。”

  陈景书道:“这些书殿下之前应当也都读过?”

  赵载桓认认真真答道:“四书五经都已经读过,但却未深讲,其中孟子学的多一些。”

  陈景书点点头:“昨日周、冯两位学士都向我夸赞,殿下学的很好。”

  赵载桓抿唇一笑,显得有些害羞:“是两位学士过誉了。”

  又问:“陈庶子今日讲什么呢?”

  陈景书道:“那个不急,殿下之前既然已经学过,倒也不在意这一日两日了,古人常说因材施教,因此我今日只想和殿下聊聊天,互相了解了,日后交流也就方便了。”

  赵载桓好奇的看着他:“今日不上课吗?”

  陈景书点头:“不上课。”

  才刚说完这话,就见太子露出几分喜色来,哪怕表露的并不明显,但陈景书还是察觉到了。

  就说嘛,十二岁的小孩子,只要不是他这样内芯是个穿越的,那多数是不爱上课的。

  陈景书问道:“殿下平日里喜欢做什么呢?”

  赵载桓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平日里就是读书,下学了就去母后那里,并不做别的。”

  陈景书点头道:“殿下至孝,我之前也有所耳闻。”

  赵载桓只是抿着嘴唇露出个浅浅的笑容,并不多话。

  但一个不喜欢上学的十二岁小少年,怎么可能除了读书和孝顺母亲便没有其他活动了呢?

  陈景书想了想道:“说来,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人教导殿下琴棋书画,不知太子更喜欢哪一个?”

  说到这里,对赵载桓一笑道:“我下棋尚可,琴却不行,书可看,画一般,至于说诗赋,那更是登不得大雅之堂了。”

  赵载桓听到这话好奇起来:“陈庶子也有不会的东西吗?”

  陈景书问道:“殿下为何觉得我什么都会?”

  赵载桓道:“我听人说,陈庶子年轻有为,十八岁便六元及第,是少有的英才人物,所以……”

  陈景书闻言笑道:“大约就是因为读书好,我在其他事情上的天分反而不多,老天爷是公平的,世上的好事总不能让我一人都占了去。”

  赵载桓道:“可读书好就是最好的事情呀。”

  说这话的时候,赵载桓显然有几分羡慕。

  陈景书道:“读书不过是一途罢了,为科举功名而为,何况就算读书,也不是就不能玩了。”

  便把自己平日里时常出门与朋友骑马射箭,又或者陈孝祖教导他下棋弹琴之类的事情说了。

  赵载桓对听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的,何况他之前一直觉得陈景书读书那么好,说不定是个比之前那些先生们更加古板的人,却没想到陈景书平日里的生活也十分有趣。

  比如曾经因为弹琴太难听让陈孝祖觉得怨念,便叫了陈景书与他下棋。

  陈景书道:“我原也没有多想,哪知道他连续三次以同样的方法斩了我的大龙,就连赢我几个子都是一样的,我才知道他生气了。”

  赵载桓一笑:“我听人说陈庶子棋艺高超,竟然也会被人用这样的方法欺负吗?”

  陈景书笑道:“可不是。”

  又左右看了看,一副神秘的表情,小声对赵载桓道:“前些日子我陪圣上下棋,也照着这样,连续赢了圣上三天,圣上这才发觉不对。”

  “啊!”赵载桓惊道:“父皇没有生气吗?”

  陈景书眨巴一下眼睛:“所以我就被圣上送来东宫,并且再也不找我下棋啦。”

  赵载桓不由大笑,忽而又觉得自己笑的好像不太对,连忙捂住嘴巴,正色表情,可抽动的嘴角显示他其实还是很想笑。

  陈景书的课程是半日,结果这半日他啥事都没干,净拉着赵载桓吹牛了,最开始两人还坐着好好的,最后干脆茶水瓜子送上来,赵载桓亮着眼睛听陈景书讲故事。

  陈景书临走时,赵载桓便十分不舍,拉着陈景书问道:“左庶子下次什么时候来上课呀?”

  陈景书道:“我三日一课,每次半日,只是下回再来可就得好好读书上课了。”

  赵载桓有些失望的啊了一声。

  他还是很想听陈景书讲故事的,陈景书故事中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他不熟悉的人,但不管是哪一个,好像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连平日里看起来严厉的父皇也都……变得傻乎乎?

  这样新奇的一面对赵载桓有极大的吸引力,自然想听陈景书说的更多一些。

  这会儿他倒是不在陈景书面前摆着好学的样子了,反而将自己的失望完全表露在脸上。

  陈景书却也不多说,而是告辞离开了。

  赵载桓看着他离开,更加不舍了,可又不好挽留。

  十二岁的小太子心里不由想着,要是每一个讲课的先生都像左庶子那么有趣,上学似乎也不是一件讨厌的事情。

  陈景书这一日回去之后当然心情大好,黛玉好奇问起,陈景书当然不会说他成功迈出了套路太子的第一步,只说太子是个好学生,他教的轻松,看来不必为这事发愁了。

  黛玉听到这个便不再多问了。

  只是道:“说起来,方才柳湘莲家打发人来,似乎是说何昕出了什么事儿,叫你去看看呢。”

  “何昕出事了?”陈景书惊讶道:“谁能招惹他呀?”

  何昕自个儿不欺负别人就算好了呀。

  黛玉摇摇头:“这个我也不知,只是他们说的急,那会儿你还没回来,我便先打发人回去了,只是留下话来,若你若回来了,就请你立刻去一趟。”

  陈景书听着事情严重,也不敢耽误,立刻往柳湘莲家赶去。

  陈景书才刚一进柳湘莲的家门,就听到何昕的大嗓门在哀嚎,其声悲惨凄切,简直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难道真的出事了?

  这么想着,他连忙推门走进去:“何昕出什么事儿了?”

  何昕正在哀嚎,忽然见陈景书来了,整个人扑了过来:“若瑜,你可一定要救我啊!”

  陈景书一听这话反而不紧张了。

  嗯,上回何昕对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何家说要给他看媳妇的时候呢。

  平日里真正出事,何昕反而不是这样了。

  这么想着,抬头看了柳湘莲一眼,见柳湘莲也是一脸复杂诡异的情绪,反而不见什么焦急,便知道何昕肯定又是有什么‘怪问题’了。

  伸手拍拍何昕的后背道:“行了行了,多大的人了还这么爱闹,且先说说你出什么事儿了叫我来的这么急?”

  何昕抽抽噎噎道:“我、我昨儿在街上打了个人。”

  陈景书嗯了一声:“以我对你的了解,你不是会随便打人的,这次又为了什么缘由?”

  何昕道:“是他家的车挡了路,我叫他让开,他不仅不让反而出言不逊,就起了些口角争执,那日郑沄和我一起,他说不过我和郑沄两人便想要动手,还给郑沄脸上打了一拳,现在还肿着呢,我瞧不过,就跟他动手了。”

  说到这里,何昕特别委屈:“我原本只想讲道理,不想打人的。”

  陈景书道:“既然是他的错,道理自然是在你这里的,你又何必如此。”

  何昕道:“打了个人自然不算什么,可我这回打的人,身份有些不同。”

  陈景书哦了一声,心说难道何昕打了什么招惹不起的大人物?

  至少当道理在何昕这边的时候,以武靖侯府的力量足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就算是权贵人家,至少大事化小还是没问题的,至多送点礼物说些好话,也不会有人不给面子继续追究了,陈景书觉得,只要何昕别把哪个皇子给揍了,事情都绝不至于不可挽回呀。

  因此问道:“你打了谁?”

  何昕回答道:“是个叫朱成钧的。”

  朱成钧?

  陈景书皱起眉头:“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一旁的柳湘莲道:“是今科的武状元。”

  一说武状元陈景书顿时恍然大悟:“对,就是他了。”

  只是……

  “一个武状元罢了,”陈景书道:“我并没有听说朱成钧家中有很大的权势呀,只要你做的有理,又是他先动的手,哪怕有什么,侯府难道还不能解决?”

  何昕道:“朱成钧后来去状告我了。”

  这话听得陈景书惊讶了:“他状告你?你不是说是他先拦路,后又出言不逊,甚至动手打人吗?怎么他还敢去官府告你?”

  何昕道:“他没状告我这个,他只是去告我,说我一个生员居然敢殴打今科状元。”

  哦,是了,何昕与朱成钧之间不仅有家世的差别,更有功名的差别。

  本朝虽然武科的功名不比读书考出来的更让人认同,显得更风光,但至少在律法上,武科与文科的功名所享有的权力是一样的。

  莫说是生员殴打状元,就算是生员殴打举人,这都是一件大事。

  这会儿朱成钧以这一条来状告何昕,不得不说确实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不过管着京城的官员,比起比秉公执法更重要的是他一定认识京中所有有些脸面的人家,这些都是牢记在心的,因此陈景书觉得就算真的告了,也不会直接判了何昕的罪名,更大的可能是把这事送到武靖侯府,让武靖侯府以律法之外的私人办法解决。

  当陈景书这么问的时候何昕确实点头了:“这事确实说给侯府了。”

  这就奇了。

  陈景书问道:“既然你家里知道了,你又干什么这副模样?”

  武状元虽然风光,但武靖侯府的面子也不是白给的呀,保住何昕是没问题的,何况除了功名这事,何昕并没有做错什么。

  ……或许打人确实不大好,但对方都已经动手了,不还手也不靠谱呀。

  哪知道陈景书不问这个还好,问了之后就像是戳到了何昕的伤心事:“这事不仅我家里知道了,就连圣上那里也都听说了,还特意将我父亲叫进宫中询问。”

  陈景书顿时紧张起来:“圣上怎么说?”

  若只是普通官员,一切自然好办,但要是牵扯到皇帝,事情怎样可就不好说了。

  何昕听到这个问题更加难过了,再次哀嚎起来,简直要说不出话。

  陈景书无法,只好看向柳湘莲,柳湘莲表情复杂道:“先前他说,圣上闻听此事非常高兴,直和武靖侯夸赞他少年英勇,说他才十八岁,就连武状元都比不过他了,日后必定也是一员猛将,要重用他呢。”

  陈景书刚想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就见何昕一脸绝望道:“这样我就不能考科举了啊!”

  陈景书:“……”

  你可闭嘴吧!

  倒是何昕,满含期待的眼神看着陈景书:“若瑜,看在咱们从小相识的情分上,你可一定要救我啊!”

  ……不救,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