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衣国师 第1章 孝陵卫双虎戏龙

《黑衣国师》第1章 孝陵卫双虎戏龙

作者:韦小余 字数:1889 书籍:黑衣国师

  初秋,雨后微寒,紫金山南麓。这一日是朝廷祭陵大典,孝陵卫戍卒和神宫监守卫个个神色肃穆。

  一个胖子在太监的搀扶下气喘吁吁地沿着山道行走。雨天路滑,胖子脚步趔趄,跌了个跟头,两个太监力气不够,竟然扶不起他。皇帝跟前的大红人,操江提督郑和,见状赶紧上前扶起了胖子。

  后面一人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也。”言罢大笑,同行者亦笑。

  胖子讪讪,谁知背后又有一人高声道:“更有后人知警也!”众人回首,说话的是一个少年,睥睨之间,英姿勃发。刚才发笑之人尽皆失色。

  胖子斥道:“不得对叔父无理!”少年默然。

  原来肥胖者便是大明太子朱高炽,发笑的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那少年便是皇太孙朱瞻基。

  南直隶即是今天的南京,长江绕城,石头山盘卧,确有虎踞龙盘之势,太祖凭之得天下。当今皇帝朱棣却以北直隶为基业,靖难得位,两京俱是大明的龙兴之地。太子和太孙受到南京文官集团的拥戴,而汉王和赵王在北直隶的将领中素有威信。

  下一届的皇位继承者是谁,不外乎在场的几位,时年永乐十三年八月。

  次年,十月,朱高煦倚仗军功,屡行不法,天子把他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天子面前极力劝谏。朱棣手腕强硬,虽然赦免了朱高煦,但直接削去了朱高煦的护卫,将他王府中的亲信全部诛杀,剪除了朱高煦的羽翼。

  永乐十五年三月,朱高煦徙封到山东乐安州。朱高煦到达封地后,心怀怨念,结交军中将领,暗备军械。另外广收江湖人物为羽翼,泥沙俱下,皆受重用,江湖一片腥风血雨。

  大明洪武年间,武林宿老在抗元之战中损耗殆尽,传承数百年的少林和武当式微,只有少数俗家弟子代师门行走江湖。永乐年间,各大门派受朝廷驱使,只求荣华富贵,侠义之心荡然无存。

  声名最盛的门派,当属山东的太一教和浙江的天台宗,太一教掌门杨守衡是御封的国师,也是公认的当今武林第一人。天台宗慧玄方丈佛法高深,参玄悟道,闭门不出。

  这些人深谙养福避祸之道,自然不会投入汉王门下。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王府中最受重用的是一儒一道,儒者是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师弟,席弘机;道者是无生教教主,罗梦鸿。

  由此二人牵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一场三十年的腥风血雨,也由这二人引发。真可谓:“金陵王气六朝尽,北平紫薇守国门。庙堂飞出插翅虎,江湖杀尽不良人。”

  一骑快马从山东齐河县向北而行,沿官道走了一天。傍晚时分,离玉皇顶太一教莫约还有三四十里,远远可见泰山山脉的巨大黑影。所谓看山跑死马,眼见天色渐黑,骑手想着寻个宿头。

  “好运,有炊烟。”骑手大喜。

  往前走了一炷香的功夫,便看见一处村落,稀稀疏疏有百十户人家,骑手下马步入村中,见几十个村民步履匆匆,似有什么急事。这骑手艺高胆大,见有热闹可瞧,辍着村民,缓缓而行。

  原来,村边新立了一座神祠,一个身穿法衣不似僧不似道的汉子,手执浮尘,腰悬八卦,口里念念有词在作法。村民排队供奉肉食银钱。

  骑手认不出庙里塑的是什么神,心里纳闷:“哪里的毛神,怎么尖嘴猴腮的,跟老鼠一样?”

  转念一想:这荒村僻所的,能有什么正神,不过是狐、黄、白、柳、灰这几物,那灰仙可不就是老鼠嘛。骑手不甚在意,只等法事结束了,好寻个宿头。

  只见法师一收势,大喝一声:“无生老祖,真空家乡。灰神立祠,护佑四方!”声若洪钟,震得马匹打惊,村民受这一吓,纷纷跪下,口念“无生老祖”名号,磕头不止。

  法师洋洋自得,捻须而笑。几个穿缁衣的弟子毫不客气地收取乡民的供奉。

  “这神棍好大的嗓门,原来是无生教的人。”骑手冷笑:“狮子吼的功夫倒是不赖。”

  无生教本是个不入流的小教,以前是在河南传道,教主自称无生老祖,近几年来渐渐传到了中原的几省,多是无知乡民信奉。

  法事已毕,一个缁衣汉子走了过来,拱手道:“家师请客人一叙。”

  骑手道:“好,引路。”

  法师已在神祠前等候,浮尘一摇,道:“客人神资卓绝,幸得相会,请教高姓大名。”

  那骑手依江湖礼数回道:“贱名不足挂齿,区区济南徐天枢便是。”

  法师道:“幸会,幸会,小庙鄙陋,祠中蔬果还算新鲜,请客人小酌一杯。”

  济南徐家是山东武林世家,徐天枢又是太一教俗家大弟子,在北方武林威名赫赫。那法师武艺不俗,似乎不了解此地的江湖风物,不晓得徐天枢的名头。

  屋内神龛前已布上了三桌酒席,每桌一只鸡,一尾鱼,一碗肉,四样时蔬,两瓶酒,还有半篮馒头。

  法师领徐天枢落座,其他弟子也坐下。徐天枢问:“未请教仙师尊讳。”

  法师道:“无生教主坐下,黄可法。”说罢,和徐天枢共饮了三杯,吃了几样菜,请教一些江湖风物。

  几个弟子大吃大嚼之后,多喝了几碗酒,有的扯开了衣襟划起拳来,有的光着膀子相扑为戏,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

  黄可法也不禁止,似是习以为常,一边喝酒,一边指点要领。徐天枢只是冷眼旁观。

  一个高壮的弟子,提一只伏魔铲,在庙前空地上舞了起来,这柄伏魔铲镔铁打造,上下乌黑,长约八尺,少说有几十斤重,围着他上下翻飞,好似黑龙绕身,可见此人膂力和内功皆属不凡。

  其他弟子大声叫好,黄可法微笑,转头问徐天枢:“小徒秦火,伏魔铲使的如何?”

  徐天枢道:“举重若轻,好,好。”

  黄可法又问:“山东太一教,浙江天台宗,威震南北武林。我这徒弟在泰山地界能打出名堂么?”

  徐天枢的师门太一教,便在这泰山玉皇峰之上,黄可法这一番问法,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徐天枢道:“区区小可,便是太一门下不成器的弟子,尊徒与在下过过手,可解仙师之惑。”

  黄可法道:“尊客之意甚好。”

  那秦火早就按捺不住,大步流星赶了过来,将伏魔铲的锋芒罩在了徐天枢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