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倾危大秦 第一百四十二章 韩信伐蜀

《倾危大秦》第一百四十二章 韩信伐蜀

作者:扶摇不乖 字数:2289 书籍:倾危大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这个时代在丧葬方面有事死如生的传统,生前,帝王统治万疆,万民朝拜,死后,帝王也想延续这种统治。

  帝王的陵寝通常在登基后,即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墓通常规模宏大,花费巨大,即便是再节俭也是一项极其耗费国力的工程。

  西汉的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文帝在建造霸陵时,皆用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想要节俭,不烦扰民众。实际上霸陵的修建,耗费了当时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扶苏虽然说这件事不要再议,但是礼部官员皆觉得皇帝是谦让之举,毕竟陵寝之事是帝王极为看重之事,任律再次说道:

  “先帝十三岁即位便着手修建骊山陵寝,如今陛下已安稳国内,九嵕山有帝气,若平民葬于此,必有王气再显,恐慑大秦社稷。”

  听闻任律此言,扶苏一笑了之,说道:

  “大秦社稷稳固不稳固要看君王是否爱民,百官是否严格执行政令,重法而隆礼为治国之重!”

  皇帝这句话一些中层官吏并无所感,但是前面的几位包括丞相和六部尚书皆眼神一凝,然后看向台上的皇帝,皇帝说“重法而隆礼”却不是“隆礼而重法”,到底是皇帝一时口误还是皇帝真的就是将重法看在隆礼之前,这件事极其值得揣摩。

  叔孙通此时对于皇帝再三不愿修筑陵寝之事心中十分赞同,皇帝竟然可以将此事推脱不行,必然是真正爱民之举,但是皇帝的“法后礼”确是更为看重法家的体现。

  任律在皇帝说完之后,还想再劝,但是礼部尚书叔孙通立即站出来说道:“陛下亲政爱民,不愿大起山陵,靡费天下,此乃明君之举,大秦当兴!”

  扶苏看见叔孙通这张笑眯眯的脸气就不打一处来,深吸一口气压下去自己的情绪,这个叔孙通虽然话说的一套一套的,但是能力还是有的,这也是扶苏重用他的原因。

  “既然没有其他事,大家便散了吧,丞相和左右将军、王将军以及两位军师留下,一会来曲台宫前殿军议!”

  扶苏不愿再纠缠修建陵寝的事,今天最重要的事是讨论伐蜀之事,如今秦国既然新政进展顺利,伐蜀势在必行。

  皇帝先行一步,蒙恬等人见看到百官皆退去,便步行赶往曲台宫,路上蒙毅用胳膊一碰赵基,问道:“军师你猜陛下召见我们几人所谓何事?”

  赵基微微一笑,“上卿觉得呢?”

  “我先问的你,你先说,看看谁猜的准!”

  “不若我们同时说出,看看是否一致!”

  “好!”

  两人数了三声,蒙毅只说了两个字“巴蜀!”,赵基没有说话,手指了指西南方向,两人皆会心而笑,然后蒙恬扭头说道:

  “不可妄自揣测陛下心思!”

  两人皆严肃起来,方才蒙毅想与赵基比试一下,确实犯了帝王大忌,古今得祸,聪明人十个之中有九个会因聪明而惹得祸端,浑厚而得祸的人少之又少!

  几人皆到殿内之后,扶苏命青取出地图展开,对众人说道:“如今秦国国力恢复些许,朕视巴蜀为秦之粮仓,如今巴蜀两地虽杀掉郡守自立,但是因有险峻山岭阻隔,难以对我汉中之地形成威慑,朕欲发兵平定巴蜀之地,诸位觉得此时是否可行?”

  扶苏说完话,蒙毅便在下面用手指轻敲赵基两下,赵基也是微微一笑,如今皇帝能将修建陵寝的事情拖后,那么必然是要动兵,至于是向东出兵还是向其他之地,一目了然!

  扶苏说完之后,率先看向了左相冯去疾,冯去疾知道皇帝的意思,是问自己如今国库是否可以支撑起这场战争。

  “陛下,这场战争若是能推到开春最好,如今各地粮食虽然收了上来,但是等春天陛下招兵、开商等事,皆需粮草来周转,若是此时伐蜀,之后的事情可能会受阻。”

  扶苏皱了皱眉,显然是不想听到这个答案,但是丞相所言皆是实情,扶苏低下头用手托住额头,轻轻揉捏着,心里在思忖着这一场仗打下来到底值不值得。

  伐蜀跟东出不同,如今始皇帝已经建好驰道,东出还是北上皆极其省民力,但是蜀地山高谷狭,路途极为难走,虽然蜀地为粮仓,但是这一仗之后,国库这点东西必然要耗尽了。

  若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粮,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这些士兵就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

  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十十六天。到第八天以后,其中一个民夫背的米已经吃光,可以先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

  剩下两个人可以前进十三天,若是由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

  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这已经是极限了,因为这些民夫自己也要吃饭,中途也会患病和消耗,这些还没有算途中粮食丢失之类的消耗。

  “唉,战争不易呐!”扶苏低声叹息了一句,“军师你意下如何?”扶苏看向赵基,自从这次新改制之后,扶苏也跟着蒙毅、赵基两人喊顺口了,喊赵基为“军师”,称呼蒙毅为“上卿”。

  “若是粮草能够支撑,臣认为此时伐蜀最佳!”

  扶苏眼睛一亮,这是自己想听到的答案,“军师请明言!”

  “当年司马错将军提出应当伐蜀,巴蜀之地,还是不借鉴往日之教训,两郡之内政局皆不稳固,以至于自陛下进咸阳起到如今,仍不能发动一次对秦的有效进攻,只能骚扰一下汉中郡,打到巴山山脉便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汉中郡的得失关系到是秦国伐蜀还是巴蜀攻秦!”

  “如今汉中郡北在我秦国控制之中,左将军之子蒙骜严守汉中,将军赵贲颇善用兵,蜀郡没有汉中郡作为屏障,根本难以抵挡我秦军的进攻,只不过是陛下何时想进攻的问题。”

  “如今我们最主要的敌人还是项羽的旧楚贵族,至于经商和招兵之事,皆可再行拖延,司马错将军当年已经给出论证“得蜀则得楚”,从蜀地出其不意拿下楚国黔中郡,楚国被迫割让汉北及上庸以求和。才有了大良造白起于第二年攻楚,直接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王逃亡,把郢都变成了秦国的南郡!”

  “如今六国旧地之人皆败兵而归,必然会有与我秦军再战的一天,若是巴蜀再归大秦治下,项羽必然慌乱!到时候主动权便在陛下手中,项籍只敢被动应战,绝不敢再兴兵西进!”

  听完赵基的分析,扶苏拊掌而赞:“好!如今秦国各项发展自然是为了积蓄国力再次平灭各叛军,这是我们的主方向,攻伐巴蜀能使我大秦后方安稳下来,可以安心于东方叛军决战,又能以巴蜀威慑项羽后方,使其不敢兴兵东进,朕欲依军师之言,本月将粮草运输至汉中郡,然后大军伐蜀!”

  冯去疾和赵基站的位置不一样,思考的角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至于最后如何决策自然是皇帝说了算,胡毋敬问了一句,“陛下欲让何人领兵伐蜀?”

  扶苏看向蒙恬,说道:“左将军朕另有重任。”

  然后看向右将军韩信,问道:“朕若是命右将军领兵伐蜀,右将军需多少人?”

  “回陛下,臣麾下三万士卒足矣!”

  “哈哈,好!朕在咸阳等将军捷报!”

  开平十四年冬,秦国右将军韩信领兵三万,从咸阳伐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