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征服荒野 第六十二章 冰湖

《征服荒野》第六十二章 冰湖

作者:短歌重行 字数:2190 书籍:征服荒野

  半夜时分,忽然,一阵“咯嘣咯嘣”的响动传来,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夜里,分外清楚,楚歌猛地惊醒,向着声音的源头看去。

  一道黑影出现在火光范围外5米左右的地方,正低头啃着苔原旅鼠的骨头。

  楚歌放缓呼吸,默默观察着黑影,从形状上看,这似乎是一只猫科动物,身长在1米左右,身高不到80厘米,四肢修长,尾部却很短,它的警觉性很高,一边用力啃咬着骨头,一边不时抬头看向楚歌的方向。

  这应该是一只猞猁,北美最大的猫科动物,广泛的分布在美洲大陆的各处。这种动物主要以各种捏齿类动物,如野兔,野鼠,旅鼠等为食,本身不具备太大的威胁性。

  楚歌看着猞猁,感到一阵惊喜,这倒不是因为早餐有了着落,而是因为,这是他登陆阿拉斯加以来,见到的第一只中型动物。

  小型动物,可以靠食物里的水分存活,实在干渴的时候,吃一点雪也就可以解决。而像猞猁这种中型肉食动物,必须有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才能存活,也就是说,在猞猁有效的进食范围内,一定有水源存在,而在水源周围,找到人类的希望也会大增。

  不过,不利的一点是,猞猁这种动物,耐受饥渴的能力很强,有时可以几天不吃不喝,而它一天怎么也能活动上百公里,所以,如果楚歌想找到猞猁喝水的地点,就必须捉住它,由它领着去,不然的话,想在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找水源,真的是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几根苔原旅鼠的骨头,很快就能吃完,要捉住猞猁,必须尽快动手。

  楚歌开始轻轻的调整身形,肌肉蓄力,随时准备动手扑出。然而猞猁的警觉性比他想象的还高,楚歌挪动身体的沙沙声传入了猞猁直立的双耳,它猛的抬头,发现楚歌正盯着它看,立刻丢下没吃完的骨头,掉头就跑。

  楚歌急了,猞猁这种东西,擅长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存,要是被它先跑了,自己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情急之下,他抓起身边的石刀,猛地向前掷去。

  “嗷!”一声惨叫传来,石刀飞出,正扎在猞猁的左大腿上,锋利的边缘划开了厚实的毛皮,鲜血滴滴答答的流淌下来,猞猁吃痛,更加玩命的逃窜,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楚歌赶了过来,懊丧的捡起石刀,这一下他害怕把猞猁扎死,没敢用力,结果到让它跑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全力来一下,真扎死了,总还有肉可以吃,皮可以穿,好过现在两手空空。

  不过很快,楚歌的希望又重燃起来,在洁白的雪面上,猞猁流出的血迹殷红醒目,即使只借助月光,分辨起来也毫不费力,这样严重的伤势,多少会影响猞猁的行动,自己如果趁机追上去,还是很有可能捉住它的。

  而且,大量失血之后,猞猁会觉得干渴,去找水喝的概率大增,即使捉不住,只要能一直尾随,也有可能找到水源。

  想到这里,楚歌又兴奋起来,他披上鱼皮衣,系上树皮鞋,把石刀别进皮裤衩里,循着血迹追了下去。

  清冷的月色下,楚歌踏着积雪,追踪着猎物,一个小时后,血迹消失了,估计是猞猁的伤口已经被冻住。不过幸好,它的左后腿受了伤,在雪地上奔跑时,无法像平时一样轻稳敏捷,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早上八点,太阳出来了,雪底上的痕迹更加明显清晰,猞猁已经跑不动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楚歌兴奋,立即加紧了步伐,积雪浅了一些,空气也似乎变得湿润,楚歌坚信,猞猁跑不了多远了,自己很快就能捉住它。

  追着猞猁沉重的足印,转过一棵雪松,楚歌抬起头,希望看到更加清晰痕迹,然而,眼前的景色,却令他呆住了,久久回不过神。

  树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巨大的冰湖,湖面大约1公里宽,上面覆盖了厚厚的积雪,更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在湖的对岸,有一座木制的小屋!

  猞猁的下落已经不重要了,楚歌激动的向着小木屋冲去,踏过积雪的湖面,他终于来到小木屋跟前,平复了一下心情,用英语高声喊道:

  “请问!有人在吗?”

  一片寂静,声音在林间回荡,直到被积雪吸收干净,没有任何回音。

  楚歌又喊了两声,走到门前,拍了拍厚重的木门,原木垒成的木门岿然不动,只发出一阵沉闷的砰砰声。

  楚歌敲了一阵,依然没人应声,他试着推了推门,沉重的木门晃了晃,但是没开,楚歌用力一撞,整扇门竟然倒了下去,碰的一声拍在地上,一股浓烈的灰尘扬起,楚歌连忙后退。

  一会儿,烟尘消散,楚歌小心的走进屋子里,房间里有床,有桌椅,有壁炉,也有火炉,这些东西统统都是手工打造,上面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楚歌有些失望,这里明显是一处废弃的木屋,而且从积灰的厚度来看,废弃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

  四处看了看,楚歌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把铜质水壶,生满了铜绿,不过似乎还能用。他抄起来仔细端详,壶盖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母,意思看不懂,但能确定是俄文。

  楚歌叹了口气,看来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了,不过幸运的是木屋里设施完好,他可以在这里做暂时的休整。

  …………

  两个小时后,木屋里的灰尘已经被打扫干净,大门被重新立起,挡住了外面的寒气。

  房间里,壁炉被重新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驱走了整个木屋里的寒气。

  火炉也点着了,上面坐着一只铜壶,吱吱的冒着热气,壶里煮着是几丛雪松的松枝,一会儿,松针茶的火候差不多了,楚歌伸手提过水壶,给自己面前的杯子里,满满的到了一杯。呷了一口松针茶,他舒服的呻吟了一声,一个月来的辛苦疲惫,似乎都被冲淡了许多。

  杯子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发现的,上面也有俄文字母,楚歌仔细观察,发现在桌子上,墙壁上,也有俄文字母的痕迹,对应的,英文字母却一个也没见过,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这座木屋,是18世纪俄国的毛皮猎人们留下的。当时整个阿拉斯加区域归属俄国,俄国每年从这里收获大量的优质皮毛,而在18世纪6、70年代,皮毛价格急剧下降,俄国就将整个阿拉斯加区域,折价70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

  这么算来,这座木屋已经有200多年无人踏足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屋子里的大部分设备设施都还能用,果然符合毛子粗旷实用的制造观念

  不过也幸好如此,楚歌才能有一处暂时休整的所在,他吸吸滤滤的把一大壶松针茶喝完,感觉浑身热了起来,于是推门出去,开始巡查冰湖周围。

  呼吸着寒冷而洁净的空气,楚歌在湖边巡视着,他的心底有个疑问:既然湖水已经全部封冻,那猞猁为什么要远远的赶到这里来?要么是附近仍有可以饮水的地方,要么另有玄机。

  绕过四分之一个湖岸后,楚歌找到了答案,在他面前50米的地方,出现了另一个小湖,小湖很小,只有10米的直径,然而湖上不但没有结冰,反而热气升腾,水汽弥漫,整个小湖被白雾笼罩,仿佛仙境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