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解怨人 第一章 于长辉家的怪事

《都市解怨人》第一章 于长辉家的怪事

作者:山野道人 字数:1927 书籍:都市解怨人

  九七年三月中旬,东北的天气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

  这个时候,我接到了一单委托,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接到的第一单独自找我的委托。说实话,虽然以前跟李兴林一起,也以我为主做过两单解怨任务,不过李兴林突然不在旁边了,我在兴奋之余,也有点小紧张。

  找我的这个人名叫于长辉,是个四十多岁的农家汉,他自称是林水县个叫做杨家围子的人,林水县是我们邻县,他们县城离我们这有四百多里的距离,虽然我这个人阅历有限,但是看这位于大哥,我总感觉他这个人在一脸憨厚之下还隐藏着什么。

  不过我也不会在意那些,既然有了解怨的事,作为一位解怨人我当然不会拒绝,收拾了一下东西,我跟着于大哥来到长途客运站坐上了去往邻县的长途汽车。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林水县的县城,下了车之后,找了个小吃铺吃了点东西,我又跟于长辉坐短途车去了杨家围子。

  那时候东三省的基础建设都不怎么好,尤其是通往乡下的乡村土路,坐车实在是太遭罪了,这一路把我颠的,五脏六腑都被颠了个个儿,得到了目的地,前脚刚下车,后脚我蹲在路边就开始大吐特吐,几乎把刚才吃的那点东西又都吐出来了。

  于长辉陪着笑,一边帮我拍着后背,一边抱怨:“唉,这破路哪回走都跟上刑似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修。”

  我喝了两口刚才在县城买的矿泉水,这才感觉好了些。

  下车地点离于长辉所在的杨家围子还有一段距离,跟着他走了半个小时,于长辉这才指着前方一个正冒着炊烟的小屯子道:“叶兄弟,那里就是我们杨家围子了。”

  进了这个屯子,我发现这里虽然看起来也不富裕,但是和朗秀芬所在的平安村相比,那也算是不错的了,最起码的村里还有几件砖瓦结构的大砖房。进了屯子,跟于长辉拐了两个弯,我们在一扇用钢管和铁筋焊成的大铁门前停住了。

  “叶兄弟,这就是我家,我走之前已经让你嫂子做好准备了,进屋咱就能吃饭。”

  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狗,于长辉当然也不例外,我这人自小怕狗,虽然羡慕李兴林那种光靠气势就能把狗吓得屁滚尿流的本事,不过我要是能达到那种程度,估计没个几年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心惊胆战地离开了狗能够到的范围,我这才放下了心,还没进屋,一个穿着蓝色棉袄的中年妇女便从屋里迎了出来。

  “哟,这位大兄弟就是抓鬼师傅吧,你长得可真年轻。快进来,快进来,饭菜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了。”不用介绍,这个女人肯定是于长辉的老婆。

  进了屋,坐了一会儿,于大嫂开始放桌子上菜,农村这时节也没有什么新鲜菜,不是大白菜就是土豆子,再不就是酸菜。饭菜端上来之后,我一看,嚯,准备的还真挺丰富的:猪头肉,小鸡炖蘑菇,酸菜汆白肉,还有拌了一个凉菜。这些菜虽然很常见,但是对于生活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绝对不是平时能舍得吃的。

  于大嫂的手艺还不错,虽然不如饭店的大师傅,但是也当我多下了半碗饭。

  吃过饭之后,我坐在火炕边,一边喝着红茶水,一边跟于长辉两口子说起这次的委托。

  在路上,于长辉也跟我说了一些,不过路上实在是太颠了,有一些事情我听得断断续续,有点连不起来。

  这回静下心,我重新让于长辉把事情的经过跟我好好地讲一下。

  “叶兄弟,先头虽然跟你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这发生怪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于长辉喝了口茶水然后说道。

  我看着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听他说着。

  于长辉是杨家围子的老户,据他说,从他爷爷那辈,就在这里落户扎根了,他们是哥两个,刚开始的时候,是同住一个大院子,和家里老爷子一起生活的,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能过得去。

  不过年后他们家里出现一件事,让他们一家有了隔阂,虽然事后证明了彼此的清白,但是隔阂这东西就跟破碎的镜子一样,即便是对得在严丝合缝,裂痕就是裂痕,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完美无缺。

  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今年的正月十七,按照习俗,正月逢七都叫“人七日”,这一天都是要吃面条的,,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于长辉是家里的老大,按照惯例,整个正月,自己一大家子人都会聚在他家热热闹闹地过个年,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完饭,摆上桌子打麻将。打得也不大,两毛五抻直,那时候流行的玩法是“穷胡”,最大的输赢顶多也就是两块钱。

  不过那天很邪性的是,坐在东首的于大嫂手气特别的旺,不是胡“夹”,就是自摸,连“搂宝夹”也胡了好几次,虽然只是两毛五的小麻将,但是连做庄带胡牌的四圈牌下来,竟然赢了四五十块。

  相反,于长辉的弟媳赵海燕自打上了牌桌,就一把没胡过,于大嫂赢的钱中,最起码有百分之八十是她贡献出来的。

  赌钱就是基本上都有的特点,那就是输了钱的人想要赢回来,而赢的人还想赢。赵海燕这人平日就有点小心眼儿,平日里花钱买个针头线脑的都是心疼胆疼的,今天输了这么多,眼珠子都快红了,不过她不好要回来自己输的钱,只打上了于大嫂座位的主意。

  于是,四圈牌一过,赵海燕便强烈地要求换庄,虽然于大嫂感觉这里是她的风水宝地不想换,不过作为赢家,她又不好拒绝弟媳的要求。不过换了装置后得于大嫂手气依然好得无与伦比,而赵海燕似乎比刚才的手气更背。

  又过了四圈,于大嫂的弟媳见自己手气毫无起色,就开始耍赖,以自己没钱为借口开始欠账。打麻将的彩头如果变成了白条,很容易让人失去继续下去的兴致,又打了两把,于大嫂开始兴致缺缺,她看了看墙上的石英钟,见时间差不多了,就推牌想去做饭,不过已经输急眼的赵海燕却说什么也不让大嫂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