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镇山河 第604章 国母的象征,翠凤钗

《锦衣镇山河》第604章 国母的象征,翠凤钗

作者:肥胖的可乐 字数:2134 书籍:锦衣镇山河

  蓟镇边军是所有明军中,最擅长使用火器的军队。

  五万训练有素的蓟镇边军手里,有长短火器近万支。再加上坚固的长城、精巧的空心敌台以及一位百战百胜的统帅戚继光。别说鞑靼人派出一万骑兵,就是派十万人来,照样是有来无回。

  长城上,戚继光的袍泽弟兄们重新装填好弗朗机快炮、鸟嘴铳。黑洞洞的铳口、炮口直指长城西北的一万鞑靼骑兵。

  鞑靼骑兵并没有发动进攻。

  贺六问戚继光:“鞑靼人在等什么?”

  戚继光的回答让贺六差点笑出了声:“等什么?等死!”

  戚继光话音刚落,一个身着蒙古贵族盛装的女人,骑着一匹枣红骏马,单人单骑,离开了鞑靼骑兵阵中,直奔长城而来。

  戚继光吩咐手下副将吴惟忠:“让弟兄们不要轻举妄动。放那女人到城下来。”

  蒙古女人来到长城之下,用生硬的汉话大喊道:“我乃俺答汗正妃三娘子!我要见你们蓟州的统帅戚虎!”

  无论是东南的倭寇,还是北方的草原蛮族,都称戚继光为“戚虎”。这是戚继光的敌人们,对他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

  戚继光吩咐吴惟忠:“去,把那女人带上来。”

  不多时,吴惟忠将三娘子带到了戚继光、贺六面前。

  吴惟忠引荐道:“这位就是我们蓟州的戚大帅,这位是京城里来的锦衣卫贺六爷。”

  三娘子将自己的右手放在左胸上,朝着戚继光毕恭毕敬的举了个躬:“戚虎,久仰大名。请接受来自草原的敬意。”

  戚继光笑道:“你是俺答汗的正妃三娘子?可有凭证?”

  三娘子从怀中掏出一面古怪的令牌。这令牌两侧,坠着一些白色的毛皮。

  三娘子道:“这是大汗的调兵节符。有这张节符,我可以代大汗调集鞑靼本部的十三万兵马。这应该能证明我的身份了吧?”

  贺六心道:俺答汗也太信任自己的妻子了。竟然将如此重要的节符交给她保管。

  戚继光点点头:“嗯。我相信你就是草原上的女中豪杰三娘子。请问,你忽然带一万多骑兵进攻我蓟镇,是什么意思?难道俺答汗要撕毁隆庆元年的和约,与我大明开战么?”

  三娘子说了一句实在话:“隆庆元年签订的那张和约只是一张纸而已!真正的和约,不是那张单薄的纸,而是你戚虎!在你戚虎调离蓟镇之前,我们鞑靼部绝对不会南侵!因为我们知道,有你镇守蓟州,我们打不赢的。”

  贺六在一旁笑道:“戚大帅,张先生说过,光是戚继光这三个字,就顶的上二十万边军。他说的真对。”

  戚继光谦卑的说:“六爷过誉了。”

  说完,戚继光转身,用手指向西北方向的鞑靼骑兵。他问三娘子:“既然不想打,你带一万多骑兵来长城干什么?难不成是牛羊肉吃多了,来遛弯?还有,你们的先锋马队两千余人,刚才已经向长城发动了进攻!可惜,他们太不经打了。已经全都变成了尸体。要不是你来了,我的袍泽弟兄正准备打扫战场,割人头,拿赏银呢。”

  三娘子解释道:“这两千人,并不是我的人。而是反叛俺答汗的朵尔喀部叛军!一个月前,朵尔喀部发动了叛乱。大汗命我带领一万骑兵前去围剿。有两千叛军逃出了我的包围,纵马向东而逃。我带着骑兵追了八天,一直追到了长城下。”

  戚继光道:“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都请你立即带领手下的骑兵,退回到草原上去。否则,别怪我戚继光不客气!大明的卧榻之下,岂容外族骑兵酣睡?”

  三娘子道:“可以。一会儿我就退兵。哦,还有件事。我三娘子不喜欢欠任何人的情。你戚虎帮我灭掉了两千朵尔喀叛军,我必须送你些东西,表示自己的感谢。这样我们才能两不相欠。”

  戚继光半开玩笑的说:“可以啊!你非要送我东西,我不能不领情。牛肉、羊肉、马奶酒,我手下的弟兄还是很喜欢的。”

  三娘子一脸严肃的说道:“好,我先退兵。六日之内,我会给你们送来三万斤风干牛肉,三万斤鲜羊肉,一万斤马奶酒。等到我的礼物送到,我们这笔账就扯平了!若我跟你有刀兵相见的那一天,我绝不会手下留情!”

  戚继光笑道:“就这么说定了!汗妃,走好不送。”

  三娘子转身正要离去。贺六忽然看到三娘子的发鬓上,戴着一枚华贵无比的发钗。

  这发钗通体用黄金打造,上面镶嵌着一只翠玉凤凰。

  贺六想起了他古玩行里的师傅许炎平数十年前给他讲过的一段往事。

  许炎平曾言:大明最珍贵的发钗,名叫翠凤钗。它的价值,不是银两能够衡量的。因为翠凤钗,是大明国母的象征、母仪天下的标志!

  太祖爷有佳丽三千,却独宠结发老妻马皇后。洪武元年,太祖爷命工部的数十名能工巧匠,日夜赶工,造出了翠凤钗。在册封皇后的典礼上,太祖爷亲自将翠凤钗戴在了马皇后的头上。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死。陪自己几十年刀光剑影走过来的女人离去了,太祖爷伤心欲绝,以泪洗面。他将这支翠凤钗作为对马皇后的哀思,留在了身边。据说,太祖爷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从一个楠木匣中拿出这支翠凤钗,悼念自己的老妻。

  后来,这支翠凤钗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明皇后。成为了大明国母身份的象征。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正统帝被瓦剌人俘虏。瓦剌人将正统帝当成了人质,向大明无休止的索要赎金。

  正统帝的结发妻子钱皇后,她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都当作赎金给了瓦剌使者。这其中,就包括象征国母身份的翠凤钗。

  钱皇后每天悲哀地哭泣,祈求神灵保佑正统帝能回到大明,累了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后来,正统帝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瓦剌人见正统帝没了价值,就将他放回了大明。

  全无上的权力面前,兄弟之情显得脆弱不堪。正统帝一回京,便被景泰帝囚禁在南宫之中。

  钱皇后与正统帝一起在南宫中度过了七年。夫妻二人相依为命,日子十分凄凉。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吃饱,钱皇后甚至不得不日日绣女红,送给看守南宫的太监们,让他们换钱,买些酒肉。

  景泰八年,夺门之变。正统帝击败了自己的弟弟,复辟称帝。共过患难的夫妻,必是恩爱夫妻!正统帝将钱皇后视作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某日,正统帝想起,钱皇后当初为了凑足给瓦剌的赎金,竟然将翠凤钗都给了瓦剌使者。于是,他派出礼部左侍郎与瓦剌人协商。表示愿用二十万两白银,换回翠凤钗,送给自己的妻子。

  瓦剌人不是不想赚这二十万两银子。实在是当年的赎金一到瓦剌境内,就被各部首领一窝蜂似的瓜分掉了。这支翠凤钗早就无影无踪。

  至此,翠凤钗就像是传国玉玺一般,不知所踪。

  翠凤钗,不仅仅是大明国母的象征。更是大明几代帝王夫妻之情的见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