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第一章大宋绍兴三年的发展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一章大宋绍兴三年的发展

作者:黑田职高 字数:1828 书籍: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在淮河流域的洪水之中,还是有部分百姓受到了损失,不过这样的损失,是朝廷可以进行抚恤的。

  至少跟比往年发生大的灾害的时候相比,这一年的损失,以及最后的结果都要好得多。

  这种提前进行防洪防旱的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也为之后,继续推动一些农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农业防治工程,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参照答案。

  整个绍兴三年,农业收入整体提高了三成,商业收入提高了五成左右,李纲对这个结果也感到不可思议。

  或许你会说商业为什么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因为在南方,已经开始真正的,在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了。

  首先是土地,更多的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生产,相对比较滞后的粮食作物,例如水稻的种植,而是多品种的开始种植荔枝、柑橘、茶叶,还有田间鱼塘里的鱼类、家禽。

  在国家的鼓励之下,普通百姓都在不断的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而这些农产品在产出之后,能够向其他进行粮食生产的地区,购买自己需要的粮食,进行商业交换。

  在这种农业产品的初级商业交换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商业的收入,而这些商业收入,并不是整个商业活动的结束。

  在商业交流的过程之中,还会产生各种附带的消费,以及商业方面的税收,这都是大宋的收入。

  在商品经济交换、流动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种餐饮、住宿、娱乐之类的商业消费,同样是会给大宋,带来一定的税收收入。

  在这增加的五层商业收入之中,占着非常大比例的,是和溪洞蛮族之间的商品往来。

  溪洞族从大宋这边,购入了许多需要的食盐、调料、茶叶,而将类似于耕牛,或者是他们当地出产的普通的粮食作物,卖给了大宋这边的百姓。

  在这些交易之中,大宋这边也是能够获利,因为跟他们进行贸易的,主要是由官方进行授权的几个商会,说白了其中的利益,全都是由大宋的官府占去。

  到绍兴三年的时候,农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普通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又或者是防洪防旱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各种相对比较立体的生态农业系统,也在秦桧的构思之中,由朝廷的主持之下,在各个地方慢慢的推展开来,最为实用的自然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南方一带的桑基鱼塘系统,山间的小盆地水土流失农、林业保护系统。

  还有除此之外的,南方山地的各种梯田种植,北方严重的盐碱地,或者是高原田地之中的,果树种植和养殖业配套的农业体系。

  这些都在不断的尝试之中,慢慢的发展,同时也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律。

  秦桧之前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事情,对于具体的农业发展,他基本上插不上怎么手,不过能够提出这样的设想,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现在私下里,已经有很多人都说,秦桧是个内政天才,其实他并不是,他只不过是多了几千年的知识储备而已,这些知识大部分还都只是纸上谈兵,真要是让他自己上,最后绝对什么都做不成。

  好在大宋在各个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顶尖人才,就算秦桧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他们也可以把各种设想变成现实,所以秦桧在很多时候,还是很佩服这些古代的聪明人,他们不比后世的人差,他们唯一缺少的同样只是知识储备。

  和之前年度相比,绍兴三年这一年,其实也发生了不少和战争,甚至比从建炎四年到现在,发生战争的数量还要多,波及范围还要广。

  只不过和之前,大宋面对金国或者是西夏的战斗,有很大不同的是,现在大宋的军队的战斗力,比历史上大宋军队的战斗力要更强一些。

  其中很多面对的农民起义的军队,甚至可以做到跟对方一战即胜,基本上不会出现特别多的伤亡,而面对的对手也从金国,变成了伪齐的军队,而伪齐的军队之战斗力,绝对无法跟金国的战斗力相媲美。

  在大宋跟伪齐的交战之中,大宋从最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强势的位置,这和历史上的情况有非常大的不同。

  要知道历史上的绍兴三年,伪齐派出李成的队伍,不但击败了大宋的荆襄李横的五万大军,同时几乎将整个现在湖北地区,全部都给打了下来。

  最后在危难之际,还是因为有岳飞出马,才将这一地区给抢了回来,同时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

  但是现在大宋面对伪齐的时候,从头到尾还没有输过任何一场战斗。

  当然,孔彦舟从南边过来,翟兴的军队也没有输掉战斗,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领地没有丢失,不能够算输了,翟兴的手下军队被击伤的数量,比击杀孔彦舟的麾下的数量要多得多。

  至于跟西夏的战斗,损失的人马数就更少了,只不过在数百人左右,而其中还有另外一部分,是西夏国的人马,打跟大宋没有太多关系的凉州吐蕃六部的战斗,对于这些人的死伤,大宋不需要支付相应的抚恤的费用。

  大宋这边跟历年的战斗相比,死伤的人数变少了,在抚恤经费这一项上面,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节省下来的军费,就让大宋的财政支出宽裕了很多,这宽裕出来的钱,在秦桧等人的建议之下,被投入到了各种新式装备,还有例如修路、防洪设施建设、疏通河道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面去。

  这技术发展上大部分的资金,还是投到了军事装备的研发上,这也是为了大宋之后进行战斗的需要,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而投入资金最大的一块,便是火器的研究,在大宋的中后期,实际上已经有了火器的应用,秦桧希望火器这样的战争利器,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