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第一百七十三章大宋的真实目的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一百七十三章大宋的真实目的

作者:黑田职高 字数:1827 书籍: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提出这样的互助基金的方式,实际上还只是一个幌子,因为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颁布,那就是希望这些部落,能够慢慢的去接受大宋的统治。。

  当然从目前来说,这种统治只是名义上的,对他们的要求也基本上没有,只要在名义上能够承认,大宋对他们的统治地位就行了。

  在对外的时候,他们将以大宋马首是瞻,如果他们想继续保留在大宋内,得到的一切的利益,就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代价,而对于各个部落来说,这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代价,真的就只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

  大宋会给每个部落的首领,颁发一定的官职,当然这都只是虚职,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们仍然还做着他们的部落首领,管着他们自己的部落,能够在部落里享受最大的权利。

  这样看似对部落而言,没有任何损失,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至少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容易。

  比如说这部落里面主要的精壮年男性都走了,部落的安全就必须要依靠部落联盟的方式来实现,之后部落之间的联系,会因为之前对立关系的缓和,慢慢的变得缓和起来,之后什么会出现部落见自然合并的现象,这本来就是一种连环套,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部落大部分的人走了之后,虽说粮食的压力小了,但是部落的人口不可避免的下降了,在人口少了之后,就算是有某些人居心叵测,对于大宋依然充满敌意,那又怎么样,他们手里没有足够的人马,难道想要用几十人来进攻大宋吗?傻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有人可以发动叛乱,但是他们的部落之中,有很多人就在大宋手里,而且还是部落最为精锐的一批人,这些人就是大宋的人质,而且是最为釜底抽薪的人质。

  叛乱的人如果不是傻子,就一定会想到这些,部落里面主要的人物的家人,相当于都在大宋的手里,谁会和他们一起对大宋不利,那不就是代表把自己的亲人往火坑里推。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大宋征兵之后,对于大宋本身的安全都是好事情,不但能够消除内部的隐患,还能够用这些力量来面对外敌入侵,一石二鸟,美滋滋。

  除此之外,部落人口数变少了,确实是减小了部落里面的粮食压力,而且从表面上来看,大宋还做好人,帮助各个部落发展农业技术。

  但是刚刚说过,第一这种技术只不过是对,他们现在原始的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一种补充,是一种非常低端的农业改进,而不是变革。

  其次因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劳动力的不足,可以限制这些不落的发展。

  就算是他们得到了相对比较先进的技术之后,真的就像他们想的那样,可以不断的去开垦新的土地,之后获得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不断的壮大自己的部落了吗?

  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劳动力不足已经限制了一切,没有人来耕作,就算是他们拿着袁农平的最先进的种子和种植技术,也一样歇菜,绝对达不到他们的想法。

  大宋这边有很多人,甚至有翰林院的学子联名上书,反对将农业技术交给周围的各个部落势力,但是朝堂之上的大部分的官员们,却对此事表示默许,或许他们都看懂了这一层意思,又或许只是看到别人不说话,自己也应该闭嘴。

  所有这次前来蓝古部落的部落首领,他们所在的部落,在地域上相对比较分散,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

  将这些部落所在的地方联系在一起,这一地域几乎涵盖了现在大部分的湖南、两广、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地区。

  诸位看官试想一下,这一地区是什么地方?

  湖南杨么起义,加上一个不懂事的孔彦舟跟着瞎参合,朝廷已经是头痛不已了。

  两广稍微好一些,因为这里现在依然还算是朝廷不重视的穷山恶水,标准的流放之地。

  江西和福建那可是之前叛乱不断的地方,已经因为战乱,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因为各种经济恢复计划和政策,将会和历史上一样,不断地出现各种大小叛乱,拖住大宋的后腿。

  正是因为这一带的局势,对于大宋来说是紧张的,所以这些部落对于大宋各个地方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说这些部落能够在大宋的统治之下不闹事,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大宋真的就可以烧高香,并且只注意北面的各种情况了。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这么个道理,要知道在面对一个强大敌人的时候,背后有人掣肘是非常难受的。

  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强势面对大宋的时候,忽然背后被蒙古诸部落所牵制,如果不去镇压,自己的地盘就会丢失殆尽,如果前去征讨,去的人少了会被对方包了饺子,如果去得多,又会严重影响和大宋之间的交战,甚至国内的经济环境也极为糟糕,这就是现在金国面临的困境。

  大宋每年会向金国提供十万两白影和五万匹绢作为岁贡,对于大宋经济来说,这算不上什么,是绝对可以接受的,就算是翻一倍,也只是九年之一毛,但是金国却急需这笔财富。

  就比如说上一年的时候,金国三次派遣使臣,而且态度极为卑微,就是为了让大宋在十二月之前,将岁贡送到金国,以缓解金国的燃眉之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当时赵构强硬了一把,准备说拖到一月份再给,最后作为使者之一的韩常,这是完颜宗弼身边的爱将,同时也是一个对大宋极为了解的人,他对赵构说,如果不将岁贡送给金国,金国就把二圣给送回来。

  一听韩常这么说,赵构立刻怂了,马上同意提前一个月送出了岁贡,不过反正也是要给的,早一个月对于大宋损失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