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忠义社之人的安置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一百五十三章忠义社之人的安置

作者:黑田职高 字数:1809 书籍: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五道奏折?”

  “他倒是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的所有在做的事情,并且也完完本本的说了他跟你之间的所有交往,虽然他有些看不起你,是所谓的议和派。

  但是他这个坚决要求抗金的人,竟然对你非常的佩服,这是让我有些意外,而且在言语之中,他也说你是能够真正的去为国家做点事情的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臣下不敢当,臣下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一些微末的小事,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其位,谋其政而已。

  圣上不介意臣下能力微薄,让臣下能够当这个参知政事,臣自然就应该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而不是尸位素餐的在朝堂上,老老实实的站着。”

  “尸位素餐,你这个词用的好,有多少人在朝堂之上,从来都是一言不发,或许科举能够考一个公名,但是之后对于朝廷却没有任何的贡献。

  而恰恰是这些人,整天想的事情就都是争权夺利而已,这一次,金国的奸细只怕也是在这些人中间,想一想就实在是让人可恨。

  我大宋开国以来,因为太祖皇帝惧怕会重蹈自己陈桥兵变,武将谋国的故事,从而失了国家的权柄,于是一味的重文轻武,使得武将的地位低微。

  朕在做河北兵马大元帅的时候,拿着名单一看,所谓的武将大部分都是朝堂之上的文官,没有几个是真正能够带兵打仗的。

  靖康之难的发生,实际上并不意外,让一群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文官,在前面指挥作战,不输掉战争才怪。

  当然,我并不是说文官无用,相反文官对于国家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作用,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是大宋能够一直长治久安,并且经济繁荣的基础。

  不过一切事情都有个限度,文官重要,武将同样也重要,对于那些只知道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的人,或者说是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人,看来是要给他们一点点教训了。

  至于武将,我想我之前发出的很多的信号,已经明白的告诉了他们,我和之前的父皇和皇兄的区别,我想其他的武将,应该也能够感受到这些的。”

  赵构说完这一番话之后,秦桧心里还是有所感触,他知道赵构应该是真正的分析过,现在大宋的整个政治军事环境和局势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这一番话来。

  但问题就在于,谁知道赵构到底是怎么想的,秦桧不敢有任何言语,因为哪怕一点点说错,都有可能会让赵构,对自己心存不满。

  “爱卿你之前提到,这一次太行山忠义社集结南下,一共有三十余万人,那一万精兵投到岳飞的麾下,这个我就不管了。

  毕竟岳飞是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我相信一万人在他的手下,能够发挥出三、四万人的作用,但是那剩下的人呢,那么多的人口,如何去安置,爱卿可有腹案?”

  “臣下之前前去吉州和虔州,平定当地的叛乱,发现当地经过战乱之后,人口数还是有一定的下降。

  虽说大部分的百姓最后能够回归土地,而且因为我大宋的各种有利的经济政策,使得他们现在能够非常好的进行农业劳作。

  但是当地的人口数量实在是少了些,不能够满足于当地土地的情况,因为这两个地方还有着非常多的荒地,所以在我的想法中,是否能够将这两州划出来,接纳这些人口。”

  “爱卿准备把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到吉州和虔州?”

  “还请圣上示下。”

  “吉州和虔州虽说人口数量,经过战乱之后有所下降,毕竟当地的叛乱,大部分还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所以就算是不填充人口,基本上也还能够保留之前的情况。

  而且从北面还来了大量的中原一带的流民,把这些人安排到这两个州去,正好合适,至于这些太行山过来的人,不如安排到潭州去如何?”赵构问到。

  “圣上的意思是?”

  “潭州正是南边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州,西控长沙和杨么贼寇,南控蛮夷,位置极为重要,而且我那个妹妹现在也在潭州。

  她之前讲述当地情况的时候,就说当地兵源极为缺乏,一旦有什么不测,很难进行抵挡,希望我能够给她的丈夫多调派一些人马。

  太行山的这三十万人之中,还有着数万人都是普通的青壮,这些人之前也跟着太行山的人马一起出外作战,算是不错的兵源。

  将这三十万人全部都调到杭州之后,应该会使得当地的军事形势,发生非常大的转变,想必潭州现在紧张的局势,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扭转。”

  这里赵构所说的西控长沙,指的是现在控制长沙的孔彦舟,他的麾下原来就已经聚拢了五万人马,这其中包括他自己原来的士卒,大量周围各地聚拢过来的山贼、水贼和地痞流氓。

  之前钟相起义的时候,孔彦舟趁机南下,并且顺势占领了长沙,割据一方,不听大宋朝的调里,俨然在当地变成了一个土皇帝。

  赵构一直想要把孔彦舟给除掉,但是他的势力实在是太大,如果贸然动手,必然会对整个大宋南边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够开始进行清理。

  不过孔彦舟的人马数量多,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他一直是赵构心中的一根刺,这个人是迟早要被除掉的,包括南边的姚平仲,张宪和荆襄李横都是为了制衡他而准备的。

  而孔彦舟自己现在的处境也比较尴尬,因为他的这个知州是朝廷被迫册封,而对于他的人马,朝廷要求只能够保留五千人,因此每年对他进行拨饷的时候,也只保证五千人的粮草和军饷。

  至于其他的人马的粮饷,全部都是由他自筹的,所以自从他掌管长沙一地之后,周围几个州县几乎已经被他搅得鸡犬不宁,百姓真个是民不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