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叫王子 165章 黄河凌汛

《我叫王子》165章 黄河凌汛

作者:肖何 字数:2259 书籍:我叫王子

  北方异族时常起兵犯边,这些人以骑兵为主,行动迅速异常,通常是侵入我国劫掠一番后立即退回自己的地盘。待我军得知后,聚兵围歼之时,敌已不知所踪。这些年,我军大军亦数度深入其地围剿,却总是找寻不到敌军主力,即便时运好遇上了,却也被他们以速度优势逃过我军的攻击,待到我军兵疲后撤之时,他们却又乘势来攻击我军,使我军损失极为惨重。数年劳师远征不得寸功,反而数度被其侵入国境,他们实已成我国心腹之患,正因如此,自先帝起,便在宁远编练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专门用以与异族作战。而当日段雍岗所带前入广西参加平定安南的骑兵正是其中精锐。

  亢彦与山炳文说起战事事,乃系异族知道宁远铁骑中的精锐被抽调,岁余来数度入侵。宁远铁骑征战不休,终灭其凶焰。但此时宁远铁骑粮饷告馨,急上书兵部请求拔饷。亢彦这时和山炳文聊起此事,仍是希望他在朝议之时,同意向宁远铁骑调拔粮饷。这正是此前曾说的,户部虽无一兵一卒,却可不费一兵一卒使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只要断其粮饷,再精锐的部队亦将灭亡!

  山炳文二话不说,便同意了亢彦的请求,这让我对他的观感再次上升,他果是对事不对人。

  转眼到了午门下,大家见到我,不少人暗暗表露出反感之意,却也有人将我当作了皇帝前面的大红人,争相上前巴结于我。我荣辱不惊的和大家见过了礼,静立在侧不再多言。

  片刻之后,熟悉的马蹄起响起,一众官员立即打起精神面向马蹄声之处。经过上次早朝,我已经知道,在我之前,满朝文武在上朝是莫不乘轿,骑马上朝者唯诚王一人,这个时候响起马蹄声,我自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亦和众官一同向马蹄声处看去。

  诚王一脸微笑的来到午门下,所有人齐声道:“参见诚王千岁!”

  诚王跃下马来,道:“各位快快请起!”言毕,走到我面前,道:“听闻王大人即将再次高升,本王可是羡慕的很哪!”

  我忙道:“王爷取笑了,王爷贵为皇叔,当朝首辅,自来只有下官等艳羡的份!”

  诚王道:“王大人以一介平民,数日之内竟升到三品大员,诚是亘古未有之奇谈异事!”

  一名四品文官讨好诚王道:“昔春秋之际百里奚与穆公初见,三日后被任为上大夫,其后更助穆公战胜晋国成为霸主。下官以为,王大人将来之成就必定不在五羖大夫之下!”

  羊皮换相的故事我是知道的,只是不曾想会有人用我比作里面的人,忙道:“下官才疏学浅,安敢与五羖大夫相提并论!”

  诚王笑道:“王大人何必自谦,本王亦早有断言,加以时日,王大人封王拜相不在话下!”

  我辞不敢受,道:“诚王过誉了,在场每一位大人,皆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贤臣良将,下官那点微薄所学实不足道哉!”

  诚王笑呵呵的拍了拍我的肩,道:“来日方长,终有一日你会知道本王的话没有错的!”

  那些趋炎附势之人,见诚王亦甚是欣赏我,看我的眼神也更加热切了。

  不多时,朝钟清响、掖门大开,百官列队入宫。皇帝已经钦封我为三品御马监武骧营左卫指挥使,且昨日已经吩咐让我参于早朝,因而只穿着六品武官服饰的我,也步入了奉天殿内,站到了武班未处。

  不多时,鞭响后,群臣跪伏于地,山呼万岁声中,龙行虎步的皇上坐到了御座之下,冕旒上五九四十五颗珠子微动中,皇帝摆了摆手,道:“众卿平身!”

  鸿胪寺官面向御坐宣念谢恩,又奏报了参政官员人数,谁人缺席、因何缺度后,又唱奏事。

  程晟率先出列,道:“启奏万岁,北方异族昨岁屡犯我进,宁远驻军数番周旋,如今粮草告馨,都指军使洪琥数折崔请,奏折在此,请万岁圣裁!”说罢,双手高高举起一道折子,近侍太监取了折子呈交皇帝御览。皇帝看罢,道:“皇叔,您以为该当如何?”

  诚王上前道:“回万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钱饷实乃军心所系,不可迟疑,理应速办!”

  皇帝点了点头,道:“皇叔此言甚是,户部尚书何在?”

  山炳文越众上前,道:“臣在!”

  “着令户部即刻拔银二十万两、粮五万石,由兵部派骁将押送至宁远前线!”

  山炳文和程晟同时拜道:“臣遵旨!”

  宁远战事暂且放过,工部尚书郎馥又奏道:“启奏万岁,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巡府同时上折,黄河凌汛,三省河堤数处决开,请朝廷速拔钱银镇灾!”说罢,呈上三道折子。

  太监呈与皇帝后,皇帝翻看了一道,又问诚王道:“皇叔,您看这事?”我有时候都有些糊涂了,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可眼下这当天下的到底是谁?

  诚王道:“臣以为,镇灾之银应当立即拔发,首先要让灾民有裹腹之食、容身之所;同时着令各省修筑河堤,以免再次成灾;还有,朝廷连年拔银修筑河堤,黄河凌汛却年年皆发,臣以为,应派得力钦差,前往各省查看镇灾事宜,检查河堤修筑详情,更要好好查查,是否有人枉顾朝廷律法,借着镇灾之机,干着中饱私囊之事!”

  皇帝道:“皇叔之言甚合朕意,户部尚书!”

  山炳文道:“臣在!”这户部尚书还真是个香饽饽,什么事都用得着他。

  “令户部拔银三十万两救助三省灾民、修筑河堤!”

  山炳文道:“回万岁,去岁平定安南,开销巨额,国库已然所剩无多,今岁赋税未收,自拔银与洪都指挥使后,如今户部仅有银五两余两!”

  “什么?”皇帝一拍龙椅,大为不满的道。

  群臣见皇帝震怒,齐齐跪下,道:“臣有罪!”

  皇帝看了看群臣,道:“平身吧!”

  待百官起身后,又向自己最依仗、最信任的诚王道:“皇叔,您看这个事情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诚王道:“救灾之事刻不容缓,既然户部钱银未足,那便由臣来出这笔银子吧!这些年来,先帝与皇上对臣的赏赐颇丰,臣再变卖一些田产,该可凑足此数!”诚王还真是一心为民啊,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居然甘心变卖自己的田产,有几个官能当到这个样子的?

  皇帝听了大为感动,道:“皇叔不为已利,万事以民为先,实是群臣楷模,朕现在加封皇叔为太师、特进光禄大夫,加禄五千石。”

  诚王拒道:“回万岁,为臣者理应分万岁分忧、为黎民谋福禄,不敢受此官禄!”

  皇帝道:“皇叔,如果你都不能受,普天之下还有谁可以?”又道:“赠灾之银就算作是朕与皇叔借的,待今年遭银一到,立即还与皇叔!”

  诚王忙道:“禀万岁,臣之钱银田产,皆为百姓田赋所赐,如今可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敢言借、岂敢言还?臣斗胆,还请万岁收回成命!”

  皇帝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朕便代百姓谢过皇叔了!皇叔您看,这个督察河防、考察地方官员的人选谁最合适呢?”

  “考核官员原是吏部之职,臣以为吏部右侍郎曹嗣春曹大人为人刚正不阿,以其为钦差最妥!”

  皇帝想也没想,道:“曹嗣春听旨!”

  曹嗣春跨出队列跪道:“臣在!”

  “现在封你为钦差大臣,前往河北、河南及山东三省考察河防修筑、调查三省官员诸事,克日出发!”

  曹嗣春道:“臣谨遵圣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又升、贬、奖、惩了几名官员,今天的朝议也即将到了尾声,最后一事便是关于我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