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澳牧场 157.父亲的抉择

《南澳牧场》157.父亲的抉择

作者:巨石强森 字数:1959 书籍:南澳牧场

  李玉和吴玲都在猜,吴建军没说话,颤颤巍巍拿起酒盅喝了一小口,拾起筷子若无其事地吃饭,但耳朵一直在仔细听。X

  “老姐,看不起谁呢,你老弟就这个身价?”吴帝神气地要命,这也就在自己家人面可以无拘无束耍性子,要是在外面,吴帝肯定要保持低调。

  “赶紧的,你姐夫还没吃饭呢,别卖关子,信不信我打你!”吴玲从小欺负他欺负惯了,现在身为人妇人母还是一幅霸道样,动不动就要打人。

  “两千万人民币!谢谢大家。”说完吴帝鞠了一躬,同时心里默念,神农老爷子,无意得罪啊,你就让我在家人面前吹吹牛好不,千万不要收回传承!

  李玉和吴玲夫妻发出一阵惊叹,尤其是李玉,脸色马上容光焕发,捂着嘴要哭,只有吴建军很沉稳。

  “老头子,两千万!你还能做得住?”李玉对丈夫说道,她激动地说话声音都变了。她要去做次美容,就村口老李家媳妇做的那种,做完脸上特别水嫩,像二十几岁的小姑娘!

  “嘿,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样纸,不就两千万吗,有啥大惊小怪的。”吴建军故作沉稳,作为一家之主,他得端住了。

  “老爹好萌,还样纸。”

  吴玲忍不住笑了起来,刚才吴建军抖了下音,把样子发成了样纸,无意间卖了个萌。

  “还是我爸有魄力,什么叫波澜不惊?”吴玲继续在旁边附和。

  小小的正屋里,五个人围着不大的饭桌坐,很温馨,电视机里重播中央新闻,这是吴建军的必看节目。

  “来,咱碰一个,你小弟出息了!”吴建军起身,端起酒杯。

  “来!”

  “感谢感谢。”

  啪哒!

  大伙一愣,同时看向声音的发出者吴建军。

  只见他手抖得厉害,像拨浪鼓一样,酒盅掉到桌子上,酒全洒了。

  气氛有些尴尬,吴建军端不住了,“两千万,妈勒个巴子!我得种几辈子地啊!”

  这是他表达情绪的方式。

  剩下几个人面面相觑,原来老爸刚才一直是假装镇定。

  “哈哈,来,老爸,我来给你拿酒杯,你只负责喝。”吴帝走过去给父亲重新添上酒。

  吴建军有些尴尬,只好在一旁憨笑。

  李玉瞟了丈夫一眼,“瞧你那出息劲。”

  吴玲表示,明天一定要让老弟带着出去**,她要请假一天。

  “请啥假啊,上礼拜不是跟你说了辞职养牛吗?”吴帝笑嘻嘻地说。

  “我有个千万富翁弟弟,还能让我去养牛啊!”吴玲哼哧了一声。

  吴帝把自己的国内养殖场计划跟家人详细说了一通,他们对养种牛表示疑惑。

  要吴帝开口说靠牛晶液赚钱,他还真开不了口,就说从牛身上提取出了一种价值不菲的胶原蛋白,靠这个赚钱。

  吴建军和李玉也不懂,跟着点头,反正只要儿子别走歪门邪道就好。

  饭桌上,姐夫李强酒量很小,但在老丈人面前硬是死撑着喝了两瓶啤酒,吴帝要给姐夫再开一瓶,老姐死活不让。

  当晚睡在自己东屋的小床上,久违的踏实感,吴帝感觉之前一直在飘,到澳洲后能好点,回老家就完全放松了下来。

  东宁村是个靠山小村庄,晚上特别安静。没有路灯,十点之后外面就没了光亮,偶尔有辆摩托车跑过,一会就消失在某家门口。

  吴帝睡不着,十二点多悄悄摸黑出去转转,他拿着家里的手电筒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路上。

  毕业后在阳海闯荡,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几次,每次走到村口都有不同的感受。

  小村子和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山头上的坟包多了几个。

  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只有满天的星空。吴帝想起在蓝山遇到野狗群的那个晚上,南北半球的星空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北方神秘,充满禁忌感,南方则直白的像个孩子。

  他沿着胡同往村口走,没啥目的,就是瞎转转,看看自己成长的地方,以后恐怕很少能回来了。

  前面一户靠外的那间还亮着灯,透过窗户隐约能看到里面的小孩正在写作业,看着也就是初中生模样。

  吴帝记不起这个男孩是谁,他上大学那会,小男孩还是个光腚娃。

  小孩困的直打哈欠,喝了口水继续写。也不知道是因为贪玩耽误了功课还是他就是个勤奋好学的小孩。

  读书在东宁村大部分人眼里是没有出路的,供个大学生对于年收入不到一万的家庭来说太难了。

  上学出去的孩子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就不想回来,留在城市里就要面临买房,这是村民们无法承受的。

  最典型的是村东老张家的孩子张大江,大江比吴帝大七岁,当年成绩不错,老张供儿子念了大专,当时在村子里引起了热议。

  大江大学毕业后想改变家庭命运,他和老张大吵了一架后去了省里经济最发达的济安市。

  三代单传,老张两口子没少掉眼泪。

  最后两口子妥协了,留在市里就留在市里吧,常回家看看就好。

  大江找了个城里媳妇,做了上门女婿,第二年有了孩子。按理说,老张两口子有了大胖孙子应该高兴才对,可他们只在孙子满月的时候见过一次,每天盼望着儿子能回家看看。

  大江似乎也是铁了心要改变命运,加上儿媳妇在里面掺合,除了每月往家寄500块钱外连电话都很少打。

  这件事对小山村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让村民不再愿意把孩子送出去,不想跟老张家两口子那样,每天干完活就在村口坐着发呆。

  吴建军是村里的另类,他希望几个孩子都能闯出去,离开村子到大城市发展。

  路过张家,吴帝特意停下来看了一眼,大门还是十几年的烂木头款式,房子东头掉了一拍排砖,两口子老了也不敢上去重新铺。院子里东歪西外地堆着些杂货,很是破败。

  每当有人家送孩子出去上学,村民们就会提起老张两口子。

  吴帝当年也经受了这样的舆论,虽然吴建军和李玉没什么学问,但两口子还是毅然决然地顶住了压力,省吃俭用送三个孩子出去上学。

  吴建军小学文凭,喜欢看报纸听收音机,正是这个爱好让他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听到祖国发射导弹的时候,他会放下锄头跟旁边的人大喊,将来我儿子也要研究飞船!载着我上天哩!

  旁边的人会笑话他,你儿子是玉皇大帝,叫来孙猴子不就驼你上天哩!

  吴建军对于这些嘲笑全然没放在心上,他坚信儿子会出人头地,带着他坐飞机!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