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梅心冻 第94章 沫沉华自浮

《梅心冻》第94章 沫沉华自浮

作者:秦非楼 字数:2683 书籍:梅心冻

  “杏娘,这点茶之道,如何能称得上是佳品啊?”邓林临时抱佛脚,只好向杏娘求教道。

  “公子又考我呀?”杏娘转过头来。邓林讪讪地笑而不语。

  “点茶之道,讲求的是四美并具!四美齐至,便是佳境俱。”杏娘低声言道:“这四美指的是佳茗、净水、妙器和那点茶人的精艺。”

  “虎丘白云茶,采造绝胜,名甲天下。酌水点汤,其香别有韵,咽罢有余芳。所以,这茶品自然是不消说的了。”杏娘道,“至于这净水,至此初雪飘零之际,甘露天降,轻寒而不冽,素净而不浊,若能取那四君子上的雪水入茗,那最是适意。只是如此要颇费些功夫。”

  “那妙器又怎么看呢?”邓林又问道。

  “诸般点茶妙器之中,最妙的当指那盛茶的碗盏。”杏娘道,“白云茶色如月白,十分之素雅,若以青瓷白瓷相佐,则月失其华,云失其白,即便其味隽永其香清绝,终失其悠悠白云之韵致,虽然桑苎翁曾说‘青则益茶’,但于点茶一道,却是不适用的。”

  杏娘略一沉吟,又道,“有道是‘茶欲白而盏欲黑’,所以奴婢私以为这白云茶当用绀黑色的建盏为宜,公子前日不还说过么,‘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这点茶啊,浮花满盏才赏心悦目呢。”

  “那点茶之精艺呢?”邓林还想继续问下去,可那扇紧闭的房门却在这时徐徐打开了。

  伴着一串轻盈而密集的脚步声,十几名容貌清秀的小女使鱼贯而入,趋步至厅堂之右,她们手中各执点茶器具,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筅、汤瓶等各式齐全,无一不备,无一不精。

  与杏娘所想一致,所备茶盏乃是银光玉泽、兔毫条达的建阳紫瓯盏。

  杏娘和小缃见众人入,不再言语。这些小女使将手中的器具分置妥当,少顷,竹茹再次款步入内,“让邓公子久等了。”竹茹向邓林行礼之时,身后的十余名女使也跟着俯下身来向邓林致意。这一鞠躬,惊得邓林慌忙起身还礼,一双受宠若惊的眼睛愣愣地盯着这十余名楚楚可人的丽姝,半天没反应过来自己是谁。

  “阁主,雪水已汲。”一位身着青衣的女使向竹茹禀告道,“都是松针上的洁净雪水。”

  “好。”竹茹略示满意地微微一笑,然后命道,“那你们都下去吧。这里有我一个人就行了。”

  “喏!”十几名女使齐声应道,然后次第而出。

  依依目送着十余名娉婷少女出门,邓林的眼中还颇有几分不舍。

  “公子,请坐!”竹茹热情地招呼着邓林于茶案前入座,然后她自己也于茶案之后半跪半坐地坐了下来。

  她先从一银罐之中取出一方茶饼,置于茶焙之上,隔火焙之,以养其色香味也。待其味出,乃作细碾,直至茶末细腻如尘方止。茶末既备,她取过茶钤,开始熁盏,不多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颇为自得的笑容,看来她对茶盏的温度很满意,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接着,她轻轻提起一柄银杏叶状的茶匙,将碾好的茶末均匀地铺洒在三个已经熁热的兔毫盏的底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恰在这时,风炉上以雪水煮就的茶汤默契地响了起来,松风并涧水,鱼眼跳珠急,三沸至,水成矣。

  点茶之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着竹茹神情自若地提起茶筅,灿若星辰的明眸之中既无松风也无桂雨,杏娘心中却莫名地生出了一丝紧张。

  看着竹茹娉娉袅袅,唇红齿白,杏脸桃腮,不过桃李年华,可她举止端方,神色从容,比之同龄人要成熟稳重的多,看她那气定神闲的一收一放,就好像已然成竹于胸,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清晰地写在她的脸上。

  只见其单手高举汤瓶,举重若轻,沿着茶盏的内壁注入少许沸水,动作娴熟而稳重,壶嘴出水流畅而圆润,虽然水流时急时缓,但落水点一丝不乱。她的另一只手则随之缓缓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

  看着竹茹轻松自如地注汤、击拂,张弛有度,有条不紊,一招一式,信手拈来、驾轻就熟。

  少顷,白色乳花浮现,很快,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待得茶汤四分满时,手中的“搅茶公子”茶筅倏然离盏,毫不迟疑,毫不滞涩,光洁的茶筅上无有余滴,无有浮沫,就如它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随即,她手中的茶筅和汤瓶也落了下来。

  “邓公子,请用茶!”竹茹将茶盏轻移至邓林身前,盏心**轻漾,幻化出一朵五瓣桃花。

  “两位娘子,陪你家公子远道而来,也是辛苦了。若是不弃,也请小酌一杯,聊作解渴吧。”随即,她又在另外两盏中注汤击拂,不多时,两盏茶已分递至杏娘和小缃身前。

  “多谢竹茹阁主赐茶!”

  《茶录》有云:“汤上盏,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

  杏娘看那汤色纯白,已属上乘;又见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灿然而生,不由得钦服。这时,又见盏中水纹微起,乳花泛盏,久久不散,此乃点茶中的决胜之处,世人谓之“咬盏”,这水痕出现的愈晚,则愈为上品。竹茹之点茶手艺自是绝妙,杏娘看出真意,不由得向竹茹投以赞赏的目光。

  “咦!”小缃轻声惊噫道,“娘子这上面浮的是梅花,我这是杏花吗?”

  竹茹微笑着眨了一下眼睛,小缃自是欢喜不已。

  邓林看得出奇,却参不出其中的玄妙窍门,但凭着竹茹的用具和神情,便觉非同凡响,至于这点茶的技艺如何,他一时之间也难给出什么真知灼见来。

  他装模作样地捧起茶盏,闻了闻,看着盏中茶乳交融,水质浓稠,他先浅浅抿了一口,只觉甘甜爽口,茶香四溢,比之自己平常喝的不知好上几千几万倍,不由得便贪饮了几口,口中还不住地赞叹“好茶!好茶!”

  虽然这几字赞叹略显词穷,但确是他由衷的赞叹。

  “您是怎么做到的呀,怎么就能让它开出不同的花来呀?”小缃望着自己盏中的杏花逐渐隐去,却还不舍得喝。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竹茹谦虚又深奥地浅浅一低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一叶之微,啜苦咽甘,果真有千般滋味在心头啊。”杏娘微微抿了一口茶汤。

  小缃忍不住也啜了一口,茶过齿颊,她摇了两下头:“这茶是甘香无比,可最后好像有点平淡。”

  竹茹细细清洗着茶筅,听闻小缃所言,她微微抬眼觑了小缃一眼,以一种平和的语调反问道:“平淡,难道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吗?”眼眸之中微露一丝凛气。

  小缃默然无对,她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话。

  “竹茹阁主知茶识味,妙心独具,”杏娘替小缃答道,“这一杯茶绝胜醍醐。”

  “含英咀华,六腑如有神焉!”初识茶味的邓林将茶盏中的茶汤一饮而尽,落下茶盏时,还颇为率性地大叹道,“竹茹娘子,好一双点茶三昧手啊!”

  邓林从来都只知茶淡如水,浑不知这茶香茶色茶汤还能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境界,直至今日方知茶是茶、水是水,两者果真有着天壤之别啊。

  竹茹听邓林夸赞,致谢道:“小女子班门弄斧,让公子见笑了。我这点微末功夫,实在难等大雅之堂。原本想着用山泉为公子献茗的,可惜天公不作美,只能用那松针上的雪水聊以奉茶了。幸得公子不见弃,还得您这金口一赞,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了呢。公子且慢用,奴家先告退,稍后再来为公子添茶。”

  “有劳竹茹娘子了。今日之茶,茶香水甜,两者相遇,可谓相得益彰。古人虽说‘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我看却也不能一概而论。今日娘子取松雪入茗,更得澄心清灵之效。”邓林吃了茶,顿时来了精神,对这一盏茶直赞不绝口。

  待得竹茹退去,邓林回头朝杏娘欣然一笑:“看来此次祁家之行,是来对了!”

  “眼下不过是就茶论茶,这祁家待人处事样样细谨,恪守规矩,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杏娘不失戒备地回道。

  回首竹茹点茶始末,那神情一丝不苟,那动作井然有序,隐隐传递出一种遥不可及的疏离和一种傲雪凌霜的自负,更兼有一种凛然不容侵犯的威严。

  较之于不假辞色拒人于门外的墨家,这里的香茶细点、铜炉煨暖、桂馥兰香、锦垫绣茵,上至管家下至仆从女使,尽皆待之以诚、敬之以礼,却总觉得远不如月魄日魂嬉笑浪谑来得亲近。

  三人在玉川阁内用茶坐等,而玉川阁外,一身披大氅的男子已至祁门外,身后有一个个头略矮的少年,斜跨着一个郎中所常用的乌漆木匣,手里还提着一个螺钿提匣,匆匆地跟在那风尘仆仆的男子身后,脚步有些着急,似乎有些跟不上。那名男子在那影壁之前略停了一会,转而就出现了银杏道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