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堂之路 085 大巧无工

《名人堂之路》085 大巧无工

作者:弋周 字数:2017 书籍:名人堂之路

  告别休斯顿,火箭队短暂造访汽车城底特律一天,和活塞队进行一场客场比赛。

  前一天比赛日,活塞队刚刚客场输给费城76人队36分之多,此役后卫雷吉-杰克逊和中锋安德烈-德拉蒙德双双缺席,客场胜利本该理所应当。

  可世事总难料,活塞队在奥本山宫殿,用两位替补中锋的高质量挡拆,给来访的火箭人上了一课。

  1/

  要说杨一鸣在奥兰多和卡尔-马龙谋一面前,他绝非一位顶尖的挡拆高手,甚至都不能说深谙各种挡拆的套路。他在国内虽然打到CBA的新军北控男篮,但也今夏才被征召,还未经过职业联赛的打磨。中国缺少像美国NCAA这样大学生阶段联赛的高强度比赛,用以年轻球员在踏进职业篮球世界前接受系统性的战术学习。中国的培养体制把优秀的篮球苗子都选在各个省队的梯队集中训练,其练身体的意义和美国高中校队里那些未来NBA级别的野兽们动辄砍下四五十分并无差别。虽然现在各个CBA球队也开始建设各自的青年队,但年轻新秀被贯彻的战术思想仍少之又少——青年人执行力差,靠身体天赋吃饭的更多,也缺乏像样的比赛让他们把理论付诸实践。

  于是乎,虽然杨一鸣听得懂卡尔-马龙面授机宜的深意,但你让他真正打起挡拆配合,把它实践在赛场上确实又是另外一回事。

  杨一鸣在登陆美国前打过的最重要的赛会赛事其实就是17年夏天的天津全运会男篮比赛,但那届比赛里作为球队的新人,他也并没有被安排多少战术权重,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篮球直觉在低位要球策应,所以要说杨一鸣对各类挡拆战术的理解,从于小春这位篮球狂人处补习得更多也不为过。高位挡拆、低位挡拆、双人挡拆、三人挡拆、甚至多达四人的连续挡拆,还有无球人的强侧和弱侧的挡拆,以至于演化到金州勇士队这样人人皆可参与挡拆,甚至史蒂芬-库里都可以为德雷蒙德-格林做掩护挡拆,并最终回到火箭队常用的挡拆战术,虽然在渔船上只是卡尔-马龙言简意赅的一段倡议,于小春却用了后面几天的空暇时间才帮助杨一鸣把课补全。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杨一鸣这位NBA的新兵,想真正踩准节奏融入球队的挡拆战术体系,大概永远没有比亲自上阵实践来得更加有效吧。

  或者,亲自被上一课!

  2/

  火箭上一场的对手金州勇士,已经讲过是当代挡拆战术演化登峰造极者。如果拿江湖武学来比喻,勇士的挡拆恐怕就像精妙的独孤九剑,其中奥义之一即为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放到篮球场上,就是挡拆展开时有的放矢却又无处可寻,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但最后发动致命一击的人是谁,却又像越舞越乱的剑花,只有真正出招时,才看得真切。杨一鸣虽然看得热闹,但要说真看透了多少明道,可能也是骗人。

  相比来自IT之都勇士的华丽,象征美国上一代工业繁华的汽车城就显得质朴了很多。作为火箭前主帅杰夫-范甘迪的兄长,活塞的大范甘迪除了像弟弟一样醉心防守,本身也是位强调基本功的主教练。核心战术不见得复杂,但环环扎实,仿佛大巧无工的玄铁神剑,讲究以简化繁,以重化轻,但让杨一鸣这样的入门人看来,反而最易模仿学习。

  活塞队的0号安德烈-德拉蒙德“庄神”缺战,大范甘迪先换上了前锋2米08的埃里克-莫兰德当做中锋替补,没想到收到奇效。

  虽然“庄神”德拉蒙德本赛季的机动性已经大大加强,活动范围也从死守三秒区的站桩式中锋转变成了可以上提到罚球弧的策应型。但挡拆配合中,庄神的最大弱点恰好来自他“第一中锋”的戏份负累,一旦有持球机会,他反而容易多想,陷入“我应该拿球做些什么”的多余考虑中,最终与“大巧无工”的原则背道而驰,战术机会稍纵即逝。

  替补中锋莫兰德则显然没有这样的人设负担,球队今天庄神和雷吉-杰克逊缺阵,他临危受命,对自己的支援两位外线托拜厄斯-哈里斯和艾弗里-布拉德利的角色定位理解非常到位。第一节,他先提到高位,接球单脚踩住三分线,手递手把球传给无球横向跑动的哈里斯。哈里斯得球后,他轴心脚顺势转动,整个身体面向篮框并往篮下挤压,一方面帮助哈里斯创造出投篮空间,一方面挡开跟进的防守队员。哈里斯接球出手,飚中三分。

  第二个挡拆是个四人配合。莫兰德和布拉德利在左侧三分线附近再做有球挡拆,,前者手递手交球后故技重施,再次挤往篮下,争取投切机会。火箭队这次总算吸取了经验,一人死死抗住莫兰德封住去路,一人及时换防缠上布拉德利。没想到强侧没有机会,火箭的弱侧却出了漏洞,哈里斯给另一个前锋雷吉-布洛克做无球掩护,空挡刚出,布拉德利的转移球就紧跟着追到,超远投射再中三分!

  如果说莫兰德的挡拆还比较朴实无华,只像汽车城流水线上精确的装配工,第二节替补上场的塞尔维亚巨塔博班-马扬诺维奇却又带上了一丝不同的异域风情。马扬诺维奇身高2米21,是几乎可以比肩小巨人姚明的少见巨人,不仅身高相似,在进攻技巧上也有美国人难比的细腻手腕。

  第二节刚开始,马扬诺维奇坐镇左侧底角,和两位活塞小后卫打出极小范围内的连续挡拆。两位小后卫分别站在左侧三分线外0度和15度的位置,身前也都有防守队员,运转的空间原本极小。0度角的后卫先把球吊给马扬诺维奇,随即跑向15度后卫的位置,而后者则直接冲向两位火箭防守人的中间、马扬诺维奇的身侧!

  这一突如其来的位置变幻惹得火箭两名防守人交待不清,一个来不及跟上换位的0度后卫,一个来不及转身追击空切的15度后卫,后者从底线和马扬诺维奇中间的狭小缝隙挤过,马扬诺维奇人到球到把球传出,还顺带半个身位卡住火箭追兵,15度后卫带球杀到篮下,已是一片坦途,轻松上篮命中两分!

  秒至毫颠,却又轻松写意,来得毫不费力!

  这大抵就是大巧无工的精髓吧。

  也是所有挡拆战术化繁为简后的奥义吧。

  杨一鸣看得真切,心中默默受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