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堂之路 188 一波流

《名人堂之路》188 一波流

作者:弋周 字数:2071 书籍:名人堂之路

  克里斯-保罗队和杨一鸣队在G1后的早晨,加练三分球。

  双方在两轮过后,战成101比91,保罗队领先。

  正轮到保罗和杨一鸣进行最后一轮投篮的时候,詹姆斯-哈登闯了进来。他给双方提了个要求,要最后100球,全部跑动中投完!

  而且每次投篮的点随机!

  不由分说,进一球算两分的最后100个三分球投篮比赛,就此开始!

  1/

  杨一鸣这点,由球队老大詹姆斯-哈登给他传球;而场地另一端,没有参加三分比赛的德里克-罗斯负责给保罗传球。剩下的队友,保罗队的PJ-塔克和阿里扎加上杨一鸣队的戈登和格林,都围在各自篮下,帮助捡那些投得偏或者弹得远的篮球。

  所有这些准备,就像哈登说的,都是为了“模拟实战”,保证投篮人一刻都不停地跑位、接球、投篮、再跑位!

  哈登的传球杨一鸣刚才示范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了,又平又急,直追身而来,完全是模仿比赛的节奏。不光如此,哈登还会偶尔变点花样,比如击地、背身、高吊、和跳起掷球,真是把比赛里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包含了进来。这方面“玫瑰”罗斯的传球就中规中矩了许多,基本上都是双手胸前推出给到保罗,不过他瞥到另一头哈登的各种变化,也慢慢加到自己的传球里。到了后来,除了保罗和杨一鸣的投篮,竟然也演变成两位后卫的花式传球比拼,煞是好看。

  不过杨一鸣却没有心思去享受这些,一方面这种跑位投篮的训练方法对专注度要求极高,哈登的喊数又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喊完代表左侧底角的1,立马接上右侧底角的5,等杨一鸣刚刚出手,正准备歇一脚,他又会毫不犹豫地喊回1号投篮点,杨一鸣就不得不沿着底线做折返跑又跑回去。

  而另一方面,他的队伍还落后10个三分球,即使最后一轮难度加大,一个进球算作两分也就意味着理论上杨一鸣只需要比保罗多投进5个球,就可以扳平比分,但他仍需要全神贯注!

  前20球,杨一鸣和保罗几乎齐头并进,杨一鸣投进11球,保罗投进10球。

  接下来40球,杨一鸣再接再厉,他以20中领先保罗的18中。总比分上,杨一鸣31比28,只需再多中2球就能把两队战局拉回同一起跑线。

  最后的40球,杨一鸣投得愈发认真。队友们的计数和加油,让他感觉到反超的希望就在眼前。他的脚步迈得更勤,也仿佛逐渐适应了哈登的传球节奏。跑位、接球、出手、再跑位。杨一鸣选择的三分投篮姿势是介于格林的干拔跳投和PJ-塔克几乎不跳的踮投之间的一种,由于接球出手,本身缺乏时间调整,反而更接近比赛的投篮方式更适合这个训练科目。他原地起跳,但会适当限制拔高的力度,而用更多精力控制整个身体的姿势:双腿决定滞空时间和起跳方向,尽可能保持直上直下;腰腹的核心力量肌群掌控整个身体在空中的姿态,避免扭转;左右手臂锁死固定投篮姿势,在全身都肌肉紧绷的情况下,用手腕力量把篮球柔和地甩出;在球离手后,最终完成连贯动作:手指追踪篮球抛物线的方向,双膝微曲准备承受落地时的冲击,并随时关注哈登发出的下一个跑位指令!

  这一系列动作,在杨一鸣投前80球左右的时候,都完成得无比流畅。说实话,单从投篮姿势的角度来看,他甚至比保罗更接近一名纯射手,这不得不归功于杨一鸣在国内接受10多年的职业训练,对投篮基本功孜孜不倦的反复打磨。然而在国内,可从来没有过如此强度大的训练量!

  国内的投篮训练,通常都是单纯的定点练习,更接近于第二轮塔克和戈登完成的慢吞吞的投篮。这和中美两国篮球界对于训练的理念很有关系:在中国,训练强度普遍偏低,多为讲解战术、强化技术,为实战调整状态;而美国的职业篮球,相信只有训练比实战强度更大,才有可能在实战中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

  而杨一鸣投到80球之后,正是感觉自己被这种不适应的高强度训练拖累了!

  此时此刻,他才用身体的每寸肌肉真实地体会到,以前自己在网上看过那些批评科比是打铁王的评论,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要成为打铁王,一场比赛出手30甚至40次的前提,是你必须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这出手数!

  脚步、手腕、核心、呼吸、甚至专注力,全部要能够跟上。可杨一鸣明显感觉到,他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80球时,他还以39比38领先保罗。但最后的20球,越投越累的杨一鸣,完全丢掉了前面的准星。跑到位置上,身上已没了力气,匆匆完成投篮把球投丢后,又不堪重负地跑向下个点…

  如此往复中,他最后20球只有4中,20%的命中率。而反观保罗,虽并不见得姿势那么标准,有靠吸收腰腹,臀部找后坐力的嫌疑,但显然这种省力的投篮姿势更适应高强度的训练。保罗最后20球投进了11球,55%的命中率,一波流地带走了比赛!

  保罗队201比杨一鸣队175,大比分胜!

  2/

  这场高强度三分球训练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季后赛G2的比赛里,虽然森林狼第一节强势开局,23比18领先比分。但只要火箭队不被自己的命中率所累,第二节外线一旦打开,就能送出一拨单节37比17,一举奠定胜局!

  恐怖的火箭一波流!

  这次是整个火箭队外线的功劳!

  就算球队老大哈登本场低迷,三分球9投0中,运动战只有11%的命中率不可思议地只得到12分,但他加练时的鞭策起到了效果:

  阿里扎10投3中,塔克5投2中,保罗5投3中,戈登10投2中,格林12投5中,杨一鸣2投1中。

  火箭的三分球射手们,合计贡献44投16中(不计算哈登)36.3%的命中率,并借此完成对森林狼全场20分的压倒胜利!

  杨一鸣自己,他季后赛首秀的成绩单是9分7篮板3助攻2封盖。经过疯狂加练,系列赛第二场他可以送出13分9篮板2助攻1封盖1抢断的全面数据,比第一场更胜一筹。

  不过,就在所有人,包括于小春为火箭的胜利和杨一鸣的进步高兴时,有另外一件事情也抓住了他的注意力:

  火箭比赛开打前,安排了爵士与雷霆的较量。24小时前还被传左脚挫伤、很有可能不能出战G2的多诺万-米切尔,居然不仅最终登场,还狂砍全场最高的28分外加6篮板2助攻1封盖。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排除爵士队情报战的因素,这依旧是神奇的恢复速度,和更加神奇的疯狂表演!

  米切尔个人第四节的大爆发,一波流打趴了拥有三巨头的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于小春不禁联想起自己在NASA基地,见到尼古拉斯的情形。只能是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