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白镇纪事 第十九章 宏照拜师

《白镇纪事》第十九章 宏照拜师

作者:湖帆 字数:3434 书籍:白镇纪事

  邱铁匠的“铁匠铺”就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紧靠着炉子的是一面风箱。一头有眼,一头有把。一推一拉,风进了炉子,火苗子就不断往上蹿。

  铁匠活很讲究章法。要锻打的铁器必须要在火炉中烧红,再将移到大铁墩上,一般由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语言指挥徒弟,同时用小锤修改锻打位置,把一块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

  在邱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可以像面筋一样捏来捏去,变方,变圆,变长,变扁,变尖。铁犁、铁耙、铁锄、铁镐、铁镰,菜刀、锅铲、刨刀、剪刀,门环、泡钉、门搭扣,都能从锤子下面敲打出来。

  一番铁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邱铁匠夹着铁器放入水槽内,“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淬火和回火十分重要,全凭实践经验,一般很难掌握。各种铁器,虽然外形制作得十分精美,但如果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便不耐用。

  邱铁匠常说,打铁是男人的事业。这是因为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

  邱铁匠有自知自明,知道打铁是粗中有细的活,但归根结底是粗活。

  吃过中饭,他就悠闲地坐在门口喝茶抽烟听半导体,开始他文雅的精神生活。他这样做多半是给庄上人看的,别以为他只会打铁。半导体有时唱京剧,他一句也听不懂,但他还是在听。淮戏他听得懂,最熟的是《白蛇传》。

  自从去到金山后,

  那法海绊我在山头。

  想不到上山不肯让我走,

  勒逼许仙把心修。

  早晨叫我椤严咒,

  三跪九叩把神求。

  清规律,罪难受,

  暮鼓晨钟惹人愁……

  老邱的生活时张时弛,忙起来三天三夜,闲散起来就像神仙,这样的生活村里人能有几个这样的?

  老邱没有儿子,要生个儿子倒是不难,只可惜老婆的身体已经不配合了,捣腾好多年就是没再生出小人来。没儿子就没儿子,自古以来儿子养活过谁了吗?世界上忤逆儿子千千万,比如朱大江,就是统村闻名的忤逆子。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居然想到曹操曹操也到。这时朱大江出现了,他敞着打着若干补丁的对襟灰褂,露出两块饱满的胸脯,一抖一抖的地朝这边走过来。

  老邱转过身,不想和他对面。转脸之际看到朱大江弯下了腰,以为他又要鞠躬作践自己,正要开骂,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一根细麻绳揣进了口袋。

  老邱咳了一声,朱大江抬头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不自然,背着手继续往前走。老邱在背后不阳不阴地说:“什么东西不好拾,偏偏拾根绳子。”

  大江回过头来,冲他一吼:“我拾绳子关你什么屁事?”

  老邱笑了,说:“老朱,我是好心提醒你,真是不识好人心。要是其他人看到了不知道会怎么想呢,你反正已经没脸没皮,可别坏了你家儿孙的名声。”朱大江懒得和他争论,斗了几十年嘴,已经没有新鲜感,便不理会他,一步步走远了。

  老邱嘴里嘀咕了一句坐了下来,收音机里的淮戏被嘈杂不堪的电波声冲得不知所踪,他有些气恼地关了收音机。

  朱大江是什么东西他老邱一清二楚。从小被老子打骂,成亲以后父子关系还是不好,一桩很小的事都会有分歧,一个要向东,一个要向西,绝对不走在同一个方向上。在农村人眼中朱大江绝对不是个孝子,当然他本人也不想做孝子,他把老子扔在猪圈一样的烂棚子里,不送米不送油,任其自生自灭,这么做明显就是不想做孝子。孝子有这样子的吗?老子有病了,半死不活躺在铺上,他迫于乡人的压力进了那个小屋,丢下一点米,一句话都舍不得留下。老子恨得牙都咬碎了。

  朱家养了两只猪,指望年底换点钱过年。没想到,收工回来,两条一百多斤重的猪全死在圈里了,一时间他血脉贲张。这时老子扶着墙蹒跚走进院子不紧不慢地说:“是我,是我下的药,你去公家报案吧……”刚才一急,现在一气,朱大江立即倒在了地上……

  整整三年,父子俩没说一句话。每年夏天,朱大江都要用蜘蛛网捉几次蝉,他是整个下官河捉蝉的高手。挑一根结实的长芦杆,一头折成三角形,用线扎牢,看见大蜘蛛网就进去一搅,三角区里便满是蜘蛛网了。瞅准了一只蝉,举起芦杆,把三角往上一捂,蝉就被黏住了。一天下来,能黏上百只。有人要跟他买,他说:“谈不起来,一万个钱也不卖”。

  回家后清水泡,刷干净,用油炸至金黄色出锅,没有辣椒粉佐味一家人也照样吃得有滋有味。当然他的老子是没有份的,冬天他老子死了,冻死的。

  宏照生在朱家真是糟蹋了,要是宏照是他老邱的儿子,一定会能够打造得出类拔萃。可惜的是邱家一口气生五个女儿,送了三个给人,留了两个。老邱喜欢宏照有几个原因,宏照是个男孩子老邱喜欢,宏照是个烈性汉子老邱喜欢。宏照在家排行老三,朱大江要给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他的一把老骨头也碎了,老邱一直观察着宏照的成长,希望有一天能招他做女婿。有了这个心思他也喜欢上了宏照,他的心思没有一个人知道,就连他老婆也不知道。

  今天他有一种预感,宏照要回下官村。

  果然,傍晚时分,宏照出现了,直接往他的铁匠铺子里跑。

  没有任何人要他走,也没人有权要他走,宏照还是决心要离开了这个学校。离开学校以后做什么呢,他并没有想好,除了回去种田他真的想不出还能做什么营生。

  这天周末下班,经过邱家门口顿生一念,他要拜老邱为师做铁匠,这种生活单纯清静,很符合他目前的心理需求。

  宏照一进门就说:“老邱,我要拜你为师。”老邱愣住了。

  宏照以为自己没讲清楚,划拉了一下膀子说:“老邱,我想跟你学打铁。”

  老邱心里一惊,慢慢坐到躺椅上,点了一根烟,慢条斯理地说:“你为什么打铁?”

  “我有力气。”

  “我这儿的二网子力气比你大。”二网子是老邱的徒弟,傻乎乎的,有时大脑转不过弯来。

  宏照无言以对,两只手插进蓝色卡几裤的口袋,一屁股在老邱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了。老邱眉目上有些不悦,其实内心满是笑意。这表面的不悦是骗不了宏照的,这么多年老邱在偷窥他,他也时时瞥老邱几眼,大家是什么人心中是有数的。

  老邱找了小爬爬凳坐到宏照跟前,刚要开口讲话,宏照从口袋里捏出一支香烟递给老邱,老邱不接,开口说道:“老三啦,不是我不收你,实在不能收啊。你是个教武行的先生,相当于一个教头,怎么好学我这个讨饭交易呢?”老邱抽自己的烟,擦着火柴点着了烟,轻轻一摇,火灭了,接着说,“再说你老子是个好惹的人吗,我要收你做徒弟,他不把我家三间房子扒了才怪呢!”

  宏照听了这话,站起身来,又低下身子,两只手在裤脚上轻轻一掸,好像极成功地拂去了不少灰尘,然后抬腿从老邱跟前清清爽爽地走了过去,走出三步之遥,回过头,眼睛里透出一股子寒气:“这事以后再说。”老邱目送着他孔武有力的身形远去,连声哀叹。

  满天的红霞如同惊鸿向西天飞去,点点村庄沉浸在傍晚时分的安定之中,这个这样一个宁静的黄昏,所有的人却开始躁动起来。

  这一天是星期天,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星期天,这天大队的广播开始一遍遍地喊:“各位贫下中农同志们,接上级通知,我们这里可能要地震了,请大家做好防震抗震的准备。”

  地震对于老辈的下官河人还是遥远的事情,民国初年,下官河震过一次,轻轻晃了一下,房子没倒,也没死人。就那么晃了一下,像做了个浅浅的梦,很快让下官河人忘得干干净净。

  现在整个世界还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大舞台,听了广播以后,所有的人都百分之百地相信这个灾害就在天上悬挂着,像一块在巨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下来砸在头上。

  怕头被砸破砸烂,家家户户热火朝天地搭起防震草棚,连学校都停了课,孩子们都被家长接回了家,要死一家人死一块儿。

  因为地震,宏照的辞职的心思就搁了下来,这个时候命都难保了,要是还提出辞职,就太可笑了。

  官河村的防震工作相当到位,安排了专人看管电话。一接到上级通知,民兵就鸣枪报警,通知群众进防震棚。学校停课了,费金洪安排了宏照一个差使,让他巡查全村。这是个肥差,白天在大队里吃饭,晚上睡在大队部,有酒喝,还有津贴费。

  大江站在门口骂,因为他的稻草,整整一个大草堆,一夜之间被人偷得个净光,那是他一耙一耙从收割后的稻田里划拉回来的。他不划草,这些残留的草会被风吹跑,他划回来后草应该姓朱了,这一点应该没有半点异议,就是费支书也没意见。

  那天,他骂得很投入,只有很投入的时候他才骂得出口,比如他的老子就是一个能让他很快投入其中的材料,一开口他就能骂出老逼养的。

  朱大江对一般人还是投入不了的,他和一般人生活的世界不一样,他的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很独特,谁也猜不透他的闷葫芦里整天盘算着什么。既然精神世界不一样,他骂起来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呢?骂出去等于骂在棉花上,软软的,一点儿力量也没有。

  但那天他努力投入了,因为有人闯进他的世界,不是精神世界,而是他的稻草世界。他骂道:“死人的人家,偷我的草……地震好,土塌平消,贫富一塌平。”

  很多人听过他的骂声,因为习惯了,大家都在面前拦着一块棉花,你骂你的,我偷我的。大家都要死的人了,还在乎你朱大江骂什么?再说了,你朱大江不见得能躲得过地震,都要见阎王了还要几根破稻草有什么用?

  其实,这几年大江倒真的很少骂人,主要是怕女婿看不起,他便把气憋在肚子里。但年龄增长脾气见长,遇人不合即动口舌,而且不依不挠,不依不挠地动口舌并不是骂人。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朱大江这个老东西骂人是有潜能的,他的战术属于一种迂回策略。

  大江骂得越凶,稻草少得越厉害,他不能整个晚上坐在草堆边上看着。庄上人好像故意戏弄他,你骂我们就偷,而且比以前偷得更凶。几天以后,偌大的草堆空了,地上还残留着稀稀朗朗的几根穰草,他用竹耙划拉划拉,刚好一捆,当天让老婆吴大脚塞进了锅塘。

  他不再顾虑女婿的感受了,疯狂地怒骂,骂了好多回合,就是没有人出来回应他,好像楼主发了个骂帖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大家都朝楼上看就是不说话。楼主朱大江的心理就是不骂出人来绝不罢休,哪怕对方换马甲他也不在乎。

  细想起来,我外公朱大江要是在今天就是一个网络大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