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少年郎 73 第七三章

《我家少年郎》73 第七三章

作者:赏饭罚饿 字数:3187 书籍:我家少年郎

  亲爱的, 因为您的购买比例不足一半,请等待一定时间后观看~宛遥姑母的医馆在西市最热闹的一片区域内。

  春天带来的寒疾还未过去,铺子里咳咳哼哼的,全都是人。

  堂下排着两溜长队,宛遥和陈大夫各自忙碌,因为有她在, 也免去了陈先生看女病人的麻烦。

  紧接着坐上交椅的是位老妇, 步伐很蹒跚,抬手捂住耳朵, 直说嗡嗡响个不停。

  宛遥让她把胳膊放下来, “婆婆,您这病是多久开始的?”

  “啊……快有五日了吧。”

  “平日里睡觉怎么样?”她问完, 余光却不经意扫向一远处坐着喝茶的那两个人,仍是一高一矮, 相貌平平无奇,周身壮得像头牛, 和四下咳得快上天的病患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

  二人冷不防碰到宛遥的视线,便赶紧此地无银三百两地避开。

  她忍不住皱眉。

  “平日啊?倒也没什么,就是夜里三更左右得醒来一回。”

  “老人家耳鸣是肾气不足所致。”宛遥挽起衣袖,“两手盖耳,以掌根揉耳背即可……来,您把眼闭上。”

  对方依言闭目。

  她将其双耳覆住, 轻轻按揉耳窍, 节奏舒缓适宜, 如此约莫过了半盏茶,老妇隐约感觉耳朵眼中有些发痒,就在此刻宛遥提醒道:“可以了,您睁开吧。”

  她撤回手的同时,耳目骤然通明,连视力都清亮许多。

  “这会儿耳中还嗡嗡叫吗?”

  “好多了,好多了。”她转过来连连颔首。

  宛遥笑笑,“回家后,若再有耳鸣就照我方才的样子做,坚持一个月便能痊愈。”

  “谢谢啊,谢谢。”

  “我现在给您通一下经脉,把手伸出来。”她从抽屉中取出金针,正要扎下去,旁边就听到两个等候的年轻男子在闲谈。

  “今日城郊怎么那么多的官兵?擂鼓震天的,又在演武吗?”

  另一个奇道:“你还不知道么?陛下犒赏三军,辍朝三日以示庆祝,这会儿开了西郊猎场在打猎呢。”

  “三军全都在?那淮山不得被他们掀掉一层皮啊!”

  “你傻呢。”后者鄙夷道,“能陪陛下打猎的,自然是军中的精英。”他竖起食指,“怎么也得是中郎将往上数……”

  “西郊猎场……”宛遥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

  自打前天见过项桓之后,已经好几日没有他的消息,也不知他封了个什么。

  “姑娘,姑娘。”对面的老妇唤了半天,她才回过神,后知后觉的“啊”了一声。

  “你这针还扎不扎了?”

  宛遥不经意一垂眸,发现金针牢牢地被她旋进了木桌里,忙飞快拔起来,心虚地朝人家抱歉:“对不起啊。”

  老妇狐疑地瞥了她一眼,大概也是不太明白这个小姑娘的手艺为何时好时坏的……

  *

  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林子里的大梦初醒的野物撒丫子满地跑,空气中交织着箭雨疾驰的声音。

  一只才从洞内冒头的灰兔在四下的重重危机里瑟瑟发抖,刚探头探脑地迈了一步,就被迎面而来的一支箭矢斜穿了心口,当场丧命。

  那马匹却并不停歇,途径此处时,马背上的人只轻轻弯腰一提,便将猎物捞在手,身后是盈箱溢箧的飞禽走兽。

  余飞开弓慢了半拍,见状不由有些酸溜溜的,眼见项桓拎起野兔打量,忍不住说:“哇,你也太狠了,兔子这么可爱,干嘛要杀兔子?”

  背着长枪的少年微转过身,“你的马也很可爱,为什么要骑它?让它骑你啊。”

  他收起猎物,驱马前行时还不忘撂下话,“别装了,这辈子做的孽还少了吗?就算去打牌位供起来,整个祠堂都不够你塞的。”

  余飞嘿嘿笑了两声拍马跟上去,摇晃着他那颗大头,“你少打我马的主意,大司马赏的,贵着呢。”

  项桓没搭理他,走出不远,前面的松树下正有一人挽弓仰首,似乎是在搜寻头顶的飞鸟。

  “子衡。”

  他唤了一句,那青年便收了弓,调马侧身,朝他和煦一笑。

  “小桓。”

  宇文钧和余飞一样都是他在军中结识的同袍,和余大头不同,宇文钧年长他近十岁,是季将军的外甥,素来老成持重,弱冠之年已官拜中郎将,如今大捷归来又直接官升四品,是朝内朝外皆看好的武官苗子。

  “你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宇文钧笑着摇头,“不及你,只是几只雪雁罢了。”

  余飞紧随而上,闻言艳羡道:“雪雁好啊,雪雁肉紧实着呢,烤起来贼香!”

  他自打脸堪称神速,大概是因为头大的缘故,抽两下不疼不痒。

  项桓的箭矢消耗得很快,不多时箭囊已经空了,三个人转悠了一圈,开始慢慢折返回去。

  演武场上,打猎的皇亲国戚和士族武士们纷纷满载而归,正中的台子有人在比武,兵刃的交击声尖锐刺耳。

  项桓在营帐门边下马,有侍从近前收拾猎物,他和余飞、宇文钧三人从外围走,不时瞧着场上激烈的战事。

  那位居高而坐是咸安皇帝,他的年纪约莫三十出头,眉眼阴冷,好似永远看不出情绪。

  “子衡,飞儿,小桓——”

  台子左边的案几前,一名黑袍将军抬手招呼他们。

  项桓等人急忙跑过去,季长川便命人看座。

  宇文钧:“舅舅。”

  项桓和余飞恭敬道:“大司马。”

  三个人年纪相仿,皆是季长川手底的亲兵,也算半个徒弟,平日在私下推杯换盏是常有的事。

  “来得正好,来来来——”季长川挪了些许位置,腾出视线,“刘指挥使家的公子与越骑将军对阵,你们也都学学。”

  场上一刀一剑两厢较量,很显然持刀的年轻人更站上风,他身形灵活,攻势凌厉,刀锋劈在地上时还有分明的裂痕,想来力道不弱。

  余飞本就是用刀的,全程看得津津有味,专心致志,而旁边的宇文钧,目光却不自觉落在了演武场对面的人身上。

  那是名武将,虬髯微白,轻甲披身,双眼凌厉如电,摁膝大马金刀地踞坐着。尽管他尚在与咸安帝谈笑风声,可周身的气魄也仍旧让人退避三舍。

  长风卷起玄色大氅滚滚鼓动,像一头雄狮,不怒自威。

  “舅舅,他……”

  季长川还未开口,眼前忽多了一个大头,余飞凑了过来,“他?那人谁啊?”

  他抬手把这颗脑袋拨到一边,解释说:“是武安侯,袁傅。”

  项桓闻言似有所动地抬眸,“原来他就是袁傅?”

  在大魏,袁傅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那会儿还是当今陛下的父皇——宣宗皇帝当政。

  据说宣宗老年时昏聩无能,又沉迷美色,导致封地的藩王接连谋反,叛军一路从淮南道杀至长安,兵临城下。

  仓皇中他只能带着百官逃往蜀地,以益州为陪都。这便是后来史书上有名的“凤口里兵变”。

  此后的长安沦陷了七年,而最终平定叛乱的,是那时年仅十九岁的袁傅。

  “据说袁傅攻入长安城前,其母与其兄俱在城内,叛军首领在城墙上拎着他母兄遥遥呐喊,若要救其性命,立即退兵十里。

  “他话刚说完,两支长箭就破风而来,一支射死了袁母,一支射死了他亲哥哥,紧接着的一支正中这首领的咽喉。”

  季长川自饮了一杯酒。

  当年,十九岁的袁傅踏着至亲骨肉的尸体带兵杀进皇城,从始至终他连眉头都没皱过一下。

  自此袁傅平步青云,威震南北,对于大魏百姓而言是个不败的神话,但对于文武百官甚至皇帝而言,也许就是噩梦了。

  “真狠。”余飞叹道。

  宇文钧笑笑,“不狠也当不了大魏第一人。”

  这大约也是二十六年来无人能动摇得了他在朝中地位的原因之一了。

  坐在身侧的项桓静静地不说话,他像是望着场上瞬息万变的刀剑,又像是透过那些刀光剑影看着别的什么。

  “十九岁功成名就啊,还有那暴脾气……”季长川轻声叨念,转目扫到那个顽石一样的少年时似乎想到什么,正要发笑,演武场里比试的两个人却突生变故,持刀的刘家公子被指挥使一剑崩得武器脱了手,而好巧不巧,那柄刀的刀尖去势难收,竟直逼武安侯。

  在场的人脸色骤然大变,咸安帝几乎是蹭地一下站了起来,唯有季长川还一副懒散模样。

  袁傅彼时正在垂眸喝茶,耳畔听得风声靠近,凌厉地一抬眼,他长臂伸出,迎向刀光徒手接住了那柄长刀。

  动作何其利落!

  袁傅放下茶杯,忽将刀柄掉了个头,凌空一掷,原封不动的推了回去。

  百官们还未及松一口气,转瞬便明白过来,武安侯发了火,他显然是准备杀了丢刀之人。

  场上的刘家公子明显被吓蒙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自己平日所熟悉的刀刃已然成为了要命的利器,六亲不认地朝主人奔来。

  雷霆般霸道异常。

  没人敢硬接这一刀,有自知之明地都知道上去就是个死。

  季长川一句感慨未及出口,余光蓦地见得一个身影闪过,他回过神想拉时早已迟了,当即骂道:

  “妈的,才想说像你,你这臭小子就的真去了!”

  项桓是提着他的长枪跃上演武台的,当他置身在刀锋下时,才深刻的感受到那股凛冽迫人的气势,劈山分海,是见惯了杀戮的人才会有的力量。

  这会他想起不久前大司马讲过的,武安侯三箭定长安的故事。

  但已迟了,不过迟了就迟了,他动手从不后悔。

  四周传来惊呼声与季长川的骂声,金铁相撞,铮然一阵巨响,隐约从足下挡开了一小股的风,沙尘骤起。

  长刀在半空打了个旋,哐当落于地面。

  周围鸦雀无声。

  他手里的银枪却似嘶鸣般震颤未止。

  长刀断了。

  长刀断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魏无人能抗住武安侯下了杀心的这一招。所以当看见那个持枪的少年安然无恙地站在台上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离席而起。

  只有项桓自己知道,那一刀的力道有多大。

  好似某种本能,他猛然抬头,对面负手而立的是袁傅高壮的身躯,浓黑的氅衣带着难以抗拒的雄威随风朝他袭来。

  而他的背后,不知几时季长川已悄然站定,笔直地与之对望。

  大魏朝的两座险山就如此左右对峙着。

  但袁傅却没有闲心和这位凯旋的将军视线交汇,反倒是眯眼打量了项桓半晌。

  “叫什么名字?”

  他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仰起脸:“大司马麾下左中郎将,项桓。”银枪上划过一缕耀眼的光芒,映着那双毫无畏惧的眼眸,散漫中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妄。

  “小孩子不懂事,冲撞侯爷了。”季长川面上挂着笑,抱拳行了一礼。

  “小孩子?”袁傅回过神时,才认真咂摸这个词,看着项桓笑说,“是啊,真是个小孩子。”

  可能是对这个称呼甚觉不悦,项桓皱了皱眉,眼神冷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