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小兵 第一百一十六章 炼焦法

《大唐小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炼焦法

作者:我的小面包 字数:1961 书籍:大唐小兵

  “其实也很简单,以前的时候也出现过,不过,应该没有这个好使,你看看,就是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质把手,活动木箱,用手拉动活动木箱,有活门,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里的皮囊内充满空气,在拉动,把空气压出,通过输气管,进入熔炉内部,可以使炉火烧的更加旺盛,温度自然是可以提升上去的”。王治在地上,简易的画出了风箱的结构图,因为很简单,是以,何老头倒也看的明白,正因为看得懂,却是更加的佩服了。

  “柳师傅,这图纸你也看得懂吧,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柳木是位木匠,据王强说,手艺很是不错。

  王强可是老手艺人了,不上战场的时候,也是在家,经常做木工活的,是以,手艺很好的,只不过,现在基本上不做了,侯爷的爹嘛。

  “侯爷折煞小人了,这师傅的称呼可当不得,不过这里,可否给小人在讲一遍”。柳木指着后面那里,看的不太明白,直言问道。

  柳木是个老实人,既然侯爷安排了,肯定要做到最好。

  对于薛仁贵找来的这些人,王治还是很满意的,不管技术是不是真的很好,最起码人的品性都还不错,没有刺头什么的。

  “煤在锅炉内加热到一千度的时候,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挥发性物质逸散,留下的不挥发的物质就是焦炭。燃烧的时候发出很短的蓝色火焰,释放大量的热量,而且燃烧时间持久是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和热量来源”。

  风箱的使用,让进气道最后入炉前,并在一起,下方设有和进气道隔离的火池,空气在进炉前,有一定程度的预热。

  被小看这一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空气预热,就可以让炉温提升两三百度,这可是,在明朝时候,才有的技术。

  何老头听的迷迷糊糊地,很多东西没听懂,只是明白了,貌似这个焦炭,还有空气预热,可以提升炉子的温度,对于炼铁有很大的好处。

  王治说完,就自顾自的笑了起来,也是啊,现在这个时代,连煤的使用,才刚刚起步,更别提焦炭了,也许,只有自己才知道呢。

  况且,很多东西王治还不准备说出来,现在说出来还为时尚早,就比如,王治还打算,在高炉旁边,建一个大型炒铁炉呢。

  说到煤炭,王治忽然想起来,貌似这已经是冬季了,煤炉子的产业,应该卖的很不错吧。不过煤炉子必定是烧煤的,要不要提前把煤矿买下来啊,在山西那边,貌似很多煤炭,都是露天可采的呢。

  王治觉得,有必要和豫章沟通一下,看看,能够买下来多少,而且老程那边也要知会一声,不然,那萱花大斧还还真是有点吓人呢。

  不过眼下,还是先把这个焦炭搞定比较好。王治先是把烧焦的窑子给画了出来,至于怎么炼焦,王治已经说了两遍了。

  王治说的当然是后世的土法炼焦,虽然在那时候看起来很落后,很费,很不环保的,可是,在大唐这个时代,那可是很有划时代意义的呢。

  先不管何老头会不会,至少这窑子是看明白了,既然看明白了,那就先去弄好了,先把窑子弄出来再说。

  王治感觉,自己想要有一支强劲的家将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而且,王治不大喜欢硬拼,如果有优势的话,那就辗轧敌人,比如,拥有远程攻击性武器,比如,弓箭,强弩,八牛弩,投石机也不错,不过那不是私人可以拥有的,需要报备。

  相比于弓箭,王治更喜欢强弩,因为强弩的体积更小,利于携带,如果机括用弹簧的话,射程会更加的远,杀伤力更大。

  王治决定,以后自己的家将,必须人手一把,如果上了战场,充足的话,可以人手两把。

  当别人还在举着刀剑嗷嗷叫的冲上来的时候,一排弩箭射过去,就变成了刺猬。

  攻击性武器,横刀自然是少不了的,这是标配。

  不过,防守型武器,那就是铠甲了,对于明光晃晃的明光铠,王治并不喜欢,其一,有点笨重,而且太严实,捂在里面很是气闷。

  另一方面,既然叫明光铠,其实就是胸前有一块白晃晃的护心镜,太阳照射之下,徐徐生辉,从而得名。虽然看起来很威武,可是,治战场上太显眼了。

  王治准备的铠甲,要纯黑色,即使是到了夜晚,也能够借助夜色的力量伪装,另一方面,要轻便还不失防御。

  当王治回到家的时候,感觉有点脑仁疼,实在是交流起来,太费劲了。

  不过,王治还好没有解说太多,百炼钢和灌钢法,都没有提及,还有水力锻压,石墨的运用这些。

  说多了也记不住,而且使用不了,有些东西必须循序渐进,先让何老头等人,把炒钢法熟练运用了再说吧。

  王治很是怀念,那个教育普及的年代,即使是个小娃娃,也懂得很多,不想现在,十岁大的娃了,还在玩泥巴的很多。

  “大治,你尝尝,味道怎么样”?王治把怎么把黄豆,发成豆芽的技术,交给了村子里的人,小本买卖的,王治还没有自私到自己独占的地步。

  一来村子里的人,本来就是大家伙的上辈,都是逃难来到这里的,感情很深。

  另一方面,村子里实在是太穷了,不管是蚊香,还是现在的豆芽菜,王治都希望,大家可以过得更好一点。

  “恩,还行,就是味道淡了点,在加一点点的盐就好了”。在食盐随便买的时代,王治很难理解,盐铁官营的时代,盐对于百姓们来说,是多么的可贵。

  而且盐的利润非常的大,特别是贩卖私盐的,不说都是巨贾,但各个也是腰缠万贯,但是,一旦被查出,砍头都是轻的,弄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后果。

  “哎,那就再放一点”。高山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可是生活习惯还是没有改过来,闲时吃淡,忙时吃咸,好保持体力。

  原本王治想去长安城,跟着看看售卖豆芽的情况,最合适不过了,因为这豆芽技术王治发明出来的,论了解,当然是王治最熟悉了。

  可是,王治也是侯爷啊,堂堂侯爷如果去卖豆芽菜,第二天,肯定能上长安城的头条事件,大唐开国县候当街卖豆芽,日赚多少多少。

  如果这一幕,被李二看到了,不知道会怎么想,恼羞成怒?砍了那厮狗头?

  因为是第一次,是以,高山这次带去的豆芽并不多,主要还是,做宣传之用。

  既然这边没事了,王治就朝河滩赶去,不知道豫章去了没有,还是已经在等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