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朝春事 第145章:语出惊人

《北朝春事》第145章:语出惊人

作者:清明水萩 字数:1790 书籍:北朝春事

  一路跟着宫人往栾清殿的方向去,陈襄的步伐越来越慢了。【最新章节阅读.】沈连城回头看一眼,不免催促。

  他却道:“去早了也要等你祖父。”不是有什么不得了的点子么?怕他与天子赖账,辱没了她的功劳,她才要将沈括请到场做个见证。

  也的确如此。沈连城想了想,放慢了脚步。但她绝不落后与陈襄并行,也绝没什么话要与他闲扯。

  陈襄却是一改以往淡漠凌厉的样子,几乎透着几分气定神闲的从容道,“李霁与你,不在一个层面。用不了多久,你就要嫌他了。”

  当着她的面说她夫君不好?还这样堂而皇之!沈连城立时恼火顿步,“我夫君对我好得很。别以为你那些无耻下作的鬼把戏,就能逼得他把我推出去。”

  看来,李威被贬谪的事,她是怪在自己头上了。陈襄一下哂笑,却没有做声。天子会做出这种事,也是他感到意外的。但天子,分明是为了他,为“补偿”他而推波助澜。此事因他而起,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最主要是,如此一来,甚好。

  李霁不过是一个对沈连城千好万好的世家子罢了,而除了对她千好万好,其他……京都城随便一找就能找出好几个比他优秀的男儿来。他对她的千好万好,又能顶住家族的压力,延绵多久?便是再久,她又否会倦怠?那根本是一个连志趣都没有的人,时间久了,她还能喜欢?

  他不以为意沉静不语的样子,在一身月白色外衫的衬托下,更显了几分尊儒,如同上一世,他还是“子隐”的时候。

  沈连城撇开这个念头,重新迈开了步子,心底里莫名气得厉害,对他的话,十分介怀。

  这种介怀,或许是源于……想到李霁的父母,想到李家现在的状况,而生了对自己未来处境的恐惧之心。

  这都怪谁?怪陈襄。

  陈襄辱她清白在先,想利用天子赐婚得到她在后,令她声名狼藉,处境不愉……不然,她哪里不能成为李家的骄傲,哪里不能与心爱的人举案齐眉,无忧无虑?都怪他。

  一路怨念地想着,两根秀眉紧蹙在一起,一双凤目溢着渗人的寒光,她的脸色,难看至极。两个接引的宫人交替之时,猛地回头瞧上一眼,生生吓了一悸。

  直至看到宫人见了鬼一样的表情,沈连城方才强迫自己平复了心绪。陈襄侧眸,仅看到几分余怒未消的愠色。

  二人很快来到栾清殿,面见了天子。

  “怎么?有何要紧之事,你二人倒一起进宫来了?还请了太傅。”宇文烈眉目之间带着一星半点的笑意,一双眼睛,直打量沈连城。

  无需多想他也猜得到,这是她的主意。

  “新妇在通古斋,偶然看到陈国公手中那一本,发现一件奇事,这才想说与陛下听。”沈连城低眉敛目,好一副知书达理的乖巧模样。

  在天子面前,她不再自称“阿蛮”,俨然是李家的人了。宇文烈看在眼里,漫不经心“噢”了一声,而后问:“是何书?又是何新奇之事?呈上来。”

  赵寺人听言,忙从陈襄手里接过那本《母系氏族》,呈与天子。

  见是古老的契文,艰涩难懂,宇文烈只随手翻了翻,便没有耐心地放置一旁。“还是你与孤王细说吧!”

  “是,陛下。”沈连城应声往殿外瞧了瞧。

  宇文烈看一眼赵寺人。赵寺人了然,忙吩咐下边的宫人去殿外看看,沈太傅怎还没来。

  沈括还没来,宇文烈便说起了闲话,“阿蛮到开国郡公府,一切可好?”

  她刚嫁过去,公公就被他贬谪了,能好么?明知故问。沈连城只觉自己对宇文烈,越发地憎恶。但他是天子,她半点不能表露,于是噙着笑喏喏地回道:“都好,夫家待新妇极好。”

  “那就好。”宇文烈装得跟自己没做过什么似的,还道:“若李家胆敢苛待于你,你只管与孤王说,孤王为你做主。”

  听起来对她多好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把她当亲妹一样爱护呢。沈连城面上噙着笑感恩戴德,心里则是满满的鄙夷。

  这时,赵寺人得了宫人传话,恭谨地对天子道:“陛下,沈太傅来了,在殿外听宣。”

  “宣。”宇文烈坐到了案几后面。

  沈括进殿,目不斜视,只管向天子施礼。天子让他平身之后,他才看一眼沈连城,神色之中,有几分困惑。

  “阿蛮,现在可以说了?”宇文烈耐着性子看沈连城,浑然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陛下,”沈连城看了看他放在一旁的书,不紧不慢道,“这本《母系氏族》,讲到了一个故事。轩赢氏和蚩茸氏是两个聚居地相邻的氏族,关系要好。后来蚩茸氏因为一场大火失去了生存的土地,蚩茸氏主寻求轩赢氏主帮助,轩赢氏主应下了,将本族的粮食分给蚩茸氏一族,并让蚩茸氏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但这引起了轩赢氏族人的不满,并轰赶驱逐蚩茸氏一族,令蚩茸氏一族生活十分艰难。”

  这就像北周百姓对陈国百姓一样。听到此处,沈括宇文烈等都露出了一抹惊异之色。

  “后来呢?”宇文烈更是焦急而问。

  “那个时候的人从出生,就会在身上烙上氏族标记。”沈连城接着道,“于是,轩赢氏主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毁灭氏族标记。如此一来,除了见过面的,轩赢氏人和蚩茸氏人,就区分不开了。一时之间,少了许多纷争,再历经年月,两个氏族更是分不出你我。”

  诺大的宫殿,在沈连城话语结束后,陷入一片死寂。

  沈括望着沈连城,似是悟到了什么,一脸的精光。“你的意思是……从户籍制度着手?”

  沈连城眼里也是大放异彩,冲祖父点了一下头。“让陈国百姓也拥有大周百姓的户籍。这就要求……”顿了顿,看向陈襄,“焚毁陈国百姓所有有关户籍的原有记载,再依北周户籍制度,重新落户。”

  要消除陈国人的根本和渊源,让陈国人彻底成为北周人,犹如为了活命,隐姓埋名。作为亡陈遗孤的陈襄,心底一定不好受吧?呵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