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宋快递员 第142章 水力磨坊

《北宋快递员》第142章 水力磨坊

作者:家家哥 字数:1802 书籍:北宋快递员

  蝗虫过后已经是五月下旬的天气,贾思民在养殖场和一个场主谈话,贾思民看着日渐肥大的鸡鸭非常的高兴,惊叹道:“蝗虫真是好饲料,吃了不过半个月长得的真不少。”

  “好是好,可是价格也贵,也不经常有。要我说饲料厂还得抓紧时间弄。经过比对,粉碎拌匀的饲料喂养,比单一未粉碎的粮食效果好很多,所以还是要加工粉碎好拌匀来喂养比较合适。”一线的工人对这些的了解还是很深的。许多人片面的认为散养的鸡需要的食物很少,其实是理解错误了。比如这个场地,一百亩乱石滩放养了一万只鸡。除了闹蝗灾的时候赶出去吃蝗虫,平日里都是在这一百亩的范围内活动,平均一亩地一百只鸡,这密度不要说虫子了,就连野草都长不起来,平日里有附近十几个村民往这里送野菜野草喂鸡,但是鸡的主食依旧还是大麦,豆粕,麸皮这三种饲料,除了麸皮,其他的两种饲料都需要粉碎加工。

  贾思民说:“好吧,光靠人力粉碎实在赶不上趟,这几天我选址,建造水力磨坊,粉碎加工饲料。”

  水轮磨坊在这个时代已经发展的登峰造极,技术相当的成熟。在王安石当政时期,水磨坊国家专营,一年收入近四十万贯。后来司马上台,废除了王安石的政策,水力磨坊才衰落了。

  水力磨坊的构造何修建对于贾思民这样大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说干就干,贾思民手下有六个工匠,又抽调了几十个庄客。第一个水力磨坊修剪在武家村北面的山沟里,水库的上游。这里是条狭窄的山溪,山溪除了冬季之外,春夏秋水流都可以带动磨坊,尤其是夏季,水量充沛力量巨大,完全可以日夜黑白不停的磨面粉碎。

  武三叔也来帮忙,贾思民亲自设计。十米长的木头主梁横在山溪上,上面就是磨坊。为了坚固这个横跨山溪的磨坊修建了很好的地基。一个直径两米的水轮插入水中,水轮旋转带动主轴旋转,主轴末端是一个木制的传动齿轮,通过齿轮带动石磨。石磨旋转就就可以磨面粉碎了。

  原理很简单,结构有点儿复杂,都是能工巧匠干的技术活,普通的庄客也就干点儿力气活。

  武三叔说:“贾总管,这个水力磨坊磨面不用人,不用牲口这点我很赞成,可是他怎么停下来呢?夏季要是暴雨水力太大,磨盘赚的飞快如何处理?”

  贾思民笑道:“当年王相时期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他们采用的是在主轴齿轮和磨盘齿轮那设置一个转向开关,开关打开磨盘就转,开关关闭磨盘就不转。至于暴雨时候就更简单了,把水里的水轮抽出来就行了,如果来不及抽水轮可能就冲跑了,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遇到水流湍急的河流可以从旁边开水渠,以水渠的水力带动石磨,这样水力大小就可以控制了。”

  武三叔惊叹道:“贾总管知道的真多。”

  “这都是书上记载的。”

  这段狭窄的小河百多米的距离上,贾思民设置了十五座磨坊,每磨坊都是两台石磨,砖木结构,如此一来到了夏季水力充足之时候一日便可磨面千斤之多。三十台那就是数万斤,生产力不可谓不大。

  兽药坊的老梁也来了,说:“贾总管,设置的水磨给我们兽药坊预留三座,专门用来研磨药材。以供兽药生产用。”

  贾思民笑道:“这里就专门生产分碎粮食了,兽药坊和成药坊各建五座磨坊,在村东水库旁边就是。”

  老梁很高兴,兽药坊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兽药市场比预想中的要大的多,原本只是考虑自用为主。谁知道生产出来后,不仅仅通达大车行自用,其他的车行,农户,纷纷求购,弄的药材供不应求,想想也就释然了,加工好的成药使用方便,直接喂给牲口就行了,没有加工的那就非常不方便了,需要熬制之后喂给牲口,如果是在家中一切都好说,但是马队出门在外那就不方便了,所以常用兽药成品药市场非常大,兽药向外批发利润也在三成以上。

  半月后,经过工匠和庄客们的努力山溪上的十五台水力磨坊建成了。图个吉利,贾思民还请了锣鼓队。武松,朱武,公孙胜,武三叔等人也来参加开业事宜,这十五台磨坊就是贾思民管理下的饲料加工坊了。

  贾思民说:“第一磨还是有哥哥来磨,这是加工的大麦豆粕鸡饲料。”料斗里已经放好了饲料,武松只需拉下开关,也就是离合器,水磨就会转动起来。

  武松道:“这次灭蝗虫公孙真人出力很大,还请公孙真人来拉。”

  公孙胜笑道:“这么先进的机械巧夺天工,贫道还真未见过,那就我来吧。”当即拉下了开关,齿轮相连,水磨在水轮的带动下快速转动起来,料斗里的粮食缓缓进入磨眼。

  “设置如此巧妙,节省人力畜力,河里多的地方如果大力推广,岂不是造福很多百姓?”朱武惊叹道。

  “的确如此,几十年前王相曾经大力推广过,后来新政废止,水磨也就荒废了。我看应该在村边设置几处,供村里人使用。”武松说。

  武三叔和贾思民一商议,道:“不如这样,在武家村和小武家村外各设置一台水力磨坊。一个磨坊要十五贯钱左右,村里出十贯,余下款项由村里农户集资,平摊到每一户也就是几十文而已。”

  “如此甚好,村民出了少量的钱就会有了主人翁精神,知道使用中爱惜养护。即日起准备选址修建。”武松说。

  从中武松嗅到了商机的味道,如果找一处水流稳定的河流修建水渠,带动磨坊,可以建起规模庞大的面粉磨坊,可以建成效益可观的面粉厂。要知道在北方虽然盛产水稻,但是依旧以麦为主要食物,麦需要磨面才好食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