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凰女 第392章 回忆

《神医凰女》第392章 回忆

作者:蓝漓 字数:3166 书籍:神医凰女

  久违的名字顺着风声吹过耳畔,夕若烟怔住,忽觉一阵冷风灌顶,寒意顺着四肢百骸游过周身,就连周遭的空气也紧跟着凉了几分。

  鼻尖微酸,泪水充盈着眼眶,在不经意地眨眼间无声而落。

  楚训踏着步子缓缓走近,望着她挺立的背脊亦忍不住的微微颤抖,一瞬间,他的心里竟也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原来……你真的是杨晴柔,杨丞相的独女,传言,那个烧死在凤鸾殿里的皇后!”心里憋了许久的疑问,终是忍不住开了口。

  其实他早就应该猜到的,只是一直不敢相信,原来当年杨家一门惨案,竟真的还留了血脉下来。

  以往他还疑惑,不明白为什么传言来历不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竟还能够入宫成为御医,并且在豺狼聚集的后宫里安稳生活了这么多年;更加不明白,为什么主掌生杀大权的帝王,会对一个小小的御医如此上心,处处维护。

  原来,他们本就是夫妻一体,又何来生远二字?

  楚训的一句话让五年前的记忆重新启封,冲破了她努力压制了多年不去触碰的过往,再一次如排山倒海般翻涌着袭上,往事如片段,一一回放在脑海间。

  犹记得北朝一百六十五年,先皇身染重疾时时咳血,太医诊脉,断言余下日子不过半年有余。

  那一年,她正好十六。

  先皇在世时未立太子,未免朝中生起动乱,引来祸事,遂下令将自己身染重病一事死死压下,并令当时已升至丞相的父亲监国。

  后来听父亲说,先皇重病,命不久矣的消息不知怎的还是悄悄的在底下传开,各大朝臣开始纷纷站队选择所支持的皇子。一时朝堂之间变得乌烟瘴气,各部势力间暗潮涌动,稍有不慎,便有举族倾覆之忧。

  先皇重病后的半个月,京都已经明显变了天。当时最有希望登上帝位的,便属三皇子北冥风,与八皇子北冥祁。

  她曾经悄悄问过父亲,为何不劝圣上早早立下太子,如此一来,大家也就不必再争来抢去,为了一个至高无上却冷冰冰的位置斗得头破血流,六亲不认。可是父亲却说,不立太子,输的一方尚有活命的机会,因为势均力敌,可倘若早立太子,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届时,只怕会白白便宜了那些一直以来虎视眈眈盯着北朝国的人。

  父亲不许她过问朝堂之上的事情,却很好的将她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让她免受在这场暗斗之中的苦。

  或许那时父亲并不知晓,在此之前,她早早便已与阿风相识数载。过问朝事,并非是上心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无非,也只是担心他一人罢了。

  后来,先皇身体越来越差,只苦苦熬了三个月便驾崩了。至此,原本还能维持表面平静的朝堂,在顷刻间便因皇位而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位处中立的父亲是当时各派势力竞相拉拢的对象,彼时还是皇子的北冥祁曾几次上门,却均被父亲以各种理由推辞打发。之间,她也曾问过阿风,为何不向父亲开口求娶她,倘若婚事可成,有了父亲的助力,皇位势必是囊中之物。

  最后阿风到底没有开那个口,他告诉她,虽然他也非常想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可是,却不想将他们之间的感情与这些利益混合在一起。她想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婚姻,想要一个对她死心塌地,对她真心实意的夫君,所以,他成全了她。

  哪怕,最后落败便是死路一条。

  但也正是因为阿风那句话,因为他对她的一片真心实意,才更加坚定了她要助他成为一代帝王的决心。

  先皇驾崩第五日,朝堂无君已是一片混乱,父亲身为丞相,在先皇临终前奉命代为监国,手下亦是有数十万大军,是以,朝中之人对帝位虽是垂涎已久,却无人胆敢逾越一步。

  她清楚的记得,那时已至深冬,大雪覆盖了整座帝都,莹白一片的天地,却掩盖不了因皇位之争而带来的血流成河。

  她跪在大雪中,声声恳求父亲能应允将她嫁给三皇子北冥风。父亲本不愿她掺和进此事,可奈何她心意已定,硬是不顾众人阻拦跪在纷纷大雪之中,这一跪,竟险些要了她的命。

  父亲到底是疼爱她的,终是不忍,三思之后,终还是应允了这门亲事。

  那日,父亲与阿风关在书房里足足谈了好些个时辰,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里头究竟说了些什么,就连她也一直候在门外却也不曾得知。

  后来,父亲与阿风相继从里头出来,别的什么也没说,只当着她的面,模样十分恭敬地拜托阿风一定好好照顾她,千万不可辜负了她。还说,愿以杨氏举家之力换取女儿一生幸福。

  那一刻她哭了,扑进父亲的怀里哭得像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而那一刻她也深深明白,丞相府既已决定出手,便再不可能从中万全抽身,自此,他们与阿风,便真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婚事既定,父亲便再也不似以往般保持中立,他开始同阿风有所动作,最终,将阿风推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

  阿风继位那天,她被封为皇后,入住中宫,成为了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皇子争位中,有了父亲的助力,阿风登上皇位是意料之中,而曾经与之对抗的大臣多数已丧命于这场战役之下。八皇子北冥祁战败,但阿风终究是念及手足之情并未杀他,而是将他发至边关,也算保全他一命。

  阿风登基半载,已逐渐将权利收回手中,朝事虽然繁忙,但阿风日日都会来凤鸾殿看望她,陪她说笑,陪她用膳,一如既往的宠着她,疼着她。

  皇上登基,本应大肆选秀以充实后宫,无论朝中大臣如何上奏,阿风却以这是家事为由不予理会。登基半年,后宫空虚,唯有她这个中宫皇后一人,那段时间,他们确实恩爱有加,令人羡慕。

  可好景不长,有大臣上奏,说丞相有通敌叛国之嫌,依律请求罢官,暂收天牢。对此谣言阿风自是不信的,可无奈朝中大臣众说纷纭,民间百姓也诸多议论,阿风没有办法,却又顾着她,只得画地为牢,将丞相府一行人圈禁府中。

  那时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却因有阿风的下令,竟是半点儿风声也未传进她的耳朵。

  记得有一日深夜,正值炎炎夏日的天儿到了晚间也少不得一阵燥热,知了整晚喧叫,也扰人清梦。

  晚膳用后天已渐渐暗了下来,她让宫女陪着自己在院中散步乘凉,却无意中瞧见西南角的方向红光映照了半边天空。

  红光漫天,再加之浓浓的黑烟直冲云霄,倒是引来了不小的动静。

  凤鸾殿中侍奉的宫人已经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她心中忽然生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再仔细辨着那着火的地方,竟有几分像是丞相府的方向。

  她慌张的询问身边随侍的宫人,可宫人们皆是支支吾吾,竟连头也不敢抬一下。那一刻,她便已深知自己的预感不假。

  为明事实,她不顾宫人的阻拦执意要出宫,可尚未踏出凤鸾殿,阿风便及时出现拦住了她。

  似是早已料到她会撇下一切执意出宫,也做好了她会知道事实真相而责怪他的准备,可那一次,他仍旧是下了决心将她拦下。

  那天夜里,他们第一次发生了极为严重的争吵,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争辩,拉扯,她甚至还当众打了他一个耳光。可绕是如此,阿风仍旧没有动怒,只是紧紧地抱着她,眼眶已红,满眼的皆是心疼。

  已至半夜,她仍未出得了凤鸾殿一步,而西南方向的火光却渐渐的小了许多,直至完全熄灭。

  后来,奉命带兵前去灭火的瑾瑜身着甲胄进了内宫,可浑身狼狈,见了阿风只无奈地摇了摇头,望向她的目光中更是多的是怜惜与无能为力的愧疚。

  只那一瞬,她仿若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坍塌了,身体在刹那间失去了所有的支撑而无力地跌倒在地。阿风着急地想要去扶她,却被她用尽全身仅有的力气呵斥推开。

  天儿仍旧燥热得紧,她却如坠冰窖,周身冻得发抖。哭喊了半夜,声音早已嘶哑,泪水也几近干涸,只余下脸上两道清晰的泪痕,更添得一张脸庞愈加苍白如纸。

  偌大的凤鸾殿,顷刻间寂静无声,周遭宫人候在一侧早已屏息凝神不敢言语。阿风是心疼她的,想要上前却又害怕上前,瑾瑜更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满感愧疚,只能仰头望天,企图压下心头的情绪。

  唯有她,顷刻间家族覆灭,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弟弟,失去了依靠,一夕间由尊贵无比的皇后沦为罪臣之女,孤慌悲凉的世界,从此只余下了她一个人。

  自那以后,她日日将自己关在寝殿之中,不许任何人进入,不吃,不喝,不言,不语。短短两日之内,整个人已明显消瘦得不成样子。

  丞相府所有人的丧礼由朝廷下令安排,瑾瑜全权负责,就连阿风也亲自前去敬香拜祭。可她这个一宫皇后,丞相独女却从未前去祭奠过,或许是无脸面对父母,亦或许……她怕自己去了,会忍不住一头碰死在父亲的棺椁上,以死谢罪。

  自那晚起,阿风便将所有奏折搬至凤鸾殿偏殿处理,她虽从未过问,但却是知道的。或许,他是怕她一时想不开会做傻事吧!

  那日,丞相夫妇下葬,阿风放下帝王尊驾亲自前去送丧,等听闻宫人的禀报匆匆赶回时,凤鸾殿早已被熊熊大火包围,而她,正在其中。

  那时,她正身处大火之间,透过大开的殿门望着匆匆赶来的阿风。她看着他几近疯狂的呐喊,不顾自身安危也要闯入大火之中的身影,她的心忽然好痛好痛,眼泪更是毫无预兆地滑落,最终因火势太大而瞬间化成了烟云。

  父亲一生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她从不相信父亲会做出那种通敌叛国的事情来,可父亲没了,丞相府没了,连带着她的希望,统统都没了。

  阿风是帝王,万事身不由己,她不怪他,却不知将来该以何种脸面再与他相守。父亲的死,终究是他们这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鸿沟。

  只希望这场火能让一切推倒再来,他们,终究得到解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