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血泪 第64章 颠倒黑白

《明末血泪》第64章 颠倒黑白

作者:白牧悠悠 字数:1843 书籍:明末血泪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不详(主要是因为后来袁崇焕全家被抄,族谱尽悔,gao得袁崇焕连家乡住处都难以考察)。

  袁崇焕的仕途并不是太顺,三十五岁才考中进士,担任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正月,正值努尔哈赤进兵广宁的时候,袁崇焕进京朝圣,在百官的面前,袁崇焕毫不拘泥,对辽东局势侃侃而谈。御史侯恂十分欣赏袁崇焕的谈吐与气度,奏请天启皇帝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部职方主事。

  广宁战败之后,天启皇帝命张鹤鸣守卫山海关。而在张鹤鸣龟缩京城,游移不定的时候,袁崇焕主动请缨,到山海关巡边。

  兵部侍郎王在晋并没有同意袁崇焕的申请,他觉得这位刚刚进入兵部工作的年轻人,勇气可嘉,却有失沉稳。

  在张鹤鸣依依不舍地离开京城,够奔山海关的时候,王在晋发现袁崇焕旷工了。王在晋觉得也许是袁崇焕申请被驳,心中有些怨气,在家歇了,所以也没有在意。

  可是一连几天,袁崇焕都没有上班,这让王在晋十分不悦:“你小子闹情绪,还闹起没完了?”王在晋命兵部的一名副使前往袁崇焕的住处去叫袁崇焕。

  这位副使去得快,回来得更快。王在晋发现副使的身后并没有袁崇焕的影子,责问道:“袁崇焕为何没来?”

  副使躬身说道:“启禀大人,袁主事并未在家中,他的家人说他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

  王在晋心中疑惑,但是人不在,也不好深责:“算了,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

  十几天后,突然失踪的袁崇焕回到了京城。正当王在晋想要狠狠斥责袁崇焕的时候,袁崇焕恭恭敬敬将一份奏折递到了王在晋的面前。

  王在晋已经到了zui边的话硬生生给咽了回去。王在晋用犹疑的眼神上下打量袁崇焕,随后缓缓接过奏折。

  好家伙,这奏折还真不轻。王在晋打开奏折,发现里面洋洋洒洒竟然写了一万字。

  王在晋越看眼睛越亮,最后王在晋合上奏折,斩钉截铁地说道:“袁崇焕,立即随老夫上朝。”

  王在晋将袁崇焕的奏折呈递给天启皇帝。年轻的朱由校立刻火冒三丈:“你们不知道我是文盲啊!写这么多,这分明是给我上眼药嘛。”(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明发谕旨,所有奏折不得超过三百字)

  朱由校强压怒火,沉声说道:“袁崇焕,听说你无故旷工十几天,可有此事啊?”

  袁崇焕吓得一哆嗦,急忙躬身跪倒:“启禀陛下,微臣这十几日单人独骑赶赴山海关,查看山海关里外数十里方圆的地势,绘制了一份地形图,并将山海关的布防写成奏折呈于陛下。”

  朱由校闻言喜上眉梢:“奏折就不看了,快给我讲讲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袁崇焕从怀中取出一轴画卷,高举过顶。

  两个黄门官急忙上前,各拉一角,轻轻展开。一幅山海关方圆四百里地形图赫然出现在天启皇帝与百官的面前。

  袁崇焕走到地图的对面,滔滔讲来。

  朱由校听得眉飞色舞,满朝文武皆听得赞不绝口。

  最后,袁崇焕自己开始有些飘飘然:“兵马钱粮齐备,守卫山海,我一人足矣!”

  朱由校并没有因为袁崇焕有些得意忘形,而斥责他。他知道辽东、辽西尽归金贼,明军士气低落。朝堂之上,少有可用之才。

  袁崇焕能有如此远见卓识,朱由校的心中还是非常开心的。至于袁崇焕旷工的事情,朱由校已经忘到九霄云外。那不是旷工,那是出差去了,而且没有向朝廷报销差旅费。

  天启皇帝当殿加封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就这样袁崇焕跟着王在晋一同驻防山海关。

  刚到山海关,袁崇焕便将老是炸刺的哈剌慎诸部收拾得服服帖帖。后来王在晋派袁崇焕驻守中前所,总督参将周守廉、游击将军左辅的军队,管理前屯卫的事务。

  前屯卫一带住着大批的辽东难民,经常因为粮食问题打架斗殴,聚众滋事。故此,王在晋命袁崇焕前去前屯卫安抚辽民。

  袁崇焕得令后,当夜出了山海关,无畏狼虫虎豹,不惧遍布荆棘,不到四更天,便进了前屯卫。速度之惊人,胆识之超人,让王在晋和一众将士,无不侧目赞叹。

  王在晋立即上疏天启皇帝,提拔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

  可是王在晋没有想到,他如此器重的袁崇焕,在关键时刻,竟然全盘否定了他冥思苦想了数天的战略方案。

  光是袁崇焕也还罢了,连兵部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一块儿反对王在晋。

  王在晋开始还苦口婆心地劝说袁崇焕等人,后来见袁崇焕他们态度坚决,毫不退让,王在晋怒了:“本官主意已定,尔等休要多言!”说完,把袁崇焕等轰出了大堂。

  袁崇焕与王在晋一样,是个极为坚持主见的人。他越想越有气,越想越不服。这位五品的边防武官,偷偷绕过自己的顶头上司,给首辅叶向高连发两封举报信。(实名制的)

  信的大意就是王在晋的双城方略不可行。如果修建城池也可以,但不应该在八里铺,应该在宁远卫。袁崇焕力举王在晋方略的诸多缺点,并着重陈述在宁远守卫的重要性。

  首辅叶向高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袁崇焕,竟然越过四级官员,上访到自己的跟前。叶向高要说政治手腕,拉帮结派,那是首屈一指。但要说到打仗,实在是一窍不通。但是叶向高毕竟老谋深算,上一次王化贞的事情,可以说让这位两任阁老丢尽了面子。这一次,叶向高打算不再轻易发表言论,他把袁崇焕的密信直接交给天启皇帝,让朱由校自己决定。

  朱由校见到了袁崇焕的密信,心中也是犹疑难断。(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首辅都拿不定主意,三字经都背不下来的朱由校焉能决断。)

  历史再次证明,作为典型文盲的朱由校并不是个庸才皇帝,他决定找老师帮忙。

  这个老师的名字叫孙承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