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血泪 第239章 战和之争

《明末血泪》第239章 战和之争

作者:白牧悠悠 字数:1739 书籍:明末血泪

  卢象升再次躬身跪倒,朗声说道:“臣不才,蒙陛下大恩,委以重任。今番清贼入关,正是我等为国报效,为君分忧的大好时机。我愿意捐身断头,战死沙场,以报陛下之恩。”

  崇祯皇帝听罢卢象升的话,心中有些感动。虽然崇祯昏庸无能,但敢于为国捐身的忠臣,崇祯还是喜欢的。

  不过,经历了数十年与清军的战斗,明军败多胜少,加之国内忧患日盛,崇祯皇帝并不相信卢象升的话。

  崇祯思忖再三,终于发话:“卢爱卿,你先不要激动。朕以为此时重大,卿还需与杨大学士、高爱卿商议商议再说。”

  说罢,崇祯碍于颜面,退朝了。卢象升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去找杨嗣昌与高起潜。

  杨嗣昌一脸肃穆说道:“卢大人,你切莫凭匹夫之勇,而坏了国家大策。当今之势,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为祸中原,民不聊生。外有皇太极帅虎狼之师,屡破长城,骚扰京畿。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岂能一力平之。依在下愚见,攘外必先安内,先与清夷和谈,随后我等全力剿杀逆贼。等中原平定,我们再杀出山海关。到那时,不愁清夷不灭。”

  卢象升把头摇得好似拨浪鼓:“杨大人此言谬矣!岂不知皇太极狼子野心,早有吞并我大明之心。今番求和,无非是拿无数钱粮去喂这些贪狼之辈。到头来,我大明不仅得不到片刻安宁,反过来大明更加危矣。”

  高起潜有些不悦道:“卢大人,即便如你所言,你能保证能打败清军十万铁骑吗?杨大人已经说明,现在这是权宜之计。如果两线作战,内外夹击,大明的江山便会毁在旦夕。”

  卢象升气得实在听不下去了。他一甩袖子,走出了宫门。

  第二日,崇祯皇帝再次升朝,商议战和之事。

  朱由检看了一下大殿,发现卢象升并未上朝。朱由检命天使官传召卢象升,却并未应召上殿。

  天使官给崇祯带回来了一句话:“若是陛下执意议和,臣卢象升就回去了。”

  卢象升的意思很明确,我是来保家卫国的,不是来商议割地赔款的。

  崇祯皇帝的脸上有些发烧。卢象升一介武夫,尚知不畏生死,为国捐身。可自己却因为贪生怕死,一直犹豫不决。

  崇祯皇帝不知哪里来了一股子邪火:“传我谕旨,命卢象升前来见驾。就说朕同意他的主张。”

  很快,卢象升就上殿了。参拜完毕,卢象升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歉意。

  崇祯皇帝高声喊喝:“拿朕的尚方天子剑。”

  要说这大明我也是服了,从天启皇帝到崇祯皇帝,光是尚方宝剑就送出去了几十把,好像府库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这件东西了。不大会儿的功夫,小太监将尚方宝剑恭恭敬敬地捧到崇祯的面前,崇祯双手接过并交于卢象升。

  崇祯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爱卿此去,重任在肩,切莫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片希

  望。”

  卢象升泪流满面:“臣定不负陛下之重托,虽死不敢有丝毫倦怠。”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随后冲着群臣高声说道:“朕加封卢象升为全国兵马大元帅,总督各路人马,对抗清贼。众卿皆要勠力同心,协助卢爱卿,共抗清夷,不得违误!”

  百官山呼万岁,随后罢朝。

  崇祯皇帝回到内宫,突然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启禀陛下,殿外大学士杨嗣昌求见。”

  崇祯一愣:“这刚刚散朝,杨嗣昌又来做什么?”

  “杨大人说,有要事求见。”

  崇祯犹豫了片刻说道:“让他进来。”

  不大会儿的功夫,小太监带着杨嗣昌进入内殿。杨嗣昌行完君臣大礼,崇祯开口问道:“爱卿还有何话讲?莫不是为了和谈而来?”

  杨嗣昌轻轻摇了摇头:“启禀陛下,臣并非为此而来。”

  崇祯淡然说道:“那你究竟为何而来?”

  杨嗣昌看了看身边左右,崇祯会意,一摆手:“你们都退下吧。”

  杨嗣昌见殿内的小太监与宫女都走了,轻声说道:“启禀陛下。那宁远兵马总监高起潜,高大人如今手握五万宁远铁骑,而卢象升手下三镇总兵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人。让高大人及手下的宁远铁骑听从卢象升的号令,恐怕会引起兵士们不服啊。”

  崇祯闻言,双眉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思忖再三,崇祯问道:“我已经下旨授命卢象升为全国兵马大元帅,此刻反悔,恐怕不妥吧。”

  杨嗣昌轻轻摇了摇头:“陛下,如果您不早做抉择,恐怕遗祸无穷啊!”

  崇祯摆了摆手:“此事容后再议。”说罢,屏退了杨嗣昌。

  此时的清军都聚集在通州城外,扎营数十里,气势磅礴,不可小觑。而卢象升则帅军驻扎在昌平,严阵以待。

  卢象升自出世以来,训练出了一支威名赫赫的天雄军。这支队伍战力非同寻常,与孙传庭的秦军,山海关外的关宁铁骑都是明末著名的军队。可惜人数太少,吹嘘一下大概有两万人,实际上只有五千之众。

  十月十四日,卢象升升厅议事,准备第二日趁着夜色,分兵四路袭击清军大营。并传下死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

  将令传下,总监军高起潜很不以为然:“卢大人,你看这些天月色正明。在下愚昧,只听说过雪夜下蔡州,未曾听说月夜突袭的。”

  卢象升很不痛快地说道:“高大人,你若怕死,不出战也就是了。”

  话音未落,卢象升一甩袖子,走了。

  高起潜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他站起身望着卢象升的背影,心中狠狠地骂道:“卢象升,先不要跩,咱们走着瞧。”

  第二日的夜晚,卢象升居中,左翼杨国柱,右翼王朴,后军虎大威,分兵四路悄悄向清军大营摸来。

  天交四鼓,卢象升的军队摸进了清军的中军大营。可是令卢象升奇怪的是,清军大营静悄悄的,连个巡更了哨的都没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