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血泪 第209章 登基坐殿

《明末血泪》第209章 登基坐殿

作者:白牧悠悠 字数:1817 书籍:明末血泪

  不仅如此,蒙古与女真各部的首领,听说皇太极要进尊号为皇帝,纷纷带着珍奇异宝与美女前往盛京,朝贺这百年难遇的大典。

  崇祯九年五月七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皇太极率领百官到天坛祭拜天地。皇太极焚香之后,礼部司官朗读告天祭文。

  拜完了天地,皇太极在百官的丛拥之下走向天坛对面的龙坛。登上龙坛,皇太极就是真龙天子了。(本人觉得这是女真族受了汉文化才有了这样的排场。)

  这龙坛之上摆了一把镶金雕龙的大椅。皇太极在内侍官的搀扶下,缓缓坐在龙椅上。

  此时,坛下虽聚集万人,却无一人敢咳嗽一声。大家均屏气凝神,不敢造次。

  随着礼部司官的高喊声,各家贝勒贝子,王公大臣,还有外藩的使节进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这里面最为恭谨的,还得说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鲍承先等大明的降将。这些人亦步亦趋,不敢稍有差池。

  最后,三位礼部司官分别朗读了满、汉、蒙三体文字的表文。这表文的大体意思就是昭告天下,皇太极才是真龙天子。

  当表文朗读已毕,礼部司官高喊礼成,并率先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来坛下跪的黑压压的人们立刻跟着欢呼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声传百里,气势冲天。

  站在坛下的多铎看着坛上端坐的皇太极,不由得轻声说了一句:“还真是威阔,怪不得人人想做皇帝。”

  一旁的多尔衮瞪了一眼多铎,没有说话。

  第二天,皇太极再次率领文武到太庙祭奠列祖列宗。皇太极首先追尊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这么长的谥号也不知道是哪位高才想出来的,这么绕口。)

  然后,皇太极又给自己上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尊号:宽温仁圣皇帝。这个称号简单好记,而且好听。

  皇太极下旨改国号为大清(对于大清称号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我觉得是和民国的青天白日旗有异曲同工之妙。大金这个名字实在有点俗。),改女真为满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叫满族),最后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

  皇太极在金銮宝殿朝见文武,大封百官。皇太极依照远近,先加封爱新觉罗家的贝勒们。清初七大王由此诞生。

  皇太极首先加封大贝勒代善为礼亲王,而后册封贝勒济尔哈朗为郑亲王,多尔衮为睿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岳托为成亲王,阿济格为武英郡王。

  封完了贝勒,开始册封百官。

  皇太极加封范文程为大学士,首席宰相。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将,亦因劝进有功,特加封为恭顺王、怀顺王和智顺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初三顺王)。

  其余的官员全部得到了升迁,这里暂不详述。

  皇太极当上了皇帝之后,自然要将自己的国书发往各地。那个年头没有飞机,欧美地区是收不到了,西亚与非洲估计也没有得到消息。但大明帝国与朝鲜都收到了国书。

  国书发到北京城,崇祯皇帝暴跳如雷,将大清的国书撕了一个粉碎。可是,中原内陆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太极这时没有添乱就已经烧高香了。

  崇祯皇帝暗气暗憋,茶饭懒咽。

  皇太极的国书同时还发到了朝鲜国。

  朝鲜国的国主还是那位仁祖李琮。在上一次大金攻打朝鲜之后,李琮对皇太极恨之入骨,随后不久就恢复了与大明帝国的往来。

  皇太极没事就向朝鲜要米要粮,资助自己的军队。李琮想方设法推诿,不是最烂的稻米,就是最破的布匹,或者是快要老死的病猪,病牛。

  皇太极对于朝鲜的态度十分得不满,而朝鲜国王李琮对皇太极更是恨得牙长四指。他屡屡请求崇祯皇帝出兵,前后夹击,共同消灭金国。

  这一次,大清特使拿着皇太极的国书来到朝鲜的国都汉阳,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特使一张嘴,就向朝鲜要金珠一百颗、美女二十个、粮食十万石、锦绸两千匹,高丽参两千斤,耕牛五百头,作为朝鲜朝贺大清建国的礼物。

  看到这份清单,李琮气得浑身栗抖。美女也还罢了,粮食十万石,耕牛五千头,锦绸两千匹,金珠一百颗,就是朝鲜国王也没有这么多的家资。

  李琮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他大吼一声,手指大清特使,高声喊道:“将此狂徒给我拉下去,棒责四十。”

  这位特使还没来得及分辩,就被站殿武士给拉下了大殿。朝鲜国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对于大金,也就是现在的大清恨透了。好不容易逮个机会发泄一下,手底下焉能留情。

  这四十大棒,打得大清的使节皮开肉绽。

  行刑已毕,站殿武士将特使像拖死狗一样拉到大殿之上。

  李琮手指特使,厉声说道:“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什么大清皇帝,孤压根就不承认。”

  这位大清的使节还真不简单,被打了四十棒子,连眉头都没有皱一皱。

  使节紧咬牙关,冷然说道:“背信弃义,难道你就不怕我大清天兵一到,把你这小小的国都踏为齑粉吗?”

  李琮哼了一声,说道:“死到临头,还嘴硬。实话告诉你,当初一日,是你们强迫孤订立城下之盟,我一直都不愿意。今天我就不承认了,你家主子又能奈我何?”

  使节冷冷说道:“等到我大清天兵兵临城下之时,不知大王还是否能像现在一样嘴硬。”

  李琮怒不可遏,拍案大叫:“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把此贼给我拉出去砍了!”

  站殿武士刚要将使节拖下金阶,一旁有人高升叫道:“大王且慢!”

  李琮抬眼观瞧,发现说话的人乃是台谏中丞洪翼溪。李琮不解问道:“洪大学士,你有何话讲?”

  台谏中丞这个官衔类似于中国的御史,是个言官。台谏中丞的主要的职责是对各级官吏进行批评,凡是做的不好的人,或者是不好的事,都要进行批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