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天启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

《大明天启》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

作者:训记 字数:1878 书籍:大明天启

  朱之瑜现在已经造出了空船一个小时可以行驶二十五里的船只,在朱由校的要求下,他现在主要是增加装载量,将船造得更大。因为朱由校认为速度方面已经没有多少办法可以提高了,只能从别的方面着手。最大的蒸汽船已经到了一千料,虽然与后世相比什么都算不上,但在这个世代已经算得上是大船了。

  按照朱由校的估计,造出能够在海上航行的五千料以上的蒸汽船,应该可以在三年之内完成。他觉得大明河网多,水利资源丰富,而水运比陆运要便宜得多,所以现在朱之瑜领导的水运研究院已经有了三百多号人,而且专门有两个船厂按照研究院的要求造船进行试验。

  朱由校道:“这移民之事,就按刚才各位卿家的建议来做吧。户部和农业部不是有一个移民指导局吗?先制定出方案,然后开始强制性地移民。国内有一些根本不适合生活的山地,把这些山民们都集体迁移到移民点,不要怕花钱,钱不花就是没有的物品,只有流通起来才会有用。”

  工部尚书钟羽正道:“陛下,如果移民力度加大了,其实我们可以从国内征召到更多的人去修筑公路和铁路。象印度那边的人何必招收那么多呢?有钱粮给国内的人用不是更好?”

  朱由校笑道:“有些危险的工作还是可以给别人做的,少招一些印度人吧,但不能不招,能够不损失大明子民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损失的好。”

  众大臣一起道:“陛下仁厚,是我大明子民之福。”在大明人看来,印度人是不能算人的,不过蛮夷而已,死了或者残了,那都是没有关系的。

  毕自严道:“陛下,如果大规模地移民,可能会导致国库的储备减少,臣以为可以发行一些公路和铁路债券,以补充不足。”

  加大移民力度,甚至整个村子地进行移民,当然会花费大量的银钱。因为运输移民,给移民分配房屋,农具,日常用品及粮食,都是要钱的,而且十年免税,那就表示这些移民十年内所交的税都没有了,户部虽然这几年商业税收额大增,但终究难以应付这种撒水一样地花钱。毕自严所说的国库的储备减少,其实还是说的一个场面话。真实的意思是国库会被掏空,甚至会出现较大数目的亏欠。

  朱由校道:“现在国库里面的情况如何?”

  毕自严道:“上次臣让户部专门进行了计算,去年国库的支出要比收入高一千万元,而根据前几年的数据,以后每年的商业税至少可以增加一成,所以如果今年与去年的支出持平的话,国库会亏空大约七百万元。但是陛下如果加大移民力度,就算只增加两成,这个数字就会变成一千五百万元。而国库在去年年终时还结余四千一百万元,按这个速度用下去,国库在三年后将会变得没有节余。”

  朱由校沉吟半晌道:“公路和铁路债券都要发行,而且可以由银行发行其它名目的债券,利息可以稍微多一点,期限可以稍微长一点。从商业税增加的情况来看,六年后我们可以达到收支平衡,所以发行五年到十年的债券吧。十年之后,我们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礼部一名侍郎道:“陛下,现在我们不是已经开始发行一元的纸币了吗?大家对纸币都很认可。臣不明白,为什么要发行债券,然后将利息给那些商人,却不直接多印一些纸币呢?”

  朱由校笑着说道:“这话可真的不容易和你讲清楚。你只需要知道,宝钞为什么最后发行不下去了,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无限制地发钞所造成的。纸币之事,我们一定要慢慢地发行,前期一定要贮存多少银币,就发行多少纸币,保证任何人只要想换银币都随时可以换,让纸币的信誉建立起来。绝对不能够没钱就想用多发纸币,这样最后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朱由校也不明白后世的银行发行纸币是怎么做的,他只想着先让纸币把银币和铜币换出流通市场,然后再慢慢地把银和铜变成单纯的金属。不过他也明白这是一个很长期的事,也许一百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便是他不急,只要先有了这个概念,以后发展起来自然可以领先于其他国家。据他所知,欧洲出现纸币应该还要几十年。他最终的目标是把纸币变成不可兑换货币,而在这之前,必须要建立政府的权威和信誉,所以纸币绝对不能滥发。

  朝会过后,很快由户部和农业部联合组建的移民指导局便制定出了大明朝的《大明移民细则》,详细规定了移民的各项注意事项,而其中的移民一年后可以选择回原籍的规定让很多移民都放下了心来。而就近安置相同地方移民的规定更是使得大家对移民的抵触心理降低了很多。不过强制移民的措施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可是既然规定都出来了,移民指导局可不管你满意不满意,只要是平均土地数目较低的地方,都会有强制移民的名额,移民后要达到规定的平均土地数,成为了考核官府的一个硬性指标。

  有些官员很不满意,便想要为民请命,结果呈上去的奏折被皇帝直接发给移民指导局,然后移民指导局直接驳回,连理由都懒得给一个。而当两个梗着脖子不愿意配合移民指导局的县令被吏部直接一撸到底后,其他的官员明白了朝廷推行这一政策的坚定意志,顿时纷纷转向,倒是再也没有没眼色的人来和移民指导局叫板了。

  而魏忠贤在被罚俸后,知耻而后勇,在东厂里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平民生活调查局的部门,专门将各地的物价,人们的平均收入,最低收入什么的都统计了起来,然后进行情报分析,一些看起来不大正常的数据被单独罗列出来,每个月制成一张表,呈递给皇帝。皇帝命令将这张表发在内部的报纸上,以供五品以上的官员参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