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天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开启民智

《大明天启》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开启民智

作者:训记 字数:1830 书籍:大明天启

  叶向高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心里大为沮丧。如果皇帝真的禁毁东林书院,东林人确实会大受打击,但这会激起民众的同情,反而使得民众会更加支持东林,东林人的未来会好得多。但现在皇帝只是命令东林人不写具结状便不得报考京师大学堂,看着对东林党影响不大,实际上却是软刀子割肉,很快就会使得东林书院变得门可罗雀。科举三年一考,一次取人不过两三百,又如何比得上京师大学堂里面的学得一年到几年,就可以外出为吏甚至为官。

  朱由校又说道:“《东林会约》表示,东林书院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学院了,朋党之名,实至名归。朕一向以为,天下万民,各司其是,便是大同世界。东林书院又想要教书育人,又想要参与议政,朕不喜欢。东林还有两句话,朕也一直深以为恶。一句是若非同道,即为仇敌。一句是书院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前一句,表示东林党人根本就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有有不同意见的人,都被他们视为仇敌。这样的人,别人当然也会视他们为仇敌。”

  “后一句,表示东林书院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朕看来,学生先要把书读好,然后再去关心国家大事。你刚刚学会了上中下,就开始关心朝廷政策,这不适合,也没有关心理解朝廷政策的能力。”

  其实朱由校很欣赏这副对联,但是朱由校明白,这句话至少在现在是不适宜的。士子,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民意代表,也是一个社会中最敏感,最具有先进性的一个群体,他们很容易在社会中发现一些不公平,不正义,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东西,从而提出一些意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现在不行。

  在现在的大明,只能出现一种声音,那就是自己的声音,所有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声音都只能暂时蛰伏起来,等到自己将这个大明改变成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大明后,那时就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了。

  他记得当年的常凯申先生,本来已经定好了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步走策略,却在自己没有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宣布实现宪政,让敌人抓住了漏洞,用一些合理的手段蛊惑民众,最后落了个失败的下场。

  自己绝不能重蹈常凯申的覆辙,只能按照常大公子的方法,要想明煮,必须先有独菜,而且必须是没有人能挑战的独菜。

  他对东林党人的定义确实与大臣们不同。大臣们把出自东林书院或者与东林书院有牵扯的人视为东林党人,而在朱由校看来,东林党就是一个筐,所有对自己的政策不满的人都可以装在这个筐里,所以他才说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就是东林党。

  而这个定义实际对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东林党人是有利的。因为只要你不反对皇帝,那么你就可以不是东林党人,皇帝就不会把你打入另册。但如果你一意孤行,要和皇帝作对到底,那么不管你是哪里人,不管你是否支持东林人的看法,那么你都是东林党人。

  “一个国家,正值多事之秋,那么就容不得很多不同的声音叽叽喳喳。我大明如今外有建州,蒙古,佛郎机人威胁,内有各地民众生活困苦。朕觉得,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先要形成一个声音,朕与各位大臣商量后制定的政策,就不能给别人置喙的余地。对的要执行,错的也要执行。”

  孙传庭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应该在周报上禁止一些质疑陛下言论的文章刊登。我们要在大明形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思想。所有的人,都要围绕着陛下的战略思想而努力,所有反对陛下作法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

  方从哲和叶向高面面相觑,孙传庭的提议,已经超过了一个文官的本能,已经走到了无限拔高皇帝的权威,其他臣子都只能称是的地步。这比起以前的几代皇帝都要更加集权,变成了太祖,成祖时的样子。

  朱由校笑道:“孙阁部所言有理,不过朕觉得,我们内部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只要是朕与阁臣们达成一致意见后,就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绝对不能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朝廷内部还是可以就朝廷事务的各方面发表意见,朕一个人,所思所想,也许不那么完美,需要大家出谋划策,使得朝廷大局按照朕的想法来走。”

  徐光启道:“陛下所言,臣甚是欣慰。大的方向由陛下制定,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臣等可以拾遗补缺,使得各项政策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大明的实际。不过民间之言,还是如孙阁部所言,有选择地进行甄别和抑扬,有些言论,不要让它登在周报上。对于有些言论,可以进行批判,让它的错误暴露于民众之前。”

  朱由校道:“这样也好,刊登了有些言论之后,用编者按的方法来进行批判,这样可以使民众明是非,不至于被一些奇怪的言论蛊惑。我们的报纸的目的就是要为我们的政策服务,让民众理解朝廷的政策,拥护朝廷的决定,同时要将以前一些不大适宜的旧风俗变成新风俗。前一段时间专门讲了一些卫生常识,看读者来信,似乎很受民众欢迎。学堂终究只是一个方面,影响的面较为狭窄,周报现在的订户已经达到八万七千户,而通过农业合作社零售的也达到了每期十万份。它的受众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周报上刊登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对于启发民智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方从哲道:“陛下,我们先来开启民智,至少让民众知道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认识到一些基本的原则,这样我们才能让他们明白,如何参与到对朝廷进行建议和监督方面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