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天启 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大明天启》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作者:训记 字数:1295 书籍:大明天启

  四月,朝廷决定由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组成三法司,会审熊廷弼和王化贞案。初审这天晚上,魏忠贤将审案过程记录呈给了朱由校,这是东厂听审的监察员记录的。

  首先提审的是熊廷弼,熊廷弼先跪了三法司,然后就立刻站起来:“我起自田间,复任经略,原议是让我驻山海关,并无驻广宁的片字决定。广宁失守,罪在王化贞!”

  左都御史邹元标厉声驳斥:“早就说过,失地丧城,功罪一体,你还想要推卸责任吗?”因这是皇帝所说,所以熊廷弼没办法反驳。

  接着熊廷弼又对“提审”他提出异议。邹元标接着说:“本职屡奉明旨,内云‘提审’,又有‘确审’字样,你竟然不理!今日必须进刑部下狱,是非自明,你不可抗旨。”

  熊廷弼不服,辩解说:“我奉明旨‘听问’,不是‘送问’,写得明明白白,怎能将我下狱?”

  两人争论多时,刑部尚书王纪接过来说:“你不肯进刑部,就叫锦衣卫旗尉陪你暂到天仙庵住一日,我们上奏皇上,请旨裁决。”

  熊廷弼无法,于是只好自请皇帝下诏逮捕他。

  审完熊廷弼,邹元标、王纪都带着客气的口吻说:“请王巡抚过来。”

  王化贞一进大堂,就长跪痛哭,说道:“我的苦唯有自己知道,一言难尽!”说着,从袖里取出一封信送上。

  邹元标、王纪都说:“你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过,将来一定还有重回朝班之日!”安慰了一阵,也没细审,就都站了起来,与王化贞“一躬而散”。

  朱由校问道:“这个邹元标、王纪对两人态度为什么大不相同,周应秋为什么没有说话。”

  魏忠贤小心回答:“回皇上话,邹元标、王纪都是东林党人,熊廷弼是楚党,王化贞也是东林党人,还是叶学士的弟子。周应秋不是东林党人,说话也不管用呀。”

  朱由校笑了起来,原来如此。看来自己上世的信息有误呀,这东林党人并不都是忠心耿耿的,明显的党同伐异,于是说道:“东林党人竟然敢如此肆无忌惮偏袒自己人,打击别党的人士吗?”

  “小的曾听人说,东林党的左光斗曾经说过一句话: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呵呵,有意思,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看来东林党是想一家独大,任何时候,一党独裁都是要不得的。你给我仔细查一下,朝中每个大臣是属于哪一个党的,我要搞多党合作,绝对不能让你一党独裁。”

  魏忠贤虽然听不懂皇上在说些什么,但至少自己要干什么还是听明白了的,所以行礼退出后,立即让人清理朝中大臣的党派归属,以便报于皇上。

  朱由校听了左光斗这句名言后,心里又犯了些思量,于是他召来王体乾,问道:”你查一下徐光启和孙承宗谁先中的进士。“

  王体干躬身道:”圣上,奴婢记得两人都是万历三十二年中的进士。“

  朱由校奇道:”你每个人中进士的时间都记得清楚?这么厉害?“

  王体干连连摇头:”奴婢只是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资料做了一个统计,以备皇上随时查询。“

  朱由校道:”两人是同一年中进士,朕记得徐光启比孙承宗的官阶一直都高,为什么我要升徐光启当尚书内阁和大臣们都要反对,而孙承宗入阁反而没人反对呢?“

  王体干低着头道:”奴婢不敢说。“

  ”恕你无罪,你说吧。“

  ”奴婢认为,内阁中大多是东林中人,朝中大臣特别是言官也是东林居多,而徐先生并不是东林人。“

  朱由校想来也应该是这样,他笑了笑道:”王体乾,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呀?“

  王体干跪倒在地:”奴婢父母早亡,如今家中尚有一兄一弟,并侄子侄女等人。“

  ”有没有想过从侄子里选一个过继你的香火呀?“

  王体干连连叩头:”皇上,奴婢做梦都想呀。“太监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很多大监都会过继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香火,而明代太监想要收继子,必须要皇帝赐才行,当然偷偷摸摸的有,但那是得不到别人承认的。

  ”好吧,你办事确实不错,朕赐你选一个侄子过继到你名下,承了你的香火。“

  王体干激动得全身颤抖,为免君前失仪,他一直等到走出御书房很远以后,才开始放声大哭,那哭声中却偏偏有着那压抑不住的欢喜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