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明枭臣 第一百零八章 远来鸿雁

《晚明枭臣》第一百零八章 远来鸿雁

作者:文老六 字数:3237 书籍:晚明枭臣

  开完一场长会,天色已擦黑,饭点早就过了,家中的饭菜不知已热过几回,反正他回来的时候,摆在桌上还是热腾腾的,飘出的香气让他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

  一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就往桌上伸,一边还数落菁菁,“嗨,我一忙起来就没个准点,你尽可以先吃就是,反正老爷子不在,就我们两人,没那么许多规矩。”

  “是啊,家里除了我们两个和忠伯他们,也没别的人了,平日里夫君又忙,我一个人在家里怪闷的。”

  “没办法,事情太多,实在脱不开身,我想想啊,”沐忠亮还以为菁菁在抱怨,“这样吧,明日永和行的工坊我便不去看了,再和你去双门底去逛逛如何?”

  菁菁脑袋摇得向拨浪鼓一般,“不用了,正事要紧,夫君你自去就是,双门底我可以让马姐姐陪我去的。”

  “又不是什么大事,让张元知替我去就行了……”

  “真的不用了!”菁菁态度很坚决。

  “真的不用?”沐忠亮试探着再问一次。

  “嗯!”小姑娘很坚决。

  “那好吧。”沐忠亮乐得就坡下驴,陪女人逛街不管在哪个年代对他来说都是一种酷刑,寻常弱女子在逛街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体力加成,像菁菁这种武艺高强的就更不用说了。

  “这竹筒鸡不错,夫人的手艺越发精湛了。”府上的大师傅是粤人,这道云南菜只能是出自菁菁之手,讨好地给她夹了一筷子,确认她没什么异样,这一茬也就过去了。

  温馨的晚餐进行到一半,管家忠伯突然进来,“公爷,方大人刚到,见您在用饭,已先行到书房等待。”

  “嗯,我知道了。”

  方柯刚从前线回来,连夜就来了,莫非有什么大事。想到这里嘴中饭菜都没了滋味,草草扒了几口便起身道吃好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菁菁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生生止住。食之无味,干脆放下筷子开始收拾。

  “见过公爷。”

  一踏进书房,方柯立即起身行礼,沐忠亮摆摆手,“你我之间就不必来这一套了,这个时辰过来,可有什么急事?”

  “没什么大事,不过司里的人捎回来两封书信,其中有一封是老公爷自云南寄来的,卑职不敢多留,是以连夜送来。”

  “什么,快给我。”

  几年了,虽然打探到李定国在滇缅一带闹得挺欢,可从没接到过沐天波确切消息,去年曾修书一封让军情司想办法送过去,现在有了回音,至少能证明沐天波活得还挺好。

  毕竟在沐忠亮本身的记忆中,对这个父亲还是颇有感情的,即便记忆融合后,他两世人也只有这么一个爹。

  赶紧接过来拆开信封,展开一看。

  “敬之吾儿……”

  “别后数年,顷闻粤地光复之喜讯,为父并晋、巩昌二王皆欢欣鼓舞,遥祝盛举……”

  “近年当面吴逆攻势渐缓,晋王推测此为吴逆欲挟王师以自重之策,我等自然乐得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但值岁末之际,吴逆大兵进山围剿,不计伤亡猛攻我方据地。如今收到敬之书信,想必定然是吴逆要出兵援广,不得不先行扫平后患,汝当慎之。”

  “但我沐家世居云南,况各土司皆心向大明,以高山深林为依仗,吴逆能奈我何,勿须念之。”

  “军略事体,晋王当另有书信言之,为父便不赘言,但有一言汝当警之。”

  “大明病久,以致有此奇祸,所谓良药苦口,汝欲变法,为父定然支持,乱世用重典,汝须当杀则杀,当斩则斩,不容半分心慈手软……”

  “此惟我父子二人,为父亦不讳言,太祖有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吾素知敬之对今上不满,但谨记,若无今上,汝年方弱冠,纵有军功加持,亦难统领群伦。蛇无头不行,汝若不沉住气,是时即便粤地朝廷不乱,各地抗清义士亦当各自为政,抑或同室操戈,则大事败矣……”

  “为父言尽于此,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放下书信,沐天波信里无非就是让他别嫌皇帝碍事,好好供着他。沐忠亮也知道,没有皇帝这杆大旗,怕是他就会混成后来吴三桂那样,在清朝成了反贼,各路反清人士又不待见他,里外不是人,最后被玄烨小儿捡了便宜。

  虽然是啰嗦了一通,但沐天波能放下他的忠义身段和他探讨这种功利性的问题,已经是一大进步了,看来和吴三桂游击了两年也让他务实了不少。

  下一封则正式一些,李定国送来的折子。

  这封信和刚才的父子交流不同,言辞正式了不少,一开始就是问安称颂表忠心的套路。

  自动略过一大堆废话,最后一段才是干货。

  “喜闻朝廷光复粤地,但苦于滇粤间交通不便,不能朝觐陛下,定国实有罪也。然臣屯兵数年,部下业有精兵两万,可供陛下驱驰,虽广西伪清势大,但今侦知缐国安部有所异动,欲犯行在。届时定国愿率全军入桂,牵制逆贼,以为勤王。”

  合上折子,问方柯道,“这么说晋王殿下有意入桂了?缐国安那头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广西提督缐国安原为伪定南王孔有德部将,孔有德被晋王诛灭后,统帅其旧部约两万人镇守桂林。最近和周边各省一样,开始抽丁入伍,据最新情报,现在他们的兵力已经膨胀了一倍,并且在边境开始试探性地进攻,前些日子还在西宁函口与蒲缨部发生过摩擦。”

  “嗯,这个我知道,战报上说已将敌军击退。这么说,这些汉奸们是要约定时间一道合围广东了?”

  “是的,卑职推测,现下湖广和云贵方面的兵力正在分批抽调,按清廷的旨意,发兵时间大约是夏收或秋收前后吧。”

  “哼,打得倒是好算盘,想用人数压死我吗?我岂能让你们那么舒服地集结好再过来进攻?”

  传完信,方柯就走了,顺便也带走了那封折子送到通政司,沐忠亮留在书房中,靠在椅子上闭目思考。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丝想法,不过还不成熟,眼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是要要以军备工作为主,夯实基础,计策什么的大可再议一议。

  在书房里待了一会,一股倦意袭来。也是,和一帮大臣扯了一天皮,能不累吗。正要吹灯离开,找菁菁去睡觉的时节,他突然发现书桌上的信纸,背面好像还有一行墨迹。

  连忙翻过来一看。

  “后收悉些庵公书信,喜闻其女于乱世数载中,仍未婚配,矢志守节,如今既重逢,便不必等为父,择日完婚即可。所谓男大当婚,此为大事,不可耽误,所谓匈奴未灭之语与我再也休提!”

  沐忠亮犹自不相信,再认真看了一遍,确实是父亲的笔迹没错。

  “糟了糟了,定是那老和尚写信去告状了。”

  一两年没动静,沐忠亮都快忘了这茬了,没想到这不知从何而来的老婆又蹦了出来。

  人家姑娘都二十几了,这年岁还没嫁人的已经是老姑娘了,难道就是因为等我?

  自己一点便宜都没占到,甚至连面都没见过,这负心汉当得也是够不明不白的了。

  恰巧菁菁这会端着茶进来,沐忠亮下意识就慌张地把书信一盖,随手翻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读起来。

  “夫君,可是我打扰你了?”菁菁看他面红耳赤的,不解问道。

  “没有,适才读史,读到五胡乱华,心有所感,有些激动。”

  “是吗,《物理小识》?这是本什么史书啊?名字倒有意思。”

  沐忠亮大窘,但还是放下书本故作镇定道,“哦,那是刚才,大晚上的情绪激动不利于睡眠,看一下物理书催眠。”

  菁菁听了反而兴奋起来,面上有些雀跃道,“真的吗?新学那些书我也看过几次,不到两页就打瞌睡了,想不到夫君你也和我一样!”

  “是是是,你先回房等我,一会我看瞌睡了就去找你。”

  好不容易把她打发走,目送她离开,沐忠亮又拿起那份要命的书信,“菁菁……唉,这包办婚姻害人啊!”

  刚有反对的念头,可想想又有些泄气,这年头包办婚姻才是主流,非要这么弄恐怕一个不孝的名头就要落到自己的头上,且不说将来见了沐天波他会怎么收拾自己,光是想到报纸上那帮反对派的说辞他就头大。

  在这个道德至上的年代,无论哪个污名背上沐忠亮恐怕都落不到好。自己手上的武力再强,也没法不让人说话吧?

  “老爹啊老爹,都快十年了,也不跟你儿子说一声,这不是坑人吗?”

  整整一夜,沐忠亮都心事重重地,想来想去,解铃还须系铃人,死马当活马医,且去求求老和尚吧,看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第二天一早,找人打听了一下后,他便轻装简行,就带着黄杰明一人一马上便宜老丈人郭都贤挂单的六榕寺去了。

  或许因为数年前的劫难,又有尚可喜等亏心汉奸的带动,广州礼佛之风颇重,一大清早的,前来参拜的香客已然为数不少。

  沐忠亮一身道袍,头上的斗笠压得低低的,鬼鬼祟祟进了寺,正巧一个小沙弥路过,赶紧一把拽将过来,“小师傅,你可知些庵公住在哪个厢房?”

  “些庵公?不认识。”

  转身欲走,沐忠亮又拽住他“师傅等等,哪个他法号是什么来着?杰明……”

  黄杰明赶紧补上一句,“顽石。”

  “对,在这挂单的顽石师傅可在?”

  “哦,你说顽石大师吧?他应该还没来,”小和尚撇撇嘴,“平日里他都是快到中午才过来的,晚上又离开,二位施主怕是来早了。”

  小沙弥一溜烟地跑了,两人面面相觑,黄杰明道,“我听说他们出家人不是有早晚功课的吗?头一次听说过了中午才来,晚上就走的和尚啊。”

  “这有什么奇怪的,和尚娶老婆的我都见过。”

  沐忠亮说的是后世那些上班的和尚,不过是一种职业而已,想不到老郭思想倒挺超前啊。

  没法子,两人只好转移阵地,好在之前已经打听清楚,郭都贤随着朝廷一块搬回了广州。

  前段日子军情司有个营救计划,目的是把朝中大臣尚在沦陷区的家眷救出来,作为致仕大臣,他也搭上了便车,在湖广的家眷这会也已经尽数接到广州。

  好在两人骑了马来,奔出城不远,行到泮塘湖畔。

  “这顽石大师倒是会挑地方。”沐忠亮赞道。

  正是初春时节,湖畔杨柳依依,二月春风裁出的绿丝绦曼长披拂,连绵成荫。远远看去,一座朴素的宅院便在一片随风摆柳中若隐若现。

  怪不得这和尚不去上课了,比起城中的熙攘,换了自己住在这恐怕也不想上值了吧。

  在门前下马,随便找一棵柳树吧马拴上,沐忠亮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位青年,看着比沐忠亮稍年长些,见面即拱手道,“不知尊驾是?”

  摘掉斗笠,报上名号,这人也不惊讶,反而露出一抹玩味的神色。

  他也不让开门径,只问道,“原来是沐大人,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