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红楼之舞神贾琮 99 第九十九章

《穿越红楼之舞神贾琮》99 第九十九章

作者:流浪一生 字数:7159 书籍:穿越红楼之舞神贾琮

  五王爷既然已经暴露了出来,最近又得上皇看中,既不能再隐身幕后捡漏,自然也不甘心一开始就被打压的一点头都抬不起来。

  对此情景也只能做出反击!

  一时间朝堂形式真可谓让人眼花缭乱,不同于以往的吵吵闹闹,雷声大雨点小,两方斗出真火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有被参倒的官员。

  皇帝那里也不再如以前一样保守,力求平稳,既然是这些人自己找死,他自然乐的成全,被参的人只要证据齐全,最低也是个罢官免职。

  太上皇想出面阻止,奈何现在四六和五王爷两方人马已经收不住手,皇帝那里又只管推波助澜,事态早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无论怎么约束都是效果甚微。

  面对这番风起云涌,贾府却是相对平静,老太太那里忙着复健,王夫人那里虽然日子没有往日舒适,但是她向来相信自家兄长的能力,对于他说的能够帮到女儿的话更是深信不疑,所以现在只在家里安心等待。

  当然,在这等待之中,她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宝玉的亲事。

  林家那边早早的疏远了贾府,所以娶黛玉的事情,便是老太太都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可是老东西却不甘心就此放手,她身边除了黛玉,可一直还有一个湘云做备胎呢。

  对于这个人选,王夫人可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这种情绪比当时说要跟林家做亲时候更强烈百倍千倍。

  李纨那一个命硬的还是父母双全呢,都能将她的珠儿克死,再来一个无父无母的湘云,万一宝玉要是有个好歹,这还让她怎么活?

  到了这个时候,王夫人甚至将湘云的姓都给嫌弃上了,“史”?哼哼,当真就是一辈子天煞孤星的命!

  全然不管,贾家的老太太她的婆母姓的也是这个‘史’字!

  王夫人心里发狠,只要她有一口气在,也绝对不能让儿子娶了这个扫把星。

  看着娘娘省亲后就一直没回自家,每日里只在贾母那里守着,与宝玉说说笑笑,一点都没个女孩子家矜持的小狐狸精,王夫人认为自己再不能等了。

  所以在与薛姨妈私下商定了宝钗和宝玉的事情后,便做起了贾政的工作。

  他们是宝玉的亲生父母,只要两个人都同意,贾母那里即便是反对,也没有任何办法。

  想要贾政同意更是简单,一起过了几十年,他还能不清楚这个人表面上虽然道貌岸然,但骨子里却最是贪婪鄙俗吗?

  而且,现在看来,贾政便是连那些从小练就的表面功夫也都已经不顾了,每日里窝在家里喝酒找小老婆或者打骂下人,所作所为甚至比之前的贾大老爷还不堪。

  而无论是美酒佳肴还是女人,哪个不需要银子?

  他即便是府里二老爷,大小花销也是有定例的,以前能够胡花是因为王夫人管家,账房那里见风使舵没人敢管。

  现在却不行了,这府里谁都知道二房的老爷早已经过气,今儿不管不顾的给支了银子,明儿要么自己能贴补回来,要么就是交差事滚蛋,说不定还得吃官司。

  要知道,账房向来油水足,外面盯着他们的人多着呢,哪个敢没事吃饱了行差踏错的?!

  贾政即使再落魄却也做不来贾赦当初撒把耍赖的行径,自然手里紧巴巴的。

  最后没办法的时候,也只能在没银子的时候打发人找王夫人要,对此,王夫人再恨,也只能咬牙支应,她也怕了贾政动不动就动手打人的暴力行径。

  这一日贾政再次打发人过来取银子的时候,王夫人却是并没有一口答应,站起来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将自己打扮的更加朴素憔悴一些,便向着贾政的所在走去。

  这里原来是贾政的小书房,院子虽小,却是环廊绕水,几丛翠竹,几条锦鲤,衬着四季不断轮换的时令花卉,精精巧巧的几间房屋,精致风雅之处比贾赦的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

  以前贾政进内院之后,如果不想去正房或者两位姨娘处,便会独自在这里休息,兴致来了写几篇毫无营养的文章,做几首风流词句,拿到外面门客面前享受一下众人的恭维奉承。

  恍惚间,贾政有时候都感觉自己真的成了隐士的名家,怀才不遇的文豪了。

  然而现在,王夫人一进来之后却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冷眼看去,院子的大小格局没变,陈列摆设没变,甚至那竹子锦鲤香花都没变,但原来给人的风雅感觉却变了。

  厢房中传来的靡靡之音,下人行走间的小心翼翼,都让这个地方变成了另一个藏污纳后之所。

  不过,王夫人也只不过是为着这里的改变惊讶了那么一瞬而已,他们王家教育女儿向来粗糙,她又是一个最俗气的,除了金银财宝,甚至连那些富丽堂皇的摆设都看不大上眼。

  所以,这里变不变的自然也不能让她有什么感慨。

  走进了院子转了个弯,远远的透过窗户看着贾政正搂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婢女饮酒,本来早已经不在意的她莫名的还是不舒服,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在下人的通禀后,走了进去。

  在二房的地界,王夫人的威严还是在的,等她进来的时候,屋里的下人包括那个女子都识趣儿的退了下去。

  “老爷。”

  “你来此干嘛?”贾政已经喝得半醉,问这话的时候更是有着一股莫名的凶气,几年的时间,因为生活的不顺,他的脾气越发的爆泪了。

  王夫人的身子忍不住抖了抖,虽然有股转身而逃的冲动,却强忍住了,头高高的昂起给自己壮胆,“妾身来这里自然是有事同老爷商量。”不等贾赦再问,便快速说道,“宝玉的年纪也大了,不知道老爷对他的亲事可有了章程?”

  不提宝玉还好,一提到宝玉,贾政那里直接将手里兀自握着的酒盏给甩了出去,口里骂道,“那个孽子!”

  王夫人怕他将怒气撒在自己身上,赶忙向着旁边又退了两步,低了头拿着帕子假做试泪,“老爷只管这里骂,骂的再多又有什么用?从小到大他便得老太太护着,别说老爷逼迫着读书了,便是妾身偶尔想照管一下起居,还要看老太太的脸色呢。”

  这一句话可谓是说到了贾政的心里去,他自然不肯承认自己的儿子不如贾赦的,只是琮哥儿从小便是请了先生管着自然知道上进,而宝玉却是被贾母给拘在身边,大小事情无论好坏都要护在头里。

  为此,他现在心里对自己母亲也满是怨言,好好一个聪明灵秀读书种子,偏偏被宠成了这般一事无成,只在内帷厮混的纨绔子,以后还能指望着他有什么大作为?

  却不想想,如果他在宝玉小时候真的上心去管教了,贾母那里又如何能够拗得过?

  而且,贾母平日话里也只不过是不让他们太过压着宝玉读书,以免坏了身子,这还是因为有着贾珠的前车之鉴,另外也就是在贾政动板子的时候拦一拦罢了。

  就不知老太太在知道这位从小宠到大的小儿子,心里竟然如此埋怨她的时候会作何想!

  “你心里可有什么人选?”算一算宝玉现在的年纪也真的不算小了,贾琏和宁府那边的蓉哥儿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成亲了,但他心里却也没个人选,只能问王夫人。

  王夫人想了想试探道,“妾身不常在外走动,自然不知道外面哪家的姑娘合适,不过府里倒是有两位现成的,老爷看宝钗和湘云如何?”

  这两人贾政都只是见过,又是小辈,自然说不出来合不合适的话,不过单看家世背景,他自然更看好湘云,怎么说也是现任史侯的亲侄女儿。

  王夫人察言观色,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心里冷笑了几声,嘴里却说道,“要说家世背景自然是湘云更合适,况且又是老太太的侄孙女儿,从小在咱们这里长大的,便是妾身也喜欢的紧。”

  偷眼看到贾政在那里满意的点头,话风便转了转,“只是妾身总担心这丫头还是年纪太小了些,所以平时想的可能便没有那么周全,近几年,下面总是有些风言风语的。说是,说是......”

  犹豫了半天,看着贾政那边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才装作无奈的说道,“总有人说,云丫头跟侯府那边有些个不对付,话里话外的经常带些抱怨之词。

  两位侯夫人为此每每被气的不轻,便是两位侯爷怜惜侄女自小父母双违,也不由得感到心寒,无奈之余,只想着将人早早的嫁了,以后少来往便是。”

  听到这里,贾政也忍不住皱紧了眉头,如果湘云真的不受侯府待见,那这门亲结不结还真没多大的意思。

  心里有些不大舒坦,又想起王夫人“自小父母双违”的话,更是忍不住想起来,这丫头未生克父生而克母克祖,当真不会是什么良配。

  王夫人跟他生活了这么多年,自然对他无比熟悉,见他变了脸色,便知道自己这话是说对了,不过,为了保险,还是要多说些才好,“另外,女孩儿年纪太小,总是不够稳重,妾身看着,湘云跟宝玉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和睦,却多是胡闹疯玩的,这一点就不如宝钗能时常劝谏着让他多读些书,也长些经济学问。”

  说到这里,贾政自然知道王夫人这是看上宝钗了,“只是这薛家现在......”他即使再落魄,骨子里还是瞧不起那些商家的。

  “老爷不知道,现在外面有大老爷那边压着,咱们宝玉想找个能够配得上国公府的又哪里有那么容易!薛家再不好,宝钗这孩子却是个好的。”

  看着贾政还是不应,只得继续道,“老爷也知道为了元儿回来建园子,妾身从薛家可是拿了三十万两银子的,这么多银子我们现在哪里还的出,那边可是说了,如果宝钗能够嫁进来,到时候这可都是算在嫁妆里面的。”

  听到这里,贾政也有些惊讶,这薛姨妈还真是疼爱这个女儿,不过,几十万两银子做嫁妆,这也就是商家才做的出来,朝廷官员,甚至皇帝嫁女儿都不可能这么大的手笔。

  他现在也是缺银子的,却又实在是没有赚银子的本事,自然心动。

  王夫人见他模样便知其心中所想,便又说了许多薛家的好处,宝钗的好处,“不是妾身自夸这个外甥女,实在是她人品本就好又是个能干的,您也知道我那外甥是个不成器的,妾身可是听说,薛家现在外面许多账本册子蟠哥儿那看不懂,都是这丫头在帮着我那姐姐管着呢。

  平日里的行事做派更是连老太太那里都止不住的称赞。

  上次娘娘见了,临走时也跟妾身说喜欢这个表妹稳重知礼。”

  这么连番的夸赞下去,贾政又想不到更好的人家,自然也就无可无不可的点头同意了。

  打铁趁热,王夫人这里得了准信儿,回去之后便忙忙的找了人去薛家提亲,等薛家那边同意,将宝钗和宝玉的更贴儿换过,举家搬出了贾府之后,这消息才被传了出来。

  湘云那里先不说,无论如何不情愿,第二天一大早还是被史家给接了回去,至此两家再无了往来。

  其实按照史鼐兄弟的意思是要来贾府闹上一闹的,毕竟当初贾老太太已经口头上答应了侯府的亲事,他们才对湘云在贾府常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宝玉却跟别人定了亲,这口气如何出的来。

  可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家老太君姓史,湘云也姓史,别没理论出个结果,再将自家姑娘的名声都给败坏光了,那可真是出大乐子了,现在只能赶在湘云常住贾家的事情还没有彻底的传开之前,先将她的亲事给定下来,能早点打发出去便早点吧。

  所以,这边宝玉定亲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还不到半个月,那边湘云的亲事也定了下来,虽然还是史侯爷的下属,但却并不是原著中的卫家,只不知道这次两个人能不能一直扶持着走到最后了。

  宝玉这里因为并没有跟林妹妹培养出非卿不娶的感情,对湘云和宝钗两人的感情又都差不了多少,对最终娶谁也没什么执念,此时,虽然心疼湘云听到消息之后的伤心难过,但也只是感叹,人为什么一定要成亲呢?

  弄得好好的姐妹都跟他疏远了,有什么意思!

  这么想着,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时不时的便会出现一抹柔弱的身影,叹了口气,林妹妹好久没过来了,现在的气质打扮又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让他上次见到的时候竟然差点误认成是不同的一个人。

  心里难受,人便有些蔫蔫的,只这种状态也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老太太那里听到消息之后,便又出了大事,旧病复发了!

  贾母被气的再一次瘫在了床上。

  太医来看过诊之后,只说让大家做好心里准备,年纪大又曾经生过这种病的人,最忌讳的便是反复发作,这次不会有上次那样的好运气,即使能够缓住了病情,也不大可能再恢复到健康状态。

  太医已经如此说,众人谁也没办法,便只能尽力照顾着。

  “怎么会突然发病?平时不是告诉你们老太太要静养,别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来她跟前乱说吗?”贾赦刚一出屋子便对着贾琏和王熙凤发脾气,现在大房只有他们夫妻在这边住着,每日里来老太太身边服侍,有了事情自然也只能找他们。

  贾琏夫妻却也是委屈,“老爷,我们哪里敢拿事情去闹老太太啊!这次儿子恍惚听说是因为听了宝玉定亲的消息才会如此。”

  “宝玉定亲了?是哪家的?”

  近半年来,少了外人的搅合,老太太忙着养病,二房夫妻也各忙各的,大房众人难得的过了两天闲适日子。

  贾赦也终于有时间将他那些宝贝扇子给整理了一番,反复比较之后,被他放弃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但即使已经决定要将这些都给放弃了,老头子还是不舍得将它们给扔掉或者卖掉。

  每天在贾琏和琮哥儿面前唉声叹气犹豫不决的样子,看的两人实在是牙疼,想说,那你就全都留下吧!

  他又不干,只道他的收藏里怎么能有这些次等货色?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贾琏和琮哥儿亲自接收了过来,太多了,他们又没那个收集癖,这么多的扇子放在那里几年也用不完,索性又给迎春夫妇送去了一部分,再加上宝玉环哥儿兰哥儿探春和惜春那里,可谓是人人有份儿。

  这些扇子虽然在贾大老爷那里已经是次一等的了,但在一般人家却是足可做传家宝的存在。

  收到的人自然是皆大欢喜,一时间,贾府小一辈儿都是喜气洋洋的,见面聊天儿更是离不开扇子。

  如此愉悦的气氛,自认难得做了好事的贾赦自然心里得意,兴致来了便想着给这些小辈多弄点儿东西,省的他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几幅扇子便能高兴成那样儿。

  所以,这些日子每日里除了按时回家睡觉,贾赦习惯性的会在坊市里面转悠捡漏。

  王夫人那边起初又将消息瞒的紧紧的,所以他竟是到了此时还不知道宝玉已经定了亲了。

  “是薛家的姑娘。”说到这里贾琏便想苦笑,府里谁不知道,老太太心里最佳的宝玉媳妇人选,第一是林姑娘,其次便是史家姑娘,这两个人里林姑娘是不要想了,但史家肯将这么大姑娘放在贾府跟宝玉形影不离,肯定是有这个意思的。

  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也没有薛家什么事情啊,可现在这种情况......二老爷和二太太这不是明明白白的打了老太太和史家的脸吗!也难怪老太太被气的病发了。

  不过,经过了年初的事情,大房上下早就对老太太寒了心,现在看着她被自己心爱的儿子和一直偏宠的媳妇气成这样儿,贾琏和凤姐儿心里甚至都有些快意。

  只是他们却怕这件事情被自家老爷知道真相后,以他的孝心又要弄出什么事情来,所以便有志一同的瞒住了。

  贾赦那里听到这消息之后,第一反应跟大多数人一样,都只当是老太太听了喜讯之后,高兴激动之余才会导致病情加重,心里酸酸的,从小到大老太太可没对他们大房的谁这么在意过。

  想到这里也没心情再呆下去了,装模作样的又叮嘱了贾琏几句,便该干嘛干嘛去了,反正老太太是因为二房的事情才旧病复发的,那就让二房多照料下好了。

  到此为止,贾母被王夫人气病的真相便被这么给遮掩了过去。

  只王夫人在听说老太太旧病复发的时候,实实在在的是被吓到了,她瞒天过海做下的事情,结果害的老太太被气的瘫倒,这要是被爆出来,贾赦贾政那里都能开祠堂休了她,王家还不敢说什么。

  不过,这种担惊受怕在太医给老太太诊脉之后也不见了,话都说不清楚的人自然再没什么威胁!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这些日子王夫人也顾不得再继续操劳儿子的亲事了,每日里除了回屋睡觉便是守在老太太这里,真可谓是任打任骂,只希望老太太能先消消气,即使以后稍微好些,能说话了,也不要再揪着这件事情不放。

  但老太太哪里是那么好伺候的,本来生病的人脾气便不好,这次又全是因为王夫人而起,所以每次见到她都没个好脸色,喉咙里‘呼呼’的咕哝着让人听不清的“滚”字,情绪更是激动的恨不得抱住她啃两口才好。

  不过,这也不单是针对王夫人一个人,邢夫人和王熙凤这些日常过来照料的不说,便是鸳鸯这位她之前最宠爱的大丫头,现在更是没日没夜的守在她身边照料,却也没得个好,端过来的汤碗药碗,说打翻便打翻,偶尔还要唾上几口唾沫。

  可能是老太太也知道她这次病好的希望不大,所以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见她这个样子,王夫人那里却是又心生了一计。

  又过了几天,贾赦回到邢夫人正院的时候,正好听见她在跟王善宝家的在说什么‘成亲啊’‘冲喜啊’之类的事情,忍不住问了句,“你们这是又在说些什么事情?”

  还不等邢夫人发话,王善宝家的就在旁边抢着道,“老爷有所不知,现在下面好多人都在说着,老太太这一年过的便不顺利,莫非是有什么说头。还说,‘总是这么病着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能够找件高兴事冲一冲,兴许就好了呢。”

  这话说的贾赦心里一动,这喜事,贾家目前不是正有一件吗!当时,二房王氏那里可是都准备好一鼓作气过完六礼的,只是后来看着老太太那里不好才暂时停了下来。

  想到这里便问邢夫人道,“你可知宝玉的亲事定下了日子没有?”

  邢夫人笑着摇了摇头,“现在满府上下都在忙着老太太的事情,哪里顾得上这些。”

  贾赦听了在那里琢磨了半天,想着床上躺着的老太太,心里也不好受。

  这人毕竟是他的生母,所谓血浓于水,平时千不好万不好,现在见她落得这个模样,心下也免不了唏嘘。

  现在有个方法也许能让她站起来,自然要试一试才行。

  “你过去的时候跟老二家的还有琏儿媳妇商量一下,薛家那边的礼都不要停,尽快的先找个日子把亲事给办了,毕竟两个孩子也都不算小了。”

  邢夫人点了点头,这些跟大房并没有什么相干,她也不过是费费口舌,再说了,便是她想帮忙,估计王夫人那边还怕她抢了风头呢。

  有了贾赦的发话,宝玉跟宝钗的亲事终于又有条不紊的操办了起来,因为想要用这件事情去去晦气,所以三书六礼全部走完,竟然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用到。

  婚期定的更是紧,只在两个月后。

  至此,王夫人终于心满意足了,老太太那里却是又被气的病情反复发作了几次,但是大家现在有志一同的都‘认定’,老人家这是知道宝玉马上要成亲,太过激动兴奋了才会如此。

  所以,更是贴心的不再拿这些琐碎的小事来烦她,想着,到宝玉成亲的时候过来给老太太磕个头就可以了。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琮哥儿并没有在京城里面,几月前杨宁给他送了一封信过来,说是他那里的桑基鱼塘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并且感叹贾琮如果能够抽个时间去看看就好了,也可以就一些疏漏之处给予指导。

  当时接到信的时候,琮哥儿虽然有些心痒难耐,却没有抱什么期望,先不说他现在每天要入宫当差,无圣命根本就走不开。

  即使有空闲,便是徒睻那关也过不了,现在朝廷局势紧张,连带着各地也不太平起来,此去江南千里迢迢不说,一路上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劫匪暗杀,徒睻哪里可能放他一个人出去。

  所以,当时他连这封信都没给徒睻看过,想出去走走的意思更是半点没漏,只将桑基鱼塘的事情讲了一遍。

  却不知道他最后是如何知道的,又是如何操作安排的,四月月末的时候,突然之间便来了一出遇刺受伤需要静养的闹剧,实际上忠顺王府里躺在主卧里的只是一个替身,真人早裹挟着琮哥儿一起,画了妆容跟着一只商队向着江南而去。

  “这也太匆忙了,我都没来得及跟老爹说一声。”坐在马车里,琮哥儿虽然心里高兴,但还是忍不住担心。

  “你放心好了,我早就派人告知了贾琏,他自会找理由给你在贾公面前掩饰。”

  琮哥儿这才放下了那点担心,转而研究这趟出去要怎么玩儿才好。

  他跟徒睻的关系,稍微亲密点的人只要不是太蠢就没有看不出来的。

  贾琏自然也是早早便发现了,只不过这世道本来就盛行契兄契弟,两个人看对眼了结个契,又不耽误娶妻生子大事,实在是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他却不知道自己想的实在是太好了一些,有徒睻这个大醋桶在,琮哥儿哪里还有机会娶什么妻生什么子,他现在没当回事,也从来没想到过要跟贾大老爷就此事通通气,以后事情爆发出来,还有得他受的呢。

  贾琏在家里给大老爷讲了什么理由暂且不说,走陆路虽然相对辛苦,但比起水路来却是要快速很多,不到二十天一行人便到了江苏地界。

  在客栈里面,稍微修整了两天,琮哥儿才知道,自己想的实在是太好了一些,这家伙哪里是特意陪着他到江南来的啊?

  明明是他有皇命在身,却发神经的要拖着他一起过来,但是,到了这江南又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竟然想撇开自己一个人单独行动。

  看着徒睻让人给他准备的直达苏州的大船,还有身边那一溜的暗卫,琮哥儿感觉自己恨不得咬这人两口才好。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事先不告诉他?一时间气的咬牙切齿的,但看着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也知道他此行关系甚大,并且箭在弦上,也容不得他在这里发脾气拖后腿。

  只能肃着一张小脸,冷冷的撇了他两眼之后,转身便上了大船,再没多看这个可恶的家伙一眼。

  不过,气归气,等船行到了远处,从船舱里面已经望不到那个人之后,又不禁有些想念有些担心。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