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色古香 第六十七章心照不宣

《古色古香》第六十七章心照不宣

作者:元宝 字数:2803 书籍:古色古香

  这一次生意,何大军,黄如龙和在场的其他几个黄家的工作人员都觉得楚星赚了,何大军还是比较了解行情的,毕竟他也算是行里面人了。

  而黄天明既然是喜欢金丝楠木,寻找的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怎么样他的几个工作人员对金丝楠木的市场总是有点了解的,五百万,这个价格对眼前的金丝楠木来讲确实高了点。

  不过,这个时候黄天明却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谁都能够看出来成交之后黄天明那一副轻松的表情,仿佛是谈成了亿万大单的生意一般。轻轻的摸着眼前的金丝楠木,黄天明露出来了回忆的表情,似乎要从记忆的深处寻找一些什么,眼中的光芒也随着思绪越发的飘向岁月长河的另一端。

  他感叹了一声说:“楚少,不得不说你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我确实是非常喜欢这根金丝楠木,别说是五百万了,就算是六百万,七百万,今天我也不会让给别人的。”

  楚星倒是没有得了便宜卖乖,而是笑呵呵地说:“我这个人不贪心,五百万比我的心理价位是稍微的高一点,这也是卖给黄先生,卖给其他人,可能不会那么高。”

  黄如龙露出一副鄙视的表情,但是看了看自己的老子也没有敢说什么,而是腹诽,你这叫不贪心,五百万啊。

  不管黄如龙表情如何,黄天明陷入回忆说:“价格对我来讲没有什么意义,什么高的低的,我认为值得就值得,就算是一块馒头,我认为值得五百万,那就值得五百万,其实这份执着不是来源于我,而是来源于我的父亲,或者是说来源于我的祖父也可以。如龙,下面的事情你给我仔细听好了。”

  看父亲这么说,黄如龙立刻变得恭敬了起来,父亲这个时候的表情最好是乖乖听话,不然至少被扒层皮下来。黄天明的父亲黄大壮,别笑话这个名字土,就这土的名字,还是黄大壮的父亲黄老汉用了十个鸡蛋从本村的秀才公那里换回来的。

  以前在旧社会,穷人随便起个名字,狗蛋石头什么的很正常,黄老汉算是发狠,请本宗的秀才公给自己的儿子取个好点的名字,大壮,长的高大雄壮,健健康康的。虽然这个名字也是土的掉渣,而那个秀才公其实也是他送礼换来的功名。

  但是不管怎么样,健健康康,倒是符合黄老汉的心意,没有什么比儿子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了。

  这黄老汉能够拿得出来十个鸡蛋给自己的儿子换名字,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木匠,不说是远近闻名吧,反正一家老小饿不着,逢年过节什么的也能够弄点肉什么的改善生活。

  而黄老汉最得意的就是给自己弄了一个金丝楠木的棺材,三寸厚,那是他出远门做活,从一个深山里面发现的一根金丝楠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来,而且差点成了狼群的盘中餐。

  玩意弄回去之后他也知道财帛动人心的道理,自己连夜加工成了寿材,刷上油漆之后根本没有人去查看寿材是什么木头的,乡下人识字的都没有几个,要不是黄老汉是木匠的话,他也弄不清楚什么叫做金丝楠木。

  反正不管怎么样说,极少有人知道黄老汉的寿材是金丝楠木的。

  当然,黄老汉其实也是想显摆一下,有几次和同宗的一些族人喝醉酒的时候他就显摆吹嘘了几次,当然很少有人知道金丝楠木是什么玩意,但是这个很少,这并不包括那个秀才公,虽然这秀才的功名是靠着行贿弄到手的,但是要知道秀才也是至少要考三次的。

  所以,就算秀才公是行贿弄到手的,那也是说明他算是有点见识,有点学问,至少前两次考试他过关了不是。

  因此,秀才公是知道黄老汉有个金丝楠木的棺材的,知道后,秀才公也是一直琢磨怎么样能够把这个棺材给弄到手,金丝楠木啊,王侯将相死后一般都是要寻一个金丝楠木的棺材的,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功名,给自己个金丝楠木的棺材也享受一把王侯将相的待遇不是。

  后来机会无意中来了,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数,苛捐杂税什么的倒是没有减少。没有吃的,黄老汉也没有什么生意,都没有吃的了,谁还请得起木匠啊。

  最后一家老小吃点红薯干树皮什么的,大人能凑活,小孩子不成啊,黄大壮生病了,全身发紫,眼睛发绿,大夫来了之后,一检查也没有什么大病,饿的,吃一顿白面糊糊就没有啥了。

  反正营养得跟上。这可是让黄老汉为难了,白面糊糊,这时节就算是树皮都不多了还白面糊糊。眼见得这黄大壮小命不保,谁知道傍黑的时候秀才公过来送了大半个白面馒头。

  秀才公说了,这孩子是我取的名字,和我有缘,我不能够眼见得他饿死。

  黄老汉千恩万谢送走了秀才公,半块馒头救下了黄大壮一条小命。但是第二天传来,秀才公死在了自己的家中,饿死的,秀才公也是几天没有吃什么东西了,好不容易用自己的藏书换了半块馒头,都快饿死了还抱着书不放的读书人在以前不少,但是绝对不包括秀才公这个人,他连功名都是用贿赂弄到手的,想想看就知道他对孔老二的态度怎么样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说自己饿不死了吧,但是他回来之后听说黄老汉家的儿子黄大壮快饿死了,这事情他不能够不管,琢磨了一下,定下心来把这大半块白面馒头藏好了送了过去。

  结果第二天他自己饿死了,据说死的没有什么痛苦,脸上还带着笑容,除了黄老汉谁也不清楚那笑容到底是什么意思,饿死了还能够笑出来?

  黄老汉知道那笑容是笑给他看的,秀才公明里暗里暗示过不少次,琢磨着买下来黄老汉手中的金丝楠木的寿材,但是那寿材是他给自己准备的,知道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黄老汉自己当然不想卖出去了。

  当然,这一次大旱的时候,几乎一家人快饿死了,他就是想着卖出去那金丝楠木的棺材也得有人要啊,这也不是他一家人没有粮食,整个县城,甚至是说县城附近的几个县城都是急缺粮食。

  就算是金条都未必能够买下来粮食更何况是金丝楠木。当然秀才公自己有门路能够换来白面馒头,那是因为人家是文化人,有路子,黄老汉一个木匠有什么路子啊,因此就算是他想卖掉金丝楠木,一时半刻也是找不到什么买主啊。

  这事情最后就闹到了这个地步,秀才公的笑容很明显,你不卖给我金丝楠木的寿材是不是,我就用我自己的一条命换你儿子的一条命,看你给不给。这事情到了没有缓和的地步了,秀才公出殡的那一天,用的就是黄老汉给自己准备的金丝楠木的棺材。

  盖棺定论,秀才公怎么样也是有功名的,虽然这个功名来的不怎么样的正当,但是也是有同年的,平时这同年可能不怎么样的来往,但是人死了,人死为大,还是有几个相熟的同年过来送秀才公最后一程的。

  有一个人算是手眼通天的主,看到秀才公居然是用的金丝楠木的棺材,大为吃惊,他这个同年自己就是饿死的,怎么还会有金丝楠木这样子的宝贝啊?仔细打听一下,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快的就被他查清楚了。

  仗义啊,仗义,义气千秋,读书人的风骨就在这里,最难得的就是秀才没有说什么,没有说用你的金丝楠木换这半块馒头,而是送给黄老汉自己饿死了。

  而黄老汉这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的人在这个时候居然是还能够在秀才公死了之后用自己的金丝楠木给他下葬,这也是仗义。

  这个同年整理了这个事情,报给了上官,教化百姓,这也是做官的一个责任啊,上官听了认为值得大力表彰,自己治下的子民居然是有这等义举,那是自己的教化之功啊。

  上书朝廷,朝廷大力表彰的秀才的义举,树碑立传,而黄老汉他们村本来饿的都快活不下去了,上官大笔一挥,赈灾的钱粮立刻就到位了。

  虽然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克扣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说,总是比什么玩意都没有强啊,克扣一点也是有剩余的救命粮食的。

  就是靠着这点赈灾的钱粮,村子里面再也没有饿死过一个人,抗过了这一次天灾,大家当然最清楚靠的是谁,家家供奉秀才公的牌位,老汉家更是如此,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

  再后来,黄大壮渐渐的长大了,也是知道了秀才公的事情,是秀才公用自己的一条命救下来了他的小命,甚至是说整个村子的人的性命都是秀才公一个人救下来的。

  父亲总是在耳边提起来这事情,让他不能够忘记秀才公的恩情。

  当然,黄大壮也是听到过父亲的叹息,那是叹息金丝楠木寿材的事情,想要再找到一个这样子的金丝楠木,那是难如登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