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袁术天下 第五十章 科举

《袁术天下》第五十章 科举

作者:银苑书生 字数:1927 书籍:袁术天下

  外面的阳光带着光晕照耀在这老人身上,他就像是一个圣人那么高大。

  斜斜拉长的影子尽头,眯着眼睛斜斜乜着,袁术就像是一个仆役站立起来,然后拱手致意。

  他避席而出请道:“季宁公,请上坐。”

  眼前摆列着不少案几,原来自己应该坐在那上首位,但此刻…

  陆康陡然泄气,然后怒道:“袁术,你意欲如何?”

  袁术拊掌而笑,施施然坐下,翘首望着陆康道:“高祖时候,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

  袁术说着,露出深思的神情,他在说过这一段话之后,征询般向陆康说道:“无论是察举制,还是征辟制,以我愚见,都不符合如今的…趋势、潮流。”

  “曜卿曾对我言,我治下豫、扬两州所缺官吏竟达一百二十人,季宁公,假如还像以前那样用察举、征辟,我何时才能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陆康默默无语,他冷笑着,在心底下他暗骂着,袁术你实在太狂了!

  高祖首创的这些贤明举措,在你袁术眼中竟是不符合时代的东西,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据此,”袁术挠挠头,高冠博带,有的时候这样的打扮确是不太舒服,常常惹得自己不由自主的想要去瘙痒。

  “我想召集治下所有有学之士,有教无类的进行一次时政考核,据此来甄别人才,达到我选用俊才的目的。”

  不错,这就是科举,这就是最为先进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科举出现在隋唐,距离现今约还有五百年。

  科举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可以改善当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比之曹操将会提出的“唯才是举”,科举不知高明了多少,优点很多,但缺点同样不少。在攻下庐江之时,袁术就已经在考虑如何用陆康这样一位大才,现在看来,这个岗位很适合他。

  袁术笑了,而陆康惊的步步后退,骇白了脸色的他,用颤抖的声音冲着袁术喝问道:“如此大逆不道,你如此胡作非为…”

  陆康骂不下去了,比之保守抱着祖宗教条规矩的那些儒士、名士来说,已将垂暮之年的他看的清楚,也明白的很,袁术提出的这样通过考试甄别人才的办法,才是…他所说的趋势、潮流!

  但遗毒万方,会因此成为众矢之的的!

  假如别人,像是寒门出身的一个人站立在自己面前,陆康只会笑骂他异想天开,又太过草率,而当背后站着袁氏一脉的袁术提出这个主张的时候,陆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袁术,反的是自己人!

  他袁术,反的就是他自己!

  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人才的选用,一直被他们这些名门权贵握在手中,谁上谁下,他们一句话决之!

  讲什么公卿、列侯,说什么地方郡守,四世三公就是本朝最大的门阀!

  遍天下的门生故吏,难道就只是一句话?难道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哈哈!

  那可都是一个个显赫的大人物,其中有些还是陆康的故交旧友!

  而现在他袁术说了,如今不用那样的选人办法了,现在我为大家大开方便之门,谁有能力谁就上,不论资历,也不看门阀出身!

  他这是要逆天啊!

  他这是要造反啊!

  …

  静默了良久,站立在黑暗与光明之中的两人都没有开口再说话。

  “原来玉玺真的在你手中…”陆康苦涩的讲着,他的双目一片萧瑟孤寂。

  在袁术攻城之时,陆康可以自豪的说,他没有败,他击退了袁术的兵马,但在现在,看着像是躲在暗中的袁术,他陆康露出了失败者才有的神情,垂头丧气的,极竭全力才能站立着,而不会像是失败者气馁踉跄的摔倒在地。

  陆康知道自己的命运被眼前的人决定了,这个自己一向瞧不起的人物,他没有来劝说自己,只是跟自己聊了一盏茶时间的话,然后自己就彻底的被打倒在地,不得不认输!

  袁术他自己不可能去提出这么一个主张,不论现在跟着他的人,还是观望中的那些人,袁术他只要还有野心,他不会主动招惹这样一个大麻烦。

  他需要一个人,一个合适的人,主动向他提出这个主张,而自己…

  因此就有了这么一番对话,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看上去都会随自己意愿去决定。

  但这是千年的大计,这会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陆康扪心自问着,在袁术说出这一段话后,自己能够忍受的住诱惑,不去接受吗?

  尤其是在自己老将就木的时候!

  双眼一闭,死了就是死了,一个死的无声无息,一个是身后有清誉,为万世所崇颂,陆康不动摇不可能,因此他只得俯首称臣!

  身影摇晃的厉害,陆康步步后退,面色一变再变,他再没有任何依仗可以凭借着挺胸站立在此人面前。

  “我…老夫回去看觑一下,安抚安抚…”

  想要拱手,却难放下骨子里的固执,陆康欲言又止,走不是不走又不是,看的袁术非常尴尬,大手一挥,让他出去,别在眼前乱晃了。

  陆康一家人口众多,包括仆从在内,总数约摸有百来人,其中有他的两个儿子。

  陆儁,长子,不出名,原史上在陆康死后,朝廷追念功绩加封为郎中。

  陆绩,幼子,有“怀橘陆郎”之典,原史上,仕东吴官至郁林太守。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道:“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在这里,也不要袁术去惊奇这事了,另外一事足够让人惊奇的了。

  陆逊之父早逝,就跟着陆绩过,名义上算叔侄,但实际上算是陆逊在帮衬着陆绩,帮着支撑门户,陆逊比陆绩年龄大,大六岁。

  当然,那是陆康这位老人家死掉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现在么,无论是陆康,还是陆绩、陆逊被袁术一网打尽,尽收囊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