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70 第 70 章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70 第 70 章

作者:梦想123 字数:2445 书籍: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分了麦子以后, 社员们的伙食终于有了改善,虽然只是比先前吃不饱时强一些, 但好歹能时不时的吃上顿菜饽饽或是擀面条了。∥杂×志×虫∥

  这年头,人们也没有啥大的追求, 能吃上顿饱饭, 这比喊什么口号都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麦子收完后,便是翻麦地, 种秋白菜啥的,这会可没有什么机械化, 除了那几头牛和骡子,剩下的全是人力。虽然还是很累, 但社员们的精神状态却前所未有的好。

  所以说, 希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词语,人只要有了希望,便有了奔头,那怕现在生活还是很苦,但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七月二十六号, 许萍生了个儿子, 母子平安。马江海骑着马家屯支书家的一辆自行车来许家庄给报喜了, 老马家这下可高兴了, 由于大儿媳生大孙女时坏了身子, 这传宗接代的事可不就落到了许萍身上, 许萍靠着这个小子也算是在老马家站稳脚跟了。

  马江海报完喜回去后, 许家哥仨和许刘氏, 许满屯便开始寻思着给许萍弄些啥营养品,好在孩子满三天,看望的时侯带上。

  许家庄这一带对新生儿可是很重视的,像小宝宝出生的当天,宝爸一定得亲自去岳父母家告知,而岳父母家在得知女儿生下孩子后,便得准备东西,待产后三天,上门去看望“坐月子”的女儿(姐妹)。随后还有吃红鸡蛋的满月酒,接女儿外孙出窝回娘家小住等等。

  这年头也没啥高级营养品啥的,最好的便是村外河里摸的鱼和家里鸡下的蛋。这些可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咱先不说鱼难抓,盯着的人也多了,就单说这个鸡蛋,这会的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养鸡,可真正能吃上鸡蛋的,全村估计也没几家。

  村里代销员那和镇上的供销社都是二分钱一个,长年论个收购鸡蛋,村里的人都是把攒下来的鸡蛋卖了换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火柴啥的这些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孩子没个铅笔,本子,小糖豆啥的,也是从鸡窝里摸个鸡蛋,直接拿去换。

  不光是这会甚至是到后来的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基本都这样,这个现象,老农民们还自嘲的给起了个非常贴切和形象的名称,那就是“鸡屁股银行”,意思就是说家里这一年的花费基本都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

  这年头,家家基本都是如此,许向华家由于有许向华这个作弊利器在,家中的鸡,鸭,鹅,产蛋率都很高,还真不缺这个,不光吃不完,田春梅还腌了好几坛子的双黄咸鸭蛋和五香的咸鸡蛋呢。

  因着田春梅现在身子也是越来越重,离预产期也就两个来月了,所以许萍家马大强三天时,许向华家就他全全代表了。

  许向华提了篮鸡蛋,拿了五斤小米,跟拿着红枣,红糖,鸡蛋,猪蹄的许向荣,许刘氏,许满屯,王秀芬,还有提着几条活鱼的许向民,柳小满,带着一帮孩崽子,赶着辆牛车,浩浩荡荡的去了马家屯。

  马六斤俩口子瞧见老许家带来的这么些东西,高兴的都笑眯了眼,热情的招待着老许家的一众大人和孩子。

  虽说老马家有马六斤这个生产队长,可那也得养着一大家子啊,生活也仅限于吃喝不愁,至于像小米,红糖,红枣,猪蹄这些个金贵东西,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弄到这么多。这下好了,有老许家这些东西在,二儿媳月子是亏不了嘴了,大孙子的奶也是有保证了。

  老许家这家亲看来是结对了,亲家办事敝亮,不拖儿子后腿。心里高兴的马六斤婆娘笑的都合不拢嘴,在灶房指挥着大儿媳妇和还没出嫁的小闺女,忙里忙外的,想给老许家一众大人孩子做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好给自家二儿子在岳家面前长长脸。

  马六斤家大儿媳妇看着婆婆,公公招待老许家人的样子,想起了对待她娘家人时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泛酸,可也想得通,谁让自己命苦,没有得力的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也只得了一个宝贝闺女,将来孩子出嫁了,还得靠着娘家兄弟撑腰,再加上公婆并没有因为有了孙子便冷落自家闺女,其他的还强求个啥。

  所以啊,这做人有时就是难的糊涂,形式比人强,便由不得太拔尖好强了,看不清形式,非得争强好胜,凡事斤斤计较,比着来,最后受苦出憋气的就只能是自个了。

  日子一天一天,慢慢的滑过,到了八月上旬,地里的农活便能先告一段落了,庄稼地里都锄过三遍草了,庄稼也都封垅了,高梁,玉米啥的现在也都长的一人来高,开始开花结穗了,不用人太费心伺候了,生产队也宣布挂锄,开始休扒炕抹墙假。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着这会村子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土坯茅草房,生产队便会挑这段雨水比较少,气侯又干燥,而且又处在农闲的阶段,放上几天扒坑抹墙假。

  这段时间,村里勤快的男人们都会趁着天气晴好,去土崖那边,拉上车干净的黄土,和巴和巴,把家里的土坑,裂缝的墙面,甚至是快露顶的芧草屋顶都拾掇,拾掇,收拾立整,省得冬天时,家里的老人,孩崽子们受冻。等干完了这些话计,辛苦了一个夏天的社员们,终于能喘口气,歇一歇了。

  八月的中下旬,正是上山拾蘑菇的好时节。头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天又阴了小半天,半中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许向斌和许向勇两个便背着竹筐,来寻许向华一起进山采蘑菇。

  刚好许向华也有这个打算,这个季节正是山里出蘑菇,木耳的时侯,进山多采些蘑菇,木耳啥的,不光能丰富家里饭桌上的菜色,晒干后冬天炖个小鸡,整个猪肉粉条啥的,放上些也能给媳妇,孩子们换换口味。

  村里面勤快的人可不少,许向华,许向斌,许向勇哥仨进山时,外围山梁子上,已经被村里人搜刮过好几遍了,大些的蘑菇基本都看不见了,净剩下些樱桃大小的小磨菇扭儿,都不值当的弯回腰。

  许向斌有些失望的瞧了瞧周围,着急的对许向华和许向勇说道:“九哥,勇子被人抢先了,咱们赶紧去趟前面那道榛柴岗子转转吧,要不晚了又赶不上趟了。”

  许向华和许向勇点头应下,哥仨便不再看周围,耽搁时间,赶紧朝目的地赶去。好在这回,还比较运气好,没有被人捷足先登。

  榛柴岗子上还没有人来过,树底下的根部,腐叶植被上,倒木上,以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密密匝匝的长着一大片蘑菇。

  那挤挤挨挨的样儿,喜的腿快的许向勇大声朝后面的许向华和许向斌喊道:“九哥,斌子哥,快过来,碰到蘑菇圈子了!”

  蘑菇这东西串根子,碰上雨水,气温等各方面都合适的时侯,一长便是一大片,运气好,碰上个大蘑菇圈子,一下采上几麻袋的事也是有的。

  只是这种好事不常见,大多都还是得一小窝,一个个的单来。哥仨今儿的运气可真不错,许向华和许向斌赶紧的快步赶了过来,哥仨打算先把这一大片的榛蘑采完了再说。

  许向华边采蘑菇,边把手下没长成的蘑菇扭儿跟菌丝住空间里收,打算回去看看能不能在空间里培育成功。哥仨采完这片蘑菇后,又在几棵枯树和烂木桩子上发现了几片水灵灵的黑木耳。

  大雨后,这些还没有被破坏和污染的山林中,像草菇,油蘑,榛蘑,木耳啥的非常多,没多一会哥仨的竹筐便要采满了,许向华给许向勇和许向斌一人扔了根烟,哥仨坐在一起,抽着烟,歇上会。

  许向华瞧着远处雾蒙蒙的翠绿山林,想着这个季节那些个宝贝也应该结籽,好辨认了,看来改天得去把那些东西移到空间里了,毕竟已经发生了许多跟前世不符的事情了,那些东西再放在外面,可不一定还保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