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一千一十一章 “放大招”三十字诀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一千一十一章 “放大招”三十字诀

作者:满城风沙 字数:1831 书籍: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国家对特企模式有着规定,即便是再提供便利条件也不是免费的,设备、厂房、土地,这都要钱,要不然当初孙明凡也不会掏出一百万元,就是健力保的李经天购买那家不到三十人的集体所有的小酒厂还花了二十多万呢。

  阜城人的眼界比不得李经天所在的粤省三河市,更比不上首都,所以刘琅建议直接“白送”,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都三四十年的老设备了,按照折旧也没几个钱,还有厂房立在那里干什么?等着拆除吗?不如就送给愿意购买的人,可以让他们节省一大笔费用。

  当然,这很可能引起争议,但还是那句话,特区这两个字是挡箭牌:我在前面趟雷,成功了就是闯出一条路,失败了也算是给国家记下了一笔宝贵经验。

  宋立峰能抓住特区这两字大做文章,刘琅当然也不会放过特区的特别之处,但宋立峰能马上同意还是让刘琅稍稍意外,看来他已经深得特区的精髓了,既然如此………!

  刘琅决定就放个“大招”出来。

  “宋大哥,我觉得阜城不如来个干脆的,直接就面对所有工业企业来个“卷包会”,让所有人都放开思想包袱,什么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除了煤矿等重要企业以外,一切都可以进行尝试,特企有特企模式,如果有人胆子大,勉强不符合特企的企业也可以私有化,由我们政府出台一些规定,鼓励他们!至于说理由嘛…………!”

  说到这里刘琅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下一段话。

  宋立峰和王振东急忙走到近前看去。

  “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宋立峰看了一拍大腿笑道:“神了,这句话太生动传神了………!”

  寥寥三十六个字就把市场规律写到了骨子里,不仅仅是支持市场经济,还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勾勒了出来,可谓是高度概括,绝对提升了境界。

  看到宋立峰非常赞同自己的提议,刘琅也是非常欣慰,不得不说这个年轻人真是个思想开放的好干部。

  要知道这句话最早来自八年后某个城市,当时国家正在进行国企深度改革,对于如何改革全国都在热烈谈论,纵然是这样,这个提法刚一提出时也引起了全国性的大讨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双方激烈交锋争论的是不亦乐乎。

  为此国家还派领导亲自前往山东进行调研,一连几天时间的调研让他彻底下了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也因此有了后来的“国退民进”一说。

  所谓“国退民进”指得是国家放开大部分产业,除了能源、金融等涉及国家根本的产业外,其他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从此彻底解放了民营资本,国家的各行各业也飞速的壮大起来。

  现在刘琅提出这“三十字诀”早了前世八年时间,即便这一世比前世同一时期要开放不少,可这一论断也是有些早,但宋立峰还是大力赞同,可见对方的思想相当的前卫,当然,这很可能与宋立峰的年纪有关,一个还不到四十岁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就比五六十岁的人开明许多。

  其实刘琅对宋立峰思想的解放程度还是高看了一些,环境影响人的三观,纵然宋立峰年轻,思想也的确开放很多,但是他还是无法摆脱这个时代的烙印,他之所以大力赞同刘琅的提议,无他,完全是对刘琅百分之百的信任,觉得刘琅的话永远站在最高点,永远是正确的,已经有些个人崇拜了。

  好吧,不管宋立峰有没有崇拜的征兆,反正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按照刘琅的提议大胆尝试了,就围绕这个“三十字诀”指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方案出来,年后就制定,争取元宵节前先拿出一个讨论稿在全市发布,征求一下各行各业的意见,然后把那些想有所作为的人叫到一起开个谈心会,大家提提意见,最后形成最终稿就可以正式执行了。

  “宋大哥,这一年来咱们阜城市的官员也很辛苦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但是也为阜城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么办吧,等过了年我自己掏腰包,给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点福利,每个人平均按照五百元给,一些干活多的部门多给一些,比如工商局、电业局等等,平均给六百吧,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给五百,你回去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职工。”

  “什么?自掏腰包?那可多了去了,阜城政府部门的职工有两万多人呢?”

  宋立峰吓了一跳。

  “两万多人,那最多也不过一千五百万,我就给你一千五百万。”

  刘琅倒是很干脆。

  “…………刘总,您可是财大气粗!”

  宋立峰真是被刘琅的大手笔吓呆了,拿钱都是论千万,全国家都找不出这种人吧。

  前世刘琅就在政府部门工作,对于基层工作人员非常了解,最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是很辛苦的,县区一级,尤其是街道这一级别,工作压力相当的大,他们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每一件事都要落实,加班加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些人和广大老百姓一样,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的身份不一样而已,他们身上承担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重任。

  去年一年,阜城方方面面都在发展,大量的工作压在了基层工作人员身上,刘琅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他知道江波涛的儿子江宏,他天天要下基层,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然后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做出各种分析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他工作非常努力,很多建议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即便他是江波涛的儿子,可是能甘于在基层踏踏实实的干活这种心态就表面他是干事情的人。

  江宏都是副处长了,他都要亲力亲为,其他人更不必说了,而江宏当然不在乎那点钱,但是其他人是非常在乎的,五百块钱可是相当于他们一个多月的工资,能买一百多斤猪肉呢。富品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