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隋炀也是帝 第263章 许善心归顺

《隋炀也是帝》第263章 许善心归顺

作者:西门羽月 字数:1832 书籍:隋炀也是帝

  “原来我只是个幌子----”太子陈深的心被陈叔宝的话深深的刺痛了。

  “寡人立你做太子也是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有了太子这个名号文帝就不会随意处置于你,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他都要派人保护你,你丧失的只是自由,却不会受到任何虐待,你想想被羁押在坤盛宫里的那些弟弟妹妹,再想想自己,寡人若不为你着想,你能有如此好的待遇吗?”陈叔宝厉喝道。

  “深儿,你受委屈了,本宫替胤儿向你道歉。”沈皇后站起身来对着陈深屈身行礼道。

  “母后,折煞儿臣了。”陈深慌忙跪倒在地。

  “时间紧迫,该说的寡人已经说完了,以后好好保全自己,我们陈家但有一息尚存就有复国的希望。”陈叔宝非常郑重的交代道。

  “谨遵父命!”陈深磕头行礼道。

  “本宫会照顾好深儿的,你自己也要保护好自己。”沈皇后点了点头。

  陈叔宝点了点头,转过身,脸上又恢复了贪生怕死的模样向门外走去。

  “本宫今日才真正认识了你父皇。”沈皇后看着陈叔宝远去的背影喃喃说道。

  “父皇活得不易啊!”在陈深的心里把陈叔宝看成了卧薪藏胆的越王勾践。

  殊不知陈叔宝的一生就是寻欢作乐的一生,他把复国的希望寄托给了别人,心里根本没有卧薪藏胆这个词。

  陈朝灭亡了,在许多人的心里它还是一个结,一个让他们放不下的心结。

  公元589年正月,南陈灭亡的消息传到了隋朝京城长安,大隋百姓奔走相告,举国相庆。被隋文帝杨坚软禁在驿站中的南陈使节许善心却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穿上丧服在驿站西边的台阶下面放声痛哭,并在干草上面朝东坐了三天。

  许善心,字务本,史学家。祖籍高阳北新城人,祖上自高阳南渡后,便在江南世代为官。南朝著名的书香世家,爷爷“撰风雅比兴义十五卷,盛行于时”,父亲“撰齐书并志五十卷,......后撰梁史,成者五十八卷”,家中还有藏书万余卷。

  许善心九岁死了父亲,母亲范氏“博学有高节”,亲自给他当老师,其博闻强记,家藏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15岁时曾上书给文坛领袖徐陵,被赞为“神童“。在陈朝时,历任新安王法曹,度支郎中、侍郎、撰史学士等职。

  隋文帝杨坚惜才也爱才,听说许善心为南陈服丧的消息之后,特派人前往驿站安抚许善心。并转达了文帝惜才爱才之心,劝解他早日归顺大隋。

  许善心站在驿站外的台阶上,静静地听着特使宣读着文帝杨坚的诏书。他的心里很烦躁,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如果能让许善心自己选择的话,他不想再做官了,他会选择离开大隋,游遍南陈的山山水水把它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看,让人们知道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如此美丽多娇的国度。

  可现在他没有选择,建康城里的陈主前途未卜,猜不透隋文帝的对陈主态度到底如何。真担心稍有不慎激怒了文帝,为陈主招来大祸。

  许善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对陈主的将来没有信心,对文帝的态度更没有信心,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此时啼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他还是哭了。没有接诏书,哭着转身回了房间。

  “老爷,你若是真不想降隋的话,奴才陪你一起殉国。”书童轻轻地帮他披了一件衣服,眼底闪过一丝坚定。

  “现在的事态发展已经由不得我了。”许善心哀叹道。

  驿站内特使还在等着许善心接诏。

  “许大人,皇上的诏书杂家已经宣读了,不管你愿意与否都该出来表个态,一直躲在房间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特使在门外敲了敲门。

  “你且让我仔细想想-----”许善心哽咽道。

  “大隋特使说得对,啼哭解决不了问题,许大人不若先接下圣旨,静观事态的变化吧,只要人活着一切都还有改变的余地。”同来的南陈使节劝解道。

  听到这话许善心止住了哭声,不情不愿地脱掉了身上的丧服,穿上了特使带来的大隋朝服。

  再此出现在特使面前的时候,他的眼泪还是没能控制住流了下来,人却面北而立跪拜接了诏书。

  “许大人是个至情之人,皇上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望你能珍惜。”

  许善心点了点头,表示听进去了特使的劝解,特使不好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驿站。

  接下诏书对许善心来说是个坎,第二天上朝对许善心来说更是一个劫。

  他没有坐轿子去皇宫,而是一步一步走了过去,踏进皇宫的大门,他的脚下如有千钧重,这一步他不想迈,却又不得不往前迈。

  走进大殿,文武百官已经静候多时,他曾默默的告诉自己不要再哭,可迈进大殿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地又一次流了下来。他跪倒在殿下,痛哭不已,浑身软得站不起身来。

  有朝官看不起许善心这种浮夸的表现,认为他在惺惺作态,故意冷哼了一声道:“许大人,你既然答应圣上归顺我大隋,以后就是我朝的臣子,作为臣子就该有个臣子的模样,举国欢庆之际你跑到大殿来嚎啕大哭是何道理?”

  这话让许善心微微顿了顿,眼底噙着泪花,抬起头来看着隋文帝杨坚,局促不安道:“臣罪该万死!”

  许善心的表现让文帝杨坚很满意,他环视左右朝臣道:“我国出兵平定陈国乃是顺应天意之举动,不是带着侵犯的目的去的,以后陈朝的百姓就是我们大隋的百姓,要一视同仁,许大人虽然忘不了旧日的国君,但他仍然是寡人的忠臣,寡人信他!”

  这话让许善心感动不已:“圣上,臣以后定当誓死效忠圣上。”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以后寡人若是昏庸了,你当为了天下苍生及时纠正寡人的错处,不可为了‘忠心’二字姑息养奸。”文帝杨坚意有所指地说道。

  在每个人的心里自己都是良臣,文帝的这席话为许善心的改旗易帜找了个很好的借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