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中国大作家 第259章 人生七年

《重生之中国大作家》第259章 人生七年

作者:茶花白 字数:1887 书籍:重生之中国大作家

  新的一学期开学了,贾钱钱再次背上了自己的小书包。哪怕她极其不愿意去学校,也不得不去。谁让自己摊上了贾有为这样的爹呢?

  她不是没有抗议过,不是没有斗争过,不是没有争取过。总之,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到了老贾那里,统统地化为了乌有。

  在贾钱钱的心目中,老贾就是一个独裁者。他嘴巴上面说得好听,发扬民主,却在落实上面是一支笔,他说了算。

  贾钱钱从二年级升到了三年级。现如今,她是就读于该校的三年级一班,属于小学里面介于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中年级。

  贾钱钱进入熟悉的校园,走进新教室的时候,完全没有那种和同学们一个暑假不见,带着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和喜悦感。

  她哪怕就算没有上学如上坟的心情,也是来这里学无可学。自己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莫过于在课堂上面和课间休息当中持续性的发呆,出神,发呆,出神......

  除此之外,贾钱钱还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看自己要看的各种书。即便是在课堂上这样我行我素,也不会受到各科老师的干涉。

  学校老师们一方面都知道她是天才,用不着像管理和教育普通孩子那样去对待她,另一方面是又清楚她那泼天富贵的出身和家世背景。

  贾钱钱学好,那是一方老百姓受益。反之,她学坏,就是一方老百姓遭殃。谁让她的手里面握着太多的资源和权力?

  老师们在激励自己学生们的善意谎言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好好读书,一路向上,今后可以通过成绩来实现D丝唯一打败高富帅的话儿,自然是对于贾钱钱完完全全地无用。

  她用不着担心自己会被谁以成绩的方式给打败,毕竟自己一直都是学校的NO.1,连高年级的孩子都考不过她。

  简洁还曾经瞒着贾有为,偷偷地给贾钱钱模拟过上一年的文理科高考真题。结果,贾钱钱竟然考过了清华的录取分数线,其中的数学是考了满分150分,而文科是考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在简洁惊讶之余,也同样知道就算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他们迟早也都会发现,分数可完全比不过自己有个好爹好妈,或者好爷爷好奶奶,好外婆好外公。

  天生就拥有优质社会资源的同学,就是要比没有社会资源的同学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以自己为例子,她那些属于没有社会资源,依旧在闯荡京城的同学们,最是深有体会。

  他们切身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朝前走半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困难至极,明显是触碰到了天花板。

  BBC那一部《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就已经把谜底给早早地揭开了。出身决定命运,努力一定会有用,即便概率极低,也好过没有。

  《人生七年》对最早选定的上中下阶层的一群人是每间隔七年进行一次回访,已经从他们七岁开始到了五十六岁。

  那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儿实现了阶层跃升,从一个农夫的儿子成为了社会精英,哈佛大学的教授。

  与之相反,另外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小男孩儿,却阶层滑落,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读了一个三流大学,毕业之后就各种不如意,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失业始终如同影子一样的伴随着他。

  不是他的父母不负责,而是太负责,想要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逼迫着他朝上行,致使压力太大,又受限于自身资质,最后就是“拔苗助长”的悲剧。

  至于剩下的人,都在原有的阶层上面停留着打转转。上层阶级出身的孩子,一路私立名校上去,就读牛津,剑桥。

  毕业踏入社会之后,进入自家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律师,有着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受人尊敬的稳定职业,延续父亲,爷爷,太爷爷,祖辈们的道路,而他的孩子依旧延续去走自己曾经的路线图。

  而下层阶级出身的孩子,连大学都没有读,然后就早早地进入社会去谋生。职业无非就是餐馆服务员,超市售货员等,工作不稳定,时常就被迫换工作。

  BBC的《人生七年》还不算残酷,而残酷的是BBC做的一个叫做《贫穷当中长大的女孩子》和《贫穷当中长大的男孩子》的两部男女视角不同的纪录片。

  说得不是别国,而是英国自己。工人阶级出身的孩子,数学普遍都差,住在治安差的街区,往往面对着暴力,毒品,酒精等等。

  他们到了十六岁,即便是找工作,也不容易找到。英国同样有着街区歧视,你是来自穷街区的,有些雇主还不愿意雇佣你。

  自己去银行小额贷款来自主创业,也会因为你的家庭原因,住址原因,被对方以种种冠冕堂皇的借口给予拒绝。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那也是高达60:1,你要先干掉了另外五十九名应征者而得来的工作。

  要不然,就是临时性的工作,时薪计算,英国人有200多万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在勉强糊口,而它全国人口是6000多万人。

  活不下去,去找政府求助。他们会继续打发你去住另外的穷街区,麻烦街区,暴力街区等等的安置房里面。

  那里面不但没什么像样子的家具,而且大冬天的还没有暖气。想要暖气,煤气,电,水什么的,你得自己想办法去交费。

  《我是布莱克》的英国电影就是最好的诠释了所谓的国家和政府福利,那便是决定穷人生死的骰子。

  掷骰子的人肯定不是穷人,而是决定穷人命运的人。你中选了,算你还幸运,而你不中选,也正常,不算你倒霉。

  按照最正常的逻辑,不劳者不得食,天经地义。政府还算管了你,让你可以领取食物救济券。

  至于东西,自然不会有多好的。这无非就是一些滞销品,不新鲜的罐头食物等等。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布莱克在英国一处申请点墙壁上面带着勇气和气愤难当的涂鸦,说出了心里话,我是布莱克。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抗议者喊出了,就读于伊顿公学的狗崽子们如何如何的粗口。那些才是真正主宰穷人命运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