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南剑侠传 一二六 武当玉树(4)

《天南剑侠传》一二六 武当玉树(4)

作者:夏剑心 字数:1884 书籍:天南剑侠传

  玉树的“无为真气”本源于“无为神功”,当今世上除了武当门人以外并无余人会这一门神功,这是极上的内功心法,武法派之所以享誉武林数百年,成为与少林并驾齐驱的泰山北斗,实赖于这套独步天下的内功心法。这套内功心法相传是宋代一位号为“无为老人”的世外高人所创,原书本为两部,一部名为《无为心法》,是专门修练内功所用的书,乃是玄门正宗的无上心法;另一部名为《无为秘诀》,修练的却是武功招式,兵刃剑法,如果能二者合一,便可无敌于天下。后来不知何年何月,两书散佚,只剩得《无为心法》流落江湖,而《无为秘诀》却数百年来未曾见世,但得心法者,无不凭之成为江湖中的武林高手,名扬于世。

  又过了多年,那《无为心法》被少林寺的一名俗家弟子偶然得到,那俗家弟子对武学悟性颇高,在少林时只不过是一名烧火的寺工,在未得少林长老允许的情况下,无意中偷学了些许少林武功,被发现后,因违反寺规,被逐出少林门墙,从此流落江湖,成为了无主孤魂。

  他本是个孤儿,自小得寺中老僧拣到,带回少林养大,这乍一离开少林,便觉天大地大,却无自己立锥之地,正彷徨无计之时,不知是何机缘,无意中让他得到了那一部江湖中人人称羡的《无为心法》,试练之下,便大见奇效。那少林俗家弟子欣喜若狂,尝到甜头后,更是日夜勤修苦练,数年过后,便练就一身深厚的内功。他天性纯厚,想想自小被少林收留,少林虽然如此待己,实在是自己过失在先,因而对少林并未有丝毫怨恨,反倒怀了几分感恩之心。

  他此时身怀绝世神功,便在江湖上游走,一日遇到了几个剧盗干伤天害理的恶事,侠义之心顿起,便和那些剧盗斗了起来,一试之下,所学的神功厉害异常,三招两式便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人人拜服。这时他方始知道这门神功的绝妙之处。

  经此一事,他的心境也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心想:“达摩祖师可在少室山自创少林,成为少林一派,自己虽不能与达摩相提并论,但万事总有起始,何不也尝试创一门派,广收弟子,将一身武学发扬光大,流传后世,方不负上天眷顾之意。”他为自己这一大胆的设想激动不已,一日,信步来到了湖北武当县境内,远远看见一座山挺立云端,仰首见山峰俊秀,云雾缥缈,隐隐有仙驾之气,而四周环境清幽,溪流潺潺,实是最佳的习武修身之场所,立刻便喜欢上这一地方,向当地人一打探,原来这山名为武当山。于是他再不犹豫,飘然上山,用行走江湖多年的积蓄,在山上修建殿宇,自成一派,并命名为武当派。

  数十年过去了,武当派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好生兴旺,以修为、侠义和武功名扬天下,成为了与少林齐名的江湖大派,武当门徒遍及江湖,并且个个身怀绝技,多行善举,声名赫赫,江湖中人一旦提及,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颂。而武当功夫的正宗心法,便是《无为心法》。

  这人便是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

  相传三丰祖师活到一百二十岁,他仙游以后,武当派的功夫却日益广传,声名日隆。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传到玉树这一代,已经是武当派的二十八代掌门。他师父广元子将武当功夫又尽数传给了他,《无为心法》作为武当的镇派法宝,虽代代相传,但除掌门的弟子之外,连旁枝也不传授。

  玉树入武当门下之时,正处于明王朝风雨飘摇的年代,人心杂乱,世事纷繁,稍有不慎,收错弟子,便会为患江湖。因此,他收受弟子极为严格,一生只收了四名弟子,武当派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便是掌门亲收的弟子,要得到《无为心法》的真传,也要等到三十岁以后,原因是《无为心法》太过玄妙高深,年纪太轻,容易心浮气躁,武功修为不够,胡乱练习,很容易走火入魔,反受其殃。

  玉树所收的四名弟子中,大弟子唐文鹤十岁便跟他习武,悟性也最高,到了二十出头,武功已得他七分真传。玉树见他进展比一般人要快上至少五年,到了唐文鹤二十五岁那年,内力修为已达到一定程度,于是便提前传授他《无为心法》。

  唐文鹤修习《无为心法》后,武功进境更是一日千里,一年后,便将《心法》学了一半,内力有了相当造诣。这年恰逢江湖中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四大门派三年一度的较技演武会,在演武会上,唐文鹤只用了十一招便击败峨嵋高徒司徒云秀,而司徒秀云是峨嵋派中的佼佼者,二十一岁时便徒手击毙了川中十九名剧盗,此时已经成名十余载,更是下任峨嵋掌门的不二人选。谁也料不到却败在了名不见经传的唐文鹤手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十一招时便被击败。

  唐文鹤一战成名,震动江湖,一时间成为武林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同时也为武当派争光不少。他年少成名,免不了便骄傲自大起来,以前对玉树的话敬若神旨,慢慢地便嫌玉树管得太多太严,没有自由,时间长了,便虚以委蛇,背着玉树干些违背武当门规的事情。

  后来满清入关,清王朝统治了天下,而汉人难以管束,清王朝极需络笼一批江湖人物来壮大声威,必要时也可用这些人来压制汉人。唐文鹤作为武当首徒,又是掌门大弟子,少年成名,自然成为了朝廷招徕的对象。

  玉树年轻未出家时曾为明朝旧臣,对满清痛恨之极,朝廷闻其大名,曾几次派特使来召,许以高官厚禄,他连面都不见将使者拒之山门之外,更不用说替他们做事了。但唐文鹤却醉心功名利禄,偷偷瞒着玉树答应了朝廷的招揽,成为了清廷“聚英堂”的一员,享受四品俸禄。

  玉树得知时,唐文鹤早已火速经入京赴任,成为了清廷鹰犬。玉树又是伤心又是愤怒,经过痛苦的思索后,决定清理武当门户,于是一人束剑下山,孤身直奔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