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寒士 第三十八章 偶现佳句

《大明寒士》第三十八章 偶现佳句

作者:欧水苏 字数:1847 书籍:大明寒士

  “锦衣卫?三百两银子?”沈昌感觉自己的脑子被铁匠锤了一般,怎么也无法转动。

  他诧异的看向沈康,单手上下摸索着他的双臂,眼泪差点流出来:“锦衣卫啊!他们你也敢接触,还敢要他们的钱财...”

  沈康道:“不是我惹他们,是那老板欲对大姐行不轨之事,锦衣卫及时赶到撞破了,此事牵涉太广,所以要杀大姐灭口。我不接触他们,大姐会死。不要他们的钱,他们不会放心。”

  沈昌瞠目结舌的看着他,咬了咬下唇,抚抚沈康头上的软发,略微颤抖着声音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后怕啊!

  若是出一点岔子,大姐没了,小三也没了,他和爹娘该怎么办。

  他定了定心神,道:“银子,若说是捡的,爹娘一定不敢留下,非得送交官府不可。可谁能在一夜之间赚三百两银子啊,三百两!我们家耕种一百年也未见得能攒下三百两银子啊!”

  他愁着一张脸,思来想去,道:“这可怎么说是好...”

  沈康想了想,道:“就说是我卖了一首诗,一个贵人送的。”

  “一个路过的贵人,不知姓名,无从查找。这倒是好,常有说书先生说起,那些个文人各个狂的很,不在意钱财的,你这说法倒是能蒙混过去。可是,你不会作诗啊。”

  沈康微微蹙眉,道:“逐鹿共饮常病酒,喜光开后酒一瓢。远来光浮又却非,波澜万里复清明。”

  沈康会作诗,虽称不上鎏金缀玉,但也可以偶现佳句,他不屑似那些“奇幻小说”中描写的那般去抄袭古人精华,那样不费脑子,却为一己之私阻断他人才思。

  试想,陈子昂登幽州台,一腔热血,却一句也吟不出来,心中会是何等光景?

  试想,诗仙李白大醉三百杯,却一首诗也作不出来,那高力士该怎样小瞧他的风神?

  那么多的诗人词人,心中该是都归为一声,独怆然而涕下吧?

  沈康不知真正的士人风骨是什么模样,但最起码,不会一边剽窃前人金句一边暗讽古人智浅。

  他笑了笑,转眸看向沈昌,问道:“这一首,怎么样?”

  沈康的智慧,沈昌早就不再疑惑,更何况,在这个时代五岁七岁能作诗早已不是什么蹊跷的新闻。沈康业已九岁,并没有一丝功名在身,便是连个神童也够不上的。

  只不过沈昌没有想到,那些稚年能够作诗之人都是什么出身?身边帮他们修改诗作的人又有多少?

  他点了点头道:“不太懂,但是听起来很...怎么说呢。”形容不出来那种感觉,只是觉得豁然开朗,又觉得有些愁苦,短短四句,却足够他琢磨许久。

  沈康道:“我是说,竹林七贤乘坐鹿车出行,其中有一个病酒的刘伶,无论大喜大悲,一瓢酒就能让他开怀。初生的金乌如同漂浮在海上的光点,也有沉下的时候。在大海中航行会遇上暴风雨,可是暴风雨早晚会过去。所以...”他低笑了笑接着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沈昌缓缓的,缓缓的绽放笑容,他重重的点点头道:“小三说的没错,那个谢老鬼在村子里作威作福,可是到头来却输在了小三一个孩子手里,大起大落,比折子戏还精彩!除了小三,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没想过扳倒谢老鬼。偏偏,小三就做到了。”

  沈康道:“二兄错了,他不是败在我手中,而是败在自己手中。你且想,他若做事留有余地,对村邻们和善一些,还会死吗?人生如戏,却不是戏,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明白,起落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沈昌挠挠头,道:“那还真不如像你诗里写的那般,像刘伶一样,一杯酒就忘了世事。”

  沈康道:“世人当存济世之怀啊,若真如诗中所写,隐居避世,大醉大梦,谁去关怀世外的百姓,谁去保卫国土边疆呢?若有一日...”他面色沉了沉,目光中带着一丝愁绪道:“若有一日,铁马踏入中原,世外、世内谁能幸免?”

  刘源站在二人身后,猛然一震,他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开朗,王允抬眸看看他,刘源却已经开口,喃喃的道:“年至不惑,我怎么连个孩子都不如。”

  随即,他笑着点点头,朗然拂袖走上前去:“歇息够了就回授业堂。”

  沈昌沈康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刘源二人将他们的话听去了多少,却是溜溜儿的跟在王允身后进了门。

  这日下晌,刘源又为王允出了一道题目令其制文,对沈家兄弟二人的教习更加快了进度。

  沈康粗略的算了算,短短两日,刘源已经教了四十多个字,简直有拔苗助长的意图。

  但对他和沈昌来说却并不觉得吃力,因为刘源更加注重逐字逐句的深意,便是偶然碰到了哪个字忘记了,顺着意思也能想起来。并且,俩人年龄都不小,刻苦努力些,也就记下了。

  又是一日迟暮时,三人起立对刘源长施以礼。王允先行告别归家而去,沈康与沈昌跟随着刘源来到了他的书房。

  刘源的书房分为内外两室,踏入正门外室放着一方矮小木桌,两面软榻对面而设,桌上一铜制异兽香器,桌下放着一个暖炉。

  香烟袅袅,只不过几件简单的陈设,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二人随着刘源进入内室,这时候一面依墙而立的巨大书架夺去了二人的目光,书架上按照他个人的习惯,罗列着各类书籍,甚至有几卷难得的孤本也在其中。

  书架前面置一长桌,桌上井然有序的摆放着笔墨纸砚,水丞、糊斗等文器。桌角是一张矮榻,榻下放着滚脚凳。榻后的壁间悬挂古琴,一副恢弘大气的山水画。

  刘源径直走到了书架前面,从中取一摞字帖拿在手中,几乎没有迟疑,转过身来将书递给沈康道:“初学习字,楷书为佳,待你二人字体成行再选其他字帖临摹,拿回去,好生练习。”

  沈康二人拱手一拜:“多谢先生。”

  “哼。”刘源笑了笑道:“文人的字是门面,可这门面旁人无法替你们撑起来,只能靠自己勤加练习。”

  沈康捧着手里的字帖,笑着道:“是。”

  刘源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可以离开了,沈康将字帖收入布包里面,和沈昌退出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