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荣乐传奇 97 第 97 章

《荣乐传奇》97 第 97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字数:3283 书籍:荣乐传奇

  一场皇子大葬,玉安没了歌舞管弦,分外萧索落寞。局中人方知,这份冷清之下,早已暗潮翻滚。

  潘宁在宫里忙了近一个月,直到三月初五小皇子入土为安,他才重回府邸。几乎是他前脚才进门,后脚便涌来了络绎不绝的拜帖。

  几张分量十足的拜帖,让潘宁志得意满的笑了。当初潘辰将爱子潘佐推上皇储夫的位置,着实是一步妙棋。可惜,潘辰父子太心急了,热豆腐没吃着,反而成了人家的盘中餐。好在,这盘热豆腐还在他们信州潘氏手上,而如今,终于不烫嘴了。

  身为世家子弟,潘宁一直知道,那对天家父女,器重寒门子弟。但是寒门、勋贵、世家之间,乃至寒门与寒门,勋贵与勋贵,世家与世家,种种平衡,不是幼主能掌握的。太上皇春秋已高,若不依靠父族,谁为皇长子保驾护航?

  听说小公主都被送出宫了,也不知陛下到了何等地步。君天熙……倒真是个人物。只是女人的身子骨,终究是太弱了,一趟亲征就一病不起,打散了胡人又有什么用呢。潘宁很想告诉宫里,其实不用为公主安排后路。历朝历代的皇族,没有几个好结果,而传承千年的世家,却能累代显宦,何必当王莽?再说了,不是有莒人灭鄫吗。

  潘宁兴高采烈的迎来送往时,深宫中的君承天刚好也在开怀大笑。老天有眼,羽儿竟然还活着!有她在,外头那些混蛋,再也不能造谣说鸟尽弓藏了!羽儿真是熙儿的福星!

  君承天将君逸羽视若亲孙,得知她死而复生,本就喜出望外。兼之深知荣乐王的回归,能助爱女立于不败之地。豁然开朗的形势,让君承天容光焕发,连身上的暮气和病态,都为之一收。

  哥哥,我最近时常梦见你,是你在天有灵,送羽儿回来帮我们吗?君承天想起君逸羽当年对君天熙立誓效忠的情景,眼现泪光。他的奶兄,护助了他一生,连给子孙的临终遗言,都是在关照他。君承天有时觉得,也许就是因为君承康对他太无私,君康逸才会隐瞒女儿的真实性别。

  卸去心头压力的君承天,大喜复大悲后,又委顿了许多。

  尚安身为太上皇身边的内侍总管,阅历丰富,情知病中之人不宜大喜大悲,只是他不知道密信的内容,不好扫君承天的兴,等君承天面露倦色,他连忙上前服侍,“上皇陛下,容老奴多嘴一句,您接到陛下的信高兴,也得顾惜圣体。要不,召太医来瞧瞧脉?”

  “让张睿来。”君承天首肯。

  “是,奴才这就派人去。”尚安一愣,随后大喜。华朝的内侍一般不涉政务,但尚安身为君承天的心腹总管,对外头的困局,多少知道一些。上皇陛下一直不愿暴露病情,本只让太医请平安脉的,如今不仅肯召太医,还点名要院正过来,那定是有了转机。结合君承天之前的喜悦,尚安猜测,也许是陛下快还宫了。他一身荣辱全系在君承天身上,只求他千秋万年,早就想让他好好看病了。如今心想事成,真是谢天谢地。

  君承天将尚安的乖觉瞧在眼里,只是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需要养病,如今不需要继续强撑,他也不准备再强撑了。等他称病不出,宫外不知会闹出怎样的花样,正好先借尚安之嘴,给身边人发发定心丸,以免人心生变。

  三十年前,华朝继怠政的高宗安承帝后,迎来了勤政爱民的承天帝,将半月一朝,改回了每日坐朝。及至君承天退位为太上皇,继立的天熙女帝,也延续了父皇的勤政之风,直到天熙三年,左相长孙敬提出天下无事,可改五日一朝。代理朝政的太上皇,同意了这个建议。

  天熙五年三月初十,本该是常朝的日子,太上皇宫里却传出了因病辍朝的旨意。比起宰辅议政的高效,朝会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性的典礼,本来天子偶尔免朝一次,不算什么大事,但让人惶恐的是,皇位上正经坐着的那位,两年多都没有出现了,一直是太上皇代理政务。朝野早有陛下病重的传闻,加上连亲子去世,陛下都不曾露面,如今连太上皇也病了,这……真是要变天了吧……

  长孙敬周身一冷,感觉待漏院里阴风阵阵。如今这情形,若非万不得已,太上皇必会坚持理政。前几天就听说太上皇召了太医,这两天连宰辅议事都搁置了,莫非连太上皇也倒下了?皇长子才十一岁,又是潘氏之子啊……我长孙家与世族分道扬镳,竟然又赌错了吗?本以为天家有两位陛下,定是十拿九稳,怎么可以如此时运不济!蓉儿不是说陛下只是心病吗!

  潘宁点头,一位出身世家的郎官见了,心领神会,站出来痛心疾首的号召道:“陛下久病不朝,幸有太上皇执掌乾坤。如今连太上皇都病倒了,陛下的圣体也不知如何,我等身为人臣,怎可不闻不问!诸位同僚,肖某不才,空有忧国之心,敢请同道之人,共往大华门,诣阙问安!”

  “胡闹!陛下和太上皇,病中正需静养,你们若是心系社稷,回衙理事才是正经!”

  “左相此言差矣,国不可一日无君,身为臣子,问安也是应该的。”长孙敬刚刚呵斥,潘宁便拦了上来。

  “岂有如此问安之理?!”

  早在听说太上皇传唤太医时,以潘宁为首的世家联盟,就已经排演好了今天这一出好戏。那位肖家的郎官自愿当探路石,早就拿定了富贵险中求的主意。趁着潘宁阻拦长孙敬,他一呼百应,当先冲出了待漏院。

  “天子乃万民父母,圣躬为天下所系。民间谣言喧嚣,我等身为公相,值此中外忧惶之际,更该以身作则,敢为人先才是,怎可落于人后?本公也将往大华门,几位相公和国公,可有人愿与潘某同去?”

  “宫禁不容轻践,我等身为宰辅,当为君分忧,断不可率众犯禁,定国公慎行!”长孙敬深知,家族的清名,才是他们长孙世家的立身之本。潘宁大张旗鼓,除了验证禁中虚实,未尝没有对百官投石问路之意。当此鉴定人心之时,他身为左相,不可有半分犹豫。否则……蓉儿与荣乐王的事,没有真凭实据,只是细枝末节。而我身为长孙家的族长,还坐在左相的位置上,若改换门庭,不仅讨不着好,更会自毁长城。

  “左相说得是!若有人在大华门喧哗,我龙骁军绝不答应!”周国公孟劲是个直肠子,懒得与潘宁虚与委蛇。天熙元年宗室谋反,暴露了禁卫的缺陷,后来,君天熙将其打整重编,改置为亲卫十军。龙骁军脱胎于原本的左金吾卫,孟劲为龙骁军统领。而大华门外,恰由龙骁军值守。

  “左相和孟公多虑了,大家都是一片爱君之心,怎会搅扰宫禁。我先走一步了。”庙堂之上的站队,不仅关系前程,更可能牵连身家性命。潘宁无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逼人抉择,拱拱手就当先走了。

  “老邹,他们文官在闹什么,我怎么看不明白?陛下总没有消息,我这心里都没底,去几个人问问也好。周国公职责在身,怕他们在大华门吵闹,是应该的。可左相为何不赞同呢?”郭豪是位不擅长动心眼的猛将,他与高平侯邹昌私交不错,很自然的对他咬起了耳朵。

  “我们做武将的,最重要的就是忠于君命。是陛下亲自把国事交给太上皇的,没听太上皇让我们照常理事吗?随他们说什么,都与咱们无关。陛下让你训练北营禁军,是对你的信任。北营当年可是翼忠王领管的,你的兵练好了?”邹昌一番话堂堂正正,音量也没有压低。

  几位支着耳朵的武官,听完若有所思。

  参与过北征的高级将领,都亲眼看到过陛下的眼泪,不怀疑君天熙过河拆桥,而是担心风云突变。听到邹昌的“忠于君命”,他们想到手上的实权,眼神回复了坚定。

  “唉!”郭豪倒是叹了口气,“一说老翼王,我就想到了荣乐……皇夫摄政王。瞧我这笨嘴,还没叫顺口。”郭豪拍嘴,继续感叹道:“转眼都快三年了,当年在漠南,杀敌真是痛快呀。”

  “是呢,若皇夫殿下在,就好了。”虽然人人都认为君逸羽早已薨逝,但君天熙的忌讳,让华朝的文武官员提起君逸羽时,与死亡相关的字眼,全都会避开。邹昌这声感慨,看似寻常,却带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一语双关。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其实有些羡慕郭豪的糊涂。

  君逸羽从军的时间不长,但两场大战,赚到的同袍就不少,再加上翼王府有不少军中故旧。另有卓绝的功勋高挂在天,哪怕是与君逸羽毫无交情的武将,对荣乐王也不乏敬重。一时间,武官这头的话题,全成了对荣乐王的怀念。

  邹昌开口时,潘宁才走到待漏院中部。听到身后的“忠于君命”,潘宁的眼底也拂过了一抹光亮。重组后的皇宫十军,辖区犬牙交错,正副统领,也都深受天家信任。潘宁不需要政变,也不指望拉拢禁卫将领。军方这边,他更关心的,恰是皇宫之外的天下兵马。忠于君命好!有天家独子做倚仗的他,要的就是军方忠于君命!

  至于能不能为他所用?潘宁不担心这个问题。这些荣乐王的同袍,以及翼王府的旧部,看到翼王府的下场,真的不寒心吗?潘宁将他们对荣乐王的怀念收入耳中,对此深感怀疑。再不济,军权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天下大定,不缺坐冷板凳的武将。大不了,等皇子登基,再慢慢更换。

  在邹昌的引导下,武官纷纷离去。长孙敬赞许的看了一眼邹昌的背影,对剩下的四位宰辅说道:“我们也去大华门看看吧,若是不像话,也好及时制止一二。”

  华朝除政事堂左、右相外,还可擢用五品以上的官员,于本官外加“参议政事”衔,兼摄宰相职。民间习惯上,将其简称为“参政”,视之为副相,并与左右相一起,并称宰辅。

  以官阶和资历来论,如今的六位宰辅,大理寺卿纪典居末位。纪典素以直良闻名,见三位前辈缄默不语,率先附和道:“左相说得是。”

  右相韩钦虽起自寒门,在小皇子死后,心里却有了另一把算盘。他本不想当众表态,至此,却是不得不打了个哈哈,“官员得失自有御史纠察,我们政事堂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吧。”

  另两位参政,一位是出自世家远支的郑方,一位是出自耕读之家的孙勋。信州潘氏风头正劲,两人根基浅薄,本就不想当出头鸟。尤其孙勋——其侄孙丰是天熙帝的第三任夫婿——算起来是小皇子的伯祖父,在小皇子死后,正是要小心做人的时候。右相一缩,孙勋与郑方交换眼色,也和起了稀泥。

  “人臣位极,莫过于宰辅,怎可辜负天恩!”长孙敬怒斥一声,带着纪典,赶往了大华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