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荣乐传奇 191 第 191 章

《荣乐传奇》191 第 191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字数:2645 书籍:荣乐传奇

  压抑的情绪一朝释放,君天熙紧绷了多日的身体支撑不住,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烧。

  赵羽本来就想让君天熙多多休息,借着发热的机会,君天熙不想睡觉都醒不了,倒也不全算坏事。只是这样一来,赵羽既要关心君天熙的身体,又要替她处理堆积的国政,还要照看三个孩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别人倒也罢了,君若萱年纪最小,从前又是跟着君承天的,如今不能没有亲人看顾,赵羽实在顾不过来,索性将她搬到了身边,连批阅奏疏时都带着,才算有了喘息之机。饶是如此,赵羽几天下来,还是瘦了不少。

  君天熙每天都见到君逸羽,一时没看出她的清减,只是她不用脑子也能猜到君逸羽的辛苦,病愈之后,坚持拿回了自己的工作,逼着君逸羽多歇了几天。

  等到二十七日除去丧服,君天熙才发现,君逸羽一个月前新裁的夏服,腰间整整宽了一圈。

  君天熙当时没有多言,只是接下来每一次用膳,她都频繁地给君逸羽布菜,并且多半都是肉食。

  大华宫中的日子,在君天熙频频投喂的肉菜中,渐渐重回正轨。

  君承天的百日时,君天熙已经能正常地面对父亲的死亡了。她亲赴乾陵,在陵前眼眶微红,还遍请高僧,为君承天操办了一场盛大的法事。

  哪里有君天熙,哪里就有赵羽。君承天的百日,赵羽自然没有缺席的道理。

  即便经历了穿越,赵羽依然不信神佛。君天熙也不信佛,只是寄托哀思罢了。赵羽夫唱妇随,整个法事期间,也表现得一丝不苟,放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倒是十分的诚心。

  不过,这份诚心没能持续到最后。

  整个法事期间,赵羽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本不欲理会,后来实在如芒在背,忍不住偏头瞧了一眼。

  果然有人盯着。

  那人是个年轻的僧侣,就坐在赵羽侧后方的蒲团上。遇见赵羽的视线前,他正满眼迷茫地盯着赵羽的背影;被赵羽抓包后,他竟能不慌不忙地颔首行礼,而且从始至终,没有耽误嘴上的经文。

  赵羽见他面嫩,料想是年轻僧人好奇皇室,也不多见怪。

  把视线收回来后,赵羽正想重新闭眼,突然想到了不对:那个年轻的和尚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怎么坐得这么靠前?没看错的话,他也穿着绯袍?

  华太*祖君瑾创业时,结识了一位如师如友的高僧,法号“神彻”。定都之后,君瑾在玉安附近选中了出云峰,为神彻和尚建了一座宁国寺,还给他赐了紫袍。从此以后,华朝有了给高僧赐绯、赐紫的惯例。不过,赐紫的殊荣十分难得,华朝建国百年有余,有幸身披紫袍的高僧,包括神彻在内,也仅有两位而已。两位紫袍高僧都已作古,可以说,在华朝如今的佛家领域,绯袍就是最高荣誉。

  既然是绯袍高僧,在法事中位列上席,自然不算奇怪。问题是,如此年轻的和尚,凭什么成为绯袍高僧?

  赵羽不想搅扰法事,法事完毕后,她才对君天熙问出自己的疑惑。

  君天熙只是吩咐请高僧,至于请来的高僧是什么身份,便不是君天熙操心的事情了。赵羽指出来后,君天熙才注意到这位格外年轻的绯袍僧侣,她自然不清楚他的来历。

  慕晴适时答道:“回陛下、皇夫殿下,那是宁国寺的明觉师傅。明觉师傅在宁国寺长大,一直侍奉玄慈大师,名份上是玄慈大师的徒孙,实际上相当于师徒。玄慈大师圆寂时,身边也只留了明觉师傅。太上……太宗皇帝那年听说玄慈大师圆寂,曾召明觉师傅入宫,听他佛理通达,就给他赐了绯服。”

  “玄慈大师”是神彻的徒弟,也是另一位得到“赐紫”殊荣的高僧。除了佛学修为,玄慈最出名的一点,是他的长寿。他是□□时代的人,却活到了天熙元年——年寿超过了一百年,放在前世都是当之无愧的寿星。赵羽在华朝民间游荡时,就听过玄慈的名号。

  宁国寺相当于华朝国寺,玄慈相当于国宝级的高僧,明觉相当于玄慈的关门弟子。赵羽捋清关系后,立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从明觉的面相来推测,天熙元年时,他可能才二十岁上下。君承天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明觉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君承天的赞赏,佛学上定然很有造诣。可惜赵羽对佛学一窍不通,不然她还真想见识见识。

  君天熙听到“太宗皇帝”,神色有些黯淡,赵羽有心打岔,故意问道:“以前宁国寺的高僧也有入宫做法事,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他?”

  君承天五年前召见明觉时,君天熙也见过他一眼,慕晴解释明觉的背景时,说到一半,君天熙就想起了他的来历。她替慕晴回道:“他离京云游,想必是才回京。”

  “陛下说得是。”慕晴微感诧异,嘴上毫不耽搁地应道,“明觉师傅前不久才云游回京。”

  “陛下怎么知道?”赵羽直接问出了慕晴的诧异。

  “父皇见他时,我也在宁寿宫。他当年就有云游的打算。”

  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君承天头上。此时她们已经坐在了室内,身边都是信得过的宫人,赵羽不再刻意回避君承天的名号,而是握住了君天熙的手,温声道:“既然父皇与他有渊源,他来给父皇祈福,也是一桩佳话。”

  “嗯,你说得是。”

  掌心的温热,很快拉走了君天熙的伤感。她沉吟片刻后,决定让明觉多为君承天念一场往生经。

  朝中无人坐阵,君天熙不宜在京外久留。要想在天黑之前回宫,法事完毕后,稍事休息,圣驾就得踏上返程。为了不影响行程计划,君天熙决定让君若珊留下来,替自己参加这场临时增加的法事。

  “让珊儿单独留下来?”

  “嗯。”

  “那珊儿今天就只能住在乾陵了,她只怕不肯。而且她年纪小,没经过事,自己住在野外,也可能会害怕。要不让她随你回去,我留下好了。”赵羽提议道。

  “她不小了。”君天熙一点都不愿君逸羽留下。而且君若珊如果在乾陵住一晚都不敢,以后但凡是皇家事务,芝麻绿豆大,都得君逸羽出马。反观自己这头,失去父皇之后,比起从前,更不宜随意出宫了。此消彼长下来,自己与君逸羽之间,势必会多出无数暂别……君天熙当然不愿意。

  “十七岁,不小吗?关键是她还是个孩子心性,你放心她一个人留下?”

  “我放心。” 提到君若珊的年龄,就像是提醒君天熙的衰老,即便君逸羽把君若珊算少了一岁,君天熙依然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这是非要把珊儿留下?或是……舍不得我留下?赵羽从君天熙别扭的表现里回过了味来,笑着附和道:“也是。多留几个稳当的人陪着珊儿,又有禁卫保护,也没什么好不放心的。让她锻炼锻炼也好。”

  如果不是身在帝陵,慕晴能直接笑破肚子。

  陛下在皇夫面前越来越孩子气,照这个势头下去,只怕很快就能赶超大公主了。

  如赵羽所料,君若珊听说自己得单独留下,果真不愿意。听出母皇心意已决,她退而求其次,非要君逸羽作陪才肯点头。

  赵羽无需君天熙张嘴,就用男女有别把君若珊的要求堵了回去,又自称有事,只把宛樱留给了她。君天熙也给她留了个卓明。

  可怜的君若珊,只能眼巴巴地送别家人,如果不是周围有外臣,她嘴上都要挂油瓶了。

  “都怪那个叫明觉的臭和尚!”

  步至阙门,即将登车时,赵羽还能听到君若珊小声的抱怨。赵羽怕君若珊拿人出气,叮嘱道:“珊儿,是我问起明觉,才多了一场法事,你要怪就怪我,不要迁怒于人,可好?”

  君若珊觉得君逸羽小瞧了自己,骄矜地哼了一声。

  哼一声算什么?赵羽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不敢在乾陵胡闹。”君天熙断言道。

  赵羽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君若珊调皮归调皮,却从来没有捅过大乱子。暗叹一句知女莫若母,赵羽好笑地瞧了君若珊一眼,随君天熙登上了御车。

  明觉大概是个不经念叨的人。

  御车起行即将时,慕晴突然敲开了车门,低声回禀道:“明觉求见皇夫殿下,说是想将玄慈大师的舍利子贡送给皇夫殿下。”

  “玄慈的舍利子?”君天熙尾音微扬,难掩讶色。

  “舍利子?”赵羽则是疑惑。

  舍利子不是佛教传说吗,还真有这种东西?还有,既然真有舍利子,那应该是佛家重宝吧?为什么要送给我?就算想讨好统治者,也应该送给皇帝吧。

  “我与明觉非亲非故,他怎么突然要送我舍利子?”赵羽在君天熙面前无需顾忌,她心里不解,嘴上就直接问了出来。

  “明觉说殿下是玄慈大师的机缘之人。舍利子今日遇见殿下后……佛香四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